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干预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曾小燕 刘清霞 周冬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病区接收的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病区接收的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希望水平、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适应性量表的心理弹性、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控制倾向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可进一步疏解负面情绪,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并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希望水平,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针对性干预 心理状态 希望水平
下载PDF
分阶段针对性干预对截瘫患者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静 熊毅 何赛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干预对截瘫患者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就诊的86例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针对性干... 目的: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干预对截瘫患者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就诊的86例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效果[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SAS、SDS、针刺感、轻触感、运动、SF-36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分阶段针对性干预可增强截瘫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针对性干预 截瘫 心理弹性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3
作者 苏丽苹 林淑丽 梁翠萍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1例和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52例。对比...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1例和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52例。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恢复率为92.31%,对照组76.47%(P<0.05);两组干预后疼痛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观察组1.92%(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能有效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恢复情况,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针对性干预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针对性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繁 朱玉芬 +1 位作者 毛冰佳 杨园园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202-205,209,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采用围手术期常规干预的49例肺癌患者作为常规组,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干预的49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 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采用围手术期常规干预的49例肺癌患者作为常规组,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干预的49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指标、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前列腺素E2(PGE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及活动耐力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咳嗽持续时间、痰液黏稠消失时间、排痰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Cor、GH、PGE2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常规组患者血清ACTH水平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患者血清Cor、GH、PGE2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FEV1%pred、FVC%pred、MVV%pred、6MWT均低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患者FEV1%pred、FVC%pred、MVV%pred、6MWT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干预能够促进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程度,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活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 手术 应激反应 肺功能 针对性干预
下载PDF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楠 曹辉 秦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84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84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护理环境及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结论 对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胸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根因分析法 针对性干预 心理状态 并发症发生风险
下载PDF
针对性干预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张洁 杨敏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015-2016,共2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干预对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割双眼皮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针对性干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 目的分析针对性干预对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割双眼皮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针对性干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消极及对美容整形满意率情况。结果拆线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面对维度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美容整形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中引入针对性干预护理方式,可使患者正确客观看待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医学应对能力,综合提升患者对面部整形美容的满意率,具有较高的社会效应,是适合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整形美容手术 针对性干预护理 负性情绪 医学应对问卷 整形满意率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针对性干预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王红娟 沈晓芳 +1 位作者 高文倩 白霞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针对性干预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8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针对性干预。比较...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针对性干预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8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HI、ESCA、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HHI、ESCA、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针对性干预可帮助胃癌术后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针对性干预 胃癌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时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及针对性干预探讨
8
作者 宗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4期89-91,共3页
目的调查CT增强扫描时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总结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兴化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以此... 目的调查CT增强扫描时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总结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兴化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以此为基础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结果124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中焦虑占81.45%,抑郁占52.42%。护理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焦虑、抑郁、压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CT增强扫描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心理,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心理影响因素 针对性干预
下载PDF
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鸿燕 李宁 陈东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头痛、头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可以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指导 针对性干预模式 慢性脑供血不足 负性情绪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大黄牡丹汤联合针对性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博 廖晶晶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1期2158-2161,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减方联合针对性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10例谷城县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西药抗感染治疗联合针对性干预)和试验组55... 目的 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减方联合针对性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10例谷城县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西药抗感染治疗联合针对性干预)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基础上加大黄牡丹汤加减方治疗)。2组治疗7 d后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恢复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恢复情况于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均较优;2组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方联合针对性干预,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和中医证候积分,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痈 阑尾炎 腹腔镜 大黄牡丹汤 针对性干预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任娟 伍孝贤 +1 位作者 苏晔 刘莉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4,采取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和对照...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4,采取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和对照组(n=61,采取普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针对性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针对性干预对应用输液港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
12
作者 杨焕 马靓 +2 位作者 沈俊 董丽丽 孙文雯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对应用输液港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住院治疗的12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针对VTE的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对应用输液港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住院治疗的12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针对VTE的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67)和对照组(n=56)。所有患者于住院期间均植入输液港,并通过输液港进行规范的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手术时生理状态、乳腺癌部位、手术方式、放疗情况、住院期间VTE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手术时生理状态、乳腺癌部位、手术方式、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VT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除VTE以外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18/67),对照组患者除VTE以外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1%(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安全地降低应用输液港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输液港 新辅助化疗 静脉血栓栓塞 针对性干预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护理中采取针对性干预的价值及满意度观察
13
作者 杨小伟 辛丛丛 孙晓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期0153-0155,共3页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当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以及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例胃溃疡患者开展研究。使用双盲法则分组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当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以及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例胃溃疡患者开展研究。使用双盲法则分组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干预,对比2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负面情绪等评分。结果:干预之前2组的负面情绪与生存质量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之后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参照组的负面情绪要高于研究组,组间对比结果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组间对比计算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采取针对性干预运用于临床胃溃疡患者护理当中,整体应用价值极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负面情绪,且患者对于该种干预手段满意度较高,还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胃溃疡 临床护理 针对性干预
原文传递
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贵容 张英梅 吴晓琴 《西藏医药》 202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9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针对性干预),观察组51例(采用PDC...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9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针对性干预),观察组51例(采用PDCA循环管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两项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91%(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应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针对性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术后恢复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针对性干预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美沙酮维持治疗偷吸原因调查及针对性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娟 周健 +2 位作者 黄斌 陈志芹 郑信梅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海洛因的原因,评估针对性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在治疗期间尿检阳性或自述有偷吸行为的120例门诊维持治疗患者进行偷吸原因调查;同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针对性干预+...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海洛因的原因,评估针对性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在治疗期间尿检阳性或自述有偷吸行为的120例门诊维持治疗患者进行偷吸原因调查;同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针对性干预+美沙酮维持治疗,对照组仅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家庭功能和维持治疗情况,评估针对性干预的疗效。结果:心理因素、毒友引诱、身体不适是造成偷吸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服药率有所提高。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毒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偷吸原因干预可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偷吸原因 针对性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对性干预改善门诊检验危急值回报实施过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丽青 张格 +1 位作者 鲁丽丽 陶敏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8期30-31,共2页
为改善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回报的实施过程,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6-11月294例检验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杜绝了检验危急值在门诊漏处理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 针对性干预 门诊患者 危急值回报
下载PDF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林敏 柳建 +1 位作者 胡艳红 丁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62-286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改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20例,按照建档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60例以根因分析法为导向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改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20例,按照建档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60例以根因分析法为导向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根因分析法为导向的针对性干预在改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中可发挥积极作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针对性干预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针对性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勤兰 徐祝丽 +1 位作者 罗洁夏 陈慈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问卷。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3周后再进行...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问卷。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3周后再进行复查。结果经过3周的干预,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0.5±7.98)和(45±5.80)下降为(40.2±6.21)和(26.4±7.10),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5.3±8.26)和(46.3±5.60)下降为(32.2±4.30)和(19.0±6.80),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程度和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中风后抑郁的不良情绪对其预后的影响,树立了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针对性干预
下载PDF
初中生自杀风险的普遍性及针对性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舟 卞茜 +7 位作者 王瑞文 舒京平 孔亚萍 杨禄禄 周洁 陈珊 冯榴君 梁秋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对初中生自杀风险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及针对性干预,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初一、初二学生606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n=328)和对照组(n=278)。干预组先后开展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内)的普遍性干预(对该组所有学... 目的:对初中生自杀风险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及针对性干预,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初一、初二学生606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n=328)和对照组(n=278)。干预组先后开展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内)的普遍性干预(对该组所有学生及其老师和家长干预)和针对性干预(对该组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干预)共8个月,频率1次/周;对照组进行一般性的心理宣教(该组学生老师和家长不干预)。干预前1周及干预后1月评估两组学生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贝克抑郁问卷(BDI)及自杀风险筛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BDI得分[24.0(20.0,54.0)分vs.23.0(0.0,67.0)分,P<0.01]、自杀风险筛查阳性[47例(14.3%)vs.25例(7.6%),P<0.01]降低;对照组上述两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和针对性干预对降低初中生抑郁水平、自杀风险水平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自杀风险 普遍性干预 针对性干预 学校
下载PDF
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焦虑心理状况与针对性干预 被引量:12
20
作者 康春梅 于志鸿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年第6期511-513,518,共4页
目的调查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心理焦虑状况,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前瞻眭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参加产前筛查的3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给予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诊断,调查与记录... 目的调查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心理焦虑状况,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前瞻眭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参加产前筛查的3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给予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诊断,调查与记录诊断手术前、诊断后手术第3天、取得胎儿诊断结果时产妇的焦虑状况、心率与血压情况,并且在诊断手术前进行产妇担忧情况的调查。所有产妇在诊断期间均给予积极的针对性干预。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羊膜腔穿刺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确诊唐氏综合征阳性42例,阴性278例,阳性率为13.1%。320例产妇在诊断手术前、诊断后手术第3天、取得胎儿诊断结果时的焦虑评分依次为(55.3±4.1)分、(42.1±6.1)分和(40.2±4.2)分,心率依次为(80.2±65)次/分、(74.1±5.3)次/分、(73.0±4.0)次/分,收缩压依次为(133.0±14.3)mmHg、(122.0±12.4)mmHg、(117.1±13.1)mmHg,舒张压分别为(82.1±8.6)mmHg、(74.1±7.3)mmHg、(71.3±7.1)mmHg,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调查,诊断手术前产妇对于自身损伤、胎儿损伤、胎儿健康与隐私泄露的忧虑比例分别为50.0%、72.8%、96.9%和5.9%。结论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心理焦虑状况比较常见,并伴随有心率与血压的波动,对于胎儿损伤与健康有更多担忧,要积极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介入性产前诊断 焦虑 针对性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