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丁磊 郑建华 邹泽阳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钙黏附蛋白E(E-cad)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52例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 目的观察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钙黏附蛋白E(E-cad)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52例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高危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52例低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低危组。记录两组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宫颈癌患者宫颈肿瘤微环境中MDSC、E-ca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结果高危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高于低危组,血清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肿瘤微环境中MDSC百分比高于低危组,肿瘤微环境中E-cad百分比低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血清SCC、CYF21-1、CA125及肿瘤微环境中MDSC表达均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P<0.05),肿瘤微环境中E-cad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负相关(r<0,P<0.05)。结论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MDSC、E-ca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髓源性抑制细胞 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抑制蛋白1及钙黏附蛋白E与上尿路移行上皮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陈怀安 白雪琴 +4 位作者 王哲 苗文隆 李凤歧 苏宏伟 刘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与上尿路移行上皮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上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60例,取癌组织为观察组,相同患者膀胱正常组织为对照组,检测MTSS1和E-cadherin...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与上尿路移行上皮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上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60例,取癌组织为观察组,相同患者膀胱正常组织为对照组,检测MTSS1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上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MTSS1的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60/60),并且与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显著相关;MTSS1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28.3%(17/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0%(39/60),并且与组织学分化低、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显著相关;E-cadherin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移行上皮癌组织中MTSS1和E-cadherin呈低表达,提示癌细胞侵袭转移,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蛋白1 钙黏附蛋白e 预后 上尿路移行上皮癌 表达
下载PDF
AEG1与钙黏附蛋白E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润根 张彩凤 +4 位作者 姬娟娟 张利利 肖怀葱 夏永华 韩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钙黏附蛋白E(E-ca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58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AEG1和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并分...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钙黏附蛋白E(E-ca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58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AEG1和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58例食管癌组织中AEG1表达的阳性率82.7%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的51.7%(P<0.05),且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58例食管癌组织中钙黏附蛋白E的阳性率为31%,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94.8%(P<0.05),且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食管癌中AEG1与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483,P<0.05)。结论 AEG1和钙黏附蛋白E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别表现为高表达和表达缺失,且两者与食管癌的侵润、转移密切相关,AEG1可能介导食管癌中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钙黏附蛋白e 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钙黏附蛋白E和类赖氨酰氧化酶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王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探讨类赖氨酰氧化酶2(LOXL2)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胆管癌组织中Ecadherin和LOXL2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 目的探讨类赖氨酰氧化酶2(LOXL2)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胆管癌组织中Ecadherin和LOXL2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在胆管癌组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组和正常胆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XL2在胆管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和正常胆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和LOXL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减弱和LOXL2的表达增高共同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附蛋白e 类赖氨酰氧化酶2 胆管癌 浸润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E型钙黏附蛋白表达抑制对胃癌SGC-7901细胞5-氟尿嘧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自森 王梦丹 +4 位作者 刘世佳 马子涵 陈发帅 巴楠 夏兴洲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基因干扰对胃癌SGC-7901细胞中E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抑制效果,及E-cadherin基因抑制对5-氟尿嘧啶(5-Fu)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E-cadherin基因干扰序列,构建慢病毒载体,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基因干扰对胃癌SGC-7901细胞中E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抑制效果,及E-cadherin基因抑制对5-氟尿嘧啶(5-Fu)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E-cadherin基因干扰序列,构建慢病毒载体,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RT-PCR方法测定E-cadher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慢病毒介导的E-cadherin干扰能有效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 <0. 05)。E-cadherin表达被抑制后,胃癌SGC-7901细胞对5-Fu增殖抑制显著下降,感染前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 27 mg·L^(-1)和2. 35 mg·L^(-1),细胞凋亡率的显著下降(P <0. 05)。E-cadherin表达被抑制后,Bcl-2 m RNA表达增高,Bax m RNA表达下降。5-Fu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时,Bcl-2 m RNA表达增高,Bax m RNA表达下降。结论慢病毒介导的E-cadherin基因干扰能有效抑制E-cadherin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并降低细胞对5-Fu作用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黏附蛋白 慢病毒 5-氟尿嘧啶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胃癌细胞凋亡与E钙黏附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6
作者 王培龙 师水生 +1 位作者 成春丽 田黎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E钙黏附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Fas与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及胃癌组织中E钙黏附蛋白、Survivin、Fas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高、中、低分化)胃癌及2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三者的表达。结果 E钙黏附蛋... 目的探讨E钙黏附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Fas与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及胃癌组织中E钙黏附蛋白、Survivin、Fas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高、中、低分化)胃癌及2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三者的表达。结果 E钙黏附蛋白胃癌中表达率为73%,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64%,F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86%。Survivin在63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8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1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附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5%、33%、5%,Fas在不同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6%、19%、10%,E钙黏附蛋白、Fas蛋白的表达率在高、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由高分化癌的68%到低分化癌的85%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但不同分化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钙黏附蛋白与Fas蛋白在不同分化癌中的表达趋势较一致,但之间无相关性。E钙黏附蛋白、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5);Survivin、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63,P<0.05),未发现三者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E钙黏附蛋白、Fas在胃癌中表达率低于正常胃组织,且两者与分化程度有关,而Survivin正好相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E钙黏附蛋白、Survivin、Fas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e黏附蛋白
下载PDF
黏液素和上皮钙黏附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时梅 卓建红 +4 位作者 张安文 韦毓 罗宇 史琳 任传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MUC1和E-cadherin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6例单纯性增生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 目的探讨MUC1和E-cadherin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6例单纯性增生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UC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MUC1和E-cadherin的正常表达率逐渐降低,异质表达率逐渐升高(P=0.000)。MUC1蛋白表达与年龄有一定关系(P=0.044)、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678)。E-cadherin蛋白表达与年龄变化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610,P=0.125)。MUC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正相关关系(γ=0.2897,P=0.0317)。结论 MUC1和E-cadherin蛋白异质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癌 黏液素1 上皮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EZH2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的表达及与E钙黏附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筱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57-58,72,共3页
目的探讨EZH2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与E钙黏附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PDA组织及正常组织中EZH2蛋白及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PDA组织及正常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87.5%、15.4%(P... 目的探讨EZH2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与E钙黏附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PDA组织及正常组织中EZH2蛋白及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PDA组织及正常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87.5%、15.4%(P<0.05),EZH2高表达患者伴随着E钙黏附蛋白低表达、肿瘤阳性、肿瘤体积大。结论 EZH2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E-cad在细胞分化机制中可能发挥某种重要作用,提示两者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eZH2 基因表达 e黏附蛋白
下载PDF
胃黏膜钙粘附蛋白E、c-Met与慢性胃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陈莎 《四川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慢性胃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同时选取30例正常胃黏膜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cadherin、... 目的探讨胃黏膜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慢性胃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同时选取30例正常胃黏膜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cadherin、c-Met表达。结果慢性胃炎组胃黏膜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73.86%,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Met阳性表达率为65.9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胃黏膜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38.10%,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而c-Met阳性表达率为95.24%,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患者胃黏膜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72.97%,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胃黏膜E-cadherin、c-Me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E-cadherin、c-Met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胃炎胃黏膜E-cadherin表达下调,而c-Met表达上调,与疾病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附蛋白e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慢性胃炎 病情程度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EGFR和EMT相关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星 陈雄 黄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18-20,3,共4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腺肌病在位组及异位组)、1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异位症组)、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对照组)EGFR、snail、E-cadherin、vimentin表达,分析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症组及腺肌病异位组)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异位症组EGFR阳性表达率(10.52%)低于对照组(40.00%),腺肌病异位组(82.61%)、在位组(56.52%)及异位症组(78.95%)内膜组织snail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55.00%),异位症组(15.79%)和腺肌病异位组(30.43%)内膜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60.00%),异位症组(89.47%)及腺肌病异位组(86.96%)vimenti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65.00%);各组比较,P均<0.05。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症组及腺肌病异位组)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r=-0.372,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EGFR、E-cadherin表达下调,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上述因子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波形蛋白 SNAIL 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Trop2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顺金 吴笑英 +4 位作者 何锦添 傅明 王凤平 叶伟标 李伟滔 《新医学》 2019年第9期708-713,共6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鼻咽癌和24例慢性鼻咽炎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Trop2、E-Cadherin蛋白表达强度,分...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鼻咽癌和24例慢性鼻咽炎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Trop2、E-Cadherin蛋白表达强度,分析两者表达强度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Trop2与E-Cadherin表达的关系.结果Trop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低表达率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均<0.05).鼻咽癌Ⅲ~Ⅳ期者的Trop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Trop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鼻咽癌组织中Trop2蛋白的高表达与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有关(关联系数为0.383,P<0.05).结论Trop2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Trop2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导致EMT而促进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钙黏附蛋白e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MACC1和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懿 杜红禹 高志安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3期77-79,共3页
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蛋白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异常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及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二者在胃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 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蛋白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异常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及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二者在胃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1蛋白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阳性组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阴性组;E-cadherin蛋白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组、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组中呈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 钙黏附蛋白e 胃腺癌
下载PDF
MIF蛋白、EMT标记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9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蛋白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和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45例肝癌患者,收集...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蛋白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和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45例肝癌患者,收集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MI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对比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各分子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MIF的阳性率为71.1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3.33%,E-cadherin阳性率为24.44%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2.22%,Vimentin阳性率为64.44%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肝癌组织中MIF和Vimentin阳性率均较高,E-cadherin阳性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AFP水平和Edmondson分级肝癌患者的MIF、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F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0.01个月,95%CI为(17.11,23.82)个月,MIF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5.50个月,95%CI为(17.87,25.50)个月,MIF表达为阴性的肝癌患者预后更好(P=0.028)。E-cadherin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2.73个月,95%CI为(19.62,22.73)个月,E-cadherin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6.66个月,95%CI为(13.89,25.50)个月,E-cadherin表达为阳性的肝癌患者预后更好(P=0.040)。Vimentin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11个月,95%CI为(15.55,17.87)个月,Vimentin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3.88个月,95%CI为(19.62,23.88)个月,Vimentin表达为阴性的肝癌患者预后更好(P=0.032)。结论:MIF蛋白、EMT标记蛋白与肝癌的病情进展有关,可作为预测肝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上皮间质转化 钙黏附蛋白e 波形纤维蛋白 肝癌
下载PDF
利格列汀对体外高糖诱导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α-SM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蔚楠 朱清 +1 位作者 阎磊 邵凤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对体外高糖诱导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肌动蛋白α(α-SM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Wnt4 siRNA组、高糖+β-catenin si...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对体外高糖诱导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肌动蛋白α(α-SM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Wnt4 siRNA组、高糖+β-catenin siRNA组、高糖+利格列汀组,高糖+Wnt4 siRNA组、高糖+β-catenin siRNA组分别转染siRNA沉默Wnt4、β-catenin,12 h后与高糖组、高糖+利格列汀组同时加入D-葡萄糖(葡萄糖终浓度为30 mmol/L),高糖+利格列汀组同时加入利格列汀(终浓度10μmol/L),继续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E-cadherin、α-SMA、Wnt4、β-catenin蛋白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细胞长与宽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E-cadherin表达下调、α-SMA、Wnt4、β-catenin表达上调(P均<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Wnt4 siRNA组、高糖+β-catenin siRNA组、高糖+利格列汀组E-cadherin表达上调、α-SMA表达下调(P均<0.05)。高糖组细胞由卵圆形伸长呈梭形,高糖+利格列汀组细胞由卵圆形向梭形改变程度减轻。高糖组细胞长/宽较正常对照组、高糖+利格列汀组升高(P均<0.05)。结论利格列汀可部分抑制体外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上调,其机制可能与Wnt4/β-caten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列汀 肾小管上皮细胞 钙黏附蛋白e 肌动蛋白α Wnt4/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MUC1和E-cad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时梅 韦毓 +2 位作者 罗宇 史琳 任传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MUC1和E-ca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6例单纯性增生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UC1和E-cad蛋白表达。结果:从增生期子... 目的:探讨MUC1和E-ca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6例单纯性增生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UC1和E-cad蛋白表达。结果: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MUC1和E-cad的正常表达率逐渐降低,异质表达率逐渐升高(P=0.000)。MUC1和E-cad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正相关关系(r=0.290,P=0.032)。结论:MUC1和E-cad蛋白异质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有关。MUC1和E-ca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癌 黏液素1 上皮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胃苏颗粒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黏膜COX-2、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邓媛 王奇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黏膜氧化酶-2(COX-2)、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黏膜氧化酶-2(COX-2)、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胃苏颗粒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 W。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4、10(IL-2、IL-4、IL-10)及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COX-2、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HP转阴率为98.3%、复发率为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HP转阴率为80.0%、复发率为1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4、IL-10水平及胃黏膜COX-2、E-cadherin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苏颗粒能有效提高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下调COX-2、E-cadherin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慢性病 胃苏颗粒 幽门螺杆菌 氧化酶类 @钙黏附蛋白e 炎症因子 人类
下载PDF
E-Cadherin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宇 史琳 赵时梅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蛋白-E在I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36例单纯性增生宫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从增生期子宫...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蛋白-E在I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36例单纯性增生宫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宫内膜到I型子宫内膜癌,正常的E-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异质表达E-cadherin逐渐升高(P<0.01)。内膜癌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与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I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癌 上皮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CD71与E-cadherin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18
作者 张强 杨晓亮 +3 位作者 杨晓波 师宏斌 赵瑞宁 张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9-32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71(CD71)与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1 mL[2.5 mg/(kg·d)],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71(CD71)与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1 mL[2.5 mg/(kg·d)],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末次注射后在无菌低温下剖腹取前列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D71与E-cadherin蛋白的定位,蛋白印迹检测CD7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见CD71与E-cadherin蛋白均表达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蛋白印迹检测可见CD71与E-cadherin蛋白在模型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CD71与E-cadherin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睾酮 前列腺组织 转铁蛋白受体71 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影响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毅 梁丁孔 +7 位作者 施思 吉顺荣 张波 许文彦 刘江 徐近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低表达与癌细胞的高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但其与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关系鲜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E-cadherin与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效应的关系。方法: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 背景与目的: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低表达与癌细胞的高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但其与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关系鲜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E-cadherin与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效应的关系。方法: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引起E-cadherin低表达、敲减与E-cadherin相互作用的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以及过表达E-cadherin等方法,检测PANC-1细胞通过糖酵解效应吸收葡萄糖和生成乳酸能力的变化以及糖酵解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可以负向调控PANC-1细胞的糖酵解效应,抑制肿瘤细胞吸收葡萄糖和分泌乳酸的能力(P<0.05)。而与其相互作用的β-catenin可以正向调控PANC-1细胞的糖酵解效应,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乳酸的生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酵解效应的关键调控分子去乙酰化酶3(sirtuin 3,SIRT3)也可以引起PANC-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的改变。结论:PANC-1细胞中E-cadherin低表达可以引起葡萄糖代谢模式的转化,促进PANC-1细胞的糖酵解效应,同时通过导入糖酵解效应的关键调控分子SIRT3也可以引起E-cadherin表达的改变。这些结果为研究胰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糖代谢模式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为通过改变糖酵解效应进而影响胰腺癌的侵袭转移潜能提供了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附蛋白e Β-连环蛋白 去乙酰化酶3 糖酵解
下载PDF
胃苏颗粒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COX-2、E-cadherin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婷婷 叶新彬 +1 位作者 金向红 单姝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酶-2(COX-2)、钙黏附蛋白E(E—Eadherin)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给予三联疗法口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酶-2(COX-2)、钙黏附蛋白E(E—Eadherin)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给予三联疗法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口服,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2(IL-3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血清COX-2、E-cadherin,治疗后HP转阴率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4、IL-32、TGF-β1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L-2、NO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OX-2、E-cadherin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P转阴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52/60)、93.33%(56/60),高于对照组74.00%(37/60)、80.00%(48/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有助于症状改善,减轻炎症反应,提高HP转阴率,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苏颗粒 幽门螺杆菌感染 疗效 炎症因子 氧化酶-2 钙黏附蛋白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