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盘子涧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来自包裹体、H-O同位素证据
1
作者 智云宝 王英鹏 +7 位作者 范海滨 王巧云 董健 马莉 谢颂诗 郝兴中 刘芳 李瑞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盘子涧金矿床地处华北板块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金矿的形成主要与区内控矿断裂——盘子涧断裂和中生代岩浆岩有关。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并控讨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 盘子涧金矿床地处华北板块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金矿的形成主要与区内控矿断裂——盘子涧断裂和中生代岩浆岩有关。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并控讨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及H—O同位素分析研究。盘子涧金矿床成矿热液期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分别是黄铁矿—石英阶段(Ⅰ阶段)、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Ⅱ阶段)、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阶段)。其中Ⅱ、III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有3种类型,分别是富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介于142~348℃,主要集中于200~300℃,盐度介于4.44%~10.98%NaCl_(eqv)。石英的δD_(V-SMOW)值为-74.6‰~-68.5‰,δ^(18)O_(V-SMOW)值为+11.65‰~+13.92‰。显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CO_(2)—H_(2)O—NaCl体系,来源于地幔,以岩浆热液为主,并伴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矿床成因类型属石英脉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子涧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胶东
下载PDF
山东栖霞大河崖金矿床包裹体特征研究及矿床成因初探
2
作者 智云宝 侯广顺 +4 位作者 郝兴中 孙聪聪 刘汉栋 张春池 李凤春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大河崖金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其空间产出受台前—陡崖断裂带和岩浆活动制约。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对其开展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及S同位素... 大河崖金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其空间产出受台前—陡崖断裂带和岩浆活动制约。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对其开展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及S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可划分为Ⅰ型富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Ⅱ型含CO_(2)三相包裹体和Ⅲ型纯液相包裹体3类,矿石中的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含CO_(2)三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期流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6~298℃,盐度为3.71%~9.98%NaCleqv,密度为0.80~0.90 g/cm^(3)。成矿晚期流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4~181℃,盐度2.41%~5.56%,密度0.91~0.98 g/cm^(3)。表明该矿床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热液脉型矿床。从主成矿期(Ⅱ和Ⅲ阶段)到成矿晚期(Ⅳ阶段),成矿温度和盐度降低,成矿密度略有升高。矿石中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5.1‰~+6.51‰,与栖霞—蓬莱金成矿带其他金矿床基本一致。显示主要为岩浆硫,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根据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大河崖金矿床的成矿与白垩世岩浆关系密切,受台前—陡崖断裂带控制,在其次级断裂形成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崖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S同位素 成因 胶东
下载PDF
广西明山——那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3
作者 唐一昂 肖红 +3 位作者 袁文泽 于哲彬 闫常魁 曾旭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明山—那林金矿床位于广西凌云县与凤山县交界处,是桂西北一处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二段,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石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金多以包裹金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研究区内已开展... 明山—那林金矿床位于广西凌云县与凤山县交界处,是桂西北一处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二段,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石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金多以包裹金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研究区内已开展过各类地质研究工作,但对矿床解剖尚不够深入,制约了后续找矿工作的开展。为探讨明山金矿后续找矿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对其控矿构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主控矿断裂F2具有先挤压后拉张的特征,矿体形成于F2由挤压向拉张转换的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矿床形成于右江盆地由碰撞挤压到碰撞后伸展的构造转换期——晚三叠世,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但印支末期的岩浆活动可能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热源。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矿体的矿化富集规律、成矿物质及成矿动力来源,对研究区后续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山—那林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找矿方向
下载PDF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床基本特征、研究现状及在中国前景
4
作者 刘军 王晓彤 +1 位作者 何军成 李铁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共28页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理、找矿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该类金矿的研究难点及其在中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具有以下特征:(1)独特的Au-Bi-Te-As±Co元素组合,缺乏Cu等贱金属;(2)矽卡岩以钙铁辉石为主,其次为石榴子石;(3)成矿岩体属于还原性钛铁矿系列,包括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4)代表性低硫逸度的金属矿物,包括斜方砷铁矿、黑铋金矿、贫S的Te-Bi矿物。关键问题或薄弱环节主要有:(1)还原性岩浆存在温度、盐度、氧逸度、硫逸度、含水量、还原性组分类型及含量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对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的形成有哪些影响?(2) Au可能以氯络合物、硫络合物、Bi-Te熔体、纳米絮状物等多种方式运移,还原性岩浆流体中Au的高效迁移及富集方式有哪些?(3)还原性成矿岩浆的氧化-还原性质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岩浆始终为还原性,另一些学者认为母岩浆为氧化性,后期混入还原性物质;(4)存在深部W-Mo矿化、浅部Au-Sb-Bi矿化的金属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分带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总之,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在中国有着良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其中中国东部W/Sn成矿区(带)和Au成矿区(带)的叠加区域、西部还原性岩体分布区是该类金矿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岩浆 矽卡岩 金矿床 岩浆成因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安徽庐枞矿集区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硒、碲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研究
5
作者 张亮 王世伟 +5 位作者 范裕 周涛发 许龙 江涧 王延明 涂文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3-676,共14页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矽卡岩型矿床中伴生关键金属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成矿带内斑岩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分布和富集规律尚关注较少。本次工作以成矿带内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岩矿石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TIMA及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分析技术方法对矿床中硒和碲等关键金属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溪矿床中硒和碲元素发生显著富集,与主成矿元素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估算矿床中伴生硒资源量约为1196t、碲资源量约为96.6t,其中硒达到大型规模,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与成矿带内其他典型矽卡岩矿床(包括斑岩-矽卡岩矿床)相比,沙溪斑岩型矿床中硒和碲的含量明显偏低,这可能是深部成矿岩浆演化过程的差异导致的。矿床中有91.64%的硒、87.48%的碲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沙溪矿床硒、碲与主成矿元素铜和金的富集规律一致,流体混合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可能是硒和碲的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和碲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斑岩型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辽宁新房金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深部找矿的指示
6
作者 杜宛鸽 吕志成 +5 位作者 颜廷杰 姚晓峰 林成贵 马一行 王学强 严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5,共13页
辽东半岛南部的新房金矿床由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组成,矿区内主要矿体已被发现,提能增储成为制约矿山持续服务的因素,矿床勘查过程中的钻探工程部署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成矿预测依据。以新房金矿床106线14个钻孔原生晕数据... 辽东半岛南部的新房金矿床由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组成,矿区内主要矿体已被发现,提能增储成为制约矿山持续服务的因素,矿床勘查过程中的钻探工程部署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成矿预测依据。以新房金矿床106线14个钻孔原生晕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分带规律,建立轴向分带序列,在研究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新房金矿的前缘晕元素为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为W、Mo、Bi。采用分带指数法计算了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的轴向分带序列,指示5条矿脉带均出现“反分带”现象,可能是不同矿化阶段的矿体在空间上叠加导致正常的轴向分带序列出现错位。22、23、24、27号矿脉带的中下部出现较强的前缘晕和近矿晕,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这4条矿脉带的As/W、As/Mo、Sb/W、(As×Sb)/(Mo×W)评价指标出现多次振荡波动,并且在深部由降转升,指示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新房金矿床经历多次成矿热液活动,在106勘探线东侧矿体还有一定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地球化学特征 深部找矿 新房金矿床 勘查工程 辽东半岛
下载PDF
QuantyPES软件在黔西南者相金矿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与传统软件估算的对比
7
作者 邰文星 杨成富 +7 位作者 靳晓野 刘建中 吴冲龙 赵平 王泽鹏 张珊珊 邵云彬 刘婧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 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系统的软件程序自动化,适用于矿产勘查各阶段的资源量估算与管理。以黔西南者相金矿床为例,介绍与对比QuantyPES软件与传统软件在实际资源量估算方式中的特点,认为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更快的速度及效率,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科学性,还可进行三维地质统计学法资源量估算、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数据可持续利用及共享等。通过研究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先进性,期望该软件在未来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量估算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yPES软件 资源量估算 地质块段法 三维地质统计学法 者相金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金英金矿床金赋存状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8
作者 汪徽 温守钦 +1 位作者 李敏 朱恩静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 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主要以裂隙金形式赋存,其次以粒间金和包裹金形式赋存;石英中包裹体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形态以椭圆形、菱形和不规则形为主,成矿温度139.6℃~253.1℃,盐度1.74%~4.65%,密度0.79~0.94 g/cm^(3),成矿压力33.6~65.6 MPa,成矿深度1.2~2.4 km,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沉淀机理 金英金矿床
下载PDF
冀东高家店金矿床成因:来自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的证据
9
作者 杨爱雪 吕水 +4 位作者 许曼 邢运涛 刘海龙 韦文国 安梦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14,共19页
高家店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矿集区中部,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少部分为石英脉型,赋存于高家店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为了探讨高家店金矿床的成因,文章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 高家店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矿集区中部,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少部分为石英脉型,赋存于高家店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为了探讨高家店金矿床的成因,文章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店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包括4个阶段,其中Ⅱ和Ⅲ阶段为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以独立的金矿物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主成矿阶段黄铁矿Fe和S含量及Fe/S元素比值揭示金矿床具有岩浆热液型的特征。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富液相的两相H2O溶液包裹体为主,其次为含CO_(2)三相包裹体,属中温、中低盐度流体。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δ^(18)O_(H_(2)O)值为1.82‰~5.60‰,δD值为-83.3‰~-55.3‰,指示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并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主成矿阶段黄铁矿δ^(34)S值为2.40‰~5.61‰,显示地幔硫或岩浆硫特征,揭示成矿物质硫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综合研究认为,高家店岩体的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及成矿流体,因而高家店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电子探针 流体包裹体 氢氧硫同位素 高家店金矿床 冀东
下载PDF
锡霍特—阿林造山带那丹哈达地体四平山金矿床成因与构造背景: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和流体地球化学制约
10
作者 何云龙 张国宾 +3 位作者 杨言辰 冯玥 孔金贵 陈兴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53,共26页
黑龙江省虎林市四平山金矿床位于那丹哈达地体东部,为该地体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5.8 t,矿体赋存于四平山组硅质岩、硅质角砾岩以及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中。为了进一步厘定成岩成矿时代,阐释成矿过程,查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 黑龙江省虎林市四平山金矿床位于那丹哈达地体东部,为该地体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5.8 t,矿体赋存于四平山组硅质岩、硅质角砾岩以及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中。为了进一步厘定成岩成矿时代,阐释成矿过程,查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文在四平山金矿床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四平山组硅质岩、硅质角砾岩和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赋矿围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主微量组成测试,以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SPS-H-002、SPS-H-009)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4±1)Ma和(123±1)Ma,金矿化时代略晚于流纹岩的成岩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硅质岩和硅质角砾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富集Cu、Ni、Ba元素而贫Co元素,ΣREE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不明显,具有铕正异常,形成于热水沉积作用;流纹岩具有高硅、富铝、贫钛锰磷和低Zr含量,为亚碱性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无铈异常,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可能为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大小介于5~12μm之间,呈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成群或孤立分布,均一温度为118.7~223.4℃,盐度为0.40%~8.9%,密度为0.84~0.97 g/cm^(3),捕获压力为21.2~51.4 MPa,δD值为-113.8‰~-84.0‰,δ^(18)O_(H2O)值为-3.1‰~2.2‰,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显示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的特点。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成矿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丹哈达地体 四平山金矿床 锆石U-Pb同位素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板块 成矿构造背景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的深部成矿预测——以黑河地区永新金矿床为例
11
作者 赵忠海 崔晓梦 +4 位作者 孙景贵 陈俊 乔锴 梁杉杉 Manirambona Alain Jospin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8-515,共18页
黑龙江省永新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会拼合部位,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深入探讨永新金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成矿潜力,首先在典型矿床分析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重磁联合剖面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 黑龙江省永新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会拼合部位,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深入探讨永新金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成矿潜力,首先在典型矿床分析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重磁联合剖面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Creatar XModeling构建了区域和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刻画了主要控矿地质体三维形态,揭示了区内深部构造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特点及与各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依据证据权法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圈定了8处深部找矿预测靶区。部分深部靶区钻孔发现了多处矿化信息,验证了本次深部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示研究区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成矿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深部成矿预测 永新金矿床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12
作者 田向盛 孙新春 +1 位作者 邱昆峰 王玉玺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浸染型/细脉状毒砂-黄铁矿型和脉状石英-辉锑矿-自然金型2类金矿化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二者成矿时代相差较大,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早子沟金矿床2类金矿化分别在浅部岩体周围断裂发育部位和深部低角度断裂发育部位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潜力,应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子沟金矿床 地质 成因 潜力分析 深部找矿 金矿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岱王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13
作者 齐雨宁 孙国胜 +4 位作者 冯德胜 马冬 李雪 孙九达 吴胜宝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通过对岱王山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黄铁矿S同位素和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含CO_(2)三相包裹体(Ⅱ型)、纯CO_(2)相包裹... 通过对岱王山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黄铁矿S同位素和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含CO_(2)三相包裹体(Ⅱ型)、纯CO_(2)相包裹体(Ⅲ型)3种类型,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温度(171℃~280℃)、低盐度(5.4%~11.7%)及低密度(1.07~1.13 g/cm^(3))的性质,为H 2O-CO_(2)-CH_(4)流体体系;估算成矿深度为2.1~3.0 km,属于浅成矿床。δ^(34)S值为-1.0‰~-0.9‰,表明成矿流体中硫来源于岩浆活动;δ^(13)C_(V-PDB)值为-8.4‰~-1.5‰,δ^(18)O_(V-SMOW)值为6.3‰~19.7‰,暗示碳、氧来源具有多源性。综合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认为岱王山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古亚洲洋闭合造山有关的浅成造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王山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因 浅成 造山型 同位素
下载PDF
黔东南金井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14
作者 陈学峥 周力 +2 位作者 江满容 刘安璐 刘文浩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金井金矿床是黔东南下达—金井金矿田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介绍金井金矿床矿石特征,并运用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金井金矿床属于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以含金石英脉形式产出于金井... 金井金矿床是黔东南下达—金井金矿田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介绍金井金矿床矿石特征,并运用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金井金矿床属于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以含金石英脉形式产出于金井背斜两翼层间滑动带中,主要矿石矿物为(含银)自然金,其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石英—自然金阶段、石英—毒砂—自然金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阶段3个成矿阶段。金可以划分为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可见金主要为自然金,成色高,以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中;不可见金则以纳米金和固溶体金两种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中。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研究矿床成因和提高矿石选冶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矿石特征 金井金矿床 黔东南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双庙关金矿床成矿时代与成矿背景
15
作者 秦志军 汪兴韦 +5 位作者 周豹 刘嘉 杜文洋 曾小华 李奥冰 张维康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隶属于秦岭-大别成矿带,近年来找矿进展显著,但成矿时代和成矿背景尚不清楚。矿区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变辉长岩,沿NE-NNE向和NW向断裂产出11条金矿(化)体。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发现,矿区北部钾长...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隶属于秦岭-大别成矿带,近年来找矿进展显著,但成矿时代和成矿背景尚不清楚。矿区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变辉长岩,沿NE-NNE向和NW向断裂产出11条金矿(化)体。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发现,矿区北部钾长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均被NE向含矿断裂穿切,为成矿前岩浆活动产物,矿区中部的闪长岩脉则穿切矿体,晚于成矿事件。钾长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和闪长岩脉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3.6±1.1)Ma、(127.9±1.6)Ma和(126.6±1.3)Ma。因此,双庙关金矿床应形成于128~126 Ma,与小秦岭、熊耳山、桐柏等矿集区金爆发式成矿的时间一致,与中国东部岩石圈破坏导致的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庙关 金矿床 大别造山带 成矿时代 岩石圈破坏
下载PDF
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与动力学背景
16
作者 蒋少涌 马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0-940,共21页
造山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金矿勘查和矿床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华夏地块的变质地体中发现数十处造山型金矿床和矿化点,为该区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 造山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金矿勘查和矿床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华夏地块的变质地体中发现数十处造山型金矿床和矿化点,为该区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较之区域钨锡等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程度,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较为薄弱,尚未进行系统的成矿作用和成因机制总结。华夏地块内发育的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包括东华夏武夷山地区的双旗山和何宝山金矿,西华夏云开地区的河台与海南岛的抱伦金矿等。本文重点对上述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已有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阐明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发现,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发育浸染状与石英-硫化物型矿化,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为H_(2)O-CO_(2)-NaCl±CH_(4)±N_(2)体系,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集中于220~280℃,成矿流体可能具有变质、地幔或岩浆热液来源;而流体不混溶、热液体系氧逸度升高和铋熔体捕获是金沉淀的重要机制。华夏地块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期造山型金成矿事件,分别对应陆内造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华夏地块 时空分布 成矿机制 地球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床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
17
作者 韩小梦 段留安 +2 位作者 赵鹏飞 王建田 郭云成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6-36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胶莱盆地东北缘是胶东东部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汇部位(图1a),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郭城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 1研究目的(Objective)胶莱盆地东北缘是胶东东部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汇部位(图1a),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郭城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统控制(图1b),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200 t。前垂柳矿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中北部,介于辽上金矿和西涝口金矿之间,依据“近东西向构造控矿”找矿思路,经3年的勘查工作,累计提交金推断资源量20.5 t,为近年来该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与区域上辽上、西涝口、郭城等金矿床相比,前垂柳金矿的研究程度尚低,尤其是成矿年龄还不确定,本研究旨在通过含矿黄铁矿Rb-Sr定年,精确厘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深入研究该区成矿作用提供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构造控矿 拉分盆地 滑脱构造 金矿床 胶东东部 金矿集中区 资源量
下载PDF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热液期黄铁矿物性特征及地质意义
18
作者 郑远馨 李引 +1 位作者 王驰源 侯缓缓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是近年来在西天山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新疆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建设中金矿采选冶产业链的重点产业基地,研究意义重大。矿床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发育广泛,本文以黄铁矿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编录、镜下...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是近年来在西天山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新疆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建设中金矿采选冶产业链的重点产业基地,研究意义重大。矿床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发育广泛,本文以黄铁矿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编录、镜下观察及反射率、硬度值、热电性测定,发现黄铁矿呈细粒状或集合体时载金能力较强,视觉反射率(Rvis)与金含量呈负相关性。热液成矿期黄铁矿的维氏硬度与含金性相关性不大,黄铁矿热电性具有由上到下P型黄铁矿分布逐渐减少,N型黄铁矿逐渐增多的特点。结合矿石组构和黄铁矿热电性的测量计算得出,卡特巴阿苏金矿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为170℃~360℃,经历了高温-中温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黄铁矿 矿物学特征 地质意义 卡特巴阿苏金矿床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毛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19
作者 任学通 方洁 +3 位作者 宋威方 蒋之飞 刘洋 代吉祥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毛头山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域上广泛发育金矿床。通过系统阐述毛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体赋存在下二叠统酒局子组中,含矿岩石为变质砂岩、红柱石板岩及碳质板岩,金赋存在热液叠加... 毛头山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域上广泛发育金矿床。通过系统阐述毛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体赋存在下二叠统酒局子组中,含矿岩石为变质砂岩、红柱石板岩及碳质板岩,金赋存在热液叠加石英细脉、网脉中,与地层产状一致,为沉积-动力变质金矿床。总结了毛头山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并提出找矿标志,为华北克拉通北缘同类金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山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敖汉旗
下载PDF
坦桑尼亚尼昂华莱地区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研究
20
作者 司建涛 赵志强 +3 位作者 张明礼 孟有杰 孙进 董岘证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80-85,95,共7页
尼昂华莱地区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维多利亚南部苏库玛兰德绿岩带内,该地区多发育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条带状铁建造内的剪切带中,表现为明显的层控型特征。通过对已发现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磁异常特征、电法异常特征... 尼昂华莱地区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维多利亚南部苏库玛兰德绿岩带内,该地区多发育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条带状铁建造内的剪切带中,表现为明显的层控型特征。通过对已发现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磁异常特征、电法异常特征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对尼昂华莱地区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勘查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目前民采活动的基础上,该区域的勘查方向首先为寻找隐伏绿岩区域,其次为整合开发,以期取得较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 尼昂华莱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勘查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