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N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春霞 段文浩 +3 位作者 王左华 聂文莎 郑宇霞 王惠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51-2654,共4页
目的探讨钠通道电压门控2A(SCN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AED)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95例,按服用AED后12个月内癫痫发作情况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未发生癫痫者作为有效组(n=6... 目的探讨钠通道电压门控2A(SCN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AED)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95例,按服用AED后12个月内癫痫发作情况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未发生癫痫者作为有效组(n=63),癫痫发作频率不变甚至增加者作为无效组(n=32)。使用qRT-PCR对患儿SCN2A位点rs17183814基因型进行检测。比较各组SCN2A基因型差异和临床资料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SCN2A基因型与药物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AED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和首次发作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发作类型、脑电图检查结果、发作频率和AED种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发作类型为肌阵挛的比例、发作频率、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的比例、左乙拉西坦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AED反应组,AED耐药组SCN2A基因位点rs17183814 AA基因型的比例更高,A基因分布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儿SCN2A的AG基因型、GG型与左乙拉西坦呈正相关(P<0.05);无效组患儿AA型与丙戊酸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作频率(OR=8.199,95%CI:1.372~48.985)和SCN2A基因多态性(OR=8.199,95%CI:1.372~48.985)是癫痫患儿AED治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AA基因型相比GG型+AG型治疗无效的风险显著更高。结论SCN2A基因多态性与与儿童癫痫AED治疗疗效相关,特别是AA基因型为治疗无效的风险因素,此外发作频率较高者也易出现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抗癫痫药物疗效 钠通道电压门控2a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2B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2
作者 李珊 赵浩然 +1 位作者 檀雅欣 习杨彦彬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在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2B(sodium channel-voltage-gated-beta 2B,SCN2B)介导的学习记忆认知功能改善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将SC...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在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2B(sodium channel-voltage-gated-beta 2B,SCN2B)介导的学习记忆认知功能改善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将SCN2B基因敲除小鼠(SCN2B^(-/-))与APP基因敲除小鼠(APP^(-/-))、APP基因杂合子(APP^(+/-))以及APP基因过表达小鼠(APP^(+/+))配对杂交,用PCR基因检测技术对同窝小鼠尾组织进行基因分型,分为SCN2B^(-/-)APP^(-/-)组,SCN2B^(-/-)APP^(+/-)组以及SCN2B^(-/-)APP^(+/+)组,C57BL/6野生型小鼠则为野生型(wild type,WT)组,每组9只。并将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SCN2B^(-/-)APP^(-/-)、SCN2B^(-/-)APP^(+/-)、SCN2B^(-/-)APP^(+/+)转基因小鼠和同龄野生型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与Y迷宫行为学实验来检测每组之间的认知功能;取6、12、18月龄SCN2B^(-/-)APP^(-/-)、SCN2B^(-/-)APP^(+/-)、SCN2B^(-/-)APP^(+/+)的三种转基因小鼠和同龄野生型小鼠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起的检测,同时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基底及远端突起数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行为学实验结果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1)水迷宫实验数据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显示18月龄小鼠中逃避潜伏期的组别和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时间×组别=3.63,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8月龄小鼠中,与SCN2B^(-/-)APP^(+/-)组和SCN2B^(-/-)APP^(-/-)组小鼠比较,SCN2B^(-/-)APP^(+/+)组小鼠第4~6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4天:(47.00±2.00)s,(43.11±1.96)s,(41.89±3.06)s,t=-4.16,1.00,均P<0.05;第5天:(45.22±2.54)s,(36.33±2.78)s,(37.00±2.45)s,t=-7.08,-0.54,均P<0.05;第6天:(38.11±2.03)s,(34.11±2.32)s,(33.00±2.91)s,t=-3.90,0.90,均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18.00±1.73)s,(25.56±1.33)s,(24.33±1.94)s;t=10.37,1.56,均P<0.05]。(2)Y-迷宫结果显示,与SCN2B^(-/-)APP^(-/-)组和SCN2B^(-/-)APP^(+/-)组小鼠比较,18月龄SCN2B^(-/-)APP^(+/+)组小鼠新颖臂进入次数减少[(50.22±3.68)次,(57.22±3.74)次,(58.44±5.14)次;t=3.40,-0.48,均P<0.05],在新颖臂内停留时间减少[(10.89±0.62)min,(14.33±0.59)min,(13.89±0.74)min;t=8.16,0.44,均P<0.05]、在新颖臂活动距离明显减少[(37.26±2.01)m,(45.67±2.45)m,(46.11±3.27)m;t=7.81,0.91,均P<0.05]。(3)Golgi染色结果显示,与SCN2B^(-/-)APP^(-/-)组和SCN2B^(-/-)APP^(+/-)组小鼠比较,18月龄SCN2B^(-/-)APP^(+/+)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顶端树突数量[顶端树突数量:(1.78±0.37)个,(3.67±0.81)个,(3.00±1.21)个;t=3.36,1.41,均P<0.05]和基底树突数量[基底树突数量:(1.11±0.50)个,(3.11±0.50)个,(2.56±0.69)个;t=4.06,1.21,均P<0.05]均显著减少。结论SCN2B敲低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过表达APP可以部分抵消SCN2B敲低引起的小鼠认知功能改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基底及远端的突起数量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2B 淀粉样前体蛋白 认知障碍 转基因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