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正军 徐祥涛 +2 位作者 张帆 卢超 陆玮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研究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10日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Gd-EOB-DTPA增强MRI检... 目的:研究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10日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计算各期信号强度比(SIR)、对比度增强指数(CEI),并与患者的Child-Pugh分级、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以及无创肝纤维化模型APRI、FIB-4、GPR相比较。结果:不同Child-Pugh分级的SWE(P<0.001)、SIR肝胆期(P=0.005)、CEI肝胆期(P=0.003)、FIB-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SWE水平CHB患者的SIR肝胆期(P=0.031)、CEI肝胆期(P=0.001)、FIB-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CEI肝胆期组与中CEI肝胆期组(P=0.017)、高CEI肝胆期组(P=0.022)之间的SW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水平CEI肝胆期组间的Child-Pugh分布有差异(P=0.011)。CEI肝胆期水平与SWE呈负相关(r=-0.3973,P=0.0017),CEI肝胆期水平诊断Child-Pugh B+C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6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较好地评估CHB患者的肝功能,CEI肝胆期水平可以定量地辅助诊断肝功能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下载PDF
平扫及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鉴别诊断透明细胞型与普通型肝细胞癌
2
作者 宋明月 杜明占 +1 位作者 郭凌川 张卫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平扫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鉴别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CCHCC)与普通型肝细胞癌(NOS-HCC)的价值。方法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CCHCC(CCHCC组)和72例年龄匹配的NOS-HCC患者(NOS-HCC组),以单因素及分析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平扫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鉴别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CCHCC)与普通型肝细胞癌(NOS-HCC)的价值。方法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CCHCC(CCHCC组)和72例年龄匹配的NOS-HCC患者(NOS-HCC组),以单因素及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评估其临床、病理及上腹部平扫+Gd-EOB-DTPA增强MRI,筛选鉴别CCHCC与NOS-HCC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RI相关独立预测因素及其联合鉴别CCHCC与NOS-HCC的效能。结果病理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MRI见病灶含脂肪成分、平扫T1WI病灶与肝脏信号强度比值(LLR_(T1WI))及病灶与肌肉信号强度比值(LMR_(T1WI))均为CCHCC与NOS-HCC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以病灶含脂肪成分及LLR_(T1WI)、LMR_(T1WI)鉴别CCHCC与NOS-HCC的AUC分别为0.652、0.689、0.687,三者联合的AUC为0.762,高于单一病灶内含脂肪成分(Z=-2.401,P=0.016),而与单一LLR_(T1WI)(Z=-1.841,P=0.066)及LMR_(T1WI)(Z=-1.440,P=0.1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扫及Gd-EOB-DTPA增强MRI可用于鉴别CCHCC与NOS-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图像增强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张嘉诚 韩鼎盛 +3 位作者 何旭 许倩 时付坤 张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8,283,共7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CRCLM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共156个CRCLM病灶,均行肝脏Gd-EOB-DTPA动态增强MRI...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CRCLM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共156个CRCLM病灶,均行肝脏Gd-EOB-DTPA动态增强MRI检查。观察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脉期和肝胆期(HBP)的特征表现,并计算各序列的检出率,计算HBP病灶与肝实质信号强度比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HBP呈反靶征、靶征的病灶与HBP呈均匀、不均匀低信号病灶的ADC值和各序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20.51%(32/156)的病灶T2WI呈靶样外观、38.46%(60/156)呈均匀高信号,51.28%(80/156)的病灶DWI呈靶征,73.72%(115/156)动脉期呈环形强化,34.62%(54/156)HBP呈靶征。HBP呈反靶征、靶征病灶与HBP呈均匀、不均匀低信号病灶的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8±0.43)×10^(-3)mm^(2)/s比(1.01±0.47)×10^(-3)mm^(2)/s;t=-0.340,P=0.327]。依据CRCLM的病灶大小分为<1.0 cm、1.0~2.0 cm和>2.0 cm组,分别有41、55、60个病灶。与T2WI、DWI、Gd-EOB-DTPA四期动态增强比较,HBP的总检出率(96.79%)最高(P均<0.05)。当CRCLM病灶<1.0 cm时,HBP的检出率(87.80%)高于T2WI、DWI和Gd-EOB-DTPA四期动态增强的检出率(P均<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对CRCLM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尤其是特异性的HBP靶征或反靶征,以及HBP对CRCLM微小病灶优异的检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肝胆期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叶彦宏 陆力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5,共6页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等来评价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近年来,利用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胡景卉 王芳 +7 位作者 侯承师 黄京城 杨鑫 王文剑 陈磊 叶靖 孙骏 罗先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者、136例Child-Pugh A级和70例Child-Pugh B/C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8:2随机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者、136例Child-Pugh A级和70例Child-Pugh B/C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8:2随机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从肝胆期MRI图像中勾画全肝实质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将得到的影像组学得分值(Rad-score)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临床变量联合,建立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另一时间段64例(17例肝功能正常、30例Child-Pugh A级和17例Child-Pugh B/C级)乙肝患者用来验证。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血小板、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值用以建立鉴别肝功能正常与Child-Pugh A级的临床模型,利用4个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测试组和验证组中临床模型鉴别肝功能正常与Child-Pugh A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0.884、0.780,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90、0.914、0.824,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951、0.978、0.886。联合模型与临床模型、组学模型相比,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的检验值均<0.05。血小板和总胆红素被筛选出构建鉴别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临床模型,7个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测试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鉴别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AUC分别为0.862、0.865、0.818,联合模型(AUC=0.940、0.934、0.951)与临床模型(AUC=0.916、0.893、0.914)的评估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联合临床变量后可以提高Child-Pugh A级的早期检出效能,但对于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评估,单独的临床模型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乙型肝炎病毒 肝储备功能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在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媛媛 刘静静 +3 位作者 冉云彩 汪卫建 张勇 程敬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在钆塞酸二钠(gadoxetate disodium,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的进行MR Gd-EOB-DTPA上腹部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共82例,其中随机选取2022年1... 目的探讨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在钆塞酸二钠(gadoxetate disodium,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的进行MR Gd-EOB-DTPA上腹部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共82例,其中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常规训练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2年6月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的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图像质量、检查时长、T2扫描时长、增强前T1扫描次数、动脉期扫描时长、增强扫描一次性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600,P=0.037);实验组T2扫描时长、动脉期扫描时长、检查总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增强前T1扫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7,P=0.031;t=4.118,P=0.000;t=3.484,P=0.001;χ^(2)=6.474,P=0.011),增强扫描一次性成功率由87.80%提高到95.12%。结论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应用于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可有效提高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成像动脉期图像质量,提高扫描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扫描总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成像 钆塞酸二钠 流程式呼吸训练 科勒效应
下载PDF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图像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肝癌微血管侵犯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紫薇 于海洋 +4 位作者 刘华秀 李志明 王涛 臧翊辰 周晓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1,114,共8页
目的 探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hepatobiliary phase, HBP)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微血管侵犯(micro... 目的 探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hepatobiliary phase, HBP)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分级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370例,根据MVI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风险分级(M0∶M1∶M2=192∶132∶46)。在患者术前Gd-EOB-DTPA增强MRI的HBP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再分别提取和筛选出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用最优特征分别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决策树(decision tree, DT)、K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四种建模方法构建三分类预测模型,利用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评估三分类模型的诊断效能。再进一步采用一对多、一对一的策略,采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构建六种二分类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二分类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基于RF、LR、DT、KNN的三分类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的准确度依次为76.00%、61.00%、66.00%、62.00%,验证集的准确度依次为58.00%、49.00%、44.00%、57.00%。三分类模型预测M0的阳性预测值最高,训练集中阳性预测值依次为81.00%、75.00%、84.00%、65.00%,验证集中依次为68.00%、63.00%、69.00%、62.00%。二分类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0级、M1级、M2级的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分别为0.93、0.77、0.79,验证集AUC值分别为0.78、0.67、0.76。结论 三分类影像组学模型对M0级的预测阳性预测值较高;二分类影像组学模型对MVI分级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对M0级和M2级的诊断效能较高,二分类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三分类模型。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预测HCC患者MVI分级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血管侵犯分级 肝胆期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IVIM-DWI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mapping对肝储备功能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子浩 孟迪 +3 位作者 吴昆华 余元蒙 张宏江 王尧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对比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周内完成Gd-EOB-DTPA增强MRI、IVIM-DWI及吲... 目的对比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周内完成Gd-EOB-DTPA增强MRI、IVIM-DWI及吲哚菁绿(ICG)滞留试验的乙型肝炎背景患者82例,根据ICG 15 min滞留率(ICG R15)将患者分为3组(<10%49例,10%~30%21例,≥30%12例)。比较3组间T1弛豫时间(T1_(pre)、T1_(20 min))、肝细胞增强分数(HEF)、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扩散系数(D)、灌注系数(D*)和灌注分数(f)的差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上述参数对肝储备功能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T1mapping参数(T1_(pre)、T1_(20 min)、HEF)在3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90、38.343、42.978,均P<0.01),而IVIM-DWI参数中仅ADC、f、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87、24.040、17.949,均P<0.05)。HEF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DC与f值,但ADC、f值的曲线下面积大于T1pre,HEF与ADC、f值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IM-DWI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其诊断效能与T1mapping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钆塞酸二钠 吲哚菁绿 肝脏储备功能 T1mapping
下载PDF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继云 张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103-106,共4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及HCC术后早期复发(early HCC recurrence,EHR)。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158例本院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所有患... 目的本研究主要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及HCC术后早期复发(early HCC recurrence,EHR)。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158例本院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完整,所有病灶均进行MVI评估,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认MVI的危险因素;对所有病灶进行定期随诊,患者两年内发生复发或转移定义为早期复发,应用Cox回归分析确认EHR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预测MVI及EHR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158例患者,男性83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59岁(35-83岁),其中MVI阳性HCC共55例,MVI阴性HCC共103例,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OR:5.205,95%CI:2.346-11.549)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OR:2.900,95%CI:1.278-6.577)是预测MVI阳性的危险因素,预测MVI的AUC为0.738(95%CI:0.662-0.805),敏感性74.55%(95%CI:0.610-0.853),特异性63.73%(95%CI:0.536-0.730)。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发现早期复发组共67例(42.41%),其中MVI阳性组中早期复发共40例(72.73%),MVI阴性组中早期复发共27例(26.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MVI阳性(OR:3.070,95%CI:1.711-5.510)、肿瘤T 2 W I信号不均匀(O R:2.451,95%C I:1.292-4.650)以及异常凝血酶原(OR:1.000,95%CI:1.0002-1.001)是预测EHR的危险因素。预测EHR的AUC为0.76(95%CI:0.686-0.825),敏感性59.09%(95%CI:0.463-0.710),特异性85.71%(95%CI:0.768-0.922)。结论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能够预测HCC MVI阳性,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MVI阳性的危险因素;MVI联合临床及影像特征能够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MVI阳性、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以及高异常凝血酶原是预测EH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钆塞酸二钠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早期复发
下载PDF
国内外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10
作者 魏焕焕 付芳芳 +6 位作者 杨燕 白岩 魏巍 余璇 高海燕 陈丽娟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与国外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的对比分析及在肝功能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为... 目的探讨国产与国外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的对比分析及在肝功能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病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对比剂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对各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肝胆期的MRI图像进行质量评估。测量增强前的相对比率(signal intensity before enhancement,SI_(pre))与肝胆期的相对比率(signal intensity in hepatobiliary phase after contrast enhancement,SI_(post)),计算对比增强指数(contrast enhancement index,CEI),CEI=SI_(post)/SI_(pre)。对以上所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对比剂MRI图像质量评估无显著性差异,两名评估者的一致性较高。在肝功能Child-Pugh A、Child-Pugh B分级时,国产Gd-EOB-DTPA对比剂平均CEI分别为1.28~1.87(1.40±0.14)、1.00~1.28(1.15±0.07),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组的CE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国外Gd-EOB-DTPA对比剂平均CEI分别为1.30~1.67(1.40±0.09)、1.00~1.29(1.18±0.08),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组的CE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对比剂的CEI在相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时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两组的CEI随着肝功能的减低均呈降低趋势。结论国产Gd-EOB-DTPA对比剂与国外Gd-EOB-DTPA对比剂在肝脏疾病MRI增强图像中表现高度相似,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国产Gd-EOB-DTPA对比剂MRI增强图像的主观性项目评估与定量参数评价具有较好的分析结果,可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评估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 钆塞酸二钠 对比分析 对比增强指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增强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艳 罗威 徐培豪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174-177,共4页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一款新型运用于磁共振检查的肝胆特异性对比剂,于2011年引入我国,由于其具备肝胆特异期,常被应用于肝占位性病变。本文对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对比剂的特性以及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优化序列在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12
作者 黎雅琳 韩鼎盛 +4 位作者 何旭 周彦汝 朱晨迪 黄婷婷 张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动态增强MRI优化序列在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Gd-EOB-DTPA动态增强MRI的20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动态增强MRI优化序列在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Gd-EOB-DTPA动态增强MRI的20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引起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完整的Gd-EOB-DTPA动态增强MRI序列中提取并组合为4组优化序列:平扫组: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增强组:动态增强+DWI;肝胆1组:肝胆期(HBP)+T2WI+DWI;肝胆2组:HBP+DWI,比较各组优化序列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平扫组、增强组、肝胆1组和肝胆2组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4.78%、76.63%、85.87%、87.50%,特异度分别为87.17%、96.46%、89.82%、87.17%,约登指数分别为0.72、0.71、0.76、0.75,准确度分别为86.10%、87.56%、88.05%、87.32%。4组优化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chran’s Q=24.203、33.686,P均<0.001),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chran’s Q=1.870,P=0.600)。组间两两比较时,仅增强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0.05)。各组优化序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65、0.878、0.873。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MRI优化序列可应用于肝细胞癌高危患者的筛查,其中HBP+T2WI+DWI是最理想的序列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筛查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可预测肝细胞癌的微血管侵犯
13
作者 郭剑波 张添辉 +3 位作者 黄送 程亚宝 林异文 李玉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的5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阴性...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的5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阴性组(n=34)及阳性组(n=25)。分别在肝胆特异期及表观弥散系数图像上测量得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进行降维并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混淆矩阵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构建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诊断MV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3,0.95),准确率为0.80,敏感度为0.64,特异性为0.91。结论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肝细胞癌术前诊断MVI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与CT增强成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对照研究
14
作者 顾军 张丹凤 王同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对比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与CT增强成像在诊断肝脏局限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5至2021年术前进行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和CT增强成像且具有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66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 目的对比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与CT增强成像在诊断肝脏局限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5至2021年术前进行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和CT增强成像且具有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66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与CT增强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结果66例患者中,有29例肝细胞肝癌、15例胆管细胞癌、12肝脏血管瘤、3例肝腺瘤、4例肝脏局灶性增生、3例肝脓肿。CT增强成像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3%、80%、75%、67%、50%、67%,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诊断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7%、100%、92%、67%、100%、100%。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的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增强成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优于CT增强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MR增强成像 CT增强成像 肝脏局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不典型肝脓肿与单发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15
作者 何旭 韩鼎盛 +4 位作者 黎雅琳 张嘉诚 黄婷婷 周彦汝 张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7-1163,共7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不典型肝脓肿(AHA)和单发肝转移瘤(SH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6例AHA和48例SHM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肝脏...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不典型肝脓肿(AHA)和单发肝转移瘤(SH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6例AHA和48例SHM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AHA的独立预测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因素及其联合预测AHA的诊断效能。结果AHA组多见DWI非环形高信号(33/36)、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32/36)(OR=9.308,95%CI 2.508~34.537);SHM组多见DWI靶样高信号(22/48)、肝胆期病灶边缘缺损区(36/48)(OR=24.000,95%CI 7.031~81.921;P均<0.05)。DWI非环形高信号(OR=5.467,95%CI 1.206~24.789)、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OR=18.611,95%CI 5.254~65.922)是诊断AHA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DWI非环形高信号、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及两者联合诊断AH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0.819和0.860;准确度分别为66.7%、80.9%和83.3%。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对AHA与SHM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DWI非环形高信号联合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能够提高AHA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肝脓肿 单发肝转移瘤 钆塞酸二钠 肝胆特异期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高信号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余细平 胡吉波 +4 位作者 王俊丽 刘佳莹 曹丹 胡红杰 徐后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2-1229,共8页
钆塞酸二钠是一种用于肝脏MRI增强的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肿瘤的检测和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正常肝实质的功能性肝细胞吸收肝胆期钆塞酸二钠后呈高信号,而无功能性肝细胞的肝脏肿瘤通常呈低信号,然而部分肝脏肿瘤在肝胆期中呈高信... 钆塞酸二钠是一种用于肝脏MRI增强的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肿瘤的检测和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正常肝实质的功能性肝细胞吸收肝胆期钆塞酸二钠后呈高信号,而无功能性肝细胞的肝脏肿瘤通常呈低信号,然而部分肝脏肿瘤在肝胆期中呈高信号。本文阐述肝胆期高信号肝脏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揭示该表现的发生机制,为肝脏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综述
下载PDF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的MRI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朱心雨 郭立 +1 位作者 张雨柔 黄鹏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108-111,共4页
准确的肝功能评估对肝脏疾病检测、治疗方案制定、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评估尤其重要。临床有多种肝功能评估方法,但多有一定局限性。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特异性肝细胞磁共振对比剂,可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排泄。Gd-EOB... 准确的肝功能评估对肝脏疾病检测、治疗方案制定、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评估尤其重要。临床有多种肝功能评估方法,但多有一定局限性。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特异性肝细胞磁共振对比剂,可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排泄。Gd-EOB-DTPA增强扫描无辐射,可显示肝脏解剖结构,对肝脏功能做出准确评估,有利于减少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钆塞酸二钠 肝功能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MR多序列联合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对肝硬化并TACE术后复发微小病灶诊断的研究
18
作者 康检 郑敏 +2 位作者 卢海花 郭渊博 刘志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多序列联合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对肝硬化并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微小病灶诊断应用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并肝癌TACE术后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多序列联合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对肝硬化并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微小病灶诊断应用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并肝癌TACE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DSA造影、CT增强、MR多序列联合Gd-EOB-DTPA增强扫描定期复查。分析比较CT增强、MR多序列联合Gd-EOB-DTPA增强扫描的病灶数目、大小、包膜诊断价值。结果:DSA造影显示,50例患者中共发现61个病灶,直径0.5~2.0 cm,平均(1.25±0.74) cm,54个证实为复发小肝癌,7个病灶为非肝癌病灶,均经6个月随访时间证实,复发小肝癌中35个有病理结果,其余19个均经随访证实;CT增强发现50个复发小肝癌,8个包膜病灶;MR多序列联合Gd-EOB-DTPA增强扫描发现51个复发小肝癌,21个包膜病灶;MR多序列联合Gd-EOB-DTPA增强扫描包膜病灶检出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CT增强检测(P<0.05)。结论:MR多序列联合Gd-EOB-DTPA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并肝癌TACE术后复发微小病灶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序列 钆塞酸二钠 肝硬化并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 复发微小病灶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及评估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研究
19
作者 黄钰莹 陈奕杰 +2 位作者 郝树 罗爱芳 肖玉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及评估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08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及评估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08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分析HCC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病灶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信号强度参数差异。结果:108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测确诊恶性病灶65例,良性病灶43例。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90.70%、91.67%、93.75%和88.64%。HCC病理分化程度Ⅲ~Ⅳ级病灶平均信号绝对增强强度、肿瘤相对增强比率平均值以及肿瘤对肝脏相对增强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17.79±60.20)、(0.42±0.10)和(0.29±0.10),明显低于Ⅰ~Ⅱ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5,t=3.450,t=9.395;P<0.05)。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病灶长径之间的比较中,病灶平均信号绝对增强强度、肿瘤相对增强比率平均值及肿瘤对肝脏相对增强比率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平均信号绝对增强强度、肿瘤相对增强比率平均值以及肿瘤对肝脏相对增强比率平均值预测HCC病理分化程度Ⅲ~Ⅳ级的AUC分别为0.860、0.778和0.943。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同时MRI信号强度参数与HCC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在预测病理分化程度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增强磁共振成像(MRI) 肝脏局灶性病变 肝细胞癌(HCC) 病理分化程度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艳萍 苗培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以下简称EOB-MRI)与动态增强CT(以下简称CT)对肝细胞肝癌(HCC)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威市凉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6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以下简称EOB-MRI)与动态增强CT(以下简称CT)对肝细胞肝癌(HCC)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威市凉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6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行EOB-MRI与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HCC-肝脏对比度(Cm)及病灶的检出率。结果:动脉期、延迟期EOB-MRI检查HCC患者的Cm均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EOB-MRI与CT检查HCC患者的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8例HCC患者共包含81个病灶,动脉期EOB-MRI的病灶检出率为96.30%,门静脉期为71.60%,均高于CT检查的88.89%、64.20%,但两种检查方法动脉期、门静脉期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EOBMRI检查的病灶检出率92.59%,高于CT检查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EOB-MRI对>5 cm病灶、3~5 cm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0.00%、100.00%,均高于CT检查的83.33%、96.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EOB-MRI对<3 cm病灶的检出率为86.36%,高于CT检查的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供的显示上,动脉期CT优于EOB-MRI,延迟期EOB-MRI优于CT;在诊断效能上,≥3 cm的HCC病灶CT与EOB-MRI诊断效能基本一致,<3 cm的HCC病灶EOB-MRI诊断效能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动态增强MRI 动态增强CT 肝细胞肝癌 血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