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唑基P,N-双齿配体及其钌配合物的合成
1
作者 谭伟强 吕丽莉 +1 位作者 崔欢 夏岩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11,共4页
合成了新型吡唑基P,N-双齿配体3,5-二甲基-4-(2-二苯基膦乙基)吡唑(L),成功应用于构建钌(Ⅱ)配合物[Ru(η5-C5H5)Cl(PPh3)](L),配体中磷原子作为单齿配体配位到钌金属上形成中性金属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对配合物溶液结构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吡唑基 P N-双齿配体 (ii)配合
下载PDF
钌配合物[Ru(phen)_2(7-R-dppz)]^(2+)(R=-CH_3,-F,-CF_3)的合成、表征及DNA键合性质(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平 刘学文 +2 位作者 陈远道 卢基林 李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5-44,共10页
合成并表征了三个钌(II)多吡啶配合物[Ru(phen)2(7-CH3-dppz)]2+(i)、[Ru(phen)2(7-F-dppz)]2+(ii)和[Ru(phen)2(7-CF3-dppz)]2+(iii).利用光谱法和粘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行为.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其与DN... 合成并表征了三个钌(II)多吡啶配合物[Ru(phen)2(7-CH3-dppz)]2+(i)、[Ru(phen)2(7-F-dppz)]2+(ii)和[Ru(phen)2(7-CF3-dppz)]2+(iii).利用光谱法和粘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行为.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其与DNA的亲和力顺序为(ii)>(i)>(iii).同时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合理解释了3个配合物与DNA结合行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配合 多吡啶配体 DNA结合 密度泛函
下载PDF
新型2-取代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基Ru(Ⅱ)配合物的光电性质 被引量:4
3
作者 凌欢欢 李楠 +4 位作者 杨帆 吉昕 夏勇 曹都 祁争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65-2474,共10页
为获取具有活性官能团的接枝型、高性能荧光传感配合物,合成了2-(4-氨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NH2)、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OH)、2-(4-羧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 为获取具有活性官能团的接枝型、高性能荧光传感配合物,合成了2-(4-氨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NH2)、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OH)、2-(4-羧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COOH)和2-(4-硝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NO2)四种配体,借助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PL)光谱、循环伏安法(CV)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上述四种配体与过渡金属元素钌(Ru)所形成的配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配合物均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强吸收,发光范围覆盖绿色到红色光波段.在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以2-(4-氨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为配体所构建的钌配合物([Ru(CImPB-NH2)(bpy)2]2+的荧光量子产率(Φ)较不含咪唑环的5-氨基邻菲啰啉合钌([Ru(phen-NH2)(bpy)2]2+)的提高了67%,以2-(4-羧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所构建的钌配合物([Ru(CImPB-COOH)(bpy)2]2+)的Φ可达29.8%,是[Ru(phen-NH2)(bpy)2]2+的18倍.理论计算表明:配体中取代苯环、咪唑环和邻菲啰啉的稠环共平面,形成共价大π体系,其有效共轭长度较邻菲啰啉母体有显著增加,配合物是以Ru为中心的近似八面体构型,理论计算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跃迁性质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上述研究有可能为接枝型、高性能荧光传感配合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传感 (ii)配合 2-取代苯基-1H-咪唑[4 5-f][1 10]邻菲啰啉 光电性能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共价嫁接钌(Ⅱ)配合物KIT-6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氧气传感性能
4
作者 张浩然 雷炳富 +3 位作者 冼燕华 陈宜湛 卢杰宏 刘应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84-188,共5页
将同时具有可水解烷氧基团和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二亚胺基团的有机分子先与Ru(II)配位,形成功能化Ru(II)配合物分子,再将该Ru(II)配合物以P123作为结构导向剂,在弱酸催化作用下,与正硅酸乙酯发生水解缩聚反应,成功制备出共价嫁接Ru(II)... 将同时具有可水解烷氧基团和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二亚胺基团的有机分子先与Ru(II)配位,形成功能化Ru(II)配合物分子,再将该Ru(II)配合物以P123作为结构导向剂,在弱酸催化作用下,与正硅酸乙酯发生水解缩聚反应,成功制备出共价嫁接Ru(II)二亚胺分子片断的KIT-6介孔分子筛。用XRD,红外光谱,寿命衰减曲线和发光强度猝灭Stern-Volmer曲线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传感材料对氧气具有较好的传感灵敏度、可逆的氧传感信号和较高的光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 共价嫁接 介孔分子筛 (ii)配合
全文增补中
DHP促进[Ru(bpy)_3]^(2+)介导鸟嘌呤的氧化
5
作者 张宝莲 洪伟 +1 位作者 陆宝仪 李红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9,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ITO电极上双十六烷基磷酸盐(DHP)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对[Ru(bpy)3]2+(bpy=2,2′-联吡啶)介导鸟嘌呤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u(bpy)3]2+能够介导鸟嘌呤氧化.在0.01至0.15 mmol.L-1DHP浓度范围内,[R...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ITO电极上双十六烷基磷酸盐(DHP)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对[Ru(bpy)3]2+(bpy=2,2′-联吡啶)介导鸟嘌呤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u(bpy)3]2+能够介导鸟嘌呤氧化.在0.01至0.15 mmol.L-1DHP浓度范围内,[Ru(bpy)3]2+介导鸟嘌呤氧化峰电流随DHP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TAC则起抑制作用.讨论了DHP参与[Ru(bpy)3]2+介导鸟嘌呤氧化的可能电极过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ii)配合 鸟嘌呤 表面活性剂 碳纳米管 氧化
下载PDF
组蛋白促进[Ru(bpy)_2(dppz)]^(2+)和MWCNTs在ITO电极上的阳极共沉积
6
作者 杨绮琳 陈琳琳 +1 位作者 李南希 李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8,共7页
应用计时库仑法、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组蛋白(His)、[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的... 应用计时库仑法、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组蛋白(His)、[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的电化学共沉积.结果表明,His能促进[Ru(bpy)2(dppz)]2+和MWCNTs在ITO电极上的阳极共沉积(1.2 V vs.Ag/Ag Cl),所获得的复合膜呈现2对由表面电化学过程控制的氧化还原峰;通过研究His质量浓度和p H对复合膜中Ru(III)/Ru(II)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阐明了His作为媒介体调控[Ru(bpy)2(dppz)]2+和MWCNTs在ITO电极上共沉积的机理.在优化的条件下,复合物中[Ru(bpy)2(dppz)]2+发生氧化的电量在0.01~0.2mg/L和0.2~5.0 mg/L区间内与His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ΔQ=3.24(±0.27)×10-6+2.95(±0.09)×10-4CHis(R=0.993)和ΔQ=5.92(±0.25)×10-5+6.26(±0.62)×10-6CHis(R=0.998).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具有良好氧化还原性能的无机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蛋白质的固定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ii)配合 碳纳米管 电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