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早期鼻咽癌与鼻咽炎鉴别诊断研究
1
作者 朱一峰 刘金鹏 +5 位作者 宋正勋 周小军 周梅 任姣姣 杨文韬 崔宗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946,共6页
鼻咽癌是一种多发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地区较为高发,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由于其发病位置隐蔽,早期症状类似于鼻部炎症性疾病,容易被忽视,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因其具有低能... 鼻咽癌是一种多发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地区较为高发,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由于其发病位置隐蔽,早期症状类似于鼻部炎症性疾病,容易被忽视,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因其具有低能量、强穿透和指纹谱等特性,在生物医学癌症检测领域备受关注。以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炎组织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太赫兹光谱技术在鉴别鼻咽癌与鼻咽炎症方面的应用。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采集鼻咽组织在0.6~5.0 THz范围内的光谱,通过参数提取到其吸收光谱,基于光谱数据分析对比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炎组织的频谱特征,结合病理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图分析两种鼻咽组织的光谱差异来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实验采集到的原始功率谱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获得样品在第一、二、三主成分构成的三维坐标空间中的散点图。基于该散点图的分析,可以观察到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炎组织在特征空间中的显著区分。结果表明,在1.3~3.4 THz内,鼻咽癌组织对太赫兹波的吸收明显高于鼻咽炎组织,2.7 THz是鉴别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炎组织的最佳潜在诊断频率。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降维处理,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45%,对两组鼻咽组织样品具有良好的聚类作用,主成分散点图可以明显区分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炎组织。结合K-最近邻算法(KNN)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分类模型,实现了对两种鼻咽组织太赫兹光谱的鉴别分类。相比KNN算法,SVM分类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2%。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鉴别鼻咽癌与鼻咽炎症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太赫兹时域光谱 鉴别诊断 光谱识别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具有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
作者 丁姣姣 庄晓晨 +3 位作者 苟政江 王晓荣 高军喜 宋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具有超声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具有可疑特征并取得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4例。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具有超声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具有可疑特征并取得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4例。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carcinoma,PTC)组和良性结节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PTC组和良性组之间协变量的分布,成功配对240个结节。筛选组间临床特征、常规超声检查与CEUS特征的差异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得出最佳cut-off值、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结节大小、钙化情况、血流类型、CEUS增强速度与增强模式最终被纳入方程,方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敏感度79.00%,特异度81.00%。结论 CEUS特征对具有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可疑特征 良性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不宁腿综合征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潇颖 冯娅 +1 位作者 王茜茜(综述) 吴云成(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21-226,F0003,共7页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疾病,其诊断依赖于患者描述的主观临床症状,而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或生物标志物。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RLS的诊断依然充满挑战。多种其他疾病可以模拟RLS的临床症状比如腿部不适、腿痛和腿部...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疾病,其诊断依赖于患者描述的主观临床症状,而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或生物标志物。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RLS的诊断依然充满挑战。多种其他疾病可以模拟RLS的临床症状比如腿部不适、腿痛和腿部异常运动等。本文总结了容易与RLS症状相混淆的RLS类似症(RLS mimics),包括可引起腿部不适和腿痛的神经源性、血管性以及骨骼肌肉等相关因素,以及可能与RLS症状相交叠的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疾病的鉴别。希望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识别RLS表型、同时为容易与RLS混淆的疾病提供一些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鉴别诊断 腿部不适 腿痛 腿动
下载PDF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与鉴别诊断
4
作者 陶海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5年第2期7-10,26,共5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有黑矇、晕厥等症状,由此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20世纪以来,随着有关SVT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SVT已成... 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有黑矇、晕厥等症状,由此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20世纪以来,随着有关SVT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SVT已成为通过介入消融手段而治愈的疾病。本文对SVT的电生理检查与鉴别诊断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 快速性心律失常 黑矇 晕厥 鉴别诊断 生理和心理 SVT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肾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程睿 王颖 +6 位作者 李思思 魏丽 黄韵琳 曹司琪 曹佳颖 程娟 董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估超微血流成像(UMA)对肾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实质性肾肿瘤拟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及UMA技术,评估肾肿瘤内部的血管形态和血流分级。以手术及术后组织病... 目的:评估超微血流成像(UMA)对肾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实质性肾肿瘤拟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及UMA技术,评估肾肿瘤内部的血管形态和血流分级。以手术及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评估CDFI及UMA鉴别诊断肾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本研究最终纳入32例患者,其中恶性肾肿瘤27例,良性肾肿瘤5例。UMA技术中,减影超微血流成像(sUMA)模式在显示肾肿瘤内部微小低速血流方面最为灵敏,其根据血管形态和Alder血流分级诊断恶性肾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和0.70,明显优于CDFI(AUC分别为0.57和0.55)。结论:sUMA有助于无创、灵敏、直观地显示肾肿瘤内部微小低速血流信号,为肾肿瘤术前无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必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超微血流成像 半定量分析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活检标本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6
作者 毛洁 姜支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0,共6页
克罗恩病的病理诊断较困难,形态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与其他肠道疾病形态学有重叠。由于克罗恩病与有些肠道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错误诊断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为了减少误诊,克罗恩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内镜所见,并... 克罗恩病的病理诊断较困难,形态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与其他肠道疾病形态学有重叠。由于克罗恩病与有些肠道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错误诊断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为了减少误诊,克罗恩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内镜所见,并在做出诊断前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该文从临床病理实践出发,详细论述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要点和相关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9种犬圆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7
作者 张竞 马莹 +4 位作者 甄理 刘政 魏建伟 贺文琦 陆慧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犬圆形细胞肿瘤(RCT)的鉴别诊断是犬肿瘤病理诊断的难点,且目前犬商用鉴别诊断试剂多为进口,价格高或无购买渠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试验选择针对9种犬RCT鉴别诊断的18种免疫标志物抗体和1种特异性染料进行染色分析,并优化染色方法。... 犬圆形细胞肿瘤(RCT)的鉴别诊断是犬肿瘤病理诊断的难点,且目前犬商用鉴别诊断试剂多为进口,价格高或无购买渠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试验选择针对9种犬RCT鉴别诊断的18种免疫标志物抗体和1种特异性染料进行染色分析,并优化染色方法。结果显示,筛选获得组织细胞瘤免疫标志物抗体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 1)、T细胞淋巴瘤免疫标志物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B细胞淋巴瘤免疫标志物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20(CD20)、肥大细胞瘤特异性染料甲苯胺蓝(T blue)等13种有效的犬RCT免疫标志物抗体和1种染料;应用优化后的染色方法对临床14例犬RCT病例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本试验为犬RCT鉴别诊断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抗体组合和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细胞肿瘤(RCT)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标志物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二维超声积分法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8
作者 杨金芳 张登峰 +3 位作者 黄琼芳 刘健兰 蒙永幸 黎引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二维超声积分法在诊断甲状腺结节(TNS)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收治的300例TNS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划分为良性结节组(n=217)与恶性结节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二维超声积分法在诊断甲状腺结节(TNS)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收治的300例TNS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划分为良性结节组(n=217)与恶性结节组(n=83)。所有患者均完成二维超声与CEUS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积分、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强度(P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定量参数对TNS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结节组的超声积分为(5.19±1.94)分,高于良性结节组的(3.5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积分法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62.65%,特异度为91.24%。良性结节组的TTP与MTT均长于恶性结节组,PI高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TP、MTT、PI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5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1.57%,特异度为76.50%,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二维超声积分法对TNS患者病灶的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CEUS定量参数诊断的灵敏度较高,可通过联合检测方式,提高特异度,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定量参数 鉴别诊断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盘状红斑狼疮的皮肤镜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翠云 付超 +6 位作者 高菲 魏世娟 齐宇萌 张永飞 边培雯 高敏虹 辛琳琳 《皮肤病与性病》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亦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后期会遗留萎缩性瘢痕,甚至毁容。盘状红斑狼疮也易与其他头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相混淆,导致漏诊、误诊。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是临床难点,目... 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亦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后期会遗留萎缩性瘢痕,甚至毁容。盘状红斑狼疮也易与其他头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相混淆,导致漏诊、误诊。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是临床难点,目前皮肤活检仍为诊断盘状红斑狼疮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负担。皮肤镜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的无创辅助诊断工具,不仅可用于盘状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还可以从不同部位、轻重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本文着重介绍了盘状红斑狼疮皮肤镜学特征及皮肤镜在盘状红斑狼疮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红斑狼疮 皮肤镜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影像组学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10
作者 陶兴 杨文魁 +1 位作者 赵春梅 张瑞博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检查的2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后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检查的2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后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100例)和良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CT灌注成像定性征象,评估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结果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87.50%,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85.71%。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组灌注值(AV)、灌注时间(AT)、血流量(BF)、血容量(BV)高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组(P<0.05);两组达峰时间(TTP)、峰值灌注值(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AV、AT、BV、BF)的AUC值>0.70。结论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影像组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羊三种魏氏梭菌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策略
11
作者 朱佳楠 战力博 +6 位作者 吕长发 张潇予 李旭 林渤森 王哲 王一琼 李寅博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37-38,共2页
羊群在集中饲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威胁,其中以急性发作的梭菌性疫病尤为严重。一旦暴发,不仅传染性强、感染率高,而且死亡迅速,致死率偏高,已经成为危及养羊效益的危害性疫病类型。为有效防控此类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羊群在集中饲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威胁,其中以急性发作的梭菌性疫病尤为严重。一旦暴发,不仅传染性强、感染率高,而且死亡迅速,致死率偏高,已经成为危及养羊效益的危害性疫病类型。为有效防控此类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笔者对羔羊痢疾、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这三种魏氏梭菌性疫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特点进行了明确阐述,进一步分析了疫病的流行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以利羊场提升综合防控意识,保障羊群的健康和羊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性疫病 鉴别诊断 防控策略
下载PDF
超声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评估
12
作者 卞春春 陆燕 +2 位作者 陈继萍 程笔波 笪应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活... 目的:探究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金标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48例,良性52例;超声造影恶性41例,良性59例;超声微血管成像恶性47例,良性53例。超声微血管成像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微血管成像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检出率高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微血管成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对病灶内微小血管及低速血流分析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鉴别诊断 超声微血管成像 超声造影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AI)的低剂量CT检查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研究
13
作者 史明艳 刘改乐 郭彦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低剂量CT检查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CT检查,并将低剂量CT图像导入AI系统进行辅助诊断。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低剂量CT检查和AI...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低剂量CT检查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CT检查,并将低剂量CT图像导入AI系统进行辅助诊断。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低剂量CT检查和AI辅助检查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92例患者共检出119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89个(74.8%),恶性结节30个(25.2%)。良性结节的直径小于恶性结节,实性结节、圆形、边缘光滑占比均高于恶性结节(P<0.05)。Kappa检验显示,低剂量CT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34,P<0.001),AI辅助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的一致性高(Kappa值=0.787,P<0.001)。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AI辅助检查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1%、91.6%,均高于低剂量CT检查的82.0%、80.7%(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I的低剂量CT检查可显著提高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低剂量CT检查 肺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14
作者 姚佳心 黄会芳 付泽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在临床症状、血清学和影像学特征方面与胰腺癌有诸多类似,鉴别困难。一旦误诊,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对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包括局灶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认识提高,对胰腺癌新型血清标志物的探...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在临床症状、血清学和影像学特征方面与胰腺癌有诸多类似,鉴别困难。一旦误诊,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对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包括局灶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认识提高,对胰腺癌新型血清标志物的探索,及相关辅助检查手段的不断丰富,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帮助。本文总结二者在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传统影像学表现、超声内镜等方面的鉴别要点及研究进展,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15
作者 陈丽雯 刘志兴 《癌症进展》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US-FNAB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US-FNAB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恶性...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US-FNAB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US-FNAB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造影、US-FNAB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甲状腺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82例患者中,甲状腺恶性结节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42例。USFNAB联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0%、100%、98.78%、100%、97.67%,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US-FNAB联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于二者单独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中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微钙化、增强密度不均匀、等及低增强比例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S-FNAB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开展精准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对不同亚型亚实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16
作者 康健 魏君培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不同亚型亚实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亚实性肺腺癌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型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比较不同亚型组的临床资料、CT... 目的探讨CT对不同亚型亚实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亚实性肺腺癌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型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比较不同亚型组的临床资料、CT征象、平均CT值和平均病灶直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CT诊断浸润性腺癌(IA)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136例亚实性肺腺癌患者中,浸润前病变(PL)有35例,纳入PL组;微小浸润性腺癌(MIA)有70例,纳入MIA组;IA有31例,纳入IA组。3组年龄、血管集束征出现率、胸膜凹陷征出现率、空泡征出现率、平均CT值和平均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CT值和平均病灶直径是不同亚型亚实性肺腺癌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平均CT值和平均病灶直径诊断I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和0.809(P<0.05)。结论CT在不同亚型亚实性肺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通过平均CT值和平均病灶直径有效鉴别不同亚型,且对IA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CT平扫 亚实性肺腺癌 亚型 浸润性腺癌 鉴别诊断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南方肉牛瘤胃臌气鉴别诊断与中西医治疗方案
17
作者 梁朝文 关桂芳 +1 位作者 杨舒婷 林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67-68,共2页
本文阐述瘤胃臌气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中西药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该病对肉牛养殖造成不良影响,切实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 肉牛瘤胃臌气 鉴别诊断 中西医治疗方案
下载PDF
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的甲基绿-派洛宁染色鉴别诊断
18
作者 师睦然 刘妍 +2 位作者 王佳宁 王成才 何书海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探索一种经济实用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方法鉴别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和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以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和马立克氏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淋巴细胞性AL和MD病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尸体剖检... 为探索一种经济实用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方法鉴别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和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以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和马立克氏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淋巴细胞性AL和MD病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尸体剖检、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甲基绿-派洛宁特殊染色法对二者进行诊断鉴别。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性AL和MD鸡肝脏均肿大,表面和切面可见灰白色肿瘤结节,其他内脏器官亦可见肿瘤结节;肝脏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淋巴细胞样瘤细胞增生灶,但无法从形态区分两种肿瘤细胞;经甲基绿-派洛宁特殊染色,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鸡肝脏肿瘤细胞的胞质呈紫红色,而MD病鸡肝脏肿瘤细胞胞质呈蓝色。综上,该试验所建立的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可有效鉴别诊断淋巴细胞性AL和MD的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 甲基绿-派洛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杨仁光 朱彦霞 +3 位作者 高栓杰 林丽丽 钱鹏 赵明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01月至2024年06月期间,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77例甲状腺结节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血... 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01月至2024年06月期间,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77例甲状腺结节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项目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水平(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探究上述检查手段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77例患者中,恶性病变组25例,良性病变组52例。多模态超声成像检测结果显示,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有无微钙化、SE弹性情况、CEUS增强模式、强度及增强后局部病变范围、周围有无血管征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恶性病变组患者的FT4水平以及Tg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患者的FT3和TS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患者的TgAb和TPOAb阳性的病例数占比方面,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的灵敏性、准确率均高于单独使用。结论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成像 血清学检查 老年患者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作者 夏浪 张丽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究在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山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90例,均为患者提供CT和MRI诊断方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金标准,比较不同方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效果。结果:... 目的:探究在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山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90例,均为患者提供CT和MRI诊断方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金标准,比较不同方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手术病理金标准诊断,患者均可确诊为脊柱结核,其中CT组诊断出阳性患者73例,MRI组诊断出阳性患者84例,CT+MRI组诊断出阳性患者88例。CT+MRI组诊断灵敏度与准确率明显高于MRI组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MRI组以及CT+MRI组影像资料显示,椎间盘受累、韧带下播散、椎旁软组织脓肿、骨质破坏、附件受损等病症筛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筛查椎旁脓肿、硬膜囊受损方面,CT+MRI组、MRI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筛查死骨与钙化方面,CT+MRI组、CT组检出率高于M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中,联合使用CT与MRI诊断方式能够使疾病判断更加清晰、准确,有助于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CT MRI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