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陆铁坚 许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在弹性阶段,芯筒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力,一旦芯筒开裂,钢框架开始承担大部分水平力,且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强,承担比例不断加大... 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在弹性阶段,芯筒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力,一旦芯筒开裂,钢框架开始承担大部分水平力,且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强,承担比例不断加大,钢框架起到了抗震第2道防线的作用;芯筒在地震往复作用下首先在底部开裂;随着损伤的不断积累,底层几乎全部开裂,中部沿楼板四周也开裂;框架在中震与大震作用下均处于弹性阶段;在特大震作用下,先底柱后中部梁出现塑性绞;楼板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了较大变形,在与芯筒和钢框架梁相连部位均产生了大量裂缝;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是双重抗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受力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尧国皇 王卫华 郭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7-142,151,共7页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核心筒和楼板的损伤演化过程、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楼层位移角包络曲线以及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的能量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最大损失出现在这类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底部,为保证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更好的工作性能,建议在核心筒底部加强区域增设型钢和提高剪力墙配筋率等措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较为清晰的揭示这类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特性,有关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框架-核心结构 弹塑性分析 时程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变形解构规则 被引量:3
3
作者 钱稼茹 徐福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27-530,共4页
为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研究并建立了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变形解构规则。分析了水平力作用下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形的特点,根据力平衡准则和位移协调准则,分别建立了框架梁、柱的变形与层间位移角的关系以... 为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研究并建立了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变形解构规则。分析了水平力作用下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形的特点,根据力平衡准则和位移协调准则,分别建立了框架梁、柱的变形与层间位移角的关系以及核心筒墙肢、连梁的变形与层间位移角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核心结构 变形解构规则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下载PDF
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尧国皇 陈宜言 +1 位作者 郭明 赵群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核心筒和楼板的损伤演化过程、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以及楼层位移角包络曲线。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最大损伤出现在这类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底部和中上部,为保证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更好的工作性能,建议在相关区域增设型钢或提高剪力墙配筋率等措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较为清晰地揭示这类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特性,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结构 弹塑性分析 时程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非经典阻尼地震响应分析
5
作者 张文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94-803,共10页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地震响应属于非经典阻尼体系动力分析。为了应用基于振型叠加的CQC法分析地震响应,目前有四类方法可供选择:整体计算方法、模态阻尼比法、强迫解耦法、复模态分析法。这四类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哪一...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地震响应属于非经典阻尼体系动力分析。为了应用基于振型叠加的CQC法分析地震响应,目前有四类方法可供选择:整体计算方法、模态阻尼比法、强迫解耦法、复模态分析法。这四类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哪一个方法更为有效,工程师往往不好判断。对于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阻尼比如何取值,本文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综述了上述四类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的理论背景,根据不同构件单元变形能的大小,提出采用变形能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组合结构的综合阻尼比。通过实例分析,计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精度,该方法可以用于工程的抗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结构 非经典阻尼体系 振型叠加法 综合阻尼比法
下载PDF
带BRB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6
作者 王秀丽 孙宽 《甘肃科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某2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ETABS软件建立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BRB支撑的框架-核心筒两种结构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两种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带BRB的... 以某2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ETABS软件建立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BRB支撑的框架-核心筒两种结构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两种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带BRB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层间位移角、最大楼层位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在罕遇地震下,带BRB的结构具有很好的耗能效果,能够较好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结构 屈曲约束支撑 非线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绪红 黄湘湘 +2 位作者 王毅红 狄谨 刘永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经过多种补偿方案的比较,提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的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并研究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在分析中分层施加竖向荷载,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 经过多种补偿方案的比较,提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的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并研究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在分析中分层施加竖向荷载,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分析表明,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既能保证补偿的精度,又经过优化使施工更为方便,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补偿方案。采用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可以使楼层的最大累积变形差异明显减小,保证水平构件的水平度。在补偿结构中,只有位于平面四角处的连系梁内力减小较多,其他梁或柱的内力变化很小。与原结构类似,在补偿结构中,钢框架柱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远远小于柱-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体系 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 竖向变形差异 结构内力
原文传递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颖 于健 +1 位作者 吕西林 卢文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位置及过程,并根据相似理论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表明:原型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规范"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核心筒发挥了主要抗侧力作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钢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节点在结构设计时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结构 高层混合结构 振动台模型试验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破坏机理 相似关系
下载PDF
复杂形体超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减震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春祥 徐双正 +1 位作者 秦季标 张伏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190,共7页
以拟建超高宁夏电视塔(NXTVT)工程为背景,利用SAP2000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超高宁夏电视塔呈现底部小、上部大、中部略呈细腰形的花瓶状复杂形体;而且,楼层的不连续分布导致结构质量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匀。因此,整体结构... 以拟建超高宁夏电视塔(NXTVT)工程为背景,利用SAP2000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超高宁夏电视塔呈现底部小、上部大、中部略呈细腰形的花瓶状复杂形体;而且,楼层的不连续分布导致结构质量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匀。因此,整体结构形式复杂,对抗震要求高。首先,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FNA动力时程法对该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多维分析。接着,对安装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NFVDs)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以评价NFVDs对该结构的多维减震性能。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与比较,综合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与建议,为该实际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减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混合结构 减震 非线性粘滞液体阻尼器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FNA时程分析
下载PDF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勇强 陈麟 周云 《钢结构》 2008年第9期12-15,共4页
为了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及减小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差异,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在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增设伸臂桁架以及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利用有限元软件ETA... 为了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及减小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差异,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在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增设伸臂桁架以及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对比分析了这几种结构形式的协同工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可明显提高结构的刚度,框架的剪力分配率更易满足规范要求,框架柱的材料利用效率更高;增设伸臂桁架对整体结构的刚度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减小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可显著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结构 协同工作性能 抗震性能 竖向变形差
下载PDF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星 陈麟 周云 《钢结构》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选用15条地震记录,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破坏直至失效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顺序和破坏机理,并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强震下的... 选用15条地震记录,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破坏直至失效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顺序和破坏机理,并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强震下的性能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结构 破坏机理 增量动力法
下载PDF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应用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胜利 孙茜茜 +2 位作者 史永彬 陈勇 张德潭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83-1487,共5页
某建筑主体结构高度为172.4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核心筒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框架进行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三种结构方案对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采用钢管混... 某建筑主体结构高度为172.4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核心筒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框架进行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三种结构方案对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框架梁、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次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并对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考察此结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 装配式 部分包覆-混凝土组合框架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破坏等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令心 姜冰 朱柏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7-93,共7页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以其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灵活的空间布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合理评估其地震破坏等级可为震前灾害预测和震后修复或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总结分析大量该类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拟...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以其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灵活的空间布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合理评估其地震破坏等级可为震前灾害预测和震后修复或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总结分析大量该类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参考《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5—2009)和相关文献,给出各主要受力构件不同破坏状态的描述,计算各构件在不同破坏状态下满足85%以上保证率的变形指标限值,建立基于构件变形指标的该类高层混合结构破坏等级评估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对1栋混合结构在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构件变形指标给出的整体结构的破坏等级判别结果与基于有限元分析给出的材料损伤云图的综合判别结果一致,说明所给出的各构件变形指标限值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方法是可靠有效的,可为该类高层混合结构的性能评估提供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混凝土核心 混合结构 地震破坏等级评估 变形指标限值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超高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静 扶新立 张秀凤 《建筑施工》 2022年第11期2619-2622,共4页
依托绿地中心-杭州之门双子塔工程,针对外框及核心筒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建造的特点和难点,开展整体同步施工的模架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结合整体建造工艺路线,介绍了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设计关键技术;突破传统工艺,采用整体... 依托绿地中心-杭州之门双子塔工程,针对外框及核心筒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建造的特点和难点,开展整体同步施工的模架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结合整体建造工艺路线,介绍了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设计关键技术;突破传统工艺,采用整体钢平台模架与液压防护屏组合,形成超高层建筑外框结构与核心筒结构阶梯式同步施工的创新施工工艺,实现了外框结构与核心筒结构同步攀升。实践表明,该工艺安全可行,在此类超高层结构建造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 框架-核心 平台 阶梯式同步施工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15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下载PDF
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45米高空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的施工
16
作者 张涛 《石河子科技》 2009年第2期51-52,共2页
石河子气象局气象站雷达塔筒中筒结构,外简为圆形,直径6.1米,筒壁厚300mm,内筒为一正方形的电梯间,两筒之间为钢筋砼楼梯,主体14层,建筑物顶标高为58.249m,建筑面积2600m^2。13层顶部设有八榀悬挑梁,距地面45m,梁高2.15~0... 石河子气象局气象站雷达塔筒中筒结构,外简为圆形,直径6.1米,筒壁厚300mm,内筒为一正方形的电梯间,两筒之间为钢筋砼楼梯,主体14层,建筑物顶标高为58.249m,建筑面积2600m^2。13层顶部设有八榀悬挑梁,距地面45m,梁高2.15~0.6m,挑出长度4.4m,梁宽0.4m。整个悬挑结构为全现浇混凝土结构,荷载较大,且悬挑梁外部无可支撑部位,施工难度大。本文侧重论述大悬挑支模架荷载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悬挑结构施工难点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结构 框架-核心结构 施工难度 钢筋混凝土 圆形 现浇混凝土结构 高空 结构
下载PDF
某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酒店结构设计
17
作者 黄玮嘉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6-82,共7页
本工程结构高度为87.65m,属于高层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采用YJK与MIDAS BUILDING,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弹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 本工程结构高度为87.65m,属于高层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采用YJK与MIDAS BUILDING,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弹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不连续等不规则项次。针对弹性分析的不规则项次,给出相应的加强措施。根据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明确了结构的薄弱部分和构件的损伤情况。此外,本文对穿层柱、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塔冠、斜柱等专项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针对穿层柱,采用YJK进行屈曲分析,得到柱的临界承载力。再通过欧拉公式,反算得到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当柱连接钢梁较多时,节点区域施工困难。为此,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该节点可靠有效,且施工方便。鉴于建筑造型要求,本工程需在屋顶设置塔冠。本文概述了复杂塔冠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塔楼平面右侧设置斜柱,通过对与斜柱相连的钢梁与楼板进行分析计算,保证了梁板的安全可靠。本文的相关分析可为后续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 斜柱 穿层柱
下载PDF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动力特性试验
18
作者 高艳斌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2期4-8,共5页
建筑装潢会导致结构主体隐蔽,同时也使得结构缺陷以及损伤处于隐蔽、不可见状态。为判定结构的工作状况,可采用动力特性试验的方法对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行研究。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脉动法对结构进行了动力... 建筑装潢会导致结构主体隐蔽,同时也使得结构缺陷以及损伤处于隐蔽、不可见状态。为判定结构的工作状况,可采用动力特性试验的方法对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行研究。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脉动法对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试验,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对结构的工作状况作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框架-核心结构 脉动法 有限元 频率 振型
下载PDF
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基于性能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莹辉 杨钦 +1 位作者 蒋欢军 金国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9-75,共7页
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为了控制建筑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能,需要对建筑结构在不同性能等级下的层间位移角进行限制。利用PERFORM-3D软件对四个不同高宽比的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进... 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为了控制建筑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能,需要对建筑结构在不同性能等级下的层间位移角进行限制。利用PERFORM-3D软件对四个不同高宽比的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了不同强度地震下连梁、墙肢、框架梁及框架柱损伤的大小和分布。根据各类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分布,建议了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性能等级划分方法。基于结构的易损性分析结果,得到了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在不同性能等级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研究了高宽比对不同性能等级下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影响,为高层混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 混合结构 层间位移角 框架-核心结构 损伤 高宽比 性能等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