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鞍山市辖区8条通江河道钉螺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汪为春 詹惕 +4 位作者 朱应富 费广好 王克喜 王怀智 郑训文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8年第3期162-163,共2页
马鞍山市部分辖区属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流行区分布在西部濒江的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东部为血吸虫病的非流行区。2006年底,有钉螺面积188.7万平方米,其中99%分布在长江外滩以及小黄洲外滩。除锁溪河以及采石河下游入江口... 马鞍山市部分辖区属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流行区分布在西部濒江的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东部为血吸虫病的非流行区。2006年底,有钉螺面积188.7万平方米,其中99%分布在长江外滩以及小黄洲外滩。除锁溪河以及采石河下游入江口段历史有钉螺外.辖区内的其他通江河道流域均无有钉螺分布报告。2007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市辖区八条通江河道的钉螺调查,旨在摸清钉螺是否沿水系向内河流域蔓延,掌握螺情动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调查 通江河道 马鞍山市 传播控制地区 血吸虫病 非流行区 长江外滩 钉螺面积
下载PDF
钉螺调查面积的适宜度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民义 陈弘 王安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在血吸虫病防治钉螺调查中,工作计划往往确定了调查多少村、调查环境占总环境的比重等,而不事先订立钉螺调查面积,不能预先制订调查面积的原因是缺乏可参照性指标。而事后作出的调查面积汇总数则因事先指导性缺失使得参考价值有所损... 在血吸虫病防治钉螺调查中,工作计划往往确定了调查多少村、调查环境占总环境的比重等,而不事先订立钉螺调查面积,不能预先制订调查面积的原因是缺乏可参照性指标。而事后作出的调查面积汇总数则因事先指导性缺失使得参考价值有所损失,而且大都是因调查面积汇总数偏离当地血防客观情况所致。如何将工作项目掌握在可控制范畴,使钉螺调查面积与当地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相适合,尽量避免查螺中的盲目性,使有限的血防经费获得最大的效益,加快达到控制血吸虫病防治目标,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钉螺调查面积适宜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调查 适宜度 面积 血吸虫病防治 参考价值 工作项目 流行情况 盲目性
下载PDF
无锡市惠山区历史螺点复现钉螺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国强 刘甜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97-197,共1页
关键词 钉螺调查 无锡市 惠山区 传播阻断标准 血吸虫病 血防监测 锡山市 流行村
下载PDF
捕虾网具夹带钉螺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生茂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66-166,共1页
蒲圻市赤壁镇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全镇钉螺面积290.5万m^2,分布在长江陆水河沿岸19km的江河外滩,钉螺密度最高73只/0.11m^2.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卖虾子渔户的篮子内发现37只活钉螺.为进一步了解钉螺扩散情况,于1992年8月6日—10日,对... 蒲圻市赤壁镇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全镇钉螺面积290.5万m^2,分布在长江陆水河沿岸19km的江河外滩,钉螺密度最高73只/0.11m^2.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卖虾子渔户的篮子内发现37只活钉螺.为进一步了解钉螺扩散情况,于1992年8月6日—10日,对沿江渔户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虾网 钉螺调查 钉螺扩散 血吸虫病流行 钉螺密度 钉螺面积 现场调查 血吸虫病防治 水下钉螺 重疫区
下载PDF
洱源县前甸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感染性钉螺调查
5
作者 李武良 杨文灿 施学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9-129,132,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钉螺 血吸虫病 监测点 国家级 洱源县 钉螺调查 钉螺分布 感染机会
下载PDF
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季节钉螺调查
6
作者 周开德 郭文 +4 位作者 马宝华 杜景强 胡云祥 周德维 熊学普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7-117,共1页
为了解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季节残存钉螺的分布状况,我们于1993年1—12月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红岩乡班局村和寅街乡寅街村的灌溉沟、菜园沟、稻田3种有螺环境逐月进行定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 法二 在红岩乡班局村... 为了解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季节残存钉螺的分布状况,我们于1993年1—12月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红岩乡班局村和寅街乡寅街村的灌溉沟、菜园沟、稻田3种有螺环境逐月进行定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 法二 在红岩乡班局村和寅街乡寅街村选择上年查出有螺而未经灭螺的灌溉沟、菜园沟和稻田为调查点.其有螺面积依次为123m^2、1387m^2、284m^2.灌溉沟为间断性过水的田间小沟.菜园沟的1/2少量过水,约1/2为园中盲沟.稻田为30°左右的坡地,属高埂梯田.2 采取5m机械抽样方法于每月下旬进行调查.用8号铅丝制作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消灭 不同季节 血吸虫病防治 不同环境 灌溉沟 弥渡县 云南省 有螺框出现率 钉螺调查 稻田
下载PDF
嘉兴市2016年钉螺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亮 顾伟玲 富小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分析2016年嘉兴市钉螺调查结果,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开展了钉螺全面调查,调查环境包括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嘉兴市共调查了27 826处环... 目的分析2016年嘉兴市钉螺调查结果,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开展了钉螺全面调查,调查环境包括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嘉兴市共调查了27 826处环境,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市历史有螺环境24 402处,其中环境类型未改变占53.66%、部分改变占32.63%和彻底改变占13.71%。全市现有钉螺共12处,分布在3个县(市、区),有螺面积共7 930 m^2,均为复现面积;全市活螺平均密度为0.0002只/0.1 m^2,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0.0020%。杂草为有螺环境中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在环境数(占66.67%)、有螺面积(占64.31%)占比均较高。按环境类型统计,塘堰型的有螺环境数(占33.33%)和有螺面积(占54.22%)占比较高。现有螺区域主要分布于与周边有螺地区毗邻的相通水系及嘉兴市运河农场区域。结论首次建立了嘉兴市钉螺分布数据库和电子地图,未被改造的历史有螺环境及与周边有螺地区毗邻的相通水系、湿地公园和农场等场所将是嘉兴市钉螺监测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调查 嘉兴市
原文传递
标记重捕技术在钉螺种群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聪 李博 +2 位作者 易佳 万伦 刘斯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索运用标记重捕技术计算野外钉螺种群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实验基地内沟渠中的钉螺进行标记和重捕,推算钉螺的种群数量,与传统查螺方法比较后,评价标记重捕技术应用于钉螺野外调查的可行性。结果春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 目的探索运用标记重捕技术计算野外钉螺种群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实验基地内沟渠中的钉螺进行标记和重捕,推算钉螺的种群数量,与传统查螺方法比较后,评价标记重捕技术应用于钉螺野外调查的可行性。结果春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六条沟渠内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833、3345、6951、4772、3329、4188只,按照传统查螺法推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765、3251、6994、4739、3304、4105只;秋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190、3486、7808、5344、3968、4772只,传统查螺法推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094、3471、7866、5304、3729、4696只,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标记重捕技术可以用来推算钉螺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标记重捕技术 钉螺调查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南京市周家山江滩阳性钉螺14年纵向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钱翠英 徐国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掌握南京市周家山1989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后,江滩钉螺的感染情况,提供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法调查江滩钉螺分布,用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并现场调查野粪。结果 1990—2003年钉螺阳性率分别为0.7... 目的 掌握南京市周家山1989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后,江滩钉螺的感染情况,提供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法调查江滩钉螺分布,用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并现场调查野粪。结果 1990—2003年钉螺阳性率分别为0.76%、0.48%、0.28%、0.15%、0.05%、0.05%、0.17%、0.14%、0.14%、0.04%、0.16%、0.62%、0.38%和0.18%。2003年调查367框(0.1m^2),有螺框出现率88.8%,钉螺密度4.46只/0.1m^2。收集野鼠粪便27份,1份检出血吸虫卵。结论 江滩出现阳性钉螺与人群活动和野生动物,特别是野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调查 江滩
下载PDF
2005年华容河钉螺分布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燕国 蔡建新 +3 位作者 彭国忠 余文科 周德宏 刘岳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钉螺分布 华容河 防治 螺情动态 钉螺调查 流域
下载PDF
云南省拟钉螺作为狸殖吸虫与血吸虫中间宿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源华 陈溥林 顾金荣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277-282,415,共7页
自1981年开始,我们与美国费城自然科学院、云南省卫生防疫站以及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所等单位协作,先后对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西北部大理州以及中部的昆明市周围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拟钉螺的调查。已发现6个新种,其中一种景洪拟钉螺(Tr... 自1981年开始,我们与美国费城自然科学院、云南省卫生防疫站以及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所等单位协作,先后对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西北部大理州以及中部的昆明市周围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拟钉螺的调查。已发现6个新种,其中一种景洪拟钉螺(Tricula jinghongensis Guo and Gu,1985),是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和类中华血吸虫(Schistosoma sinensium-like blood fluke)的中间宿主。另一种博氏拟钉螺(T.bollingi),是我国新纪录,其始发现于泰国。感受性试验表明,其可感染中华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a mekongi),因此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公血吸虫 中华血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中间宿主 钉螺调查 景洪拟钉螺 博氏拟钉螺
下载PDF
武汉市南湖首次发现钉螺
12
作者 严志春 胡建国 +2 位作者 董泽俊 孙敏 汪光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武汉市 南湖 血吸虫病 水生贝类 农业大学 钉螺调查 未发现
下载PDF
安徽铜陵县2002~2003年螺情调查
13
作者 金江 安继胜 +2 位作者 周蜀辉 汤金美 何龙珠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1期49-49,共1页
为了探讨铜陵县螺情消长规律,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和2003年3~5月我们对全县进行了钉螺调查,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2002-2003年 铜陵县 螺情调查 安徽 2002年 消长规律 科学依据 防治工作 钉螺调查
下载PDF
长乐县消灭血吸虫病后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14
作者 赵友仁 林金财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4-64,共1页
长乐县血吸虫病经过近30年的积极防治,于1984年宣布消灭.为掌握消灭血吸虫病后残存钉螺的消长规律,预测其传播态势.我们于1985—1994年进行了流行病学监测.方法1 根据我县原疫区情况,每年选择三分之一的流行村于3—6月进行钉螺调查.2 ... 长乐县血吸虫病经过近30年的积极防治,于1984年宣布消灭.为掌握消灭血吸虫病后残存钉螺的消长规律,预测其传播态势.我们于1985—1994年进行了流行病学监测.方法1 根据我县原疫区情况,每年选择三分之一的流行村于3—6月进行钉螺调查.2 在原血吸虫病流行区.定期对7—14岁儿童300人左右进行血吸虫抗原皮内试验,了解低年龄组有无新感染出现.3 定期对3岁以内耕牛、山羊和野鼠进行粪检和肝脏解剖,调查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监测 血吸虫病流行区 皮内试验 吸虫感染 消长规律 血吸虫抗原 肝脏解剖 动物血 钉螺调查 长乐
下载PDF
2006年11月—2007年1月卫生法制要事回顾
15
《中国卫生法制》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卫生部2006年11月1日印发《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以规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推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规范》包括机构、人员、职责,钉螺调查、钉螺控制、人群病情调查、人群化疗、晚期病人调... 卫生部2006年11月1日印发《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以规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推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规范》包括机构、人员、职责,钉螺调查、钉螺控制、人群病情调查、人群化疗、晚期病人调查与救治、家畜查治和管理、健康教育、危险因素控制、疫情监测、突发疫情应急处理、信息管理、督导与考核等章,并附有《钉螺调查技术规范》、《药物灭螺技术规范》、《血吸虫病查病技术规范》、《血吸虫病人群化疗技术规范》、《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家畜血吸虫病查治技术规范》、《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法制 血吸虫病防治 晚期血吸虫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预防控制工作 钉螺调查 应急处理 突发疫情
下载PDF
2007-2008四川省眉山及广汉市血吸虫病水利防治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勇 钟波 +10 位作者 杨羽 徐亮 钱晓红 陈琳 万学祥 谭本福 邓启华 王志祥 蔡兴平 戴凯 邱东川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水利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为建立水利血防措施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眉山市东坡区秦家镇马桥村水利血防工程和广汉市连山镇石门村中沟环改水利血防工程以及工程所在村的其他非工程沟渠,用GPS测试沟渠坐标,采用系统抽样法,框距... 目的了解水利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为建立水利血防措施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眉山市东坡区秦家镇马桥村水利血防工程和广汉市连山镇石门村中沟环改水利血防工程以及工程所在村的其他非工程沟渠,用GPS测试沟渠坐标,采用系统抽样法,框距10m,检获的钉螺压碎镜检。选择眉山市东坡区马桥村和广汉市石门村的常住人口,抽取665岁常住居民不少于300名,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筛查,全部血检阳性者以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石门村中沟环改工程片区2007年硬化段沟渠两岸沿线调查,有螺框出现率为0.16%,平均活螺密度0.0015只/框(每框=0.11m2)。未硬化段调查,有螺框出现率7.84%,平均活螺密度0.2只/框。2008年硬化段沟渠两岸沿线调查,有螺框出现率0.77%,活螺密度0.014只/框,未硬化段调查,有螺框出现2%,活螺平均密度0.059只/框。马桥村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片区2007年硬化段两岸沿线调查,有螺框出现率0.21%,活螺平均密度0.002只/框。未硬化段调查,有螺框出现率0.96%,活螺平均密度0.096只/框。2008年硬化段两岸沿线调查,有螺框出现率0.20%,捕获活螺2只,活螺平均密度0.04只/框。血检阳性人群主要分布在2635岁及56岁以上两个年龄组,粪检阳性人群均分布在36岁以上年龄组。结论工程修建前沟渠有螺框出现率显著高于工程修建后沟渠,硬化沟渠对控制钉螺生长,降低钉螺密度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调查 水利工程 血吸虫病防治
原文传递
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苏影 祝红庆 +12 位作者 曹淳力 邓王平 鲍子平 贾铁武 李银龙 吕超 秦志强 张利娟 冯婷 杨帆 吕山 许静 李石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3-759,共7页
目的评估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对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5省开展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和钉螺孳生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根据历史疫情和受灾情况,每省抽取2个县(市、区)开展调查,分别... 目的评估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对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5省开展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和钉螺孳生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根据历史疫情和受灾情况,每省抽取2个县(市、区)开展调查,分别为湖南省南县、华容县,湖北省汉川市、黄石市阳新县,江西省庐山市、九江市濂溪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枞阳县,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扬州市邗江区。每县(市、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村。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2017—2019年查出人、畜活动频繁的有螺环境及本次受洪灾波及的历史无螺环境或达到无螺状态20年以上的环境开展钉螺调查。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捕获的钉螺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检测。在开展钉螺调查的环境中同时开展野外粪便(简称野粪)的调查,采集全部野粪并用毛蚴孵化法进行检测(一粪三检)。对钉螺和野粪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活螺框出现率(活螺框数/调查框数)、活螺平均密度(系统抽样活螺数/系统抽样调查框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现有钉螺孳生环境中环境抽查和系统抽样法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活螺框出现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64处现有钉螺孳生环境,捕获钉螺8904只,其中活螺7918只。总活螺框出现率为11.7%(1813/15464),其中环境抽查活螺框出现率为10.5%(679/6441),系统抽样活螺框出现率为12.6%(1134/902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P<0.01)。安徽枞阳县和贵池区系统抽样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60.2%(607/1008)和28.4%(251/882),均较其他县高(P<0.01)。安徽省枞阳县和贵池区的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2.177只/0.1 m^(2)和3.323只/0.1 m^(2),约为其他调查点10倍以上。LAMP法检测到1份采自安徽省贵池区钉螺的血吸虫阳性样品。在47处钉螺孳生环境中共检获野粪100份,其中血吸虫毛蚴孵化阳性野粪3份,均为牛粪,分布于江西省庐山市的2个环境和安徽省贵池区的1个环境。共调查44处本次洪灾波及的历史无螺环境或达到无螺状态20年以上的环境,采集钉螺572只,其中活螺550只。安徽贵池区(1处环境)和江西庐山市(2处环境)在潜在扩散区中发现钉螺,系统抽样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21.2%和4.5%,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1.254只/0.1 m^(2)和0.081只/0.1 m^(2)。LAMP法检测到2份采自江西省庐山市的钉螺血吸虫阳性样品。结论2020年洪涝灾害可能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传播范围,安徽省及江西省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前一年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洪涝灾害 传播风险 长江 钉螺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