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多芬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的音乐文本与演奏分析
1
作者 赵扬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0,共5页
西方音乐中,室内乐作为重要的艺术体裁,其演奏者通过彼此间的倾听、配合与呼应来使不同乐器相交融发出美妙的音响。贝多芬的第二(Op.5 No.2)、第三(Op.69)、第四(Op.102 No.1)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贯穿他各个创作时期,颇具代表性,其中蕴... 西方音乐中,室内乐作为重要的艺术体裁,其演奏者通过彼此间的倾听、配合与呼应来使不同乐器相交融发出美妙的音响。贝多芬的第二(Op.5 No.2)、第三(Op.69)、第四(Op.102 No.1)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贯穿他各个创作时期,颇具代表性,其中蕴含着对英雄、自然、以及个人的崇尚与情感倾诉,饱含艺术魅力,充满深刻的人生哲理。挖掘这几部作品的音乐文本特色,辅以演奏实践之提示,希望可以对钢琴与大提琴重奏的传扬与演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室内乐 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音乐文本 演奏分析
下载PDF
贝多芬《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op.69》演奏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依桐 《当代音乐》 2018年第11期81-84,共4页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大提琴这件乐器从巴赫时代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直到海顿、莫扎特时代才逐渐获得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两位作曲家还没充...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大提琴这件乐器从巴赫时代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直到海顿、莫扎特时代才逐渐获得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两位作曲家还没充分地去发掘大提琴这件乐器的特质。直到贝多芬时代,随着大提琴奏鸣曲的问世,大提琴的音域得到扩张,其特质也得到较为充分的挖掘。贝多芬为大提琴与钢琴创作的作品有五首奏鸣曲和三首变奏曲。本文选取《第三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创作背景的介绍、和声曲式的分析,结合笔者此前的钢琴演奏实践,来进一步阐释演奏实践中作为钢琴演奏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作品的结构及作曲家组织乐曲的手法:第三部分从钢琴演奏者的角度结合笔者演奏实践来提出一些演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为结语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第三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作品分析 钢琴演奏
下载PDF
古典与浪漫的音响呈现——贝多芬五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海昌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4,108,共8页
贝多芬五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是众多大提琴文献中的佳作,作品中对于套曲结构的灵活而富于创造性的运用,在调性上的发展创新,充分表达个人情感又具深刻思想的旋律,细腻多变而又富于戏剧性的力度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贝多芬独有的创... 贝多芬五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是众多大提琴文献中的佳作,作品中对于套曲结构的灵活而富于创造性的运用,在调性上的发展创新,充分表达个人情感又具深刻思想的旋律,细腻多变而又富于戏剧性的力度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贝多芬独有的创新意识,充分展示了音乐的古典美与浪漫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套曲结构 古典美 浪漫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