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球状网壳钢木混合结构施工过程分析及施工措施建议——以广州纳米中心圆项目为例
1
作者 陈敏 陈卓妤 +3 位作者 冯永胜 张富森 刘治 王洋 《土木工程》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以其高效、美观及经济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以广州纳米中心圆项目工程为例,对大跨度球状网壳钢木混合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提出关键施工措施建议。首先,利用MIDAS GEN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分层... 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以其高效、美观及经济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以广州纳米中心圆项目工程为例,对大跨度球状网壳钢木混合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提出关键施工措施建议。首先,利用MIDAS GEN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分层、整体及不同节点约束的建模。然后,分析有无玻璃荷载及有无环向拉索的工况组合,全面模拟了不同的施工过程对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现场条件,提出最优施工措施。研究表明,节点约束处理对结构变形有显著影响,刚性节点有利于控制变形;环向拉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有效防止变形。因此,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节点尽量建造为刚性节点。同时,采用分层施工并施加环向拉索,且每施工完一层,应立即施加拉索。In recent years, large-span steel-timber hybrid structures 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due to their efficiency, aesthetics, and economy. Taking the Guangzhou Nanometer Center Circular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large-span spherical reticulated steel-timber hybrid structure and proposes key construction recommendations. Firstly, the MIDAS GEN software is utilized to establish models for the structure at different levels, as a whole, and with various joint constraints. Subsequently,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onstruction processes on the structure is comprehensively simulated by analyzing combinations of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and without glass loads, as well a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ircumferential tension cables. Finally, an optimal construction scheme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e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joint constraint treat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ructural deformation, with rigid joints being beneficial for deformation control. Circumferential tension cables effectively prevent deformation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ension cables be applied in layer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ension cables should be install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each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球状网壳 施工分析 数值计算 施工措施
下载PDF
剪力墙类型对钢木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董翰林 朱兴来 +1 位作者 陶婧妍 方明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钢框架-木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高层的绿色低碳结构体系.木剪力墙可分为轻木剪力墙和重木剪力墙两种类型,掌握不同剪力墙类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可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使用专为木结构开发的新型单轴滞回模型DowelType,模... 钢框架-木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高层的绿色低碳结构体系.木剪力墙可分为轻木剪力墙和重木剪力墙两种类型,掌握不同剪力墙类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可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使用专为木结构开发的新型单轴滞回模型DowelType,模拟轻木、重木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立4层有、无墙顶摩擦型阻尼器的混合结构模型,进行频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层间位移角、结构内力水平、阻尼器耗能等响应的分布,总结了剪力墙类型对上述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剪力墙 DowelType模型 摩擦型阻尼器 钢木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钢木混合结构错列桁架体系受力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瞿芹 郑晓燕 范亚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2-898,共7页
目的结合钢、木结构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住宅结构——钢木混合结构错列桁架体系,分析其在荷载效应基本与偶然组合下结构的受力性能.方法利用商用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钢木混合结构错列桁架体系的基本模型.建立了8个有限元模型,分析纵向支... 目的结合钢、木结构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住宅结构——钢木混合结构错列桁架体系,分析其在荷载效应基本与偶然组合下结构的受力性能.方法利用商用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钢木混合结构错列桁架体系的基本模型.建立了8个有限元模型,分析纵向支撑、桁架结构形式、桁架是否落地、膝撑的设置、结构高宽比等因素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该结构体系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桁架弦杆、腹杆、框架柱、楼板搁栅的内力较小,横向平面内弯矩和剪力主要集中在桁架层,而框架柱中的剪力和弯矩很小,其主要承受轴向力,充分利用了钢材抗拉弯、木材的抗压,使两种材料均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该结构体系在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下,以错列桁架为抗侧力体系,结构水平剪力大部分化作桁架斜腹杆的轴向力,柱子主要承受轴向力,使得结构侧移明显降低.结论钢木混合结构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能力,模拟计算结构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错列桁架体系 受力性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钢木混合结构在大跨度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红 张翔 《建筑技术》 2019年第4期433-435,共3页
西安幸福林带冰球馆屋盖跨度达42m,经对比多方案选用钢木混合结构体系,通过钢木组合成上弦刚性构件,双曲杆件形成拱结构,预应力拉索与杆件组成下弦柔性杆件,共同作用,协调变形。采用GSA有限元进行受力分析,结构应力和变形等指标均满足... 西安幸福林带冰球馆屋盖跨度达42m,经对比多方案选用钢木混合结构体系,通过钢木组合成上弦刚性构件,双曲杆件形成拱结构,预应力拉索与杆件组成下弦柔性杆件,共同作用,协调变形。采用GSA有限元进行受力分析,结构应力和变形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屋盖 张弦梁结构 钢木混合结构
下载PDF
钢木混合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5
作者 王希珺 Briseghella Bruno +2 位作者 Nuti Camillo 李征 孙永良 《建设科技》 2019年第17期64-68,79,3,共7页
钢木混合结构是一种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和钢木混合楼盖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抗震设计中,层间位移角是衡量结构和非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为获得钢木混合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定义钢木混合抗侧力体系... 钢木混合结构是一种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和钢木混合楼盖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抗震设计中,层间位移角是衡量结构和非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为获得钢木混合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定义钢木混合抗侧力体系的屈服点,在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对120个不同参数的钢木混合抗侧力体系进行推覆模拟,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屈服位移角为0.48%;为定义钢木混合结构倒塌极限状态性能点,选取10条不同地震记录,在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对考虑不同木剪力墙和钢框架抗侧刚度比的三层和六层钢木混合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倒塌极限状态层间位移角为2.43%。基于分析结果和已有试验现象,建议钢木混合结构立即居住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准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取0.5%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层间位移角限值 增量动力分析 立即居住 防止倒塌
下载PDF
钢木混合结构节点施工技术
6
作者 胡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在钢木混合结构常用连接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错列桁架钢木混合结构中钢木构件的连接,提出了平面钢木混合桁架和木楼板系统中节点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钢木构件连接 节点施工
下载PDF
钢木混合墙体抗侧性能试验及钢木混合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征 王希珺 +1 位作者 何敏娟 董文晨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91-197,共7页
钢木混合结构是一种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和钢木混合楼盖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分别对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螺栓连接的单榀钢木混合墙体进行了往复加载试验,对比了两种连接下墙体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关系。试验发现,与普通螺... 钢木混合结构是一种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和钢木混合楼盖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分别对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螺栓连接的单榀钢木混合墙体进行了往复加载试验,对比了两种连接下墙体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关系。试验发现,与普通螺栓连接的墙体试件相比,高强螺栓连接的墙体试件受力性能较好,可以充分传递钢框架和木剪力墙间的剪力,保证两者协同工作。设计了72个不同参数的高强螺栓连接的钢木混合墙体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模型进行往复加载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相同延性水平下,木剪力墙与钢框架初始刚度比大的钢木混合墙体较刚度比小的墙体具有更小的滞回阻尼比。对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回归分析,进而给出了估算钢木混合结构体系的滞回阻尼比的算式。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钢木混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螺栓连接 往复加载 抗侧刚度比 滞回阻尼比 抗震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钢木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征 王振 +1 位作者 何敏娟 舒展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共12页
为充分发挥钢木材料及钢木结构受力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的钢木混合结构。通过可变形连接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以钢板剪力墙-胶合木框架混合结构为例,对钢、木结构之间的连接参数设计范围进行确定,进而基... 为充分发挥钢木材料及钢木结构受力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的钢木混合结构。通过可变形连接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以钢板剪力墙-胶合木框架混合结构为例,对钢、木结构之间的连接参数设计范围进行确定,进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研究钢木混合结构在各性能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并通过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对结构的损伤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钢木混合结构中,通过可变形连接可降低连接内力和结构楼层加速度,结构在立即居住、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建议分别取为0.2%、0.7%和2.6%;地面峰值加速度与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之间总体呈对数线性关系,结构在浅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比在深层地震作用下更大;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钢木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各性能水准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越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胶合木框架 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增量动力分析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承载力的多层钢木混合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希珺 李征 何敏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0-36,29,共8页
钢木混合结构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以及钢木混合楼盖组成。首先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 Sees建立了钢木混合结构数值模型,并利用钢木混合结构单层足尺试验结果校核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继而分别设计了不同内填木剪力墙和钢框架侧向... 钢木混合结构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以及钢木混合楼盖组成。首先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 Sees建立了钢木混合结构数值模型,并利用钢木混合结构单层足尺试验结果校核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继而分别设计了不同内填木剪力墙和钢框架侧向刚度比下的3,6,9层的钢木混合结构,按已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进行建模,并按规范的设计反应谱对20条地震记录进行调幅,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了钢框架和内填轻型木剪力墙间的剪力分配规律,定义了剪力分配系数κ,并提出其计算公式;评估了结构的失效概率,进而提出钢木混合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最后给出相应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施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路伟 曹辉 《建筑施工》 2018年第2期195-197,共3页
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游泳馆屋面采用新颖的钢木混合的筒壳结构形式,其结构跨度大,钢木转换节点复杂,交叉施工多,成品保护难度大,对施工提出较高要求。针对这一混合结构体系,需着重研究连接节点设计和钢木构件安装测量定位的控制。结合... 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游泳馆屋面采用新颖的钢木混合的筒壳结构形式,其结构跨度大,钢木转换节点复杂,交叉施工多,成品保护难度大,对施工提出较高要求。针对这一混合结构体系,需着重研究连接节点设计和钢木构件安装测量定位的控制。结合工程特点,通过现场施工组织以及在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方面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顺利完成了钢、木混合结构的安装,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馆 钢木混合结构 大跨度 钢木转换节点
下载PDF
轻型钢木混合楼盖水平荷载转移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敏娟 马仲 +1 位作者 马人乐 李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8-1043,共6页
通过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一层两跨的钢木混合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轻型钢木混合楼盖弹性状态下平面内刚度及其对水平荷载的分配.为了量化楼盖平面内刚度对水平荷载分配的影响,定义了楼盖水平荷载转移能力系数β,探讨了楼盖平面内刚度与竖... 通过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一层两跨的钢木混合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轻型钢木混合楼盖弹性状态下平面内刚度及其对水平荷载的分配.为了量化楼盖平面内刚度对水平荷载分配的影响,定义了楼盖水平荷载转移能力系数β,探讨了楼盖平面内刚度与竖向抗侧力构件抗侧刚度比值α与β的关系,并根据α及β数值大小定义刚性楼盖.试验结果表明,轻型钢木混合楼盖在仅铺设SPF(云杉-松木-冷杉)规格材面板且竖向抗侧力构件仅为钢框架时,α在0.5~1.0之间,β为64.0%左右,楼盖已能较好地分配水平荷载;铺设水泥砂浆面层后,α增至3.0以上,β增至90.0%左右,结构有很强的空间协同作用,楼盖为刚性楼盖;当竖向钢框架间加上轻型木剪力墙后,α下降至1.0~2.0之间,β下降至78.0%左右,楼盖不再为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钢木混合楼盖 钢木混合结构 平面内刚度 水平荷载分配 水平荷载转移能力系数
下载PDF
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与自复位机理参数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征 陈飞 +1 位作者 何敏娟 何桂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3,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体系,其由自复位钢框架、轻型木剪力墙及滑动摩擦型阻尼器组成。通过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体系的抗侧力性能、破坏模式、剪力在钢框架与木剪力墙中的分配规律以及钢绞线内力变...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体系,其由自复位钢框架、轻型木剪力墙及滑动摩擦型阻尼器组成。通过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体系的抗侧力性能、破坏模式、剪力在钢框架与木剪力墙中的分配规律以及钢绞线内力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的数值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数值模型进行体系关键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设置下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的自复位性能。分析参数选为阻尼器激发力水平及体系初始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体系的滞回曲线呈“旗帜型”,自复位性能良好,大位移下阻尼器锁定可带来体系强度与刚度的二次提升;试验中,阻尼器长圆孔设置较长可有效减轻木剪力墙中损伤。参数分析结果显示,阻尼器激发力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体系的自复位性能,相同阻尼器激发力水平下,体系初始预应力水平的提高不会持续提高体系的自复位性能;根据参数分析结果,给出了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体系中阻尼器激发力与体系初始预应力水平选取的建议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自复位 摩擦型阻尼器 往复加载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错列钢木混合桁架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亚坤 郑晓燕 肖烨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错列桁架钢木混合结构体系中,桁架直接承受重力荷载,是横向抗侧力的主要构件,因此桁架设计研究对于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的整体受力性能至关重要。在初步布置钢木杆件的基础上,研究在桁架跨度一定的情况下,桁架节间数目不同、空腹节间位... 在错列桁架钢木混合结构体系中,桁架直接承受重力荷载,是横向抗侧力的主要构件,因此桁架设计研究对于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的整体受力性能至关重要。在初步布置钢木杆件的基础上,研究在桁架跨度一定的情况下,桁架节间数目不同、空腹节间位置不同时桁架杆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化;桁架腹杆的合理布置形式。比较结果表明:在钢木混合桁架中,上弦杆、竖腹杆选用木材,斜腹杆、边柱、下弦杆选用型钢的布置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尽量避免将空腹节间设置在桁架端部;需在非跨中布置空腹节间时,腹杆两边对称布置、适当增加节间数目都可使杆件内力较为均匀,布置空腹节间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列桁架钢木混合结构 钢木混合桁架 节间数目 空腹节间位置
下载PDF
近零碳公共建筑主被动节能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
14
作者 王永生 翟雷 +3 位作者 王冬雁 张法荣 罗伟 夏康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2期1955-1959,共5页
某社区市集公共建筑以近零碳排放为建设目标,常规设计方法无法实现。为此,采用了主被动节能技术:通过钢木混合结构体系、自适应调节中庭及高性能围护结构,减少了碳排放与能源消耗需求,提升被动节能效果。结合光储直柔技术、循环零废技术... 某社区市集公共建筑以近零碳排放为建设目标,常规设计方法无法实现。为此,采用了主被动节能技术:通过钢木混合结构体系、自适应调节中庭及高性能围护结构,减少了碳排放与能源消耗需求,提升被动节能效果。结合光储直柔技术、循环零废技术,进一步抵消建筑耗能,促进主动节能。经测算,该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的一次能源消耗量比参考建筑降低65.65%,达到了近零碳排放指标要求,其使用的主被动节能技术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碳 主被动节能 钢木混合结构 自适应调节中庭 高性能围护结构 光储直柔技术 循环零废技术
下载PDF
木构体系对空间的释放——成都中铁建青羊樾府社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欣 荆哲璐 张怿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青羊樾府社区中心是当代木构体系运用的实例,用层压胶合木的钢木混合体系,尝试突破传统木构形式,创造有自然气息、触感温暖的体验以唤起使用者共鸣。
关键词 亲生命性空间 胶合木 钢木混合结构 温暖空间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下配置摩擦型阻尼器钢木混合剪力墙抗侧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征 陈飞 +2 位作者 董翰林 何敏娟 李明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共10页
为研究配置摩擦型阻尼器钢木混合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首先以4个摩擦型阻尼器研究了阻尼器的静力和动力特性,摩擦型阻尼器由高强螺栓穿过内、外钢板组成,钢板间夹有摩擦材料,包括无石棉有机材料NAO-780和聚四氟乙烯PTFE两种,内钢板设有... 为研究配置摩擦型阻尼器钢木混合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首先以4个摩擦型阻尼器研究了阻尼器的静力和动力特性,摩擦型阻尼器由高强螺栓穿过内、外钢板组成,钢板间夹有摩擦材料,包括无石棉有机材料NAO-780和聚四氟乙烯PTFE两种,内钢板设有长圆孔。当阻尼器激发,内、外钢板开始相对滑动耗能,当高强螺栓抵住长圆孔端部,则阻尼器锁定。阻尼器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激发力与高强螺栓扭矩成线性正相关。摩擦材料NAO-780在不同加载幅值和频率下摩擦性能稳定。进而,将所研发的摩擦型阻尼器引入钢木混合剪力墙中,通过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钢木混合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激发力越大,试件初始刚度越高,但木剪力墙损伤更严重;阻尼器内钢板长圆孔长度越长,木剪力墙可得到更多保护,但阻尼器锁定推迟,钢框架侧向变形增大。合理设置阻尼器激发力和阻尼器内钢板长圆孔长度可减小钢木混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使其在大侧移下仍有充足的抗侧能力储备,提高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钢框架 木剪力墙 摩擦型阻尼器 往复加载试验 抗侧力性能
原文传递
一种胶合木构件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永良 《特种结构》 2021年第6期15-20,共6页
通过合理的设计,钢木混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木材与钢材两者的优势,并规避两者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的钢-木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体钢木混合结构的表现。本文基于某48m跨度的钢木混合桁架桥结构,其中胶合木构件与钢... 通过合理的设计,钢木混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木材与钢材两者的优势,并规避两者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的钢-木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体钢木混合结构的表现。本文基于某48m跨度的钢木混合桁架桥结构,其中胶合木构件与钢梁的连接节点采用双插板-钢销的连接形式,针对该节点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考虑压弯及拉弯两种复合受力工况,对6个试件进行了抗弯试验,得到了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揭示了节点的破坏模式,分析获得了节点的转动刚度及承载力。结果表明,该节点有较高的初始刚度,且以钢销受弯产生塑性铰为主要屈服模式,具有较好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双插板-钢销连接 初始刚度 延性
下载PDF
棉仓城市客厅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慎 华霞虹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51,共10页
设计单位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庄慎任皓唐煜朱捷Changzhou,Jiangsu地点/江苏常州设计/2017年/竣工/2018年Architects Atelier Archmixing Architects in Charge ZHUANG Shen,REN Hao,TANG Yu,ZHU Jie Design Stage 2017 Complet... 设计单位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庄慎任皓唐煜朱捷Changzhou,Jiangsu地点/江苏常州设计/2017年/竣工/2018年Architects Atelier Archmixing Architects in Charge ZHUANG Shen,REN Hao,TANG Yu,ZHU Jie Design Stage 2017 Completion 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井 成衣店 空间冗余 建筑师 建筑形式 设计策略 钢木混合结构 钢木结构 江苏常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