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岭南针灸传承教学三要素
1
作者 吴跃峰 林国华 +3 位作者 方雅靖 王澍欣 廖穆熙 赖新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33-34,114,共3页
通过梳理现代岭南代表性针灸名家司徒铃、靳瑞、张家维、赖新生等多位教授的针灸传承教学经验,提取出现代岭南针灸传承教学的三大要素,并从教师古典针灸理论要求,学生针灸临床思维、操作培养,以及岭南针灸传承教学评判准则三个方面,介... 通过梳理现代岭南代表性针灸名家司徒铃、靳瑞、张家维、赖新生等多位教授的针灸传承教学经验,提取出现代岭南针灸传承教学的三大要素,并从教师古典针灸理论要求,学生针灸临床思维、操作培养,以及岭南针灸传承教学评判准则三个方面,介绍岭南传统针法传承教学的特色及要点,从而促进岭南中医药特色针灸人才培养经验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针灸 针灸传承 传承教学
下载PDF
浅析《针灸大成》上星穴的应用规律
2
作者 付中应 严杰 展立芬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837-840,共4页
《针灸大成》由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著,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术的精华,并详尽记录了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书中对于上星穴的记载明确,杨继洲对上星穴的定位、操作方法、功能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描述,随着现代临床对上星穴的深入研... 《针灸大成》由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著,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术的精华,并详尽记录了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书中对于上星穴的记载明确,杨继洲对上星穴的定位、操作方法、功能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描述,随着现代临床对上星穴的深入研究,上星穴在临床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其使用频率、范围及疗效逐渐增加。因此对于《针灸大成》中上星穴的分析探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并对针灸腧穴学的深入研究做出贡献。此文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及《针灸大成》中关于上星穴的论述,对上星穴的实践进行规律总结,以指导临床中上星穴的使用及今后的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上星穴 针灸疗法
下载PDF
CBL联合Mini-CEX教学模式在非针灸专业本科生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立晨 刘桂珍 黄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3期0188-0190,共3页
探讨CBL联合Mini-CEX教学模式在非针灸专业本科生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康复科参加针灸学实习的2018级和2019级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58人,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n=29),... 探讨CBL联合Mini-CEX教学模式在非针灸专业本科生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康复科参加针灸学实习的2018级和2019级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58人,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n=29),分别开展传统针灸学教学和CBL联合Mini-CEX教学。比较学生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教师带教质量评估。结果联合教学组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结果方面均优于常规教学组(P<0.05)。教师带教质量评估方面,联合教学组在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和总分均优于常规教学组(P<0.05),但带教态度方面两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非针灸专业本科生针灸临床教学中应用CBL联合Mini-CEX教学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临床实习 案例教学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针灸专业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尽快启动针灸大科学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4
作者 张伯礼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74-74,共1页
聚焦针灸基本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穴位对机体调控规律研究。大科学视野下的传统针灸是一种非特异性外在物理刺激,会引起生物体多尺度的变化。这种物理刺激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也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而是通过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 聚焦针灸基本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穴位对机体调控规律研究。大科学视野下的传统针灸是一种非特异性外在物理刺激,会引起生物体多尺度的变化。这种物理刺激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也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而是通过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自愈能力而发挥效应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寻求绿色疗法调动机体自愈力,针灸医学必将在人类健康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医学 物理刺激 自愈能力 绿色疗法 病原微生物 传统针灸 非特异性 基本科学问题
下载PDF
尽快启动针灸大科学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5
作者 张伯礼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98-98,共1页
聚焦针灸基本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穴位对机体调控规律研究。大科学视野下的传统针灸是一种非特异性外在物理刺激,会引起生物体多尺度的变化。这种物理刺激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也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而是通过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 聚焦针灸基本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穴位对机体调控规律研究。大科学视野下的传统针灸是一种非特异性外在物理刺激,会引起生物体多尺度的变化。这种物理刺激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也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而是通过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自愈能力而发挥效应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寻求绿色疗法调动机体自愈力,针灸医学必将在人类健康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医学 物理刺激 自愈能力 绿色疗法 病原微生物 传统针灸 非特异性 基本科学问题
下载PDF
中医董氏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梁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5-0138,共4页
观察中医董氏针灸加穴位注射与普通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53例。观察组实施董氏针灸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肌力。两组从2020年7月到... 观察中医董氏针灸加穴位注射与普通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53例。观察组实施董氏针灸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肌力。两组从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 观察组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78.85%,对照组为66.04%,差异显著(P<0.05)。结论 董氏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临床效果优于普通针灸,能明显提高肌力,可能因针刺和注射药物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董氏针灸 穴位注射 脑卒中 运动障碍
下载PDF
魏稼针灸治学历程与学术成就
7
作者 罗志强 刘柏霖 +3 位作者 徐涵斌 何勇 饶子龙 宋南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10,13,共4页
对魏稼针灸文献研究及学术成就进行总结。魏稼对于针灸学发展具有前瞻性思维,提出热证可灸、敏穴、无创痛穴疗法等新观点、新理论;积极筹办、领导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参与学术交流;创立“各家针灸学说”新学科;在... 对魏稼针灸文献研究及学术成就进行总结。魏稼对于针灸学发展具有前瞻性思维,提出热证可灸、敏穴、无创痛穴疗法等新观点、新理论;积极筹办、领导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参与学术交流;创立“各家针灸学说”新学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医学,丰富了针灸理论,拓宽了针灸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稼 针灸文献 各家针灸学说 针灸学会 学术成就
下载PDF
针灸在现代医学中的焕新之旅
8
作者 李郴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91-91,共1页
在我国传统中医当中,针灸疗法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外治法,正确的针灸治疗不仅能够起到调理作用,而且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任何负面的影响。那么,你了解针灸吗?你知道针灸能治些什么病吗?今天,本文就来为你揭开中医针灸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 中医针灸 针灸疗法 传统中医 现代医学 外治法 调理作用 针灸治疗 多种疾病
下载PDF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损伤前交叉韧带修复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 张艳玲 +4 位作者 刘娣 王明磊 王铎 刘君伟 武永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21-3626,共6页
背景:温针灸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的退变、损伤、断裂可影响膝关节局部稳定性,进而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温针灸是否可修复损伤前交叉韧带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前交叉韧带形态学及相... 背景:温针灸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的退变、损伤、断裂可影响膝关节局部稳定性,进而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温针灸是否可修复损伤前交叉韧带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前交叉韧带形态学及相关生长因子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变化,明确温针灸修复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温针灸组兔采用石膏管型固定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兔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每日于兔固定架固定15 min;温针灸组选取“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行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空白组不予干预。治疗结束后MRI观察前交叉韧带影像学改变,并进行MRI分级统计;透射电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RI检查: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增粗、水肿、部分撕裂,分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韧带增粗略轻,轻度水肿,无撕裂,分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体观察:模型组前交叉韧带表面光泽变淡,边侧有絮状被膜覆盖,有明显组织坏死;温针灸组韧带表面光泽,韧带呈正常螺旋走形。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内明显组织坏死,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排列松散;温针灸组韧带内有少量组织坏死,偶见新生血管,细胞及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欠规则。④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前交叉韧带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分布不均,成纤维细胞较多且形态不规则;温针灸组纤维基本呈纵向排列,纤维粗细、分布不均,少量椭圆形的纤维细胞存在。⑤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温针灸组上述2项指标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⑥结果说明,温针灸可改善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可能通过调控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治疗膝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灸 前交叉韧带 超微结构 生长因子
下载PDF
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10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584-5590,共7页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123例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59),研究组给予调督通脉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片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基线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建立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治疗0 d,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4)治疗12周,研究组各年龄段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研究组23-35岁、36-50岁、51-60岁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治疗4周,研究组36-50岁、51-60岁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23-35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结果表明,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6-50岁、51-60岁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估计方程 针灸 调督通脉针灸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 年龄分级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规律与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姜伟 陈少宗 +1 位作者 王喆 万红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自建库至2022年4月1日收录的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文献,并运用Excel 2019整理数...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自建库至2022年4月1日收录的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文献,并运用Excel 2019整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R语言构建高频腧穴的共现矩阵,使用Origin 2021制作弦图以对高频腧穴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针灸处方304条,腧穴75个,23个高频腧穴,依次为委中、肾俞、夹脊、环跳等,足少阳、太阳经是最常用经脉,特定穴使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和背俞穴,多选取腰背部及下肢部穴位。委中-环跳,委中-夹脊-环跳,环跳-阳陵泉等16个强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将高频穴位分为4类。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以肾为本,多为足太阳、少阳经穴,结合局部取穴,标本同治,为针灸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选穴依据,并总结温针灸治疗本病通过消除炎症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痛觉神经,提高痛阈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针灸 腧穴 归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下载PDF
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及血清GABA水平对老年失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珂 蔡丽伟 +3 位作者 周书喆 刘晨 刘淑清 马学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及血清氨基丁酸(GABA)水平对老年失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老年失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阿普唑仑... 目的探讨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及血清氨基丁酸(GABA)水平对老年失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老年失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自拟平衡针灸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 w。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改善指标、PI3K-AKT信号通路及GABA、多导睡眠监测仪指标、睡眠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及觉醒次数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总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I3K、AKT及GABA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PI3K、AKT显著低于对照组,GAB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第一(TS1)、二(TS2)、三(TS3)及四期(TS4)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EM)、觉醒期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时间(SL)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入睡时间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入睡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及血清GABA水平,有效降低局部炎性反应,优化神经系统的递质传递,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灸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氨基丁酸(GABA) 失眠
下载PDF
基于《针灸大成》浅析抑郁症针灸诊治思路
13
作者 金俊彦 涂明琦 +6 位作者 郑思懿 吴晓婷 瞿思颖 陈妮桑 熊桑桑 方剑乔 邵晓梅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索《针灸大成》抑郁症针灸诊治思路。方法:纳入《针灸大成》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条文,对相关腧穴从穴位使用、分布部位、穴位归经、穴位关联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条文117条,涉及穴位117个,穴位频次共计253次。其中高... 目的:探索《针灸大成》抑郁症针灸诊治思路。方法:纳入《针灸大成》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条文,对相关腧穴从穴位使用、分布部位、穴位归经、穴位关联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条文117条,涉及穴位117个,穴位频次共计253次。其中高频穴位为心俞、神门、百会、内关、后溪等,常涉及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等;穴位分布部位上肢部腧穴分布频次最多;通过关联性分析,发现两组相关性较高的穴位组合分别为“内关-通里-心俞”和“鱼际-神门”。结论:书中以五脏为中心论治,重视从心论治,巧用俞募配穴等特定穴配伍,调畅脏腑气机;运用标本根结理论,重用心经“标本”(心俞、神门),安神定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抑郁症 针灸 五脏 标本根结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元及定义
14
作者 杨丽红 张超 +4 位作者 李泽芳 杨趁 王飞 杜宇征 史慧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3-2032,共10页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理和挖掘提供保障,病例注册登记属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元素的一致性是保证计划实施、数据质量高效、临床研究证据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课题组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制订了本课题的数据元及定义,以期优化针灸防治中风病临床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针灸治疗 注册登记 数据元素 数据质量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一篇被反复错引的重要针灸文献及60年代初的穴位解剖研究
15
作者 李永明 陈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一篇重要的针灸解剖研究文献被反复错引了60余年。此文发表于196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学报》首期,6位作者用人体解剖学方法研究发现经络和穴位与神经和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其结论清晰,影响广泛。但此文在当代文献库中被以多种方式错引,目... 一篇重要的针灸解剖研究文献被反复错引了60余年。此文发表于196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学报》首期,6位作者用人体解剖学方法研究发现经络和穴位与神经和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其结论清晰,影响广泛。但此文在当代文献库中被以多种方式错引,目前尚无原文可查。错引埋没了部分原作者的贡献,对文章题目和页数表达有误,建议尽快纠正。同时简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多所医学院发表的穴位解剖学研究报道及文章索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解剖 针灸文献 错引 穴位解剖
原文传递
《针灸大成》治疗急症方法及特点
16
作者 董浩 邹伟 +2 位作者 温鑫 张柏雯 吴哲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
通过分析总结《针灸大成》治疗急症的方法及特点,为临床提高急症疗效提供参考。在急症治疗上,《针灸大成》根据不同急症的病机、病位特点,选取相应腧穴及治疗方法,如特定穴、阿是穴、毫针刺法、艾灸法、刺络放血法、针灸结合的使用。同... 通过分析总结《针灸大成》治疗急症的方法及特点,为临床提高急症疗效提供参考。在急症治疗上,《针灸大成》根据不同急症的病机、病位特点,选取相应腧穴及治疗方法,如特定穴、阿是穴、毫针刺法、艾灸法、刺络放血法、针灸结合的使用。同时强调补泻手法影响疗效及预后。在急症预防上,重视先兆症状的出现及平素养护,提出可采用艾灸法以提高正气;在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上,指出患者体质保养及针灸治疗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 针灸大成》 针灸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针灸学术发展的影响
17
作者 林素慧 高崚 高希言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宋代王惟一系统总结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厘定腧穴、统一术语、规范经脉病证和穴位应用、重视针灸预后和禁忌证、修订针灸图谱,首创十四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腧穴归经分类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 宋代王惟一系统总结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厘定腧穴、统一术语、规范经脉病证和穴位应用、重视针灸预后和禁忌证、修订针灸图谱,首创十四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腧穴归经分类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最早由政府颁布的国家针灸标准,成为宋代全国统一的针灸教材及针灸考试依据。此外,王惟一依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铸造针灸铜人开创针灸模型教学先河,后将全书刻石为碑以推广和普及针灸学知识,对后世针灸学术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王惟一 针灸 学术发展
下载PDF
罗兆琚针灸诊治中医外科病症特色探析
18
作者 金园 杨舜雪 +1 位作者 张欣 纪军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近代著名针灸学家罗兆琚所著《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收录了当今中医临床分科中的外科病证150余种,详列诊治指南,体现了其针灸学术思想。该文应用中医文献研究及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中外科疾病的病因、病... 近代著名针灸学家罗兆琚所著《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收录了当今中医临床分科中的外科病证150余种,详列诊治指南,体现了其针灸学术思想。该文应用中医文献研究及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中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状、治疗、助治及附记中所体现的理、法、方、穴、术之规律进行初步归纳与总结。罗兆琚认为针灸外科诊疗特色包括4个方面,即详究辨证,统以八纲;内外同治,平秘阴阳;刺灸放血,相机应变;近治远取,善用奇穴。罗兆琚在针灸治疗外科疾患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现代针灸治疗外科病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 针灸 中医外科 罗兆琚 经验总结
下载PDF
针灸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管世豪 周可艳 +3 位作者 徐培鑫 袁红 孙军刚 王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15-318,共4页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医针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凭借着独特的优势走出国门,日益国际化,为全球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针灸在国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被西化、中医特色被淡化、进程缓慢。因此,产出为国际所认...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医针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凭借着独特的优势走出国门,日益国际化,为全球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针灸在国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被西化、中医特色被淡化、进程缓慢。因此,产出为国际所认可的针灸标准和相关专利刻不容缓,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产出标准化的智能针灸医疗设备,从而推动传统针灸健康发展,促进针灸国际化,为世界人民的健康献出中国力量,体现大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机器人 智能医疗设备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陆氏针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20
作者 尤晓欣 苏肇家 +3 位作者 赵巍 王珍贞 田立霞 裴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 评价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妇科2021年4月—2022年1月治疗的6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硝唑片0.2 g每晚纳入阴道,连用... 目的 评价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妇科2021年4月—2022年1月治疗的6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硝唑片0.2 g每晚纳入阴道,连用1周停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陆氏针灸针刺治疗,1次/d,隔日治疗,治疗10次停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并评定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为83.3%(25/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7%(2/30),对照组为28.0%(7/2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硝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阴道炎 针刺 陆氏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