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甄春花 范纯洁 +2 位作者 谷艳娟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situFTIRS)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甘氨酸在很低的电位下(-0.8V,vsSCE)就可发生解离吸附.其解离产物氰基(CN-)与电极...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situFTIRS)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甘氨酸在很低的电位下(-0.8V,vsSCE)就可发生解离吸附.其解离产物氰基(CN-)与电极表面存在较强的化学吸附作用,形成AuCN-物种(红外吸收谱峰位于2100cm-1附近).吸附在纳米金膜表面的CN-给出红外吸收显著增强、红外谱峰方向倒反和半峰宽增加的异常红外效应特征.吸附态CN-在低电位抑制H2O和OH-的吸附,当电位高于0.2V可氧化产生OCN-;进一步升高电位到0.3V则形成Au(CN)-2.溶液相物种OCN-和Au(CN)-2对应的红外吸收峰分别为2169cm-1和2145cm-1.实验结果指出,金以Au(CN)-2的形式溶解是导致电极表面质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介质 甘氨酸 吸附 氧化 insituRTIRS EQCM 纳米金膜电极 电化学
下载PDF
纳米金膜电极上CN^-吸附的电化学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甄春花 范纯洁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CV)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FTIRS)研究碱性介质中氰(CN-)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当研究电极电位低于0.0 V时,CN-可稳定吸附在nm-Au/GC电极表面,高于0.0 V,则发生氧化脱附.发现nm-Au/GC表面具... 应用循环伏安(CV)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FTIRS)研究碱性介质中氰(CN-)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当研究电极电位低于0.0 V时,CN-可稳定吸附在nm-Au/GC电极表面,高于0.0 V,则发生氧化脱附.发现nm-Au/GC表面具有异常红外效应(AIREs),即吸附态CN-谱峰呈现出与本体Au电极不同的方向倒反、红外吸收增强(39.2倍)以及半峰宽增加的异常光谱特征.本研究将纳米薄膜材料的这一AIREs从过渡金属拓展到币族金属,进一步证明AIREs是迄今研究的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的普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膜电极 氰吸附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 异常红外效应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土壤中的砷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明惠 高云涛 +1 位作者 李珍贵 赵霞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40-41,共2页
建立了一种土壤中砷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了镀金膜电极替代镀汞膜电极痕量砷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并优化了同位镀金膜测定砷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Cl介质中,砷可在镀金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利用标准加入法对环... 建立了一种土壤中砷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了镀金膜电极替代镀汞膜电极痕量砷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并优化了同位镀金膜测定砷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Cl介质中,砷可在镀金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利用标准加入法对环境样品中砷进行了测定。方法灵敏、简便,能用于土壤中微量砷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分电位溶出 金膜电极
下载PDF
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应用于金膜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阮湘元 周端赐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3期52-58,共7页
本文介绍将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应用于金膜电极,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条件。可使用的金膜厚度在1.8×10^(-7)~4.3×10^(-7)cm范围。检测限较原法降低近两个数量极。用本法测定花生乳中的铜,回收率在94~102%间。
关键词 金膜电极 微分电位溶出 花生乳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锑 被引量:4
5
作者 阮湘元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15,共4页
本文试验了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锑。研究了金膜厚度对溶出峰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金膜厚度为1.8×10^(-7)-4.1×10^(-7)cm。方法检测下限达2×10^(-9)mol/LSb(Ⅲ)。
关键词 金膜电极 微分电位溶出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阮湘元 李益恒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72-78,共7页
本文提出了金膜电极微分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理论和应用条件。实验结果与理论基本相符。发现适宜的金膜厚度不应超过5×10^(-7)cm应用所提出的理论和条件,检测限由以前的10^(-7)mol·dm^(-3)数量级降至10^(-9)mol·dm^(-3... 本文提出了金膜电极微分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理论和应用条件。实验结果与理论基本相符。发现适宜的金膜厚度不应超过5×10^(-7)cm应用所提出的理论和条件,检测限由以前的10^(-7)mol·dm^(-3)数量级降至10^(-9)mol·dm^(-3)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膜电极 微分计时 电位溶出分析
下载PDF
金膜电极溶出法测定发中铜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平 张丽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探讨用阳极溶出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铜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金膜电极进行阳极溶出 ,可获得稳定的铜的溶出峰 ,用标准加入法以峰高进行定量。结果 :本法的最低检出限为 2 ng/ 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8%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5 %~ 1... 目的 :探讨用阳极溶出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铜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金膜电极进行阳极溶出 ,可获得稳定的铜的溶出峰 ,用标准加入法以峰高进行定量。结果 :本法的最低检出限为 2 ng/ 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8%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5 %~ 1 0 2 %。结论 :采用本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铜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 ,符合微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膜电极溶出法 生物样品 微量分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被引量:1
8
作者 董良飞 高云涛 王碧辉 《现代仪器》 2006年第5期63-64,4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干制食品中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干制食品经混合酸硝化后,将aS(Ⅴ)还原成有电活性的aS(Ⅲ),在硫酸介质中,用金膜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微分电位溶出分析,依据溶出峰值(dT/de)与被测离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定量.结果:在2.0...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干制食品中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干制食品经混合酸硝化后,将aS(Ⅴ)还原成有电活性的aS(Ⅲ),在硫酸介质中,用金膜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微分电位溶出分析,依据溶出峰值(dT/de)与被测离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定量.结果:在2.0 mol/l h2So4介质中砷可在镀金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e=-0.19 V),检测下限为0.1μg/25ml,对样品中的砷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差:3.1%~5.6%,加标回收率:96.2%~108.1%.结论:方法灵敏、简便,能用于干制食品中微量砷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食品 金膜电极 微分电位溶法
下载PDF
低信膜比条件下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阮湘元 白燕 +3 位作者 周友明 苏亚玲 冯德雄 赵鸿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17,共5页
推导并验证了信号与金膜厚度的比值较小(即低信膜比)时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的过渡时间方程式和电位时间方程式。实验确定的理论式的应用条件为τ/l2≤58×1010s/cm2,并发现当扩散路径约为扩散层厚度的3倍时... 推导并验证了信号与金膜厚度的比值较小(即低信膜比)时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的过渡时间方程式和电位时间方程式。实验确定的理论式的应用条件为τ/l2≤58×1010s/cm2,并发现当扩散路径约为扩散层厚度的3倍时,便可按半无限扩散条件处理扩散问题。从而解决了利用小信号进行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基本问题,即信号与浓度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膜电极 半无限扩散 扩散层厚度 电位溶出分析
全文增补中
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培慧 冯德雄 +1 位作者 许文 郑建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3-76,共4页
利用玻碳镀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锗,在pH9.8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采用同步镀金膜,富集电位—1.30v(对Ag/AgCl),以溶液中溶解氧为氧化剂,在-0.20V和-0.85V处出现两个溶出信号,取-0... 利用玻碳镀金膜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锗,在pH9.8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采用同步镀金膜,富集电位—1.30v(对Ag/AgCl),以溶液中溶解氧为氧化剂,在-0.20V和-0.85V处出现两个溶出信号,取-0.85V的溶出信号进行定量分析,锗的浓度在1.0×10 ̄-5~1.0×1.0 ̄-7mol/L范围内与溶出信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 ̄-8mol/L。该方法用于有机锗、康寿茶、蘑菇、牡蛎等样品分析,并用分光光度法作对照,标准回收率为95.8%~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溶出法 金膜电极 测定
全文增补中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金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血清As(Ⅲ)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璇 曾婷 +1 位作者 胡成国 田秋霖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0-454,共5页
报道了一种可抛弃型血砷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传感器以投影胶片(PET)作为载体,基于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柔性Au膜基底电板,然后采用简单的滴涂成膜方法在其表面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3mol/LHC... 报道了一种可抛弃型血砷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传感器以投影胶片(PET)作为载体,基于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柔性Au膜基底电板,然后采用简单的滴涂成膜方法在其表面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3mol/LHCl中,所制备的MWCNTs修饰Au膜电极对As(Ⅲ)的电化学氧化表现出灵敏的响应。在优化检测条件下,As(Ⅲ)在0.16V处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可达10μg/L。该血砷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血样中As(Ⅲ)的直接电化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金膜电极 血砷 线性扫描伏安法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L-赖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瑾 陈声培 +3 位作者 田利 曾冬梅 甄春花 孙世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41-1845,共5页
采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FTIR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碱性介质中L-赖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赖氨酸[-OOC—CH—NH2—(CH2)4—NH2]在低电位区间(-0.95^... 采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FTIR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碱性介质中L-赖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赖氨酸[-OOC—CH—NH2—(CH2)4—NH2]在低电位区间(-0.95^-0.80 V,vs.SCE)发生部分解离,生成AuCN-物种(约2110 cm-1),同时赖氨酸阴离子的羧基侧还可通过两个氧原子与金电极表面相互作用.随着电位的升高,吸附态CN-氧化产生NCO-,OCN-和AuCN,其对应的红外吸收峰分别位于2254,2168和2226 cm-1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氨酸 纳米金膜电极 吸附 氧化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谷物中的微量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强 崔玲君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研究用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谷物中的微量砷,讨论了测定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法 金膜电极 谷物 测定
下载PDF
痕量锗的金膜电极电位溶出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平 孙其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关键词 电位溶出 金膜电极
下载PDF
痕量锗在金膜电极上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文华 郭国新 张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361-1361,共1页
1 引言 利用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锗的方法,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在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启发下进行了试探,结果发现,在pH10.5左右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在溶解氧的存在下,于-0.98V和-0.35V(相对SCE)左右出现两个溶出峰,因溶解氧对两个峰的氧化能... 1 引言 利用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锗的方法,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在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启发下进行了试探,结果发现,在pH10.5左右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在溶解氧的存在下,于-0.98V和-0.35V(相对SCE)左右出现两个溶出峰,因溶解氧对两个峰的氧化能力不同,使两峰的灵敏度不同:P_15~140ng/ml及P_20.5~120n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检出0.1ng/ml的锗。本文采用此法成功地直接测定了尿中锗,方法不用除氧,简单快速准确,其回收率在9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溶出分析 金膜电极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痕量砷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舜之 王辉娜 阮湘元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88-90,共3页
砷是食品检验,水质分析和环境监测中常需测定的元素之一;准确检出砷对指示找矿,生化效应等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分析法测砷有极谱催化法,阳极溶出法;极谱催化法只能达10ppb级砷,而阳极溶出法虽灵敏度高,但需要有较好的电分析基础和... 砷是食品检验,水质分析和环境监测中常需测定的元素之一;准确检出砷对指示找矿,生化效应等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分析法测砷有极谱催化法,阳极溶出法;极谱催化法只能达10ppb级砷,而阳极溶出法虽灵敏度高,但需要有较好的电分析基础和熟练的技术才可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因而寻找灵敏度高、重现性、准确度均好,操作简便的测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用ppSA—1型微分电位液出仪,探索了测砷新方法,发现在1000ppb—1.5ppbAs(Ⅲ)范围内,溶出峰与As(Ⅲ)浓度分段成线性关系,富集5min,可检出0.6ppb的As(Ⅲ)。对酱油、醋、印染污水等液体试样,可不经消化、分离等预处理手续而直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在94—103%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 金膜电极 痕量砷 富集电位 极谱催化法 测砷 阳极溶出法 印染污水 硝酸 酱油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水中砷
17
作者 周鸿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0-301,共2页
砷的氧化物和砷酸盐已被公认为致癌物质。国家对其在食品、水质、环境中的含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目前测定砷的方法有银盐法、氢化物 ICP-AES、催化极谱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我们利用 DPSA-1型微分电位溶出仪摸索了测定砷的新方法。
关键词 金膜电极 微分电位溶出
下载PDF
溅射金膜修饰玻片电极检测六价铬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婉 李海玉 +2 位作者 王志娟 吕庆 张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0-1053,共4页
采用离子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金膜修饰片状玻璃电极。线性扫描伏安分析表明六价铬在该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通过优化溅射时间、溅射电流、电解质等参数,得到线性扫描伏安法的检出限(S/N=3)为6.5μg/L,安培法的检出限为2.0... 采用离子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金膜修饰片状玻璃电极。线性扫描伏安分析表明六价铬在该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通过优化溅射时间、溅射电流、电解质等参数,得到线性扫描伏安法的检出限(S/N=3)为6.5μg/L,安培法的检出限为2.0μg/L。电极批间重现性为9.2%(n=10),同批次电极间的重现性为9.2%~25.8%(n=10)。该电极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可实现批量制备。应用该电极对塑料及湖水中的六价铬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HPLC-ICP-MS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溅射 金膜电极 六价铬 线性扫描伏安法 安培法
下载PDF
金膜电极微分电位溶法测定葡萄酒中砷
19
作者 施跃坚 高云涛 王碧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葡萄酒中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葡萄酒经硝化后,将As(Ⅴ)还原成有电活性的As(Ⅲ),在硫酸介质中,用金膜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微分电位溶出分析,依据溶出峰值(dt/dE)与被测离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定量。结果:在2.0 mol/L H...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葡萄酒中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葡萄酒经硝化后,将As(Ⅴ)还原成有电活性的As(Ⅲ),在硫酸介质中,用金膜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微分电位溶出分析,依据溶出峰值(dt/dE)与被测离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定量。结果:在2.0 mol/L H2SO4介质中砷可在镀金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E=—0.19 V),检出限为0.1μg/25 ml,对葡萄酒中的砷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3.6~6.1,加标回收率:95.7%~106.1%。结论:方法灵敏、简便,能用于葡萄酒中微量砷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金膜电极 微分电位溶法
原文传递
杂多酸-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多层膜在4-氨基硫酚修饰金电极上的组装和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正国 程龙 +2 位作者 孙勤枢 刘柏峰 董绍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31-1335,共5页
通过电化学生长法在 4 氨基硫酚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制备了包含杂多酸 (SiMo11VO5-4 0 和聚合物阳离子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多层膜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Mo的第 3个还原峰随多层膜层数的增加显著增长 ,而另两... 通过电化学生长法在 4 氨基硫酚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制备了包含杂多酸 (SiMo11VO5-4 0 和聚合物阳离子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多层膜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Mo的第 3个还原峰随多层膜层数的增加显著增长 ,而另两个还原峰增长缓慢。该修饰电极的峰电位随pH的增加而线性负移 ,表明有氢离子参与杂多酸的氧化还原反应。该修饰电极对BrO-3 和HNO2 的还原反应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催化电流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长 ,并且Mo的第三个还原峰电流与CBrO-3 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长 杂多酸 PDDA 多层修饰电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