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蒙药材金露梅中没食子酸含量
1
作者 郭凤英 闫凤杰 +2 位作者 关金凤 莫日根高娃 于海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金露梅中没食子酸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在3.44~137.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金露梅中没食子酸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在3.44~137.5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588%);6批不同产地金露梅中没食子酸含量在3.156~11.537 mg/g之间。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金露梅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材 金露梅 没食子酸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金露梅中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富集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焱 李成慧 +3 位作者 左文明 李锦萍 刘力宽 曾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60-466,共7页
本研究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金露梅枝叶中槲皮素-7-O-β-D-葡糖苷酸提取分离,并通过13 C NMR鉴定其化学结构,最后采用以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的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检测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 本研究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金露梅枝叶中槲皮素-7-O-β-D-葡糖苷酸提取分离,并通过13 C NMR鉴定其化学结构,最后采用以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的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检测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类型。结果显示:槲皮素-7-O-β-D-葡糖苷酸分布在20%乙醇大孔吸附树脂(AB-8)洗脱液中,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槲皮素-7-O-β-D-葡糖苷酸2481.8 mg,纯度为97.95%。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槲皮素-7-O-β-D-葡糖苷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最大抑制率为94.67%,IC 50为0.259 mmol/L,抑制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物阿卡波糖,且抑制剂类型为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槲皮素-7-O-β-D-葡糖苷酸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提取富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下载PDF
金露梅开发利用及保护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圭垚 刘玮 +2 位作者 刘力宽 左文明 曾阳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8期240-243,共4页
金露梅是一种青藏高原特色植物,枝、叶和花均可入药。已有研究表明,金露梅中富含黄酮类、芦丁类、儿茶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及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就金露梅的药理活性、食用价值、生态效益、现状及保护对策... 金露梅是一种青藏高原特色植物,枝、叶和花均可入药。已有研究表明,金露梅中富含黄酮类、芦丁类、儿茶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及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就金露梅的药理活性、食用价值、生态效益、现状及保护对策进行探讨,为金露梅的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药理活性 食用价值 生态效益 保护对策
原文传递
金露梅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白美萍 杨咏琪 +6 位作者 王燕 马金良 柴育华 黎倩 左文明 李锦萍 刘力宽 《青海科技》 2023年第3期70-78,共9页
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e.)的根、茎、叶、花和枝都具有非常强的药理活性。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发现,金露梅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鞣质和醌类等,具有美白、抗心肌缺血、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菌、抗炎、抗癌等多... 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e.)的根、茎、叶、花和枝都具有非常强的药理活性。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发现,金露梅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鞣质和醌类等,具有美白、抗心肌缺血、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菌、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文章综述了金露梅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以期为金露梅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品质资源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轻牧与重牧金露梅灌丛的影响 被引量:58
5
作者 周华坤 周立 +3 位作者 赵新全 周彦艳 刘伟 严作良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连续5年的封育对轻牧与重牧区金露梅灌丛产生了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后轻牧与重牧区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有所下降;总盖度、枯草盖度和上下层株高增加,绿草盖度减少,群落内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发生相应变化,轻牧区金露梅... 连续5年的封育对轻牧与重牧区金露梅灌丛产生了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后轻牧与重牧区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有所下降;总盖度、枯草盖度和上下层株高增加,绿草盖度减少,群落内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发生相应变化,轻牧区金露梅灌丛的莎草类、杂草类和金露梅的地上生物量减少,而枯草、禾草的生物量增加,其中枯草生物量增加显著(P<0.05),优良牧草比例由0.72下降为0.62;在重牧区金露梅灌丛的枯草、禾草及莎草生物量增加显著(P<0.05),金露梅的生物量增加不显著(P>0.05),而杂草生物量减少显著(P<0.05),优良牧草比例由0.48上升为0.59;围栏封育后轻牧区金露梅灌丛的草场质量指数明显下降,重牧区草场质量指数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生态 封育 轻牧 重牧 金露梅灌丛
下载PDF
祁连山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结构及主要种群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苏爱玲 徐广平 +2 位作者 段吉闯 汪诗平 张振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1239,共9页
金露梅灌丛草甸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采用Ripley的K(t)函数分析方法,对放牧和封育条件下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及金露梅灌丛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6年的围栏封育,金露梅灌丛草甸主要种... 金露梅灌丛草甸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采用Ripley的K(t)函数分析方法,对放牧和封育条件下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及金露梅灌丛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6年的围栏封育,金露梅灌丛草甸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从均匀或随机分布向随机或聚集分布转变的趋势,聚集强度随围封尺度增大而增加,随放牧的干扰而降低,聚集分布有利于种群发挥功能群整体效应。(2)围栏内不同功能群之间主要呈显著正关联;围栏外的禾草与杂类草、莎草与杂类草之间均呈显著负关联,出现种间资源竞争,且随着尺度的增大负关联逐渐增强,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差异明显。(3)围栏内外种群点格局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植物间相互作用和外界放牧干扰是影响物种不同尺度下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点格局的变化驱动了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见,长期夏季放牧抑制了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禾草和莎草植物的分株和生长,促进了杂类草的生长,金露梅灌丛草甸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围栏封育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群落结构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点格局 种间关系
下载PDF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周华坤 周立 +5 位作者 赵新全 沈振西 李英年 周兴民 严作良 刘伟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59-65,共7页
对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具有“V”字形季节变化规律和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金露梅灌丛死根和活根的生物量变化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 ;金露梅灌丛草场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为 35 .72 % ,地下... 对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具有“V”字形季节变化规律和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金露梅灌丛死根和活根的生物量变化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 ;金露梅灌丛草场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为 35 .72 % ,地下净生产量为 12 0 6 .4 g/ m2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的比值接近于生长季始末时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地下生物量 形成规律
下载PDF
高寒金露梅灌丛生物量及年周转量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英年 赵亮 +5 位作者 王勤学 杜明远 古松 徐世晓 张发伟 赵新全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6,共5页
采用样方调查与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以金露梅(P otentilla f ruticosa)灌丛多年累积枝干、地下生物量和当年新生枝叶量及6-9月冠面长度、宽度和高度为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金露梅灌丛与草本植物在样地所占比例,估算其年净初级生产量... 采用样方调查与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以金露梅(P otentilla f ruticosa)灌丛多年累积枝干、地下生物量和当年新生枝叶量及6-9月冠面长度、宽度和高度为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金露梅灌丛与草本植物在样地所占比例,估算其年净初级生产量及年净固碳量。结果表明:2004年金露梅灌丛地下实际周转量为53.7 g/m2,周转率为26%;当年新生枝叶量为41.0 g/m2,年净初级生产量94.7 g/m2;以草本植物与金露梅灌丛在样地所占比例为60%和40%进行估算,2004年金露梅灌丛草甸总净初级生产量为858.3 g/m2,固碳量481.9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当年新生枝叶量 年周转量 固碳量
下载PDF
金露梅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郑健 郑勇奇 +2 位作者 苑林 张川红 李军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6-738,共3页
The techniques o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Potentilla fruticosa was studied.The tender stem cuttings and the woody stem cutting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BA(0 mg·kg-1,10 mg·kg-1,50 mg·... The techniques o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Potentilla fruticosa was studied.The tender stem cuttings and the woody stem cutting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BA(0 mg·kg-1,10 mg·kg-1,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500 mg·kg-1).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ooting percentage of tender stem cutting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mg ·kg-1BBA was the highest(88.3%),and that of woody stem cuttings trea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50 mg·kg-1BBA was the highest(66.67%).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ooting percentages of the tender stem cutting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woody stem cuttings with sam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
下载PDF
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量 被引量:57
10
作者 王启基 周兴民 +1 位作者 张堰青 赵新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3-340,共8页
通过对金露梅灌丛(Potentilla fruticosa Shrub)值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由45种植物组成,隶属16科36属。其中有灌木3种,半灌木1种,草本值物41种,金露梅为建群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62.22%),其次为地下芽植物(28.... 通过对金露梅灌丛(Potentilla fruticosa Shrub)值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由45种植物组成,隶属16科36属。其中有灌木3种,半灌木1种,草本值物41种,金露梅为建群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62.22%),其次为地下芽植物(28.89%),高位芽和地上芽植物仅占8.89%;不同植物类群生物量高峰期各不相同,各类群生长速率具明显的差异,其高峰期在营养生长期较高,生殖生长期较低;地上净生产量为266.72克/米~2年,所固定的太阳能为4834.23千焦耳/米~2年。光能利用率为0.07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结构 生物量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金露梅灌丛净第一性生产力 被引量:22
11
作者 于应文 胡自治 +1 位作者 张德罡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39,共7页
甘肃天祝金强河地区金露梅灌丛的植物种类组成随海拔和地形的不同有所差异 ,构成金露梅群落的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 ( 4 6.35% )和地下芽 ( 2 7.94 % )植物为主 ,矮高位芽 ( 14.0 2 % )和一年生植物 ( 11.6% )次之。群落的地上植物量在生... 甘肃天祝金强河地区金露梅灌丛的植物种类组成随海拔和地形的不同有所差异 ,构成金露梅群落的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 ( 4 6.35% )和地下芽 ( 2 7.94 % )植物为主 ,矮高位芽 ( 14.0 2 % )和一年生植物 ( 11.6% )次之。群落的地上植物量在生长季呈单峰曲线变化 ,放牧较重的灌丛群落植物量峰值较未放牧或较轻放牧的提前 1个月出现 ,正常情况下群落、灌木、草本的地上植物量峰值一般出现于 8月 ;群落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和对总辐射的转化率分别为 2 52 .0 4 g/ (m2 ·a)和0 .0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植物量 净第一性生产力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季节 海拔 地形 饲料作用
下载PDF
甘南亚高寒草甸金露梅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动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君 张仁懿 +2 位作者 李新娥 陈凌云 王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2,共5页
通过甘南地区金露梅的研究,以营养元素的不同水平供给为外部驱动因素,有无繁殖过程为内部因素,比较分析了金露梅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影响了叶片的w(N)和w(P),施肥后叶片的w(N)依次为17.8,18.9,20.1,22.6... 通过甘南地区金露梅的研究,以营养元素的不同水平供给为外部驱动因素,有无繁殖过程为内部因素,比较分析了金露梅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影响了叶片的w(N)和w(P),施肥后叶片的w(N)依次为17.8,18.9,20.1,22.6mg/g,w(P)依次为1.92,2.05,2.19,2.58mg/g,但施肥对w(N):w(P)的影响不显著.繁殖显著降低了叶片的w(N)和w(N):w(P),而对w(P)影响不显著.外部和内部因素对金露梅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的影响不相同.不同的施肥水平显著影响金露梅叶片的w(N)和w(P),而对w(N):w(P)影响不显著.证明繁殖过程导致了氮的大量消耗和w(N):w(P)的显著降低.金露梅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分别表现了w(N):w(P)的趋同和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氮磷动态 金露梅 稳态调节 甘南
下载PDF
金露梅耐盐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行 张彦广 +1 位作者 安军超 常二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7,41,共5页
研究了金露梅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金露梅叶片中的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下降后... 研究了金露梅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金露梅叶片中的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及POD活性是金露梅5个重要的耐盐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可作为金露梅耐盐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耐盐性 NACL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放牧干扰对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盛海彦 曹广民 +4 位作者 李国荣 周靖靖 焦文月 李吉鹏 张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5-241,共7页
以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甘柴滩夏季牧场集体长期混合(藏系绵羊、牦牛)放牧的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oticosa灌丛草场为对象,利用空间分布代替时间演替的方法,采用方格网法取样分析调查,对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金露梅灌丛群落的结... 以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甘柴滩夏季牧场集体长期混合(藏系绵羊、牦牛)放牧的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oticosa灌丛草场为对象,利用空间分布代替时间演替的方法,采用方格网法取样分析调查,对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金露梅灌丛群落的结构、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放牧居住点由远到近,放牧压力梯度不断增加,金露梅株高、密度、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和丛间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地上的总生物量降低幅度达84.77%。金露梅株高与放牧压力梯度遵循对数方程;而金露梅密度、覆盖度、丛间草本地上生物量与放牧压力梯度呈幂函数关系。②随着放牧压力梯度断增加,金露梅灌丛下层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结构有显著变化。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占地上草本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由56.0%上升到79.69%;莎草科生物量占地上草本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略有所上升;禾本科的地上生物量占草本植物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由31.2%下降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放牧干扰 群落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金露梅中槲皮素和山奈酚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晨 张兴旺 +3 位作者 罗智敏 邵赟 陶燕铎 梅丽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54-56,共3页
采用RP-HPLC测定金露梅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18反相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V(甲醇):V(0.2%H3PO4)=55∶4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60nm,槲皮素在0.15~0.75μg,r=0.9999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 采用RP-HPLC测定金露梅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18反相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V(甲醇):V(0.2%H3PO4)=55∶4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60nm,槲皮素在0.15~0.75μg,r=0.9999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山奈酚在0.015~0.075μg,r=0.9999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对青海省不同地区金露梅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结果:不同产地该药材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有较大差异,槲皮素含量在0.5%~1%之间,山奈酚含量在0.01%~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金露梅 槲皮素 山奈酚
下载PDF
金露梅嫩枝插穗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忠微 石素霞 +3 位作者 张彦广 张忠朝 王志刚 刘行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为了解金露梅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插穗生根的关系,以清水为对照,用ABT-7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对金露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部分营养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金露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 为了解金露梅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插穗生根的关系,以清水为对照,用ABT-7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对金露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部分营养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金露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然后升高,最后又降低;总氮含量先降低,14 d后逐渐升高;C/N值先是平稳上升,28d后略显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碳、总氮及C/N与扦插生根率均成正相关,总碳含量与生根率的相关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嫩枝扦插 营养物质 相关性
下载PDF
青海省不同生态区野生金露梅叶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皮立 冯海生 +4 位作者 朱青云 谭亮 李彩霞 李玉林 马世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1-265,共5页
本研究以青海省境内不同生态区的金露梅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以及差异。结果表明:乐都县金露梅叶中总氨基酸(11.95%)、总黄酮(18.88 mg/g)、多酚(10.6%)、维生素C (5.25 mg/100 g)、儿茶素(1.16%)、单宁(13.60%)和芦丁(0... 本研究以青海省境内不同生态区的金露梅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以及差异。结果表明:乐都县金露梅叶中总氨基酸(11.95%)、总黄酮(18.88 mg/g)、多酚(10.6%)、维生素C (5.25 mg/100 g)、儿茶素(1.16%)、单宁(13.60%)和芦丁(0.077%)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以玉树金露梅叶中最高,达到16.9%;而总氨基酸(7.91%)、总黄酮(12.13%)、茶多酚(6.0%)、维生素C(4.17 mg/100 g)、儿茶素(0.20%)和芦丁(0.0129%)的含量在湟中县金露梅叶中最低。通过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地区金露梅叶成分含量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 <0.05)。主成分分析筛选出4个指标(总黄酮、儿茶素、维生素C、蛋白质)代表金露梅叶的品质。金露梅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生态区 生物活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金露梅叶片化学计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淑青 李文金 +1 位作者 张仁懿 王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9-634,718,共7页
通过三种养分添加处理,氮添加(5、10和15g·m-2)、磷添加(梯度同氮添加)、氮磷同时添加[(5g N+5g P)·m-2、(10g N+10g P)·m-2、(15g N+15g P)·m-2],对照(无养分添加),探讨养分添加对金露梅叶片性状氮含量(Nmass)、... 通过三种养分添加处理,氮添加(5、10和15g·m-2)、磷添加(梯度同氮添加)、氮磷同时添加[(5g N+5g P)·m-2、(10g N+10g P)·m-2、(15g N+15g P)·m-2],对照(无养分添加),探讨养分添加对金露梅叶片性状氮含量(Nmass)、磷含量(Pmass)、氮磷比(N∶P)、比叶重(LMA)、净光合速率(Pn)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处理水平上,除N或P显著提高金露梅叶片的N∶P外,氮、磷添加对叶片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不同氮、磷处理下添加水平对金露梅叶片的Nmass、N∶P、Pn和PNUE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养分水平提高,各性状的变化模式各不相同,叶片Pmass无明显变化,而叶片LMA虽有降低的趋势但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叶片Pmass与Nmas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347,P<0.001),叶片Nmass与N∶P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2=0.018,P<0.05),而叶片Pmass与N∶P呈显著负相关(R2=0.505,P<0.001);叶片LMA与Pn之间显著负相关(R2=0.02,P<0.05),而与PNUE之间显著正相关(R2=0.077,P<0.001)。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环境变化可以改变金露梅叶片的养分保持能力、光合能力以及养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氮含量 磷含量 氮磷比 比叶重 净光合速率 光合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静态箱式法和生物量评估海北金露梅灌丛草甸碳收支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红琴 李英年 +3 位作者 张法伟 刘晓琴 吴启华 毛绍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5-932,共8页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重要植被类型,因特殊生物学性质致使其系统碳功能较难评估。采用静态箱式法测定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的生态系统呼吸,结合生物量收获法估测生态系统净初级碳量。结果表明,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生...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重要植被类型,因特殊生物学性质致使其系统碳功能较难评估。采用静态箱式法测定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的生态系统呼吸,结合生物量收获法估测生态系统净初级碳量。结果表明,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生态系统呼吸、土壤呼吸和植物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其年总量分别为886.28、444.93 gC/m2和441.36 gC/m2;灌丛区、草本区以及土壤区的呼吸均与5 cm地温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关系(R2分别为0.95、0.94和0.83),各区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4.40、4.13和3.16;8a(2003—2010)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468.55 gC/m2。结合系统土壤呼吸,生态系统年均净固碳量为27.19 gC/m2,即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生态系统为碳汇。对比涡度相关标准方法连续观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评估生态系统碳功能具有较大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生态系统呼吸 土壤呼吸 净初级生产力 碳汇能力
下载PDF
金露梅灌丛草甸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冻融交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岩功 曹广民 +1 位作者 邓永翠 崔骁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8-697,共10页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地区,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中的丛间草地(GC)、金露梅灌丛(GG)和裸地(GL)3种斑块的氧化亚氮(N2O)排放季节特征和冻融过程、降水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G...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地区,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中的丛间草地(GC)、金露梅灌丛(GG)和裸地(GL)3种斑块的氧化亚氮(N2O)排放季节特征和冻融过程、降水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GG年平均排放速率显著高于GC和GL(P<0.05),GC与GL差异不显著(P>0.05)。3种斑块N2O排放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生长季高于休眠季,其中GC和GG排放速率在8月出现明显峰值,2月最低;而GL的排放速率2004年最大值出现在3月,2005年在3月和8月出现了两个峰值,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冻融交替过程中各斑块N2O平均排放速率白天高于夜间,并且除了2005年GL斑块外,均为封冻期土壤排放速率较低,而冻融期提高。2004-07GC和GG斑块在降雨时排放速率降低,降雨后迅速上升;而2005年时3种斑块在降雨时以及积雪融化时排放速率均大幅升高。各斑块排放速率与土壤5cm地温呈极显著(GC和GG;P<0.01)或显著正相关关系(GL,P<0.05)。金露梅灌丛草甸2004年和2005年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043和0.046mg/(m2.h),是大气N2O的一个源,粗略估算整个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N2O排放的辐射强迫约为0.125TgCO2,其在整个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中的作用不应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氧化亚氮 冻融交替 排放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