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合成钛酸锌锂负极材料
1
作者 王立福 卢汇嘉 +5 位作者 许航 包鹏伟 万一行 荀瑞 张重学 王利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Li_(2)ZnTi_(3)O_(8)(LZTO)负极材料,考察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LZT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退火温度为700℃,退火时间为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LZTO中添加络合剂柠檬酸进行了改性。结果...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Li_(2)ZnTi_(3)O_(8)(LZTO)负极材料,考察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LZT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退火温度为700℃,退火时间为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LZTO中添加络合剂柠檬酸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当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物质的量比为2.00∶1.50时,制备的样品LZTO-2/1.50颗粒小、分散均匀,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恒流充放电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203.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锌锂 溶胶-凝胶法 柠檬酸 电化学性能 负极材料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锌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文龙 蔡宗英 +1 位作者 周若 曹卫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6-1318,1324,共4页
报道了钛酸锌锂材料研究现状。对钛酸锌锂的结构与性能、合成方法和改性方法进行阐述。最后对钛酸锌锂负极材料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钛酸锌锂 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钛酸锌锂微波介质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召 蔡宗英 +1 位作者 曹卫刚 刘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4-969,共6页
Li_(2)ZnTi_(3)O_(8)陶瓷因其较低的烧结温度和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低温共烧候选材料之一。本文主要介绍Li_(2)ZnTi_(3)O_(8)陶瓷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离子置换改性、氧化物掺杂改性和低温共烧对... Li_(2)ZnTi_(3)O_(8)陶瓷因其较低的烧结温度和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低温共烧候选材料之一。本文主要介绍Li_(2)ZnTi_(3)O_(8)陶瓷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离子置换改性、氧化物掺杂改性和低温共烧对微波介质陶瓷综合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Li_(2)ZnTi_(3)O_(8)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锌锂 微波介质陶瓷 制备方法 改性 低温共烧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锌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鹏 王利娟 王松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以微波法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锌,研究了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材料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微波功率为300 W,微波时间为6 min时制备的材料具有最好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钛酸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TiO2-B2O3对钛酸锂锌微波陶瓷的掺杂改性
5
作者 何茗 张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9-102,共4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钛酸锂锌(Li2ZnTi3O8)微波陶瓷,研究改性剂TiO2-B2O3的不同含量对其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在Li2ZnTi3O8微波陶瓷的烧结过程中形成了液相,加速了传质,并降低Li2ZnTi3O8微波陶瓷的烧结温度到900℃.TiO...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钛酸锂锌(Li2ZnTi3O8)微波陶瓷,研究改性剂TiO2-B2O3的不同含量对其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在Li2ZnTi3O8微波陶瓷的烧结过程中形成了液相,加速了传质,并降低Li2ZnTi3O8微波陶瓷的烧结温度到900℃.TiO2在Li2ZnTi3 O8陶瓷中起到调节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的作用.当TiO2-B2O3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4.5%时,900℃保温4h所制备的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r=25.9,品质因数Q×f=46487 GHz,τf=-0.3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B2O3 钛酸 微波陶瓷 掺杂改性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2)ZnTi_(3)O_(8)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云霞 文家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Li_(2)ZnTi_(3)O_(8)具有零应变特性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之一,但较低的电子导电率及离子电导率限制了其发展。先对Li_(2)ZnTi_(3)O_(8)的基本结构及性能、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其改性研究进展... Li_(2)ZnTi_(3)O_(8)具有零应变特性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之一,但较低的电子导电率及离子电导率限制了其发展。先对Li_(2)ZnTi_(3)O_(8)的基本结构及性能、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其改性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纳米化、阳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钛酸锌锂 改性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高比容量Li_(2)ZnTi_(3)O_(8)@C⁃N负极材料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紫烨 王利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以盐酸多巴胺为N、C源,高温固相法合成N掺杂C包覆Li_(2)ZnTi_(3)O_(8)@C⁃N负极材料。在合成过程中发现,部分Ti^(4+)被还原为Ti^(3+),达到了包覆和掺杂共同改性的目的。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离子扩散系数和降低电荷转移电阻。在电流密度为0.5... 以盐酸多巴胺为N、C源,高温固相法合成N掺杂C包覆Li_(2)ZnTi_(3)O_(8)@C⁃N负极材料。在合成过程中发现,部分Ti^(4+)被还原为Ti^(3+),达到了包覆和掺杂共同改性的目的。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离子扩散系数和降低电荷转移电阻。在电流密度为0.5、1.0、1.5、2.0、2.5、3.0 A/g时,Li_(2)ZnTi_(3)O_(8)@C⁃N⁃2的放电比容量分别超过240.0、220.0、210.0、200.0、190.0、180.0 mA⋅h/g。还研究了N掺杂C包覆Li_(2)ZnTi_(3)O_(8)复合材料的低温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0℃时该样品的放电比容量远高于未改性的Li_(2)ZnTi_(3)O_(8)负极材料;电流密度为0.2 A/g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62.5 mA⋅h/g,循环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241.7 mA⋅h/g;在电流密度为1.0 A/g、循环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依然有147.4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钛酸锌锂 负极材料 碳包覆 自掺杂
下载PDF
溶胶凝胶-微波烧结法制备Li_(2)ZnTi_(3)O_(8)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彭静 曾宪光 +2 位作者 夏奎 龚靖 黄开新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为钛源、无水乙酸锂(CH_(3)COOLi)为锂源、二水合乙酸锌(Zn(CH_(3)COO)_(2)·2H_(2)O)为锌源,采用独特的微波烧结结合溶胶凝胶法在650℃、750℃和850℃条件下制备了钛酸锌锂(Li_(2)ZnTi_(3)O_(8),LZTO)负极...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为钛源、无水乙酸锂(CH_(3)COOLi)为锂源、二水合乙酸锌(Zn(CH_(3)COO)_(2)·2H_(2)O)为锌源,采用独特的微波烧结结合溶胶凝胶法在650℃、750℃和850℃条件下制备了钛酸锌锂(Li_(2)ZnTi_(3)O_(8),LZTO)负极材料LZTO-650、LZTO-750和LZTO-850。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对样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CR2032纽扣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ZTO-750在2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达到277.9 mA·h·g^(-1),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也有效地得到了改善。因此,采用独特的微波烧结结合溶胶凝胶的方法在750℃的烧结温度下制备的LZTO-750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为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锌锂 负极材料 微波烧结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