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脱敏牙膏封闭牙本质小管后抗酸蚀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李珍 赵继志 +4 位作者 李倩 李春兰 蔡文 常金兰 杨文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3,共5页
目的 评估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和含有氟化亚锡系统的脱敏牙膏不同应用顺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2颗完整的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制备成0.8 mm厚牙本质片,将每个牙本质片再分为4小片,取其中3小片,用6%的柠檬酸... 目的 评估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和含有氟化亚锡系统的脱敏牙膏不同应用顺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2颗完整的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制备成0.8 mm厚牙本质片,将每个牙本质片再分为4小片,取其中3小片,用6%的柠檬酸进行腐蚀,随机分配至以下3组(n=12):(1)对照组:无处理;(2)Nd∶YAG激光+牙膏(TB)组:先用Nd∶YAG激光照射,后用脱敏牙膏刷牙;(3)TB+Nd∶YAG组:先用脱敏牙膏刷牙,后用Nd∶YAG激光照射。Nd∶YAG激光照射参数均为:1 W,15脉冲/s,脉冲宽度150μs,照射10 s, 6个循环。经上述处理后,将Nd∶YAG+TB组和TB+Nd∶YAG组的12个牙本质片随机分配到4个亚组(n=3),分别在可口可乐液中接受酸蚀0、5、10、15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牙本质片并拍片,由8名单盲检查员根据统一标准给出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酸蚀前,Nd∶YAG+TB组和TB+Nd∶YAG组的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分别为(4.83±0.09)分和(3.85±0.6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0±0.07)分(P均<0.0001),Nd∶YAG+TB组与TB+Nd∶YA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Nd∶YAG+TB组酸蚀5、10、15 min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分别为(4.33±0.60)、(4.27±0.24)、(3.63±0.07)分,与TB+Nd∶YAG组的(4.04±0.10)、(3.76±0.59)、(3.17±0.2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d∶YAG+TB亚组中,酸蚀15 min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明显低于酸蚀前(P=0.0011)。在TB+Nd∶YAG组中,酸蚀前后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参数的Nd∶YAG激光照射结合使用脱敏牙膏,不论先后顺序,均可以产生良好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但是先用脱敏牙膏刷牙后用Nd∶YAG激光照射组在酸蚀后的牙本质封闭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牙本质敏感症 酸蚀 牙膏
下载PDF
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在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婕 姜秋 +1 位作者 李聪聪 刘秋萍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5-19,35,共6页
掺铒钇铝石榴石(Er:YAG)是一种短脉冲型的激光,可用于硬组织消融、软组织切割及根管荡洗等,在乳牙去腐、树脂粘接、多生牙拔除、舌系带延长、根管荡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Er:YAG激光在许多应用范围可以替代涡轮手机,减少了振动和... 掺铒钇铝石榴石(Er:YAG)是一种短脉冲型的激光,可用于硬组织消融、软组织切割及根管荡洗等,在乳牙去腐、树脂粘接、多生牙拔除、舌系带延长、根管荡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Er:YAG激光在许多应用范围可以替代涡轮手机,减少了振动和气溶胶的产生,微创无痛操作更为患儿接受,因此,在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从上述方面对Er:YAG激光在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钇铝石榴石 激光 龈切术 光子引导光声流效应 儿童口腔医学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体 被引量:61
3
作者 李江 潘裕柏 +2 位作者 张俊计 黄莉萍 郭景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0-493,共4页
透明YAG陶瓷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高温性能 ,很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用来替代单晶的激光材料。纳米YAG粉体的合成有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YAG透明陶瓷。通过在NH4 HCO3溶液中滴加NH4 Al(SO4 ) 2 和Y(NO3) 3的混合溶液 ,共沉淀生... 透明YAG陶瓷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高温性能 ,很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用来替代单晶的激光材料。纳米YAG粉体的合成有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YAG透明陶瓷。通过在NH4 HCO3溶液中滴加NH4 Al(SO4 ) 2 和Y(NO3) 3的混合溶液 ,共沉淀生成YAG的碳酸盐前驱体 ,并采用IR ,TG/DTA ,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YAG前驱体进行表征。对YAG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灼烧 ,结果发现 ,在10 0 0℃左右已完全转变成YAG相 ,最终获得单分散、无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 共沉淀法
下载PDF
钇铝石榴石透明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霞 刘宏 +2 位作者 王继扬 崔洪梅 张旭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489,506,共6页
透明钇铝石榴石(aluminum yttriumgarnet,YAG)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单晶激光材料的替代物。同单晶相比,多晶YAG陶瓷具有许多优点,如:大尺寸材料易于制备,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等。此外,因掺杂浓度高可... 透明钇铝石榴石(aluminum yttriumgarnet,YAG)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单晶激光材料的替代物。同单晶相比,多晶YAG陶瓷具有许多优点,如:大尺寸材料易于制备,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等。此外,因掺杂浓度高可得到较大的输出功率。对透明YAG激光陶瓷的光学特性以及制备工艺做了重点介绍,并对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最后,展望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激光材料 综述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纯相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体中的若干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旺 卢铁城 +2 位作者 仝世红 张颖 邹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探讨了影响生成纯相YAG纳米粉体的各种因素,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了纯相并具有单分散、无团聚、颗粒尺寸分布窄且近似球形特点的YAG纳米粉体。实验中,配制不同浓度的NH4HCO3水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不同浓度的Y(NO3)3和NH4Al(SO4)2混... 探讨了影响生成纯相YAG纳米粉体的各种因素,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了纯相并具有单分散、无团聚、颗粒尺寸分布窄且近似球形特点的YAG纳米粉体。实验中,配制不同浓度的NH4HCO3水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不同浓度的Y(NO3)3和NH4Al(SO4)2混合水溶液作为母液,在不同的的温度下,采用不同的滴定速度,得到不同的前驱体,前驱体在900℃以上的温度焙烧2h即可获得不同的粉体。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这些粉体进行了物相分析,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法(FT-IR)对部分前驱体进行了定性分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纯相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在共沉淀过程中,混合溶液和沉淀剂的浓度直接决定了是否生成YAG为主相的粉体,环境温度和滴定速度则对是否生成纯相粉体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钇铝石榴石(YAG) 纳米粉体 纯相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旭东 刘宏 +2 位作者 王继扬 何文 徐国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以Al2 O3 、Y2 O3 、Nd2 O3 为起始原料 ,用固相合成方法在 15 0 0℃、2h条件下合成了掺钕钇铝石榴石 (1.1at.%Nd∶YAG)粉料。研究表明 ,在固相反应过程中 ,首先形成中间相Y4Al2 O9(YAM)、YAlO3 (YAP)而最终形成单相Y3 Al5O12 (YAG)。... 以Al2 O3 、Y2 O3 、Nd2 O3 为起始原料 ,用固相合成方法在 15 0 0℃、2h条件下合成了掺钕钇铝石榴石 (1.1at.%Nd∶YAG)粉料。研究表明 ,在固相反应过程中 ,首先形成中间相Y4Al2 O9(YAM)、YAlO3 (YAP)而最终形成单相Y3 Al5O12 (YAG)。将上述粉料经等静压成型并在低真空状态下于 175 0℃烧结 3h ,获得呈半透明状态的Nd∶YAG陶瓷 ,其相对密度达到 98.6 8% ,显微结构均匀 ,荧光性能与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激光陶瓷 荧光性能 固相反应 激光器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文斌 潘裕柏 +1 位作者 李江 郭景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以硝酸铝[Al(NO3)3·9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以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硫酸铵[(NH4)2SO4]为分散剂,用共沉淀法合成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garnet,YAG)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和... 以硝酸铝[Al(NO3)3·9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以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硫酸铵[(NH4)2SO4]为分散剂,用共沉淀法合成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garnet,YAG)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YAG前驱体和煅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1000℃煅烧5h后已完全转变成纯立方相YAG,所得的粉体分散性好、无团聚、形状近似球形、平均颗粒尺寸约为100nm。以该YAG粉体为原料,正硅酸乙酯[Si(OC2H5)4,TEOS]为添加剂,用真空烧结技术在1700~1800℃煅烧20h制备YAG透明陶瓷。YAG陶瓷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0μm,存在少量气孔相和杂质相。为了提高YAG陶瓷的透过率,需要进一步优化陶瓷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共沉淀法 纳米粉体 真空烧结 透明陶瓷
下载PDF
均相共沉淀法合成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华山 荆敏 +4 位作者 韩辉 苏春辉 邵晶 张洪波 候朝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1-834,共4页
透明YAG多晶陶瓷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尺寸大、掺杂浓度高、热导率高、耐热冲击性好、可大批量生产、易实现多层和多功能的陶瓷结构等优点 ,使得它作为激光介质而成为单晶的强有力的替代者。本实验以Y2 O3、Al(NO3) 3·9H2 O、(NH... 透明YAG多晶陶瓷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尺寸大、掺杂浓度高、热导率高、耐热冲击性好、可大批量生产、易实现多层和多功能的陶瓷结构等优点 ,使得它作为激光介质而成为单晶的强有力的替代者。本实验以Y2 O3、Al(NO3) 3·9H2 O、(NH4 ) 2 SO4 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正硅酸乙酯作为添加剂 ,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出YAG前驱体粉末 ,在沉淀过程中采用静电稳定、聚合物空间位阻以及共沸方法相结合有效地防止了纳米颗粒硬团聚的形成 ,YAG前驱体颗粒尺寸小于 5 0nm ,并对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DTA TG、IR、XRD和TEM测试手段对粉末材料进行了表征 ,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出晶粒大小 ,研究了晶粒尺寸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前驱体粉末经过12 0 0℃温度烧结后 ,全部转化YAG相 ,其晶粒尺寸小于 5 0nm ,随着烧结温度升高 ,晶粒平均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 均相共沉淀法 YAG 耐热冲击性 共沸 多晶陶瓷 合成 钇铝石榴石 掺杂浓度 尺寸
下载PDF
醇-水热法制备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体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霞 刘宏 +2 位作者 王继扬 崔洪梅 张旭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8-1172,共5页
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钇铝石榴石前驱体,然后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在较低的温度(300℃)和压力(10MPa)下,制备分散性好的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并借助XRD,TEM,BET与IR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 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钇铝石榴石前驱体,然后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在较低的温度(300℃)和压力(10MPa)下,制备分散性好的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并借助XRD,TEM,BET与IR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醇-水比条件下可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制备纯相的YAG纳米粉体,其粒度大约为20nm,分散性良好.并对YAG的醇-水热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体 醇—水热法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透明激光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春辉 宋琼 +3 位作者 张华山 张洪波 侯朝霞 邵晶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0,共5页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多晶透明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光工作物质。以Al(NO3).9H2O,Y2O3,Nd2O3和NH4HCO3为原料,(NH4)2SO4为静电稳定剂,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采用共沉淀法和反滴定方式于1...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多晶透明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光工作物质。以Al(NO3).9H2O,Y2O3,Nd2O3和NH4HCO3为原料,(NH4)2SO4为静电稳定剂,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采用共沉淀法和反滴定方式于1100℃合成出分散均匀、团聚程度轻、YAG立方晶相的Nd∶YAG纳米前驱体粉末,经1700℃真空烧结5 h制备出Nd∶YAG透明陶瓷材料。采用TG-DTA,XRD,TEM,FT-PL和FEG-ESEM等测试手段对Nd∶YAG陶瓷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800℃时为无定型态,当温度达到890℃时析出大量的YAlO3(YAP)和少量的Y3Al5O12(YAG)晶体,当温度达到1012℃时就全部转化为YAG立方晶相;前驱体纳米粉末中存在团聚。Nd∶YAG陶瓷材料的激光工作波长为1.065μm,和相同组分的单晶相比存在轻微的红移现象;随着透射光波长的增加,透光率逐渐增加,在可见光区透光率约为45%,在近红外光区透光率约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反滴定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激光材料 稀土
下载PDF
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掺镱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的工艺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利平 刘景和 +3 位作者 臧春和 张亮 曾繁明 万玉春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52-1255,共4页
以质量分数为99.999%的Yb2O3,Y2O3和Al2O3为原料,碳酸氢铵作为共沉淀剂,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在1200℃制备出掺镱钇铝石榴石(Yb∶YAG)陶瓷超细粉体。1700℃真空烧结后得到透光度良好的Yb∶YAG多晶陶瓷。对Yb∶YAG粉体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 以质量分数为99.999%的Yb2O3,Y2O3和Al2O3为原料,碳酸氢铵作为共沉淀剂,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在1200℃制备出掺镱钇铝石榴石(Yb∶YAG)陶瓷超细粉体。1700℃真空烧结后得到透光度良好的Yb∶YAG多晶陶瓷。对Yb∶YAG粉体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YAG超细粉仍为立方晶系晶体结构,晶格常数为a=12.01 。Yb∶YAG粉体样品颗粒度小、粒径均匀、流动性好,粒径在100~150nm之间。对烧结后的Yb∶YAG陶瓷样品进行的形貌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陶瓷断面气孔率低,多晶晶粒尺寸在1~2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超细粉 碳酸盐共沉淀法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铈掺杂钇铝石榴石荧光粉及其荧光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凯 刘河洲 +1 位作者 仵亚婷 胡文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NH4HCO3、NH3.H2O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结合后续煅烧制备了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粉,并采用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粉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铈掺杂浓度对粉体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表... 以NH4HCO3、NH3.H2O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结合后续煅烧制备了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粉,并采用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粉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铈掺杂浓度对粉体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铈掺杂钇铝石榴石经过1 000℃煅烧2 h,得到纳米晶YAG∶Ce荧光粉;随着铈浓度的增加,荧光粉发射光谱发生红移,激发光谱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下载PDF
白光发光二极管用钇铝石榴石萤光粉配方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如熹 石景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501,共7页
研究了钇铝石榴石萤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目的在于探讨掺入稀土元素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萤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光谱研究,并研究以不同元素及不同量取代的活化剂借以了解对萤光体各种相关特性的效应。
关键词 白光发光二极管 钇铝石榴石 萤光粉 配方 晶体结构 稀土 发光光谱
下载PDF
钇铝石榴石纤维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呈顺 张玉军 +1 位作者 张景德 龚红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7,184,共7页
钇铝石榴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低导热率、优异的抗高温蠕变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增强材料、绝热耐火材料和光学材料。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年来钇铝石榴石纤维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钇铝石榴石纤维制备和应用... 钇铝石榴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低导热率、优异的抗高温蠕变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增强材料、绝热耐火材料和光学材料。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年来钇铝石榴石纤维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钇铝石榴石纤维制备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氧化物纤维 抗高温蠕变
下载PDF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黄色荧光粉形貌和粒度的制备工艺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涛 曹仕秀 +3 位作者 赵聪 涂铭旌 朱达川 雷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3-739,共7页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黄色荧光粉的形貌和粒度对其发光性能及其应用均非常重要,理想的形貌应是晶粒尺寸可控的球形。本文总结了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及后处理条件在YAG∶Ce荧光粉形貌调控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各种形貌调控手段的优缺...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黄色荧光粉的形貌和粒度对其发光性能及其应用均非常重要,理想的形貌应是晶粒尺寸可控的球形。本文总结了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及后处理条件在YAG∶Ce荧光粉形貌调控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各种形貌调控手段的优缺点,归纳了粉体形貌与粒度调控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白光LED 形貌 调控
下载PDF
柠檬酸法、氨水沉淀法和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的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志立 陈嵩 韩杰才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5,共6页
采用3种方法制备了纯相钇铭石榴石(yttriumaluminumgarnet,YAG)纳米粉体。对不同方法制备的粉体的物理性能、素坯的微观 特征、烧结性能和烧结体的透明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柠檬酸法制备的粉体,晶粒形状不规则,且有团聚体存在,该... 采用3种方法制备了纯相钇铭石榴石(yttriumaluminumgarnet,YAG)纳米粉体。对不同方法制备的粉体的物理性能、素坯的微观 特征、烧结性能和烧结体的透明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柠檬酸法制备的粉体,晶粒形状不规则,且有团聚体存在,该粉体的素坯显微结构 不均匀,粉体烧结活性很差,1780℃保温3h烧结的样品的相对密度仅为79%,烧结体不透明。氨水沉淀法制备的粉体,晶粒尺寸较小,素坯 的显微结构也不均匀,粉体烧结性能较好,达到完全致密化的温度为1700℃,此粉体经过1700℃保温3h真空烧结制备的烧结体呈半透明。 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的粉体,晶粒形状为椭球形,分散性良好,该粉体素坯的显微结构均匀,样品达到完全致密化的温度仅为1450℃,此种粉 体所制成的素坯经过1700℃保温3h真空烧结后,烧结体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因此,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的YAG纳米粉体有希望成为比较 理想的制作透明YAG陶瓷的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 无压烧结 烧结性能 透明陶瓷
下载PDF
滴定方式对钇铝石榴石(YAG)粉末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梨容 刘畅 +4 位作者 李小伍 徐艺 魏成富 张林 唐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66,共4页
以硝酸铝(分子式:Al(NO3)3·9H2O)和硝酸钇(分子式: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为沉淀剂,聚乙二醇800(PEG800)为分散剂,分别采用正向和反向2种不同的滴定方式制备钇铝石榴石(YAG)前驱体粉末,采用XRD、SEM、T... 以硝酸铝(分子式:Al(NO3)3·9H2O)和硝酸钇(分子式: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为沉淀剂,聚乙二醇800(PEG800)为分散剂,分别采用正向和反向2种不同的滴定方式制备钇铝石榴石(YAG)前驱体粉末,采用XRD、SEM、TG-DSC等对YAG前驱体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向滴定制备的前驱体沉淀物经1 200℃煅烧60min能得到纯度较高的YAG相;反向滴定制备的前驱体沉淀物经1200℃煅烧60 min后形成的YAG粉末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881℃附近就开始有YAG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滴定 反向滴定 钇铝石榴石(YAG) 粉末
下载PDF
凝胶燃烧法低温合成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小伍 张林 唐杰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以Y(NO3)3.6H2O、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单相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纳米粉体。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前躯体干凝胶和YAG粉体进行表征,探讨溶胶-凝胶的均质化转变以及YA... 以Y(NO3)3.6H2O、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单相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纳米粉体。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前躯体干凝胶和YAG粉体进行表征,探讨溶胶-凝胶的均质化转变以及YAG相的结晶温度等。结果表明:柠檬酸与Y3+和Al3+以单齿方式进行络合,实现了溶胶-凝胶的均质化转变;前躯体粉末于750℃低温下开始直接由无定形态转变为立方晶系YAG相,没有YAlO3和Y4Al2O9等杂相存在;900℃煅烧2 h得到颗粒呈类球形状,粒径为50 nm左右的YAG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燃烧法 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体
下载PDF
点阵铒: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陆茂 彭科 宋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点阵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点阵Er:YAG激光治疗,治疗组给予点阵Er:YAG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 目的观察点阵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点阵Er:YAG激光治疗,治疗组给予点阵Er:YAG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色斑加重发生率为3.13%(1/32),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6.67%(5/30),对照组为15.79%(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Er:YAG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效果明显,且能显著降低色斑加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点阵铒:钇铝石榴石激光 超声波导入 左旋维生素C 黄褐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