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元及定义
1
作者 杨丽红 张超 +4 位作者 李泽芳 杨趁 王飞 杜宇征 史慧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3-2032,共10页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理和挖掘提供保障,病例注册登记属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元素的一致性是保证计划实施、数据质量高效、临床研究证据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课题组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制订了本课题的数据元及定义,以期优化针灸防治中风病临床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针灸治疗 注册登记 数据元素 数据质量 研究范式
下载PDF
针灸治疗质量安全管理标准的应用实践
2
作者 王明宇 邱春艳 +2 位作者 于佳琪 邢佳楠 刘月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中国医院协会颁布的《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第2-27部分:患者服务中医药治疗”规范了针灸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人员基于此搭建针灸治疗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框架,确立人员管理、治疗管理、不良事件处理3个环节、10个节点、14... 中国医院协会颁布的《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第2-27部分:患者服务中医药治疗”规范了针灸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人员基于此搭建针灸治疗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框架,确立人员管理、治疗管理、不良事件处理3个环节、10个节点、14个要素的框架体系。标准实施后,针灸不良事件减少,门诊投诉率降低,院感防控落实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标准化
下载PDF
针灸治疗学各论三部式简易教学模式简介
3
作者 罗本华 《职业教育(汉斯)》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简介了针灸治疗学各论理论教学的“识病”、“辨证”和“治法”三部分简易模式。该三部分简易模式从根本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和有利于以针灸治疗学的实践教学。该简易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和临床知识能力、中医... 本文简介了针灸治疗学各论理论教学的“识病”、“辨证”和“治法”三部分简易模式。该三部分简易模式从根本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和有利于以针灸治疗学的实践教学。该简易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和临床知识能力、中医辨证思维能力、针灸治病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也有利于以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病 辨证 治法 针灸治疗学各论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针灸治疗与评价中的运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仲思潼 吕晓琳 +5 位作者 朱瑾怡 杨成妍 常新玥 孙忠人 杨蕊 尹洪娜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前,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索针灸作用机制并客观判断其疗效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如何将针灸治疗量化与标准化是近几年针灸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超声技术不仅是重要的物理影像诊断方法,更是极其成熟的研究手段,甚至可在一定范围内参... 目前,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索针灸作用机制并客观判断其疗效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如何将针灸治疗量化与标准化是近几年针灸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超声技术不仅是重要的物理影像诊断方法,更是极其成熟的研究手段,甚至可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疾病的治疗。将超声技术引入针灸学研究领域,除了辅助治疗以外,还可通过影像学实时、动态地观察针灸疗效,为其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对量化与标准化针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超声技术可反映针灸效应机制,可辅助针灸治病以提高疗效,可对针灸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并可帮助精准判定穴位、确定安全有效的进针位置、实时可视化反映治疗前后机体的变化。下一步可对如何将超声技术更全面地引入针灸学的治疗与评价系统做更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明确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超声技术 机制 研究进展 应用优势
下载PDF
不同时间针灸治疗联合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罗颖慧 王琼 +3 位作者 欧阳梦婷 邹秋玉 殷冰清 袁家秀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时间针灸治疗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为优化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6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时间针灸治疗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为优化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6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干预组运用针灸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治疗,共干预1个月。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早期干预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晚期干预组[86.54%(45/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干预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9.23%(36/52)](P<0.05)。干预后,早期干预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晚期干预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针灸治疗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针灸治疗 个性化膀胱再训练 膀胱功能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朱志恒 潘向东 +2 位作者 叶琦 申友奎 彭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各亚型中高居第二位,是我国成人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2])。微创外科手术是脑出血治疗中快速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各亚型中高居第二位,是我国成人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2])。微创外科手术是脑出血治疗中快速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创伤小、见效快而广受好评,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经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且对于致残率、病死率等远期收益有限。因此,减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改善远期预后,缩短康复时间仍是临床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针灸治疗 微创手术 自发性脑出血 恢复期
下载PDF
阳痿针灸治疗思路的历史变迁
7
作者 张煜 杨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00-506,共7页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发现早期更侧重于从“形”的角度,针对病位;其后更侧重于从“用”的角度,着眼于补肾壮阳;民国时期在西医东渐和日本针灸影响下,又转向重视“形”,立足于神经生理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向传统中医理...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发现早期更侧重于从“形”的角度,针对病位;其后更侧重于从“用”的角度,着眼于补肾壮阳;民国时期在西医东渐和日本针灸影响下,又转向重视“形”,立足于神经生理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向传统中医理论回归的趋势下,采取“形用结合”的方法,对现代针灸临床教育影响深远。研究表明,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历史变迁的背后是基于中医理论对该病认识的几番转变。由此提示,在针灸学术的历代传承过程中,知识性内容存在演化变迁的特点,对于当下习以为常的表述与认知,更需要放宽视域,系统考察,深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 针灸治疗思路 历史变迁
下载PDF
针灸治疗学微课辅助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策略
8
作者 刘雅儒 屠建锋 +1 位作者 睢明河 王燕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针灸临床实践能力是针灸治疗学课程乃至针灸专业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课程目前存在临床场景还原难、实践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契合度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微课是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具有情景化、时长短、... 针灸临床实践能力是针灸治疗学课程乃至针灸专业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课程目前存在临床场景还原难、实践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契合度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微课是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具有情景化、时长短、针对性强的特点。它适用于知识点有内部逻辑完整性、在知识体系中分布较分散的操作技能类教学活动。因此,此文讨论采用微课实现针灸治疗学教学模式重塑的策略,以期实现针灸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微课 教学改革 临床实践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Meta分析
9
作者 孙洪琼 姚倩 +1 位作者 丁玲 蒋胜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研究者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研究者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5日。采用Cochrane 5.1.0版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的评估。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基本信息及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使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共14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针灸治疗可提高骨质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OR=4.91,95%CI(3.34,7.22),P<0.00001],减轻患者的疼痛[MD=-1.57,95%CI(-2.13,-1.01),P<0.00001],降低功能障碍的程度[MD=4.63,95%CI(3.10,6.17),P<0.00001],提高活动能力[MD=-4.82,95%CI(-7.83,-1.81),P=0.002],提高硬骨素水平[MD=0.99,95%CI(0.63,1.35),P<0.00001],提高血清DKK1水平[MD=0.75,95%CI(0.63,0.87),P<0.00001]。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可提高骨质增生患者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增强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血清硬骨素、DKKI水平,降低功能障碍程度,并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骨质增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MuratGulnar 米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917-3922,共6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最常见的关节退化形式,近几十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约有2.5亿人群患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好发部位于大关节,以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发病率最高。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简便廉效,副作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最常见的关节退化形式,近几十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约有2.5亿人群患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好发部位于大关节,以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发病率最高。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简便廉效,副作用少,收效甚佳。笔者综述近5年来膝骨关节炎的针灸治疗及研究新进展,旨在研究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以增进患者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Miller原理的分层模拟教学法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石峻林 曹夏 肖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针灸治疗学》课程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是高年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由理论向实践过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文章针对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背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特点,明确了Miller原理的分层模拟教学方法,并将该方法分别运... 《针灸治疗学》课程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是高年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由理论向实践过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文章针对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背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特点,明确了Miller原理的分层模拟教学方法,并将该方法分别运用于《针灸治疗学》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发现基于Miller原理的分层模拟教学方法可以紧密联系理论与实践,提高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临床针灸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原理 分层模拟 教学方法 针灸治疗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进展
12
作者 刘泉秀 樊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77-79,共3页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查阅了近年文献资料,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同针刺手法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常见的联合治法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简要的点评,以期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为周围性...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查阅了近年文献资料,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同针刺手法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常见的联合治法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简要的点评,以期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为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雨 刘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5-0008,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包括该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原则等。其次,详细介绍了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包括调整肠道菌群、调节脂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 本文主要研究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包括该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原则等。其次,详细介绍了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包括调整肠道菌群、调节脂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等。最后,归纳总结了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情况,包括针灸单独治疗、针灸与药物联合治疗等。针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法。虽然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其疗效,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完善相关研究,以更好地推广和应用针灸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
14
作者 郑春雨 马帅 冯慧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8例2019年8月—2020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胃痛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8例2019年8月—2020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胃痛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胃镜黏膜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胃镜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GAS、MTL、SS、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VI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胃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脾胃虚寒 附子理中丸 针灸治疗
下载PDF
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进展
15
作者 李亚贤 王裕贤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肩周炎(SP)是以肩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SP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虽然SP有自限性倾向,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于SP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其中针灸治疗S... 肩周炎(SP)是以肩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SP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虽然SP有自限性倾向,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于SP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其中针灸治疗SP有其独特优势,具有“简”“便”“效”“廉”的特色,临床上既可以采取单一疗法,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结合治疗。本章内容对SP的针灸治疗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今后对SP的了解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肩周炎 临床进展
下载PDF
观察失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方案的效果
16
作者 孙鹏 张萍 刘翠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失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失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 目的:观察失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失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诊疗方案治疗。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2组中医症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BPRS)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BPRS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PSQ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针灸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失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状况和精神状态,逐渐提升其中医治疗症状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精神分裂症 针灸治疗方案 中医症状 睡眠质量 并发症 阿普唑仑
下载PDF
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陈文祥 陶业伟 +1 位作者 马新强 蔡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1-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帮助更多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寻找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接受治疗的先... 目的:探讨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帮助更多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寻找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SF-36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以其针对性、精细化为特点,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也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不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补气益肾活血方 针灸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症状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姚洪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4-006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针灸在改善慢性失眠症状方面的实际成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50位长期失眠患者展开了分组探讨:针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较。针刺团队遵循每周三次、总计八周的时间表展开针灸疗程,对照组进行了模拟针灸实验。运用医院焦虑... 本研究旨在探究针灸在改善慢性失眠症状方面的实际成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50位长期失眠患者展开了分组探讨:针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较。针刺团队遵循每周三次、总计八周的时间表展开针灸疗程,对照组进行了模拟针灸实验。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失眠症的严重程度。此外,剖析针灸对神经内分泌领域的影响,以血浆皮质醇浓度为测定依据。结果 完成针灸疗程后,参与者的睡眠品质指数(PSQI)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HADS的焦虑与抑郁成分大幅降低,相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针灸术显著削减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方面表现出显著特征(概率不超过5%)。结论 在慢性失眠症的诊疗过程中,针灸成效凸显无疑。这种现象或许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机制的调控关系密切相关。因此,针灸被视为一种疗效卓著的疗法,广泛认可的目标在于提升长期失眠患者的睡眠品质及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慢性失眠 睡眠质量 神经内分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灸治疗腰痛的溯源寻微
19
作者 孙宇霆 王也 马长春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腰痛在古籍文献中有较多治疗方法,针灸治疗腰痛的历史由来已久,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的发展皆以此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针灸甲乙经》发展了刺络放血疗法;隋唐时期的《备急千金要方》显示利用灸法治疗腰痛;宋... 腰痛在古籍文献中有较多治疗方法,针灸治疗腰痛的历史由来已久,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的发展皆以此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针灸甲乙经》发展了刺络放血疗法;隋唐时期的《备急千金要方》显示利用灸法治疗腰痛;宋金元时期《针灸资生经》强调针药并用;明清时期《针灸大成》较为具体地对腰痛进行分型,并强调针、灸、药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针灸治疗 古籍文献
下载PDF
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讨
20
作者 郑超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药内服+中医手法+针灸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对比研究,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中药内服+中医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药内服+中医手法+针灸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对比研究,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中药内服+中医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JOA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法评分)。结果: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提升明显(P<0.05);治疗前,与参照组VAS评分比较,研究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VAS评分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治疗前,与参照组JOA评分比较,研究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JOA评分比较,研究组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期间,中药内服+中医手法+针灸方法,可将整体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同时将疼痛程度以及腰椎功能显著改善,可促进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服 中医手法 针灸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VAS评分 JOA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