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许荣正
王美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627-630,共4页
针至病所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近病所或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针灸治疗理论,其侧重于治疗"结聚"一类的疾病。气至病所是在经络感传的基础上,靠针刺激发经气感传到病所,侧重治疗经络气机及脏腑...
针至病所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近病所或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针灸治疗理论,其侧重于治疗"结聚"一类的疾病。气至病所是在经络感传的基础上,靠针刺激发经气感传到病所,侧重治疗经络气机及脏腑气机引发疾病的治疗理论。两者寓辅为用,又有各自相关的内涵。通过该命题的研究,可解决针灸经典理论平台的缺失,特别是针至病所的理论目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
灸疗法
针至病所
气
至病
所
原文传递
针至病所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13
2
作者
许荣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针至病所
《内经》
治疗理念
针
灸临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灵枢·官针》针法效用——针至病所
被引量:
11
3
作者
谷忠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49,共1页
针刺手法是直接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古人论述很多,如《灵枢.官针》中所载的“九刺”、“十二刺”等对当今针灸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典型而多见的临床症状是颈项肩背部肌肉酸痛,甚者肩臂麻木、疼...
针刺手法是直接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古人论述很多,如《灵枢.官针》中所载的“九刺”、“十二刺”等对当今针灸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典型而多见的临床症状是颈项肩背部肌肉酸痛,甚者肩臂麻木、疼痛。据《素问.调经论篇》“病在肉,调之分肉”的理论,采用分刺的方法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色斑虽然病因种种,但是,问题之关键是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面部的皮肤失于气血的濡养,发病的部位在面部的皮肤。以针至病所为原则,采用浮刺的方法,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至病所
分刺
浮刺
颈椎
病
色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至病所与针灸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
8
4
作者
许荣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2-342,共1页
"针至病所"在针灸古籍中多有记载,包括针具的选择,专有疾病的治疗,针刺方法的应用,但未形成"针至病所"的学术理论体系.传统的针灸早已明确提出了"气至病所"作为调理气机,提高疗效的标准.但对"针至病...
"针至病所"在针灸古籍中多有记载,包括针具的选择,专有疾病的治疗,针刺方法的应用,但未形成"针至病所"的学术理论体系.传统的针灸早已明确提出了"气至病所"作为调理气机,提高疗效的标准.但对"针至病所"的学术观点尚缺乏应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
灸
中医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继洲寒热针法与针至病所理论关系之探讨
5
作者
王潇依
王美萍
许荣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5期688-689,共2页
杨继洲在《金针赋》九六针法的基础上,于《针灸大成·策论》的《针有深浅策》中提出了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病机及针法,以九阳数、六阴数之针法在特定的穴位层面上加以操作,以达到治疗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临床病证。针至病所是在...
杨继洲在《金针赋》九六针法的基础上,于《针灸大成·策论》的《针有深浅策》中提出了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病机及针法,以九阳数、六阴数之针法在特定的穴位层面上加以操作,以达到治疗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临床病证。针至病所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向病所或者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针尖治疗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继洲
针
法
所理
寒热
针至病所
治疗理论
《金
针
赋》
临床
病
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理论对头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春刚
康千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44-45,共2页
通过分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两种理论,使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依据得以充实。结合文献和临床观察总结,发现单纯运用"气至病所"或"针至病所"理论,对如何通过针刺得气来改善病症进行解释,存在...
通过分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两种理论,使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依据得以充实。结合文献和临床观察总结,发现单纯运用"气至病所"或"针至病所"理论,对如何通过针刺得气来改善病症进行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双方的优点彼此结合,取长补短,可以弥补单一理论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头
针
中风
偏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至病所——《灵枢》蕴藏的中医微创理念
被引量:
3
7
作者
傅平
樊效鸿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3期66-68,共3页
《灵枢》记载的“针至病所”理论实质上蕴藏着中医微创技术的起源。“九针”作为古典针法的重要刀针器械工具,依据“皮脉筋肉骨五体”和“浅、中、深三部”分部理论,明确痹痛病位和治疗层次,联合运用多种刀针刺法,达到病变部位软组织减...
《灵枢》记载的“针至病所”理论实质上蕴藏着中医微创技术的起源。“九针”作为古典针法的重要刀针器械工具,依据“皮脉筋肉骨五体”和“浅、中、深三部”分部理论,明确痹痛病位和治疗层次,联合运用多种刀针刺法,达到病变部位软组织减张减压的目的。然而,为了将这一中医微创技术发扬光大,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古典针道进行诠释和推演,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构建新的理论以指引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
针至病所
层次分部理论
九
针
中医微创
理论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针至病所”理论浅析针刺治疗术后皮肤瘙痒症
被引量:
1
8
作者
効迎春
羊璞
+1 位作者
赵文勇
惠建荣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4期52-55,共4页
术后皮肤瘙痒症是由于使用某些镇痛或抗凝药物所导致的机体过敏现象,以全身泛发性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针至病所”以针尖直刺病所达到“以针调气”进而治疗疾病。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针刺夹脊穴可...
术后皮肤瘙痒症是由于使用某些镇痛或抗凝药物所导致的机体过敏现象,以全身泛发性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针至病所”以针尖直刺病所达到“以针调气”进而治疗疾病。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针刺夹脊穴可直达病所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拮抗瘙痒介质减轻并缓解瘙痒,达到“针至病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至病所
针
刺
夹脊穴
术后皮肤瘙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针刺“气至病所”与“针至病所”
被引量:
7
9
作者
刘宏霞
甘霖
林咸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
81
10
作者
董宝强
林星星
+5 位作者
王树东
田辉
张志星
隋月娇
张文静
宋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7-189,192,共4页
"气至病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应遵循的理论原则,但若完全套用该理论指导经筋刺法则显得牵强。人体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体,故针刺层次也不尽相同。在面对疾病时,应该遵循先判断病位在哪一层次,然后将针刺...
"气至病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应遵循的理论原则,但若完全套用该理论指导经筋刺法则显得牵强。人体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体,故针刺层次也不尽相同。在面对疾病时,应该遵循先判断病位在哪一层次,然后将针刺入疾病所在之处的原则。"气至病所"适用于经脉刺法。经筋为病,首在"横络",法在"解结",解结法就是针至病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治则,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法
经筋
针至病所
经脉
气
至病
所
横络
解结法
原文传递
“气至病所”针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耀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 :观察气至病所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0例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例随机分成“气至病所”针法组与常规针法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气至病所组治愈率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气至病所”针法是一种治疗臀上皮神经损...
目的 :观察气至病所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0例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例随机分成“气至病所”针法组与常规针法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气至病所组治愈率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气至病所”针法是一种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损伤
“气
至病
所”
针
法
治疗
疗效观察
针
灸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龙戏珠”针法治疗眼疾探析
12
作者
阙雪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为郑魁山教授家传针法之一的“二龙戏珠”针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详细介绍郑老家传针法“二龙戏珠”的操作准备、消毒及进针操作、针法注意事项,并选取一则“二龙戏珠”针法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案例加...
[目的]为郑魁山教授家传针法之一的“二龙戏珠”针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详细介绍郑老家传针法“二龙戏珠”的操作准备、消毒及进针操作、针法注意事项,并选取一则“二龙戏珠”针法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案例加以按评,以探讨“二龙戏珠”针法的中医针灸理论来源,即“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结果]“二龙戏珠”在操作中强调上下眼睑的感传,因感传如两条龙包围眼珠而得名。该针法扩大针刺作用面,疏通眼周经气。通过“目-经络-脏腑”循行,调和机体阴阳,使阴平阳秘、正气自得,达到祛邪风止痒、通畅经络的目的,有效治疗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二龙戏珠”针法融合了“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两种中医针灸理念,于眼周穴位进行干预,有效刺激局部气血、缩短经络感传距离、增强针感。[结论]“二龙戏珠”针法善于畅经络、通气血,对反复过敏性结膜炎等气血不通的眼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龙戏珠”
针
法
过敏性结膜炎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医案
郑魁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至骨针法针刺特色初探
被引量:
4
13
作者
邹德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2期83-86,共4页
至骨针法是集触诊、针刺、导引、正念疗法为一体的新型针法。该针法以触至病所为先导,通过循“骨”触诊,辅助腧穴的诊断和靶点选择。进针讲究针尖至骨或贴骨进针,以针至病所,通经活络,松解粘连。行针注重医患互动,医者意守神气,逼气至病...
至骨针法是集触诊、针刺、导引、正念疗法为一体的新型针法。该针法以触至病所为先导,通过循“骨”触诊,辅助腧穴的诊断和靶点选择。进针讲究针尖至骨或贴骨进针,以针至病所,通经活络,松解粘连。行针注重医患互动,医者意守神气,逼气至病所;患者意守感传,配合主被动的意念活动、呼吸活动、肢体运动、脏腑活动,导气至病所。对病位较深、病情顽固的疼痛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骨
针
法
触诊
导引
针至病所
气
至病
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是穴短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郑宏立
《光明中医》
2019年第5期757-759,共3页
目的观察以阿是穴短刺法为主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阿是穴短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疼痛积分(VAS)、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作...
目的观察以阿是穴短刺法为主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阿是穴短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疼痛积分(VAS)、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作为评定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积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采用阿是穴短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简便易行,临床疗效可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三横突综合征
阿是穴
短刺法
针至病所
腰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目前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
12
15
作者
许荣正
王美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1-1173,共3页
浮针是近年来出现最具有创新性的一种新型的针灸疗法,临床止痛疗效确切;但从目前浮针疗法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着几大误区及困惑。文章整合了传统的中医理论,从针至病所理论角度加以思考,以期推进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浮
针
疗法
中医传统理论
针至病所
原文传递
题名
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许荣正
王美萍
机构
台州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627-630,共4页
基金
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061.KV09)
文摘
针至病所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近病所或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针灸治疗理论,其侧重于治疗"结聚"一类的疾病。气至病所是在经络感传的基础上,靠针刺激发经气感传到病所,侧重治疗经络气机及脏腑气机引发疾病的治疗理论。两者寓辅为用,又有各自相关的内涵。通过该命题的研究,可解决针灸经典理论平台的缺失,特别是针至病所的理论目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针
灸疗法
针至病所
气
至病
所
Keywords
acupuncture therapeutic method
" acupuncture needle reaches disease location"
"qi reaches disease location"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针至病所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13
2
作者
许荣正
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针至病所
《内经》
治疗理念
针
灸临床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灵枢·官针》针法效用——针至病所
被引量:
11
3
作者
谷忠悦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49,共1页
文摘
针刺手法是直接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古人论述很多,如《灵枢.官针》中所载的“九刺”、“十二刺”等对当今针灸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典型而多见的临床症状是颈项肩背部肌肉酸痛,甚者肩臂麻木、疼痛。据《素问.调经论篇》“病在肉,调之分肉”的理论,采用分刺的方法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色斑虽然病因种种,但是,问题之关键是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面部的皮肤失于气血的濡养,发病的部位在面部的皮肤。以针至病所为原则,采用浮刺的方法,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针至病所
分刺
浮刺
颈椎
病
色斑
分类号
R221.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至病所与针灸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
8
4
作者
许荣正
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2-342,共1页
文摘
"针至病所"在针灸古籍中多有记载,包括针具的选择,专有疾病的治疗,针刺方法的应用,但未形成"针至病所"的学术理论体系.传统的针灸早已明确提出了"气至病所"作为调理气机,提高疗效的标准.但对"针至病所"的学术观点尚缺乏应有的探讨.
关键词
针
灸
中医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继洲寒热针法与针至病所理论关系之探讨
5
作者
王潇依
王美萍
许荣正
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5期688-689,共2页
文摘
杨继洲在《金针赋》九六针法的基础上,于《针灸大成·策论》的《针有深浅策》中提出了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病机及针法,以九阳数、六阴数之针法在特定的穴位层面上加以操作,以达到治疗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临床病证。针至病所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向病所或者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针尖治疗理论。
关键词
杨继洲
针
法
所理
寒热
针至病所
治疗理论
《金
针
赋》
临床
病
证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理论对头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春刚
康千红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44-45,共2页
文摘
通过分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两种理论,使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依据得以充实。结合文献和临床观察总结,发现单纯运用"气至病所"或"针至病所"理论,对如何通过针刺得气来改善病症进行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双方的优点彼此结合,取长补短,可以弥补单一理论的缺失。
关键词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头
针
中风
偏瘫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至病所——《灵枢》蕴藏的中医微创理念
被引量:
3
7
作者
傅平
樊效鸿
机构
来凤县中心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3期66-68,共3页
文摘
《灵枢》记载的“针至病所”理论实质上蕴藏着中医微创技术的起源。“九针”作为古典针法的重要刀针器械工具,依据“皮脉筋肉骨五体”和“浅、中、深三部”分部理论,明确痹痛病位和治疗层次,联合运用多种刀针刺法,达到病变部位软组织减张减压的目的。然而,为了将这一中医微创技术发扬光大,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古典针道进行诠释和推演,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构建新的理论以指引临床。
关键词
《灵枢》
针至病所
层次分部理论
九
针
中医微创
理论发展
Keywords
Lingshu
acupuncture reaches disease location
hierarchical division theory
nine needles
minimally invasive concept of TCM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针至病所”理论浅析针刺治疗术后皮肤瘙痒症
被引量:
1
8
作者
効迎春
羊璞
赵文勇
惠建荣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4期52-5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606)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6JQ8020)。
文摘
术后皮肤瘙痒症是由于使用某些镇痛或抗凝药物所导致的机体过敏现象,以全身泛发性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针至病所”以针尖直刺病所达到“以针调气”进而治疗疾病。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针刺夹脊穴可直达病所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拮抗瘙痒介质减轻并缓解瘙痒,达到“针至病所”的目的。
关键词
针至病所
针
刺
夹脊穴
术后皮肤瘙痒
Keywords
Needle to disease location
Acupuncture
Jiaji points
Postoperative pruritus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针刺“气至病所”与“针至病所”
被引量:
7
9
作者
刘宏霞
甘霖
林咸明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基金
“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针灸脑病学,编号:2017-XK-A18。
文摘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黄帝内经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
81
10
作者
董宝强
林星星
王树东
田辉
张志星
隋月娇
张文静
宋杰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7-189,19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4050)
文摘
"气至病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应遵循的理论原则,但若完全套用该理论指导经筋刺法则显得牵强。人体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体,故针刺层次也不尽相同。在面对疾病时,应该遵循先判断病位在哪一层次,然后将针刺入疾病所在之处的原则。"气至病所"适用于经脉刺法。经筋为病,首在"横络",法在"解结",解结法就是针至病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治则,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更为紧密。
关键词
刺法
经筋
针至病所
经脉
气
至病
所
横络
解结法
Keywords
acupuncture
aponeurotic channel
acupuncture reaching affected area
meridians
Qi reaching affected area
transverse collaterals
dispersing mass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气至病所”针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耀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出处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30-31,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气至病所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0例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例随机分成“气至病所”针法组与常规针法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气至病所组治愈率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气至病所”针法是一种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损伤
“气
至病
所”
针
法
治疗
疗效观察
针
灸疗法
Keywords
Contusion/acup ther
Pain/Needling methods
分类号
R277.76 [医药卫生—中医学]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龙戏珠”针法治疗眼疾探析
12
作者
阙雪云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文摘
[目的]为郑魁山教授家传针法之一的“二龙戏珠”针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详细介绍郑老家传针法“二龙戏珠”的操作准备、消毒及进针操作、针法注意事项,并选取一则“二龙戏珠”针法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案例加以按评,以探讨“二龙戏珠”针法的中医针灸理论来源,即“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结果]“二龙戏珠”在操作中强调上下眼睑的感传,因感传如两条龙包围眼珠而得名。该针法扩大针刺作用面,疏通眼周经气。通过“目-经络-脏腑”循行,调和机体阴阳,使阴平阳秘、正气自得,达到祛邪风止痒、通畅经络的目的,有效治疗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二龙戏珠”针法融合了“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两种中医针灸理念,于眼周穴位进行干预,有效刺激局部气血、缩短经络感传距离、增强针感。[结论]“二龙戏珠”针法善于畅经络、通气血,对反复过敏性结膜炎等气血不通的眼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关键词
“二龙戏珠”
针
法
过敏性结膜炎
气
至病
所
针至病所
医案
郑魁山
Keywords
two dragons play bead acupuncture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Qi extending affected parts
needle to disease location
medical cases
ZHENG Kuishan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至骨针法针刺特色初探
被引量:
4
13
作者
邹德辉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2期83-86,共4页
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21169)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点实验室(SZX2020015)
+2 种基金
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GJJG204)
唐山市科技局项目(18130204B)
2021年度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院内开放课题(ZY2021002)。
文摘
至骨针法是集触诊、针刺、导引、正念疗法为一体的新型针法。该针法以触至病所为先导,通过循“骨”触诊,辅助腧穴的诊断和靶点选择。进针讲究针尖至骨或贴骨进针,以针至病所,通经活络,松解粘连。行针注重医患互动,医者意守神气,逼气至病所;患者意守感传,配合主被动的意念活动、呼吸活动、肢体运动、脏腑活动,导气至病所。对病位较深、病情顽固的疼痛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
至骨
针
法
触诊
导引
针至病所
气
至病
所
Keywords
"touching-bone"acupuncture
palpation
daoyin
acupuncture needle to disease site
Qi to disease site
分类号
R245.32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是穴短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郑宏立
机构
延庆区张山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9年第5期757-759,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以阿是穴短刺法为主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阿是穴短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疼痛积分(VAS)、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作为评定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积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采用阿是穴短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简便易行,临床疗效可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腰三横突综合征
阿是穴
短刺法
针至病所
腰痛
分类号
R246.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目前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
12
15
作者
许荣正
王美萍
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1-117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台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No.061KY09)
文摘
浮针是近年来出现最具有创新性的一种新型的针灸疗法,临床止痛疗效确切;但从目前浮针疗法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着几大误区及困惑。文章整合了传统的中医理论,从针至病所理论角度加以思考,以期推进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浮
针
疗法
中医传统理论
针至病所
Keywords
Floating acupuncture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cupuncture needle reaches disease location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的相关性研究
许荣正
王美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
24
原文传递
2
针至病所的传承与发展
许荣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灵枢·官针》针法效用——针至病所
谷忠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针至病所与针灸疗效的关系
许荣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杨继洲寒热针法与针至病所理论关系之探讨
王潇依
王美萍
许荣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理论对头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意义
刘春刚
康千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针至病所——《灵枢》蕴藏的中医微创理念
傅平
樊效鸿
《西部中医药》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针至病所”理论浅析针刺治疗术后皮肤瘙痒症
効迎春
羊璞
赵文勇
惠建荣
《中医药信息》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谈针刺“气至病所”与“针至病所”
刘宏霞
甘霖
林咸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
董宝强
林星星
王树东
田辉
张志星
隋月娇
张文静
宋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1
原文传递
11
“气至病所”针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吴耀
《针灸临床杂志》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二龙戏珠”针法治疗眼疾探析
阙雪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至骨针法针刺特色初探
邹德辉
《中医药导报》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阿是穴短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郑宏立
《光明中医》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对目前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考
许荣正
王美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