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液钠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汤锋 周巧巧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现象非常普遍,调整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可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目前透析过程中常用的钠模式有低钠透析、标准钠透析、可调钠透析和个体化钠透析模式。前三种透析模式在透析结束时都可能会达到钠离子的负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现象非常普遍,调整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可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目前透析过程中常用的钠模式有低钠透析、标准钠透析、可调钠透析和个体化钠透析模式。前三种透析模式在透析结束时都可能会达到钠离子的负平衡或正平衡,引起透析失衡综合征或透析间期口渴、干体重增加等。个体化钠模式的目标是透析结束时实现钠离子的零平衡,既不引起钠潴留,也不过度丢失钠,更好地控制血压及干体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非常理想的透析液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液 钠模式
下载PDF
低温调钠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殷京花 吴学梅 闫慧慧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77-79,共3页
血液透析性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达20%~30%,国内的发生率达20%~40%[1]。低血压的发生会影响血液透析的连续性,导致透析时间不足,透析效果不充分,不利于血液透析的正常进... 血液透析性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达20%~30%,国内的发生率达20%~40%[1]。低血压的发生会影响血液透析的连续性,导致透析时间不足,透析效果不充分,不利于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也会对脏器供血以及心脏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2]。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对透析液的温度和钠浓度的调整来防止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本研究选取我透析中心收治的15例反复发生透析性低血压的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自身对照法探讨低温调钠模式对预防透析性低血压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中低血压 血液透析 钠模式 预防 低温 透析性低血压 自身对照法 透析时间
下载PDF
氧疗联合低温调钠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冯菁 张兴凯 +3 位作者 孙永 王建华 李和文 党晓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1期2292-2296,共5页
目的观察氧疗联合低温调钠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2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温调钠组与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 目的观察氧疗联合低温调钠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2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温调钠组与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每组各30例。低温调钠组给与低温调钠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给予氧疗联合低温调钠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预防低血压疗效、治疗过程中血压、血气指标[血液pH、二氧化碳总量(TCO_(2))、碳酸氢根(HCO_(3)^(-))和血氧饱和度]、电解质及Kt/V值。结果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的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低温调钠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中,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低温调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调钠组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调钠组pH值在透析后明显高于透析前,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透析后,pH、TCO_(2)、HCO_(3)^(-)值均优于透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中TCO_(2)、HCO_(3)^(-)值明显优于低温调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和透析后,低温调钠组和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中的N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氧疗联合低温调钠组中Kt/V值明显高于低温调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氧疗联合低温调钠模式血液透析治疗,是改善患者透析期间血压指标、血气指标的有效方案,对透析性低血压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性低血压 氧疗 低温调钠模式 预防
下载PDF
血透中不同超滤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影响的评估
4
作者 唐榕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2-0085,共4页
探讨血液透析且合并高血压的超滤模式,寻找理想超滤方案。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以尿毒症伴高血压为研究疾病,选择32例,有2组,16例连续性钠超滤曲线模式是对照组,16例阶梯性钠超滤曲线模式是观察组。结果 对三项血压、左室射血分... 探讨血液透析且合并高血压的超滤模式,寻找理想超滤方案。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以尿毒症伴高血压为研究疾病,选择32例,有2组,16例连续性钠超滤曲线模式是对照组,16例阶梯性钠超滤曲线模式是观察组。结果 对三项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实施两组比较,超滤前(P>0.05),超滤四个时间段(P<0.05)。结论 尿毒症伴高血压采用阶梯性钠超滤曲线模式,可有效降血压,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性超滤曲线模式 尿毒症伴高血压 连续性超滤曲线模式 血压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对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宏 陈浩 +3 位作者 殷玉敏 乔丽 时薇 叶吉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e hypotension,IDH)的疗效,探讨IDH的合理处理方案.方法选取维持血透(maintence hemodialysis,MHD)中常发生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e hypotension,IDH)的疗效,探讨IDH的合理处理方案.方法选取维持血透(maintence hemodialysis,MHD)中常发生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温标准透析模式,实验组根据IDH发生的规律,个体化的设定透析机内部温度、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联合应用进行透析,比较2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频率、症状评分、干体重达标率、透析中、透析结束后的血压变化及透析后电解质(钠、钾、氯)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低血压总发生率、干体重达标率、透析中、透析结束后的血压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评分(头晕评分、胸闷评分、出汗评分、肌肉痉挛评分、胃肠道症状评分、短暂神智改变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2组透析后血清钠、钾、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控温、钠曲线、阶梯超滤模式个体化联合应用对预防及控制IDH的发生、改善症状、提高干体重达标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低血压 温度模式 钠模式 阶梯超滤 个体化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可调钠配合超滤模式及低温透析防止透析低血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梅 刘海英 +4 位作者 宋莹 郑峰 翁荷英 万卫平 诸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透析低血压 超滤模式 低温透析 可调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 发生率 钠模式
下载PDF
可调钠联合不同超滤模式在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丽娜 张玉保 徐岩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2期656-660,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6种不同透析方案下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IDH的透析方案。方法 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研究前1个月筛选期将干体质量、透析参数等调整稳定。选取线性钠模...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6种不同透析方案下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IDH的透析方案。方法 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研究前1个月筛选期将干体质量、透析参数等调整稳定。选取线性钠模式(Na-1)及梯度钠模式(Na-2)联合线性超滤模式(UF-1)、间歇性超滤模式(UF-2)及梯度超滤模式(UF-3)组成6种透析方案,各患者依次进行标准透析模式(对照组)及6种透析方案各2周,比较分析各方案下透析中血压变化、IDH发生率及干体质量未达标率的情况。结果①6种透析方案患者透析3h、4h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对照组(q=4.15~7.20,P<0.05),其中方案2(Na-2+UF-1)和方案4(Na-2+UF-2)明显高于其余方案(q=3.90~5.87,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6种透析方案IDH发生率均降低(χ2=5.26~12.90,P<0.05),且方案2和方案4明显低于其余方案(χ2=4.07~6.36,P<0.05);③透析方案3(Na-1+UF-2)、方案4(Na-2+UF-2)患者干体质量未达标率较其余各方案显著降低(χ2=7.95~19.80,P<0.05)。结论梯度钠模式(Na-2)与间歇性超滤模式(UF-2)相结合的透析方案在显著降低IDH发生率的基础上干体质量达标率较高,可作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IDH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钠模式 超滤模式
下载PDF
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彩萍 韦先进 +4 位作者 周富明 费德升 张忠贤 张雪锋 丁伟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8期563-565,共3页
目的 研究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26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每一患者均行3种透析模式的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次.分析治疗期间患者体质量、血压、肾功能、电解... 目的 研究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26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每一患者均行3种透析模式的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次.分析治疗期间患者体质量、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等的变化,以及自觉症状等.结果 在联合透析模式患者头晕出汗、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模式(χ2分别为8.980,11.160,7.100,P<0.05).方差结果分析,除联合模式对舒张压无影响外(F =2.08,>0.05),其它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F值10.240~26.640,P<0.01).相比其它2种模式,低温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相对较大.透析后血钠在钠曲线和联合透析模式时略有增高,低温模式透析后血钠明显低于联合模式(t=2.360,P<0.05). 结论 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对患者透析中的血压影响小,更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且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联合曲线模式 预防 血液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对血透期间患者低血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全丽芳 张菊芳 +3 位作者 潘寄春 夏亚林 韦先进 周富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2月,将26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三种透析模式在每一病人均行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次。结果:联合透析模式病人的... 目的: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2月,将26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三种透析模式在每一病人均行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次。结果:联合透析模式病人的头晕出汗、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模式(P<0.05~0.01)。方差结果分析,低温透析模式对收缩压有变化(P<0.05),钠曲线其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透析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相对最小。钠曲线和联合透析模式病人透后血钠略有增高,并以前者明显(t=2.57和2.81,P<0.05)。低温模式透后血钠明显低于联合模式(t=2.69,P<0.05)。结论: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对病人透析中的血压影响小,更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且不影响病人的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联合曲线模式 预防 血液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联机血钠监测个体化低钠透析模式对水钠平衡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莎 徐安平 +2 位作者 冯敏 梁佩芬 李劲高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8期432-434,454,共4页
目的探讨联机血浆钠浓度监测的准确性,观察个体化低钠透析模式对患者水钠平衡、血压的影响及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机血钠监测及生化法测得血钠浓度对比,并对每例患者各行标准钠透析及个体化低钠血液... 目的探讨联机血浆钠浓度监测的准确性,观察个体化低钠透析模式对患者水钠平衡、血压的影响及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机血钠监测及生化法测得血钠浓度对比,并对每例患者各行标准钠透析及个体化低钠血液透析。对两种透析模式透析前后血浆钠浓度等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行标准钠透析中联机血钠监测测定血浆钠浓度进行比较。测得联机血钠浓度138±3mmol/L,自动生化分析仪法血浆钠浓度为138.0±2.8mmol/L,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将2种方法测量值作散点图,2者呈直线相关。两者的直线回归相关指数r=0.823,r2=0.677,回归系数t值为4.309,P<0.001。个体化低钠透析模式血钠浓度、收缩压(153.94±22.02mmHg和148.07±21.23mmHg,P=0.013)、口渴程度(54例次与98例次,P<0.001)均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结论联机血钠监测测得的血钠浓度与常规生化分析结果相关性好;个体化低钠透析模式能明显降低透后血钠浓度、收缩压、口渴程度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低透析模式 联机血监测 浓度
下载PDF
应用钠曲线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附50例次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水润芝 宛家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观察钠曲线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对血钠浓度的影响,以及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0例较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分别交叉进行钠曲线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可调钠组)和标... 目的:观察钠曲线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对血钠浓度的影响,以及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0例较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分别交叉进行钠曲线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可调钠组)和标准血液透析模式(对照组)治疗各5次,记录每次患者的血钠浓度、血压及超滤量。结果:透析前、后可调钠组的血钠浓度分别为(142±4)mmol/L、(146±4)mmol/L,对照组则为(141±5)mmol/L、(143±2)mmol/L,两组透析前后血钠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透析过程中可调钠组的平均血压为(134±23)/(77±12)mmHg,对照组为(109±30)/(67±13)mmHg;透析后,可调钠组的血压为(138±21)/(81±11)mmHg,对照组为(127±25)/(77±13)mmHg。两组透析过程中的平均血压和透析后的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透析过程中,可调钠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调钠组超滤量为(4.3±1.2)kg,对照组为(3.9±0.8)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钠曲线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可明显降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了透析患者的耐受性,且并未增加患者的钠负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透析模式,特别适用于较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血液透析 曲线及超滤曲线模式 低血压 老年人 肾病
下载PDF
常规、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高危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颖 毕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51-51,54,共2页
目的:比较3种透析模式在高危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15例,进行自体对照研究,采用低温、常温(常规)、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各透析12周,更换模式前检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记录超滤量和透析过程中低血压、... 目的:比较3种透析模式在高危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15例,进行自体对照研究,采用低温、常温(常规)、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各透析12周,更换模式前检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记录超滤量和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低温可调钠血透模式低血压、疲倦乏力、肌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低温和常规模式(P<0.05)。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低于常规血透模式(P<0.05)。低温模式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常规模式(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有利于超滤脱水,提高透析充分性,减低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高危透析患者的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模式 常规透析模式 低温可调透析模式 高危血液透析
下载PDF
钠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中后期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2期12-12,共1页
低血压属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透析患者总数20%~30%[1].尤其针对高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透析中后期低血压.低血压的发生可引起心律失常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良[2],导致血液透析治疗不能正常进行.我院针对透析... 低血压属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透析患者总数20%~30%[1].尤其针对高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透析中后期低血压.低血压的发生可引起心律失常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良[2],导致血液透析治疗不能正常进行.我院针对透析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PHD),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 低血压 预防
下载PDF
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模式在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冠麒 《黑龙江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779-782,共4页
目的:分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采用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模式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计划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温常规透析组、低温常规透析组、低温加可调钠透析组各30例,比... 目的:分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采用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模式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计划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温常规透析组、低温常规透析组、低温加可调钠透析组各30例,比对三组透析前后各临床指标。结果:低温加可调钠透析组、低温常规透析组比常温常规透析组透析后尿素氮(BUN)、肌酐(SCr)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加可调钠透析组、低温常规透析组比常温常规透析组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常规透析组、低温加可调钠透析组比常温常规透析组头晕、呕吐、低血压及肌肉痉挛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模式,能够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减少患者透析后血压变化情况,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实践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透析 低温 可调超滤曲线模式
下载PDF
应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对血液透析中相关低血压和超滤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海鸥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对血液透析中相关低血压和超滤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2例需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参照组:应用普通透析模式;观察组:应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对血液透析中相关低血压和超滤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2例需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参照组:应用普通透析模式;观察组:应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4.94%低于对照组的17.28%(P<0.05)。通过超滤量的目标量与实际量进行分析,观察组应用目标量与实际量更接近。结论钠及超滤曲线模式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情况,超滤量随着钠浓度而变化,可提高透析效果,符合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超滤曲线模式 血液透析 低血压 超滤量
下载PDF
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用于预防透析低血压的观察
16
作者 戴铭珠 袁夏至 《护理与康复》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用于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对14例在常规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使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模式,比较两种透析方式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结果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发生低血压频... 目的探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用于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对14例在常规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使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模式,比较两种透析方式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结果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发生低血压频率少于常规血液透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可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可调与超滤曲线模式
下载PDF
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梅爱敏 潘文君 许烨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8期573-574,共2页
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的重要治疗方法。HD治疗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透析中低血压(IDH)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0%-40%,常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甚至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使透析不能顺利进... 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的重要治疗方法。HD治疗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透析中低血压(IDH)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0%-40%,常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甚至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使透析不能顺利进行。我院血液透析室对同一人群采用常规HD与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HD,观察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可调联合超滤曲线模式 低血压
下载PDF
钠与超滤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 被引量:66
18
作者 周亦伦 刘惠兰 +3 位作者 段晓峰 姚英 孙懿 刘群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比较线性钠模式(SP)、线性超滤模式(UP)、线性钠和线性超滤结合模式(SP+UP)与标准透析(SD)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12例稳定血透患者,SD、SP、UP、SP+UP各进行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比较线性钠模式(SP)、线性超滤模式(UP)、线性钠和线性超滤结合模式(SP+UP)与标准透析(SD)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12例稳定血透患者,SD、SP、UP、SP+UP各进行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下腔静脉宽度(IVCD)、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血钠、血浆渗透浓度的变化及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例次。结果(1)4种模式透前IVCD、MAP、HR、体重、透析过程中钠清除量、超滤量无明显差异。(2)SP+UP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例次显著低于其他3种模式。(3)SP+UP在透析4、5h时RBV值高于SD、SP、UP(P<0.01)。(4)SD、SP、UP透析4h时MAP明显低于SP+UP(P<0.05);透析5h时HR明显高于SP+UP(P<0.01)。(5)UP在透析3h时SV低于其他3种模式(P<0.05),CO较透前降低(P<0.05)。(6)透析1h时SP及SP+UP的血钠、血浆渗透浓度明显高于SD、UP。结论在钠清除量大致相等情况下,SP+UP比SD、SP、UP具有较好维持血容量作用,可显著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钠模式 超滤模式 血容量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孟秀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04-240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钠模式和超滤模式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收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透析中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钠模式和超滤模式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收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透析中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并观察标准透析和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低血压组透析中超滤量增加(P<0.05),血钠、血浆白蛋白降低(P<0.05),血尿素氮和肌酐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心动图的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压组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标准透析相比,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发生低血压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透析中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低血压 肾透析 老年 钠模式 超滤模式
下载PDF
四种不同透析方式对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蒙兰芬 罗学文 +3 位作者 张大成 赵荣 黄荣贵 关建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470-471,共2页
我们通过目前透析机所能提供的钠模式和超滤模式配合温度的调节,探讨低温可调钠结合超滤模式在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耐受性中的作用。
关键词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透析方式 血液 预防 超滤模式 透析耐受性 钠模式 透析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