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境栽培下两种附生方式金钗石斛化学组成和根内生菌比较及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周昌庆 王鹏 +5 位作者 丁海燕 陈林 陈鸿平 王福 胡媛 刘友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2,共9页
研究拟境栽培下附石(stone epiphytic cultivation,SE)和附木(tree epiphytic cultivation,TE)两种附生方式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组成和根内生菌的差异性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内生菌进行了测序与分析,并初步探究了化学成... 研究拟境栽培下附石(stone epiphytic cultivation,SE)和附木(tree epiphytic cultivation,TE)两种附生方式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组成和根内生菌的差异性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内生菌进行了测序与分析,并初步探究了化学成分含量与根内生菌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SE金钗石斛中石斛碱、总生物碱、总黄酮含量高于TE,TE总多糖含量高于SE。两种附生方式金钗石斛根内生菌物种相对丰度差异较大,SE金钗石斛根内生菌物种丰富性、多样性高于TE,SE中的壳三毛孢属(Robillarda)促生菌、根瘤杆菌属(Rhiz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固氮菌、镰刀菌属(Fusarium)致病菌属较TE增加,而TE中的柱孢属(Cylindrocarpon)和Ralstonia致病菌属较SE增加。相关性研究发现,SE金钗石斛富集的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根瘤杆菌属(Rhizobacter)细菌相对丰度与石斛碱含量显著正相关;TE富集的Cladophialophora真菌、热酸菌属(Acidothermus)、异枝藻属(Allobranchiibius)、链嗜酸菌属(Streptacidiphilus)细菌相对丰度与石斛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SE中富集菌属与总黄酮、总生物碱、总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TE中相反。综上,SE金钗石斛化学成分较TE升高,这与SE栽培有利于金钗石斛富集促进植物生长、固氮的根内生菌有关,促进了植物化学成分的产生,有利于提升药材品质。为金钗石斛“附生方式-根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为石斛“生石上者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境栽培 金钗石斛 附生方式 根内生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的基因组特征
2
作者 史雪叶 王维泽 +3 位作者 杜致辉 晋宇轩 陈之林 付少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目的】探明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基因组特征,为赤水金钗石斛的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提供遗传信息支撑。【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的野生种与栽培种,并分析其基因组大小... 【目的】探明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基因组特征,为赤水金钗石斛的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提供遗传信息支撑。【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的野生种与栽培种,并分析其基因组大小、数量、倍性等特征。【结果】高通量测序共获得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野生种和栽培种有效序列长度分别53.30 Gb和60.62 Gb,k-mer分析基因组估测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18 Gb和1.13 Gb,重复序列比例分别为50.56%和57.59%,基因组杂合度分别为2.19%和2.76%;根尖染色体数目的显微计数显示,野生种与栽培种赤水金钗石斛均为二倍体(2n=2x=38),与基因组调研结果一致。【结论】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的野生种与栽培种均为二倍体,从基因组特征上看,二者均属于高杂合的复杂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鱼肚兰 野生种 栽培种 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显微观察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时应兰 李军 +2 位作者 成婷婷 张婷倩 黄朝霞 《贵州科学》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收集金钗石斛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及其结构,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潜在靶点,建立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蛋白互作关系网络...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收集金钗石斛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及其结构,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潜在靶点,建立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蛋白互作关系网络(PPI),并对潜在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金钗石斛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可能的生物进程及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验证金钗石斛生物碱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获得金钗石斛生物碱类活性成分27个,金钗石斛生物碱抗后发性白内障的核心靶点为STAT3、PIK3R1、AKT1等,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生物碱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和激酶活性的双向调节等生物进程,发挥酶结合和蛋白质结合等分子结合,进而发挥抗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金钗石斛抗后发性白内障可能与血管生成(HIF-1信号通路)、炎症反应(PI3K-Akt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钗石斛生物碱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金钗石斛中石斛碱(dendrobine)、N-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N-trans-feruloyl tyramine)可能是通过STAT3、PIK3R1、AKT1等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多途径发挥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为后期的实验验证及金钗石斛药材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生物碱 后发性白内障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金钗石斛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殷山山 周侯光 +3 位作者 贺永国 姚志军 白学慧 罗凯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确定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茎腐病的病原菌,采用子实体分离、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测定、活体测定2种接种方式,金钗石斛植株均表现出水渍状腐烂病斑、软化症状... 为确定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茎腐病的病原菌,采用子实体分离、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测定、活体测定2种接种方式,金钗石斛植株均表现出水渍状腐烂病斑、软化症状,均与基地驯化苗病株症状一致。经鉴定,金钗石斛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子实体为尖孢镰刀菌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金钗石斛 茎腐病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不同附生基质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刘宇瑶 +4 位作者 陈林 陈鸿平 王福 胡媛 刘友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939-1946,共8页
对同一栽培环境下不同附生基质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以明确基质对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石质和木质两类5种附生基质的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进行16S和ITS测序,结合OTU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 对同一栽培环境下不同附生基质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以明确基质对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石质和木质两类5种附生基质的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进行16S和ITS测序,结合OTU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共鉴定了细菌56个门,112个纲,275个目,377个科,621个属;真菌13个门,47个纲,123个目,273个科,503个属。石质基质金钗石斛真菌优势菌属为unidentified_Cantharellales_sp菌属,细菌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粪杆菌属、unidentified_Chloroplast菌属;木质基质金钗石斛真菌优势菌属为unidentified_Cantharellales_sp菌属、粉褶菌属,细菌优势菌属为粪杆菌属。石质基质较木质基质真菌物种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优势菌属种类不同。功能预测分析表明,附生基质与金钗石斛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金钗石斛“基质-根际微生物-菌根真菌”的相关性及其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规律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石斛“生石上者胜”、金钗石斛栽培基质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根际微生物 附生基质 优势菌
下载PDF
金钗石斛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瑜 陈瑜 李春霞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综述金钗石斛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病变(并发症)的实验研究进展。金钗石斛对血糖及胰岛功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变、糖尿病肝脏病变、糖尿病眼部病变等均有改善作用,其功效主要集中在降糖、降脂、保护肝肾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延... 综述金钗石斛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病变(并发症)的实验研究进展。金钗石斛对血糖及胰岛功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变、糖尿病肝脏病变、糖尿病眼部病变等均有改善作用,其功效主要集中在降糖、降脂、保护肝肾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延缓白内障发展、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金钗石斛 中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附丹霞石栽培金钗石斛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研究
7
作者 李明松 李金玲 +6 位作者 赵致 罗春丽 罗夫来 王华磊 杨继勇 丁刚 邓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9-126,共8页
为明确附丹霞石栽培金钗石斛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特性。本研究以附丹霞石种植3年与4年的金钗石斛为研究对象,测定金钗石斛各部位干物质总量、矿质元素含量,丹霞石养分含量及伴生苔藓矿质元素含量,探究附丹霞石种植金钗石斛对矿质营养的... 为明确附丹霞石栽培金钗石斛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特性。本研究以附丹霞石种植3年与4年的金钗石斛为研究对象,测定金钗石斛各部位干物质总量、矿质元素含量,丹霞石养分含量及伴生苔藓矿质元素含量,探究附丹霞石种植金钗石斛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丹霞石富含多种矿质元素,主要以SiO_(2)、Al_(2)O_(3)、Fe_(2)O_(3)为主,占丹霞石质量的91.40%,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金钗石斛各部位对N、K、Ca、P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各器官中N、K、Ca、P、Mg、Mn、B等7个元素均以叶片中含量最高,幼嫩部位对N、P、K等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需求较大;金钗石斛各部位干物质总量与矿质元素总量密切相关,根、2年生茎、3年生茎、2年生叶中各元素总量占植株的75.02%~94.62%;苔藓伴生促进了金钗石斛对大部分元素的吸收,各元素含量较无苔藓伴生提高了1.42%~199.41%。本研究初步探讨了N、P、K等营养元素在金钗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吸收与分配特性,以期为附丹霞石种植金钗石斛质量评价及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丹霞 苔藓 矿质元素 吸收 分配 富集系数
下载PDF
赤水市金钗石斛低温冻害气象保险指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青峰 姚熠 +2 位作者 敖芹 周园 周艳艳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调查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在冬季受低温冻害较重。该文通过分析赤水市金钗石斛受低温冻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赤水市金钗石斛冬季受低温冻害影响的程度与低温冻害日数相关性最大,低温冻害日数与石斛减产率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137.95-20.9... 调查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在冬季受低温冻害较重。该文通过分析赤水市金钗石斛受低温冻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赤水市金钗石斛冬季受低温冻害影响的程度与低温冻害日数相关性最大,低温冻害日数与石斛减产率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137.95-20.942x+0.858x 2。当低温冻害日数≥5 d,其与石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考虑不同海拔石斛年平均受低温冻害情况差异,根据不同海拔历年平均受灾情况,以高于平均受灾情况的损失为起赔指标,建立赤水市金钗石斛低温冻害气象保险指数。结果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种植低温冻害的保险纯费率从海拔300~400 m范围的0.5%逐渐增大到海拔601~700 m范围的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 金钗石斛 低温冻害 保险指数
下载PDF
西藏蜂胶抑菌活性及对金钗石斛茄病镰刀菌抑菌机理探究
9
作者 王芳 张硕 +3 位作者 杜琳 唐榆婷 覃悦 王岚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47-854,共8页
为探究西藏蜂胶的抑菌活性及对金钗石斛茄病镰刀菌作用机理,以2种细菌3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菌饼法、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对西藏蜂胶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通过研究西藏蜂胶处理后金钗石斛茄病镰刀菌菌丝形态... 为探究西藏蜂胶的抑菌活性及对金钗石斛茄病镰刀菌作用机理,以2种细菌3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菌饼法、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对西藏蜂胶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通过研究西藏蜂胶处理后金钗石斛茄病镰刀菌菌丝形态、生长速率、细胞膜通透性及呼吸强度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西藏蜂胶具有广谱抑菌性,其抑菌能力显著强于市售蜂胶。(2)以80%乙醇提取剂在pH为6的条件下提取的西藏蜂胶对5种供试菌抑菌效果最佳。(3)西藏蜂胶浓度为10 mg·mL^(-1)时对金钗石斛茄病镰刀菌抑制率达89%,抑菌中浓度(EC50)为2.552 mg·mL^(-1);菌丝体细胞形态由饱满破裂到干瘪,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内容物泄漏;呼吸强度增大,能量代谢受阻,抑制菌丝体生长。综上所述,西藏蜂胶为天然广谱抑菌剂,利用其防治茄病镰刀菌所引起的植物性病害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蜂胶 抑菌活性 金钗石斛 茄病镰刀菌 抑菌机理
原文传递
金钗石斛对衰老模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瑞 赵楠 +2 位作者 张乃心 周骏洁 朱昭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NL)对衰老模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4月龄SD雄性大鼠60只,连续42 d颈背部皮下注射10%D-半乳糖0.125 g/(kg·d)复制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CD+DNL组及POCD组,每组20只。对照组不作处理...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NL)对衰老模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4月龄SD雄性大鼠60只,连续42 d颈背部皮下注射10%D-半乳糖0.125 g/(kg·d)复制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CD+DNL组及POCD组,每组20只。对照组不作处理,POCD+DNL组及POCD组在七氟烷麻醉下行单侧肾切除术。大鼠于麻醉苏醒2 h后灌胃,POCD+DNL组以10 g/(kg·d)DNL水煎剂进行连续灌胃,POCD组与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依据术后不同灌胃时间每组再分为7 d、14 d两个亚组,每亚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NF-κB、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POCD+DNL组比较,POCD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大鼠海马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POCD+DNL组比较,POCD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固缩,染色较深;与对照组及POCD+DNL组比较,POCD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及POCD+DNL组同时间点比较,POCD组海马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及POCD+DNL组同时间点比较,POCD组海马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DNL连续灌胃可改善衰老模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通过抗炎作用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神经炎症、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衰老 金钗石斛 大鼠 神经炎症
下载PDF
赤水市金钗石斛高温干旱气象保险指数研究
11
作者 任青峰 姚熠 +2 位作者 敖芹 黄富林 谢辉钰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期36-39,46,共5页
通过研究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在夏季遭受到高温干旱灾害的影响较大,对赤水市金钗石斛受高温干旱与气象因子开展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高温干旱的损失与夏季≥37℃日数相关性最大,建立≥37℃日数与石斛损失率模型,其中式中... 通过研究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在夏季遭受到高温干旱灾害的影响较大,对赤水市金钗石斛受高温干旱与气象因子开展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赤水市金钗石斛高温干旱的损失与夏季≥37℃日数相关性最大,建立≥37℃日数与石斛损失率模型,其中式中R^(2)的值为0.999,呈显著相关。当最高气温≥37℃日数<9 d时,高温因子与石斛损失率呈负相关,最高气温≥37℃日数≥9 d时,高温因子与石斛损失率呈正相关,因此以最高气温≥37℃日数≥9 d为起赔点,保险纯费率根据石斛种植海拔的不同在2.0%~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高温干旱 保险指数 赤水市
下载PDF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应兰 黄朝霞 +5 位作者 吴继春 宋紫强 王崇敏 成婷婷 张婷倩 李军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索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与分析的方法。方法:以金钗石斛饮片为实验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金钗石斛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石斛浸膏,通过酸提碱沉法进行纯化后,用柱层析法将金钗石斛总碱进行分离并制备成冻干粉。以50%乙腈为溶液制备... 目的:探索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与分析的方法。方法:以金钗石斛饮片为实验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金钗石斛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石斛浸膏,通过酸提碱沉法进行纯化后,用柱层析法将金钗石斛总碱进行分离并制备成冻干粉。以50%乙腈为溶液制备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流动相为乙腈:0.1%三乙胺溶液(v∶v)=20∶80,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10μL,采用HPLC法测定金钗石斛冻干粉及其原药材提取液中石斛碱的含量,同时进行工作曲线、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的方法学考察。结果:金钗石斛原药材中石斛碱的含量为6.81%,金钗石斛冻干粉中石斛碱的含量为52.68%,石斛碱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2.40X-4.381,相关系数r=0.9998,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98%、0.86%、1.02%,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值为1.57%。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提取方法及分析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高、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总生物碱冻干粉 提取 HPLC法 方法学考察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金钗石斛气候品质对比分析
13
作者 任青峰 许弋 +3 位作者 曾晓珊 于飞 刘宇鹏 陈芳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3年第6期91-95,共5页
利用中国贵州赤水等35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等气候标准值,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影响金钗石斛生长发育的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基于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模型,计算... 利用中国贵州赤水等35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等气候标准值,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影响金钗石斛生长发育的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基于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模型,计算贵州赤水等35个不同地区金钗石斛的气候品质评价指标等级。结果表明:金钗石斛生育期主要为休眠期和茎生长期,而茎生长期主要包括萌芽期、现蕾开花期和茎采收期。建立了中国金钗石斛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模型,并将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分为3个等级,即最适宜为3级,适宜为2级,不适宜为1级。贵州赤水和四川合江的金钗石斛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为最高等级,其各气候要素品质评价指标均为3级,总分均为2.5,表明赤水河流域地区(贵州赤水、四川合江)是全国气候条件最适宜金钗石斛生长的区域,即贵州省赤水市气候条件是金钗石斛种植最适宜区;其次是贵州罗甸、三都,四川夹江、犍为,重庆开州,广西靖西、金秀的气候条件适宜金钗石斛生长。河北安国、云南维西、湖北神农架的气候条件不适宜金钗石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相对湿度 金钗石斛 气候品质 对比
下载PDF
金钗石斛原球茎诱导试管开花研究
14
作者 黄晶 叶庆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4-37,42,共5页
以金钗石斛原球茎为原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BA、TDZ和ABA诱导花芽发生,探讨了金钗石斛的试管开花过程,优化了其提早开花体系。结果表明:单独添加BA(0.2~2.0 mg/L)和低浓度的TDZ(0.02~0.10 mg/L)处理不能形成花芽。TDZ浓度提高到0.20 mg/L... 以金钗石斛原球茎为原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BA、TDZ和ABA诱导花芽发生,探讨了金钗石斛的试管开花过程,优化了其提早开花体系。结果表明:单独添加BA(0.2~2.0 mg/L)和低浓度的TDZ(0.02~0.10 mg/L)处理不能形成花芽。TDZ浓度提高到0.20 mg/L,开始有花芽形成,且花芽诱导率随TDZ浓度的升高而升高,2.0 mg/L TDZ处理达到最大值26.7%。添加ABA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花芽诱导率,1 mg/L ABA对花芽诱导效果更好。ABA预处理15 d后转入TDZ诱导培养基中,花芽诱导率随TDZ浓度的提高而提高,2 mg/L TDZ处理达到最高值76.7%。试管中开花植株茎叶不发达,花芽长度和开花直径均显著小于正常花,有少部分能够正常开放,花期持续2~3周。试验中金钗石斛从种子萌发到试管开花历时5个月,营养生长所用的时间缩短至正常生长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原球茎 试管开花 TDZ
下载PDF
金钗石斛水提物通过调节APP/PS1小鼠突触可塑性及胶质细胞激活缓解学习记忆损伤
15
作者 汪家文 吴君 +3 位作者 王承飞 朱安娥 汪元河 刘江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8-1214,共7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水提物(dendrobium nobile lindl,DNL)是否能通过调节突触的可塑性缓解APP/PS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方法:12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两组(n=6):对照组(WT),单纯DNL...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水提物(dendrobium nobile lindl,DNL)是否能通过调节突触的可塑性缓解APP/PS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方法:12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两组(n=6):对照组(WT),单纯DNL处理组(WT+DNL):DNL(10 mg/kg,灌胃,每天1次,持续2个月);12只APP/PS1小鼠分为2组:APP/PS1 AD模型组(APP/PS1)和APP/PS1 AD模型治疗组(APP/PS1+DNL):APP/PS1小鼠7个月龄时给予DNL(10 mg/kg,灌胃,每天1次,持续2个月)。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记忆能力;高尔基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海马区树突棘数量;海马脑片电生理检测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表达量以评估胶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Synapsin I、Synatophysin、IL-6、TNF-α及IL-1β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WT组相比,APP/PS1组小鼠在第2~6天时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增加,表现出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与WT组相比,APP/PS1组小鼠脑组织的树突棘数量和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 I、Synato-physin的表达量减少,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炎症因子的表达量明显增加。DNL治疗明显改善了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抑制了APP/PS1小鼠树突棘的丢失及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 I、Synatophysin的减少,缓解了海马CA1区神经元的LTP损伤,增加了海马区星型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显著下调了炎症因子IL-6、TNF-α及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金钗石斛水提物通过抑制APP/PS1小鼠突触长时程增强缓解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水提物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损伤 树突棘
原文传递
基于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金钗石斛GRAS基因家族
16
作者 杨涛 马庆 +2 位作者 邹西西 陈念 邹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目的】探明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GRAS基因家族的结构与功能,为研究GRAS家族在金钗石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技术对金钗石斛GRAS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模式分... 【目的】探明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GRAS基因家族的结构与功能,为研究GRAS家族在金钗石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技术对金钗石斛GRAS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金钗石斛基因组中有53个GRAS基因(DnGRAS1~DnGRAS53),大部分GRAS基因不含有内含子,仅DnGRAS1、DnGRAS5、DnGRAS9、DnGRAS10、DnGRAS19、DnGRAS376个GRAS基因有内含子,分布在PAT1、LISCL、SHR、SCR 4个亚族当中;金钗石斛GRAS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染色体上,普遍存在于基因密度较高的区域,并未出现染色体内的串联重复现象,其中,仅有16对GRAS基因具有共线性,具有高度同源性;GRAS基因含有赤霉素响应、低温响应、生长素响应、防御与应激响应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DnGRAS21和DnGRAS39基因在根中表达最高,在茎、叶、花中也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GRAS家族基因在根部表达量较高。推测GRAS家族基因可能在根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影响金钗石斛根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GRAS 生物信息学 转录组数据分析 调控
下载PDF
金钗石斛花多酚的PEG 200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17
作者 赵洋洋 邢杰 +5 位作者 李丽 詹茂玲 李飞 林李芳洲 王岚 杨文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0-267,共8页
目的:为充分利用金钗石斛花中多酚类物质,建立以PEG 200为溶剂的绿色循环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PEG 200为溶剂,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金钗石斛花多酚的提取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提取液中的多酚类物质并实现溶剂的... 目的:为充分利用金钗石斛花中多酚类物质,建立以PEG 200为溶剂的绿色循环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PEG 200为溶剂,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金钗石斛花多酚的提取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提取液中的多酚类物质并实现溶剂的重复利用并以ABTS、DPPH法测定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体积分数55%、液料比38:1 mL·g^(-1)、超声时间99 min、超声温度80℃,得率达到最大为338.88 mg·g^(-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金钗石斛花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抗坏血酸相近,其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486和2.792 mg·mL^(-1)。结论:绿色溶剂PEG 200可用于金钗石斛花中多酚的提取,并能重复利用;提取所得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绿色提取 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金钗石斛花-金莲花与金盏花复配提取物功效评价
18
作者 张大勇 刘芸芸 陈江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本文将蒸馏工艺与超声冷提工艺结合,提取金钗石斛花、金莲花与金盏花三种花的活性成分,得到无色至淡黄色纯露,pH值为5~6呈弱酸性。三者的复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012g/mL,最大清除率达到96%;组分协同增效减少黑色... 本文将蒸馏工艺与超声冷提工艺结合,提取金钗石斛花、金莲花与金盏花三种花的活性成分,得到无色至淡黄色纯露,pH值为5~6呈弱酸性。三者的复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012g/mL,最大清除率达到96%;组分协同增效减少黑色素作用明显,受试者使用28天后ITA°值增加。该复配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减少黑色素含量、提亮肤色功效的同时并未显示出刺激性。此方法提取工艺简单,保留了名贵花卉(金钗石斛花)活性成分和颜色,为不同感观效果的化妆品提供了无色素型原料,同时避免引入过多杂质,降低了化妆品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金盏花 金莲花 护肤 抗氧化
下载PDF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神经系统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吕凌丽 冯祝婷 +3 位作者 钟金萍 黄超 郑开敏 何莲子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7-20,共4页
衰老是在生命后期机体生理功能发生了不可逆退行性改变的过程。衰老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老年性疾病相似,通常衰老过程中伴随着老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诸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抗衰老在神经系统的研究显得尤... 衰老是在生命后期机体生理功能发生了不可逆退行性改变的过程。衰老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老年性疾病相似,通常衰老过程中伴随着老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诸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抗衰老在神经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进来年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在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备受关注。就金钗石斛总生物碱近年来在神经系统抗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 抗衰老 神经系统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金钗石斛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雪 高昊 +4 位作者 韩慧英 刘宏伟 王乃利 姚新生 王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钗石斛素J(dendronobilin...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钗石斛素J(dendronobilin J,Ⅰ)、dendrobane A(Ⅱ)、dendrodensiflorol(Ⅲ)、bullatantirol(Ⅳ)、dendrobiumaneA(Ⅴ)、6α,10,12-trihydroxypicrotoxane(Ⅵ)、10,12-dihydroxypicrotoxane(Ⅶ)和10β,13,14-trihy-droxyalloaromadendrane(Ⅷ)。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金钗石斛素J。化合物Ⅳ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倍半萜 金钗石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