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空间太阳能电池用的钙钛矿薄膜与器件的电子辐照效应
1
作者 罗攀 李响 +3 位作者 孙学银 谭骁洪 罗俊 甄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8,共10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比功率以及明显优于硅基和Ⅲ-Ⅴ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辐照抗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新型空间太阳能电池的有力竞争者之一.目前,人们重点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辐照效应,而对核心的钙钛矿薄膜的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比功率以及明显优于硅基和Ⅲ-Ⅴ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辐照抗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新型空间太阳能电池的有力竞争者之一.目前,人们重点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辐照效应,而对核心的钙钛矿薄膜的辐照损伤机理研究较少.本文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法模拟预测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辐照效应,然后结合电子辐照前后钙钛矿薄膜的微观组织结构表征和光学/电学性能对比,阐述了薄膜的辐照损伤机理,并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辐照可靠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混合阳离子钙钛矿薄膜与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子辐照抗性.即使在累计剂量达5×10^(15)e·cm^(-2)的100 keV电子辐照下,电池依然可保持17.29%的平均能量转换效率,维持了约85%的初始效率水平.本研究为新型空间太阳能电池的抗辐照加固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有助于提高新型空间太阳能电池的服役性能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薄膜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电子辐照 损伤机理
下载PDF
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
2
作者 张家浩 李鹏伟 +2 位作者 李恺 张懿强 宋延林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201-209,共9页
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Low-Dimensional Perovskite Solar Cells,LD PSCs)是一种稳定性好、疏水性强的新型钙钛矿光伏器件,在新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实验以领域内的前沿进展为出发点,提供丁胺(Butylammonium,BA)离子、半胱氨酸... 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Low-Dimensional Perovskite Solar Cells,LD PSCs)是一种稳定性好、疏水性强的新型钙钛矿光伏器件,在新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实验以领域内的前沿进展为出发点,提供丁胺(Butylammonium,BA)离子、半胱氨酸(2-氨基-3-巯基丙酸,Cysteine,Cys)离子作为有机间隔阳离子,合成了低维钙钛矿晶体并制备出以(BA)2(MA)n-1PbnI3n+1或(Cys)2(MA)n-1PbnI3n+1为活性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通过X射线衍射检测、紫外-可见吸收检测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之后测定了钙钛矿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本实验难度适中,涉及光伏器件的制备与表征,旨在激励本科生对前沿光电研究产生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钙钛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综合化学实验 光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金刚线切片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
3
作者 苏诗茜 应智琴 +3 位作者 陈邢凯 李鑫 杨熹 叶继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提出一种免空穴传输层的策略,将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作为钙钛矿活性层的添加剂,通过一步旋涂法直接将钙钛矿薄膜制备在导电基底表面,其中薄膜的质量与均一性都得到改善。进一步地,将该方法应用在低成本的商用金刚线切片上,可在高粗糙度... 提出一种免空穴传输层的策略,将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作为钙钛矿活性层的添加剂,通过一步旋涂法直接将钙钛矿薄膜制备在导电基底表面,其中薄膜的质量与均一性都得到改善。进一步地,将该方法应用在低成本的商用金刚线切片上,可在高粗糙度的硅表面制备出覆盖度高、形貌致密、无空洞的钙钛矿薄膜。在光电性能方面,用该方法得到的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1%,填充因子高达83%,两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 添加剂 免空穴传输层 金刚线切片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
原文传递
溶液空间限域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卤化铅钙钛矿单晶薄膜及其器件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庆文 单东明 +1 位作者 张虎 丁然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4,共13页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卤化铅钙钛矿材料因其出色的光电特性在国际上备受瞩目,并已成功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电探测、电致发光等多个领域。目前绝大部分器件研究都集中在钙钛矿多晶材料上,但钙钛矿单晶材料拥有更低的缺陷态密度、更高的...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卤化铅钙钛矿材料因其出色的光电特性在国际上备受瞩目,并已成功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电探测、电致发光等多个领域。目前绝大部分器件研究都集中在钙钛矿多晶材料上,但钙钛矿单晶材料拥有更低的缺陷态密度、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更长的载流子复合寿命、更宽的光吸收范围,以及更高的稳定性等优异的性质,可有效减少载流子传输过程中的散射损失,以及在晶界处的非辐射复合,并抑制离子迁移所引起的迟滞效应。采用钙钛矿单晶薄膜作为器件有源层有望制备性能更高效且更稳定的钙钛矿光电器件。目前,已报道的多种钙钛矿单晶薄膜制备方法包括溶液空间限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自上而下加工法等,其中溶液空间限域法的发展和应用最为广泛。本文聚焦利用溶液空间限域法制备高质量钙钛矿单晶薄膜的相关方法,以及钙钛矿单晶薄膜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等相关器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钙钛矿单晶薄膜及其光电器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半导体材料 溶液空间限域法 钙钛矿单晶薄膜 光电子器件 单晶薄膜生长
下载PDF
LaCoO_(3)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研究
5
作者 王潇潇 郭世龙 +9 位作者 牛紫嫣 张业祥 芦兴程 田雁 李一衡 胡馨雨 武兆虹 刘振民 卫贤贤 张懿营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I0003,I0004,共12页
以硝酸钴、硝酸镧及柠檬酸为原料,在水热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一系列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考察当焙烧温度不同时,所合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催化剂降解品红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 以硝酸钴、硝酸镧及柠檬酸为原料,在水热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一系列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考察当焙烧温度不同时,所合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催化剂降解品红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能够成功合成出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大,结晶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则逐渐减小.另外通过光催化降解品红来测试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CoO_(3)对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都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但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高于碱性品红,这可能与不同品红的结构或者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催化剂 光催化 品红 降解机理
下载PDF
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及展望
6
作者 李彬 程家豪 +1 位作者 李望南 彭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2,共13页
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 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太阳电池复杂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铜铟镓硒太阳电池 叠层太阳电池 界面工程 光学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模板剥离法制备高性能钙钛矿单晶薄膜光电探测器
7
作者 单东明 张瀚文 +2 位作者 张庆文 张虎 丁然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近年来,杂化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带隙可调、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在光电器件领域备受青睐,如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器件、光电探测器等。其中,钙钛矿单晶薄膜因其无晶界、杂质和缺陷含量低等特点,展现出... 近年来,杂化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带隙可调、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在光电器件领域备受青睐,如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器件、光电探测器等。其中,钙钛矿单晶薄膜因其无晶界、杂质和缺陷含量低等特点,展现出更为优异的光学、电学特性,成为制备高性能光电器件的理想材料体系。然而,钙钛矿单晶薄膜常采用空间限域法直接生长在空穴传输层上,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界面缺陷和载流子层间输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钙钛矿单晶薄膜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为此,本文通过引入模板剥离法工艺技术,在钙钛矿单晶薄膜两侧分别蒸镀功能层材料,制备了结构为Cu/BCP/C_(60)/MAPbBr_(3)/MoO_(3)/Ag的钙钛矿单晶薄膜光电探测器。基于模板剥离法,两侧蒸镀的功能层与钙钛矿单晶薄膜接触紧密,将有效改善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同时,优化的器件结构以及考虑能带匹配等因素可实现高灵敏、响应快速的钙钛矿单晶薄膜光电探测器。改进后器件的开关比高达3.1×10^(3),响应度可达7.15 A/W,探测率为5.39×10^(12)Jones,外量子效率达到1794%。该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钙钛矿单晶薄膜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性能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钙钛矿半导体材料 钙钛矿单晶薄膜 模板剥离法 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钙钛矿光伏组件成本预测
8
作者 李彬 舒安康 彭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瓦电成本和度电成本提出计算方法。从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生产技术路线着手,结合钙钛矿光伏组件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成本、产线成本以及产线折旧等方面对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瓦电成本进行计算和讨论。同时对钙钛矿... 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瓦电成本和度电成本提出计算方法。从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生产技术路线着手,结合钙钛矿光伏组件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成本、产线成本以及产线折旧等方面对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瓦电成本进行计算和讨论。同时对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度电成本进行预测,并与火电、水电以及风电的度电成本进行比较,所得结论可为从事钙钛矿光伏组件制造的企业与科研院所提供一定的助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瓦电成本 平准化度电成本 薄膜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 成本分析
原文传递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缺陷对器件性能与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静 高姗 +1 位作者 段香梅 尹万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3,共18页
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独特的光电特性,特别是光电转换效率在初期短时间内的快速提升,使其成为当前光伏领域中最富吸引力的光吸收材料之一.然而,近年来转换效率的增长步入缓慢阶段,同时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也成为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挑战,... 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独特的光电特性,特别是光电转换效率在初期短时间内的快速提升,使其成为当前光伏领域中最富吸引力的光吸收材料之一.然而,近年来转换效率的增长步入缓慢阶段,同时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也成为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挑战,这些问题背后的物理机制与材料缺陷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和结构稳定性,必须深刻理解和精准地掌握这些缺陷的特性.本文全面回顾了钙钛矿材料中各类缺陷对光伏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包括传统刚性模型缺陷、非常规性缺陷、复合型缺陷、离子迁移和缺陷对载流子寿命的影响,论述了缺陷与材料结构稳定性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并对未来关于缺陷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缺陷 非辐射复合 稳定性
下载PDF
咪唑添加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海军 徐凌波 崔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钝化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并改善薄膜质量,将咪唑(Imidazole,IM)添加到钙钛矿前驱体中,并通过旋涂法制备钙钛矿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稳态-瞬态荧光寿命光谱仪对钙钛矿薄膜... 为钝化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并改善薄膜质量,将咪唑(Imidazole,IM)添加到钙钛矿前驱体中,并通过旋涂法制备钙钛矿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稳态-瞬态荧光寿命光谱仪对钙钛矿薄膜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IM同时具有路易斯酸性与路易斯碱性,能够有效调控钙钛矿晶体生长,增大钙钛矿晶粒,改善钙钛矿薄膜质量;IM与钙钛矿中未配位的Pb2+和I-形成络合,协同钝化薄膜表面与晶界处的Pb2+和I-缺陷;经过IM修饰的电池器件,其光电转化效率从15.43%提高到17.02%;具有较大晶粒以及较低缺陷态密度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可以有效阻挡水分子的入侵,提高电池器件的稳定性。基于IM添加剂成功制备了低缺陷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添加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缺陷钝化 光电性能 钙钛矿薄膜
原文传递
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芦鹏飞 王颂雅 陈长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94-311,F0002,共19页
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因其在发电窗户、建筑集成光伏、农业温室等领域的巨大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通用的制造方法成为了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材料的理想候选.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具有高透明度、颜色可调性等... 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因其在发电窗户、建筑集成光伏、农业温室等领域的巨大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通用的制造方法成为了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材料的理想候选.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具有高透明度、颜色可调性等优异性能.因此,为了保证光电转换效率的同时实现良好的透光性,科学界需要继续解决器件结构设计、吸光层和透明电极材料等问题.分析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电极设计、有源层调控以及器件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明钙钛矿 光学性质 太阳能电池 透明电极 器件结构
下载PDF
钙钛矿氧化物专题·前言
12
作者 龙有文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钙钛矿氧化物具有ABO_(3)化学式,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矿物之一。1839年,德国化学家古斯塔夫·罗斯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发现了第一种钙钛矿氧化物材料:钛酸钙(CaTiO_(3))。为纪念俄罗斯矿物学家Lev Perovski,钙钛矿的英文名字被命为Perov... 钙钛矿氧化物具有ABO_(3)化学式,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矿物之一。1839年,德国化学家古斯塔夫·罗斯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发现了第一种钙钛矿氧化物材料:钛酸钙(CaTiO_(3))。为纪念俄罗斯矿物学家Lev Perovski,钙钛矿的英文名字被命为Perovskite。钙钛矿的A、B位具有极为丰富的离子组合方式(A位容纳较大的阳离子;B位容纳较小的阳离子,如磁性过渡金属离子),元素周期表中约90%的金属元素可以占据这两个位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斯塔夫 钙钛矿氧化物 英文名字 元素周期表 德国化学家 过渡金属离子 矿物学家 钛酸钙
下载PDF
溶液法制备二维钙钛矿层提高甲脒碘化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13
作者 刘思雯 任立志 +2 位作者 金博文 宋欣 吴聪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6-395,共10页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被广泛研究,但CH(NH_(2))_(2)PbI_(3)(FAPbI_(3))固有的化学不稳定性阻碍了其长期以来的发展.特别是薄膜表界面处因更低的活化能而具有突出的湿度敏感性,表界面的缺陷与...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被广泛研究,但CH(NH_(2))_(2)PbI_(3)(FAPbI_(3))固有的化学不稳定性阻碍了其长期以来的发展.特别是薄膜表界面处因更低的活化能而具有突出的湿度敏感性,表界面的缺陷与薄膜稳定性具有强相关性,缺陷的处理结果是提高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界面工程,还有在表面叠加二维钙钛矿层的策略用于界面钝化.然而二维钙钛矿层的制备方法多数具有局限性.本文采用全溶液法的制备工艺,通过在FAPbI_(3)钙钛矿表面均匀涂覆丁基碘化铵(BAI)溶液与热退火的后处理方式,驱动了表面二维(2D)钙钛矿的形成,以减少薄膜表界面缺陷,成功制备了混合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此同时,2D钙钛矿中长链分子的疏水性本质上提高了钙钛矿层对水分的容忍度.结果表明,含2D钙钛矿层的未封装器件在相对湿度(RH)为60%的室温环境空气中连续工作近1000 h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80%以上.这种方法构建的2D钙钛矿层在不影响载流子传输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薄膜与器件的长期稳定性,符合高质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要求与发展趋势,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二维钙钛矿 界面钝化 稳定性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缺陷及其抑制方法
14
作者 李宏 廖鑫 +1 位作者 侯静 徐众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0,共13页
目前,绝大多数高效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OIHP)太阳能电池都是由多晶钙钛矿薄膜构成,这些多晶薄膜表面或晶界往往含有大量的缺陷,将导致光生载流子发生非辐射复合,并诱导OIHP材料分解,从而使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降低。本... 目前,绝大多数高效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OIHP)太阳能电池都是由多晶钙钛矿薄膜构成,这些多晶薄膜表面或晶界往往含有大量的缺陷,将导致光生载流子发生非辐射复合,并诱导OIHP材料分解,从而使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降低。本综述分析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缺陷类型及缺陷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通过钝化电极与传输层,或传输层与钙钛矿层间的界面缺陷以获得更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钝化分子的设计思路及钙钛矿光伏商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 界面缺陷 缺陷钝化 电子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高压合成双钙钛矿Y_(2)NiIrO_(6)中场冷诱导的巨磁电阻效应
15
作者 彭毅 邓正 +5 位作者 李文敏 史鲁川 赵建发 张俊 望贤成 靳常青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双钙钛矿材料Y_(2)NiIrO_(6)的亚铁磁转变温度为192 K,因其奇异的交换偏置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系统研究了Y_(2)NiIrO_(6)的低温晶体结构、电导行为及磁电阻性能,发现该材料在130 K时保持了290 K时的晶体结构,并在130~300 K的温区内表... 双钙钛矿材料Y_(2)NiIrO_(6)的亚铁磁转变温度为192 K,因其奇异的交换偏置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系统研究了Y_(2)NiIrO_(6)的低温晶体结构、电导行为及磁电阻性能,发现该材料在130 K时保持了290 K时的晶体结构,并在130~300 K的温区内表现出半导体电导行为。在居里温度以上的顺磁状态,其导电行为可以用Efros-Shklovskii变程跃迁模型拟合,在居里温度以下,亚铁磁有序使电阻行为偏离该模型。更为有趣的是,亚铁磁序诱导了材料的负磁电阻效应,并且7.0 T的场冷诱导了–10%的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新机制为探索新型巨磁电阻材料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合成 钙钛矿 交换偏置 巨磁电阻效应
下载PDF
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闪烁体性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严维鹏 李斌康 +3 位作者 段宝军 宋岩 宋顾周 马继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因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被广泛研究,在X/γ/中子射线探测和成像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闪烁性能甚至超过了商用闪烁体。本文从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和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的基本发光性质出发,介绍了二维钙... 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因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被广泛研究,在X/γ/中子射线探测和成像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闪烁性能甚至超过了商用闪烁体。本文从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和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的基本发光性质出发,介绍了二维钙钛矿闪烁体相比传统闪烁体的发光优势,综述了其在射线探测领域的最新成果。最后,提出了目前面对的技术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并对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闪烁体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 闪烁性能 辐射探测
下载PDF
金属卤化物CH_(3)NH_(3)PbBr_(3)钙钛矿量子点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
17
作者 周然锋 彭茂民 +3 位作者 刘丽 尹小丽 彭西甜 夏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8-698,共11页
以新烟碱类农药为靶标物,结合荧光传感策略构建了基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CH_(3)NH_(3)PbBr_(3)(Perovskite quantum dots,PQDs)荧光探针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20 mg/L,相关系数为0.9939,检出限... 以新烟碱类农药为靶标物,结合荧光传感策略构建了基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CH_(3)NH_(3)PbBr_(3)(Perovskite quantum dots,PQDs)荧光探针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20 mg/L,相关系数为0.993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7 mg/kg和0.56 mg/kg。对萝卜和香蕉样品中噻虫胺的加标回收率在79.3%~115.4%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9.4%之间。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适用性,为农产品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的风险防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对噻虫胺与钙钛矿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钛矿量子点与噻虫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噻虫胺对钙钛矿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方式为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形成了新的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其内容可作为其他光谱分析手段的技术基础,其分析检测结果可为果蔬安全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量子点 快速检测 新烟碱类农药
下载PDF
CsPbX_(3)钙钛矿纳米晶中Mn(Ⅱ)离子的可控掺杂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洁 訚哲 +5 位作者 王立瑾 李宇 王帅冰 林欧阳 唐爱伟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Mn离子掺杂策略被广泛用于提高CsPbX3钙钛矿纳米晶(Nanocrystals,NCs)的稳定性和调控Pb的含量,但离子掺杂反应速率极快,不易控制。本文分别采用一步和两步热注射法对Mn^(2+)的掺杂含量进行大范围和精确调控,制备出具有不同Mn^(2+)掺杂... Mn离子掺杂策略被广泛用于提高CsPbX3钙钛矿纳米晶(Nanocrystals,NCs)的稳定性和调控Pb的含量,但离子掺杂反应速率极快,不易控制。本文分别采用一步和两步热注射法对Mn^(2+)的掺杂含量进行大范围和精确调控,制备出具有不同Mn^(2+)掺杂含量的CsPbCl_(3)∶Mn^(2+)NCs。通过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的研究,将其区分为合金结构和掺杂结构,并进一步揭示了一步法和两步法进行Mn^(2+)调控时的不同机制,明确了在相同Pb∶Mn投料比的情况下,一步法合成的合金结构纳米晶具有更高的Mn^(2+)掺杂量,使得纳米晶在610nm左右与Mn相关的发射峰更为强烈,最高光致发光量子产为77%,而两步法合成的掺杂结构纳米晶在较少的Mn^(2+)情况下同样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同时,Mn^(2+)的可控掺杂使得钙钛矿纳米晶的稳定性有效提升,放置四周后形貌和发光性能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合金结构对于本征激子发光稳定性的提升比掺杂结构更加有利。此外,还合成了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CsPb(Cl_(x)Br_(3-x))∶Mn^(2+)钙钛矿纳米晶,其荧光光谱可在404~640nm之间调控;但当Br-含量较高时,与Mn相关的发射峰消失,这是由于CsPbBr_(3)的能带与Mn^(2+)的^(4)T_(1-)^(6)A_(1)能级不匹配所致。本文强调了在CsPbCl_(3)∶Mn^(2+)钙钛矿制备过程中Mn^(2+)可控掺杂的重要性,对于实现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钙钛矿 CsPbCl_(3):Mn^(2+) 组分调控
下载PDF
基于协同钝化策略制备高性能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9
作者 王辉 郑德旭 +5 位作者 姜箫 曹越先 杜敏永 王开 刘生忠 张春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6-324,共9页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可弯曲、重量轻、高功质比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提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策略是钝化钙钛矿薄膜内部的晶界缺陷以及钝化钙钛矿薄膜与电荷传输层的界面缺陷.本文设计制备了以柔性聚对苯二甲酸...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可弯曲、重量轻、高功质比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提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策略是钝化钙钛矿薄膜内部的晶界缺陷以及钝化钙钛矿薄膜与电荷传输层的界面缺陷.本文设计制备了以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为基材的柔性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了辛基氯化胺(octadecylamine hydrochloride,OACl)添加剂及表面钝化的协同钝化策略,提高了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质量,改善了钙钛矿薄膜内部及界面处的缺陷,并最终得到了光电转换效率为20.80%的柔性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为制备高效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反式 缺陷钝化
下载PDF
抗氧化小分子体掺杂对锡铅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董婧 刘辉 +3 位作者 王三龙 王鹏阳 赵颖 张晓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共8页
锡铅钙钛矿中存在各种缺陷,且Sn^(2+)容易被氧化成Sn^(4+),从而导致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较差。研究发现4-香豆酸(p-C)的引入可显著改变薄膜的表面形貌、有效提高结晶性,且抑制Sn^(2+)的氧化,有利于提高钙钛矿层与传输层之间的能... 锡铅钙钛矿中存在各种缺陷,且Sn^(2+)容易被氧化成Sn^(4+),从而导致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较差。研究发现4-香豆酸(p-C)的引入可显著改变薄膜的表面形貌、有效提高结晶性,且抑制Sn^(2+)的氧化,有利于提高钙钛矿层与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匹配度。通过对钙钛矿光吸收层的缺陷进行钝化,可显著提升太阳电池的光电特性。最终,锡铅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提升65mV,光电转换效率由18.14%提升至20.37%,并且电池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抗氧化剂 开路电压 添加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