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预警情报的失灵与治理
1
作者 魏晨 赵冰峰 +1 位作者 吴晨生 王冰琪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8,30,共9页
[研究目的]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金融危机预警作为金融监管的前哨和第一道防线,可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或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少。因此,探究金融危机预警情报服务框架,不仅为完善金融风险治理提供新的思路,还有助于提升情报服... [研究目的]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金融危机预警作为金融监管的前哨和第一道防线,可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或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少。因此,探究金融危机预警情报服务框架,不仅为完善金融风险治理提供新的思路,还有助于提升情报服务金融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方法]基于情报学视角,采用访谈和文献调查方法,对金融危机预警情报失灵的根源进行探析,构建了金融危机预警情报框架,并从预警原则、情报感知、分析策略和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阐释。[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实施分级分解的分析战略、转变预警方式和强化危机预警机制等手段,有助于在不确定风险中提高危机管理响应效能,减少危机预警情报失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情报 情报失灵 预警情报模型 预警机制 危机管理
下载PDF
多学科视角下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研究新进展
2
作者 武占云 董昀 单菁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100,共14页
从多学科视角梳理了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新进展。研究发现,主流经济学以“理性-均衡”框架为基础强调基于经济基本面和金融贸易联系的传染机制;新近发展起来的叙事经济学强调非理性因素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初步论证了“经济叙事”与金... 从多学科视角梳理了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新进展。研究发现,主流经济学以“理性-均衡”框架为基础强调基于经济基本面和金融贸易联系的传染机制;新近发展起来的叙事经济学强调非理性因素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初步论证了“经济叙事”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为金融危机传染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经济地理学将“距离”和“空间”概念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中,为验证金融危机的空间溢出效应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鉴于国际经贸格局调整、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外生冲击推动全球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提出深化研究的进路和方向,包括加强跨学科协同研究、积极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冲击,以及探究统筹经济发展与金融安全的有效路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染 主流经济学 叙事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金融危机历史镜鉴下的中国金融稳定立法
3
作者 肖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有效防范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亟需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稳定立法。为了确保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很有必要对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事件进行梳理,厘清金融危机、金融稳定与金融法治化之间...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有效防范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亟需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稳定立法。为了确保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很有必要对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事件进行梳理,厘清金融危机、金融稳定与金融法治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历史脉络。近代以来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启示中国,应当重视金融危机发生的经济社会背景,重视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重视法治对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金融危机深化了对金融稳定内涵的认识,加深了对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的认识,凸显了金融稳定法治的重要性。从危机应对的视角来看,加强中国金融稳定立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金融稳定立法应当注重系统性和协调性,并立足于中国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历史镜鉴 中国金融稳定立法
下载PDF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人民币汇率策略
4
作者 胡松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74,共4页
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泰国放弃泰铢同美元的固定汇率从而引发至今,仍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这一场金融危机,远比我们以前所分析的要复杂得多,其危害和影响要严重得多,深远得多。进一步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进... 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泰国放弃泰铢同美元的固定汇率从而引发至今,仍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这一场金融危机,远比我们以前所分析的要复杂得多,其危害和影响要严重得多,深远得多。进一步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全面、客观而又积极地分析它对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亚洲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 日本金融危机 东南亚国家 人民币汇率稳定 韩国金融危机 货币贬值 “东亚经济模式” 实物经济
下载PDF
金融危机视角下食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探索——评《食品市场营销》 被引量:1
5
作者 岳士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20-320,共1页
金融危机的出现会受到金融创新过快、不良贷款过多、金融环境变化等的影响,并不是突发性的,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前会有一系列不良现象呈现。而金融资产流动性较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影响,中国经济市场亦受到影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产流动性 金融创新 不良贷款 营销策略创新 金融体系 市场营销 全球经济体系
原文传递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自主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春荣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场金融风暴不仅对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正在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经... 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场金融风暴不仅对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正在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转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对中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面前,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这场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及其机遇予以回应。为此,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和本刊编辑部联合邀请上海部分青年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开始不久,我们很难预测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已经使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相信,全球金融风暴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风险和挑战,而且也是机遇。它会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成熟,它会孕育一个建立在自己文化土壤上,同时又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它会培育和发展出"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化 政治 世界金融危机 国家自主性 金融风暴 金融危机 社会科学 福利体制 经济
下载PDF
全球化过程与中国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逸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9,共4页
全球化过程与中国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几点思考王逸舟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中国作为亚洲的一员,又是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我们不能不结合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其经验教训,对全球化与国家发... 全球化过程与中国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几点思考王逸舟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中国作为亚洲的一员,又是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我们不能不结合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其经验教训,对全球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加以认真思考。从目前情况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全球化过程 东南亚金融危机 人民币贬值 《经济日报》 金融体系 直接投资 韩国金融危机 人民币币值 出口竞争力
下载PDF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泰国华人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付兵 《东南亚研究》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大约二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坦在英国《经济学家》上曾发表文章预言:若以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的危险信号来衡量东南亚国家,则这些国家的货币正经受着攻击,有可能出现墨西哥式的经济灾难。... 大约二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坦在英国《经济学家》上曾发表文章预言:若以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的危险信号来衡量东南亚国家,则这些国家的货币正经受着攻击,有可能出现墨西哥式的经济灾难。戈氏还预言,泰国的墨西哥式征兆比其他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 泰国华人 墨西哥金融危机 金融机构 金融 盘谷银行 泰国金融危机 美国万国宝通银行 华人银行 信贷评估
下载PDF
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五系统加权法”预警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汪莹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17,53,共10页
首先 ,探讨了金融危机理论、分类及其产生的机理 ,并对目前主流的几种金融危机预警理论及其模型做了简要介绍和评价。其次 ,结合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特征 ,对我国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系统性的分析。最后 ,在以上分... 首先 ,探讨了金融危机理论、分类及其产生的机理 ,并对目前主流的几种金融危机预警理论及其模型做了简要介绍和评价。其次 ,结合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特征 ,对我国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系统性的分析。最后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已有模型 ,选取了 17项经济指标 ,建立了“五系统加权法”预警模型 ,运用专家调查法和AHP法对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部指标进行了二级赋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 金融危机预警 金融危机预警模型
下载PDF
1929年经济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相似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伊凡 《经济师》 2023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经过著名的“柯立芝繁荣”后,美国在1929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先是股市崩盘,银行倒闭,接着工业停摆,上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通过资本市场波及到了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后,另一场世界金融危机在华尔街拉开序幕,从2008年... 在经过著名的“柯立芝繁荣”后,美国在1929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先是股市崩盘,银行倒闭,接着工业停摆,上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通过资本市场波及到了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后,另一场世界金融危机在华尔街拉开序幕,从2008年8月美国两大房贷巨头股价暴跌开始,导致美国多家次贷机构破产,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五大投行无一幸免,全球贫困人口陡增5000万人。文章通过对两次危机的对比分析,分别阐述两次危机的成因,同时对二者的相似度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金融机构 次级贷款 相似度分析
下载PDF
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11
作者 李琨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第36期47-49,共3页
在金融危机时期,不同行业领域内的企业经济发展能力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变革至关重要。在面对金融危机和市场经济动荡的大变局过程中,需要突出企业和行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协... 在金融危机时期,不同行业领域内的企业经济发展能力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变革至关重要。在面对金融危机和市场经济动荡的大变局过程中,需要突出企业和行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协同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基于此,文章着重探析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企业 经济管理 创新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下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12
作者 刘干 叶银龙 《统计与咨询》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一、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保持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实现巨大跨越,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作为浙江省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行业。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浙江省 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 发展路径 世界金融危机 出口交货值 浙江 财政金融 金融
下载PDF
硅谷银行倒闭会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吗? 被引量:1
13
作者 宫宏宇 谢艺观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3年第4期45-47,共3页
过去的这段时间,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以席卷之势登上全球各大媒体头条。这家曾在美国科创圈风靡一时、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的明星银行于3月10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告破产。尽管美国政府宣布将采取行动来支撑存款,但这... 过去的这段时间,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以席卷之势登上全球各大媒体头条。这家曾在美国科创圈风靡一时、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的明星银行于3月10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告破产。尽管美国政府宣布将采取行动来支撑存款,但这场风波给美国金融系统等带来的震动还远远没有结束。是谁“杀死”了硅谷银行?又有谁要为这场风波买单?中国股市会不会受到影响?从几个问题展开,我们可以窥见硅谷银行倒塌的逻辑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银行 宣告破产 金融危机 倒闭事件 美国硅谷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美国政府 股市
下载PDF
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发展的问题探析和趋势展望
14
作者 肖元真 汪宝平 刘婷婷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9年第2期15-17,共3页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一)政府长期松动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者的过度透支.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松动状态,低利率既刺激了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的财富效应反...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一)政府长期松动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者的过度透支.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松动状态,低利率既刺激了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的财富效应反过来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的上涨.而持续走高的房价刺激了贷款公司放货的欲望和各类投资者欲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冲动.于是,一个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蔓延和扩大,并形成了一大批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这个庞大的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又直接导致了更多美国民众以透支的方式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世界金融危机 经济 投资者 流动资金 美国金融危机 道德风险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升级 金融交易 美元 本位币 评级公司 主权基金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世纪之交的“礼物”
15
作者 张秀冰 刘涛 《税收与企业》 1998年第12期41-42,共2页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南亚金融危机已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其破坏性影响至今仍不可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世界经济及金融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据此,有权威人士预测,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类似30年代的全球经济衰退,金融...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南亚金融危机已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其破坏性影响至今仍不可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世界经济及金融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据此,有权威人士预测,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类似30年代的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重大改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世纪之交 国际金融体系 亚洲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金融体制 经济全球化 东南亚金融危机 对外开放 国际货币
下载PDF
金融危机对国际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赵钰雯 《经济师》 2023年第2期113-113,共1页
文章主要以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2020年年度报告给出的数据为基础,从信用风险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给出了减小影响的建议性措施。
关键词 信用风险 风险加权资产 金融危机 措施
下载PDF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探索
17
作者 林文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为美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挑战,也赋予其新的时代任务。立足金融危机以来新的时代境遇,美国共产党主动作为,围绕国内民主斗争、国际团结合作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社会主义实践展开了新探索,...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为美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挑战,也赋予其新的时代任务。立足金融危机以来新的时代境遇,美国共产党主动作为,围绕国内民主斗争、国际团结合作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社会主义实践展开了新探索,彰显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自觉。这些新探索构筑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的美国篇章,对于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新动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实践
下载PDF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兼评Turner评论
18
作者 毛修远 《争议解决》 2023年第5期2347-2352,共6页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Tuner对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本文将在评析Tuner观点的基础上,聚焦金融创新,认为在放松监管的环境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滥用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随着以证券化为特...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Tuner对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本文将在评析Tuner观点的基础上,聚焦金融创新,认为在放松监管的环境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滥用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随着以证券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广,金融市场出现了信息不对称、高杠杆率、强关联性、系统性风险等现象,这些都是导致金融市场崩溃的强大推手。但在后危机时代,对于金融创新产品应当持辩证的态度,肯定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同时防范其被不正当利用。对此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市场正常运作的法律监管框架,在深入剖析新产品、新市场、新流程的基础上,寻求适当的监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危机 证券化 法律监管
下载PDF
全球金融危机传导的地理层级性及其对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启示 被引量:17
19
作者 傅雪莹 陈才 刘继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3,共7页
金融危机已取代工业危机成为经济周期的标志。通过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揭示全球金融危机传导的地理层级性规律:第一层级,金融危机在世界金融中心间的传导,是通过信息对市场的影响而实现的,在经济地域上具有点对点传导的特点;第二层级,... 金融危机已取代工业危机成为经济周期的标志。通过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揭示全球金融危机传导的地理层级性规律:第一层级,金融危机在世界金融中心间的传导,是通过信息对市场的影响而实现的,在经济地域上具有点对点传导的特点;第二层级,危机从金融中心向发达国家传导,是通过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而实现的,具有点对面传导的特点;第三层级,危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导,是通过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和贸易额锐减而实现的,具有面对面传导的特点。详细分析每一层级危机传导的机理和特点,为中国今后金融危机防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传导 地理层级性 经济周期 金融危机防范
原文传递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及其防范
20
作者 赵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过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进行金融投资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理财方式。但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投资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未消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状况有所好转...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过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进行金融投资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理财方式。但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投资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未消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状况有所好转,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受个人因素及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影响,投资风险依然很大,需要居民在进行家庭金融投资时依据自身能力理性看待金融投资风险,在充分认识风险的基础上积极防范风险,从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合理进行家庭金融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家庭金融投资 风险防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