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钦杭成矿带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社区发现结果分析
1
作者 贺炬翔 张前龙 +4 位作者 许娅婷 刘永强 王维曦 周永章 虞鹏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9-1927,共9页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图形数据社区发现 可视化 地质大数据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432
2
作者 毛景文 陈懋弘 +1 位作者 袁顺达 郭春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58,共23页
钦杭成矿带位于华南板内,尽管是扬子与华夏古陆在新元古代拼接部位,但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本文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钦杭带及旁侧矿床归纳为两个成矿系列和三个成矿亚系列,即:新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锌... 钦杭成矿带位于华南板内,尽管是扬子与华夏古陆在新元古代拼接部位,但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本文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钦杭带及旁侧矿床归纳为两个成矿系列和三个成矿亚系列,即:新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和燕山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后者可以进一步分为中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晚侏罗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白垩纪与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钨锡矿床成矿亚系列。进而讨论了各成矿系列和亚系列的主要矿产类型、基本特点、形成过程、时空分布关系和成矿规律。初步认为其成矿背景为:新元古代的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形成于弧后或弧前盆地,由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因而更可能为弧前盆地;中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可能是俯冲板片沿古钦杭结合部位发生局部重熔,形成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然后上侵定位与成矿;而160~150Ma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大花岗岩事件可能与板片窗有关,钦杭带中段是板片窗的西部边界,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中心,因而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成矿;135Ma之后,由于俯冲板片运动方向发生调整,从斜俯冲变成几乎平行大陆边缘运动,导致大陆大规模岩石圈伸展,相应绝大多数不同来源的矿产资源聚集在火山盆地和断陷盆地。此外,结合前人工作和以往工作的基础,提出了在钦杭成矿带进一步找矿勘查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脉状铜铅锌矿床 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床 中晚侏罗世 白垩纪盆地 成矿多样性 钦杭成矿带 华南地区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9
3
作者 吕劲松 张雪辉 +3 位作者 孙建东 张勇 武彬 骆学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35-3658,共24页
钦杭成矿带东段处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交接部位,其特殊的构造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岩浆事件与成矿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认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可分为"两期四阶段":... 钦杭成矿带东段处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交接部位,其特殊的构造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岩浆事件与成矿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认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可分为"两期四阶段":早期早阶段(180~160Ma)主要形成I型花岗岩,早期晚阶段(160~145Ma)形成I型、S型花岗岩,晚期早阶段(145~125Ma)以形成S型花岗岩为主(136Ma之后开始形成A型花岗岩),晚期晚阶段(125~100Ma)主要形成A型花岗岩。以东乡-德兴I型花岗岩带为岩浆活动中心,总体经历了从西往东,从I型→S型→A型的演化过程。按成矿专属性,将I型花岗岩分为两种类型:I_1型花岗岩以形成铜(金)铅锌铁多金属矿床为特色,I_2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钨钼矿;将S型花岗岩分为三类:S_1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钨锡钼矿床,高分异的S_2型花岗岩形成铌钽矿,S_3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铅锌银铀矿床;A型花岗岩则具备I型、S型两种花岗岩的成矿特征。与岩浆作用一致,成矿作用也是连续的,可分为相应的"两期四阶段"。成岩成矿的时空演化过程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动力条件变化的控制,导致不同部位的基底地层发生熔融,发生不同程度的壳幔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东段 燕山期 成岩成矿规律 构造背景 岩浆起源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文地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识别 被引量:13
4
作者 吕文超 周永章 +4 位作者 张焱 陈庆 安燕飞 谈昕 王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应用统计方法和分形方法对文地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异常下限的确定,并基于不同异常下限结果绘出异常图,与矿点进行叠合。结果表明,通过常规统计法确定的Au、Ag、Cu、Pb、Zn异常下限分别为1.6...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应用统计方法和分形方法对文地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异常下限的确定,并基于不同异常下限结果绘出异常图,与矿点进行叠合。结果表明,通过常规统计法确定的Au、Ag、Cu、Pb、Zn异常下限分别为1.62 ng/g、0.12 ng/g、22.59μg/g、104.00μg/g、77.73μg/g,分形方法确定的异常下限分别为8 ng/g、0.325 ng/g、220μg/g、460μg/g、2240μg/g。在空间上,应用分形方法圈定的异常与矿点叠合的更好,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非矿引起的异常范围,减少徒劳的异常查证,提高了找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南段 异常下限 异常识别 分形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伟 欧阳志侠 +6 位作者 陈友良 赵海杰 刘东宏 吴晓东 杨胜虎 汪汝澎 楚克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6,共13页
广东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云开地区新发现且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矿床之一。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在矽卡岩中。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对旗鼓岭矿床... 广东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云开地区新发现且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矿床之一。矿体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在矽卡岩中。本文在详细了解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首次对旗鼓岭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厘定。5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63.6~165.3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4.54±0.94 Ma,表明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该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变化于76.86~86.22μg/g之间,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黄铁矿的δ^(34)S组成范围比较窄,变化范围为1.4‰~2.5‰,显示来自于岩浆热液。旗鼓岭铜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厘定为下一步在区内开展150~170 Ma左右的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标志着著名的钦杭成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钦杭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鼓岭铜多金属矿 辉钼矿RE-OS定年 成矿物质来源 云开地区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广西横县马山晚侏罗世钾玄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兼论钦杭成矿带西南段燕山期构造背景 被引量:10
6
作者 劳妙姬 邹和平 +1 位作者 杜晓东 丁汝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7,共13页
广西横县马山杂岩体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段,出露于防城—灵山断裂带的西侧,为一套包括辉长岩、玄武(玢)岩、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普通角闪正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在内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浆岩岩系。文中对其中的中性浅... 广西横县马山杂岩体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段,出露于防城—灵山断裂带的西侧,为一套包括辉长岩、玄武(玢)岩、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普通角闪正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在内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浆岩岩系。文中对其中的中性浅成侵入岩进行研究,获得二长闪长玢岩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为(153.8±0.6)Ma,表明岩石形成于晚侏罗世。所研究的岩石样品富K、富碱、w(K2O+Na2O)=5.73%~8.54%、K2O/Na2O=0.87~1.7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轻稀土元素,无明显的Nb-Ta-Ti负异常,为典型板内钾玄质岩石。其(87Sr/86Sr)i变化范围在0.705 11~0.705 47,εNd(t)变化范围在0.6~1.4,206Pb/204Pb为19.019~19.228,207Pb/204Pb为15.720~15.737,208Pb/204Pb为39.372~39.518,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岩浆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M)和富集岩石圈地幔(EMⅡ)两个端员的混合。结合前人对南岭西部侏罗纪岩浆岩的研究成果,认为马山杂岩体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特征反映桂东南在晚侏罗世发生了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这是钦杭带西南段燕山期花岗岩和相关矿床形成的重要的地质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杂岩体 钾玄质岩石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地球化学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桂中盘龙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钦杭成矿带热水喷流-改造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7
7
作者 牛佳 郑义 +1 位作者 周永章 郭晓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3-766,共14页
盘龙铅锌矿是近年来在钦杭成矿带南段新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属于桂中坳陷带与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它的容矿围岩为泥盆纪上伦组白云岩。成矿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1)原生沉积期,以星散状构造、似层状-条带状构造... 盘龙铅锌矿是近年来在钦杭成矿带南段新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属于桂中坳陷带与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它的容矿围岩为泥盆纪上伦组白云岩。成矿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1)原生沉积期,以星散状构造、似层状-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胶状-变胶状构造、草莓状构造、揉皱构造等矿石组构特征为代表;2)活化改造期,成矿元素重新活化富集形成网脉状构造、假角砾状构造、环带构造、晶洞构造、小球状构造、交代结构、压力结构等;3)地表氧化期,原生的硫化物在地表被氧化。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原生沉积期和活化改造期重晶石内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包裹体岩相学分析显示,两个期次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均比较简单,主要为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原生沉积期均一温度范围110.0~234.3℃(平均值为147℃),盐度介于0.33%~15.57%NaCleqv之间(均值为7.09%Nacleqv)。活化改造期均一温度稍低于原生沉积期,但盐度却明显高于前者,均一温度范围107.9~179.5℃(平均值为139℃),盐度范围1.81%~21.24%NaCleqv(均值为10.90%Nacleqv)。拉曼分析测试显示,两个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气相组分主要为H_2O。原生沉积期和活化改造期成矿流体均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贫CO_2的特征。结合重晶石矿物的产出状态,原生沉积期流体特征与SEDEX型矿床流体特征相吻合,而对其改造的后期流体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或者SEDEX型矿床流体特征相符。联系到区域演化历史及海底热水的幕式喷发特征,本研究认为,盘龙铅锌矿是典型的古生代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改造成矿的复合"二阶段成矿作用"的结果,对古生代地层中SEDEX型矿床的改造动力来源于后期浅成低温热液活动,也可能是晚期的又一次热水喷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盘龙铅锌矿 成矿期次 流体包裹体 热水喷流-改造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西段古龙花岗岩株群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 被引量:19
8
作者 许华 黄炳诚 +3 位作者 倪战旭 钟辉运 黄英 李乾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2年第4期331-339,共9页
古龙花岗岩株群包括大村、古龙、思泰、社山、上木水、大坡等侵入体,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岩石普遍含角闪石。岩石化学系列属于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具高CaO低K2O的特征。稀土总量... 古龙花岗岩株群包括大村、古龙、思泰、社山、上木水、大坡等侵入体,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岩石普遍含角闪石。岩石化学系列属于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具高CaO低K2O的特征。稀土总量低,轻稀土富集,弱Eu亏损。微量元素Nb、Ta、Sr、P、Ti强烈亏损,Th、U、Zr、Hf相对富集。对古龙岩体进行了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石英闪长岩等时线年龄为445.9±1.2Ma(MSWD=0.035)。研究认为古龙花岗岩株群形成于早志留世,属于加里东期I型花岗岩,形成于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俯冲-碰撞挤压构造背景,岩浆物质来源主要为俯冲带幔源岩浆并混入了部分壳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古龙花岗岩株群 钦杭成矿带西段
下载PDF
基于多种光谱学分析技术的地质样品宏微观组构特征研究——以钦杭成矿带南段金山银金矿床岩石样品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乐 苏志华 +4 位作者 李红中 虞鹏鹏 牛佳 卢宇彤 徐述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79-1884,共6页
地质过程的复杂性造就了地质样品宏观和微观特征的不均一性,这些地质样品的不均一特征可以通过光谱学分析技术予以有效的揭示。研究以钦杭成矿带南段金山银金矿床的矿石与围岩样品为例,开展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等离子体质谱(ICP-... 地质过程的复杂性造就了地质样品宏观和微观特征的不均一性,这些地质样品的不均一特征可以通过光谱学分析技术予以有效的揭示。研究以钦杭成矿带南段金山银金矿床的矿石与围岩样品为例,开展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技术的宏观地球化学特征和基于拉曼光谱(Raman)分析的微区特征分析。宏观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与围岩的主量元素组成差别较大,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基本相似,这反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地球化学稳定性。关于石英的拉曼分析结果显示,矿石的石英存在507cm-1附近的峰位,而围岩样品均没有出现,这应该反映了二者结晶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并导致石英结构存在差异,该拉曼位移的存在与否构成了成矿过程相关地质作用的判别标志。矿石与围岩中石英463cm-1附近拉曼位移的半高宽(FWHM)及拟合峰积分强度比对结果显示,矿石样品中石英结晶程度与有序度明显优于围岩样品中石英,这反映了成矿过程中热液活动对石英微观结构的改造。围岩中石英受后期热液影响大,部分成矿物质源于热液从围岩中带出,且成矿流体存在多期性,不同阶段矿物结晶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了特征拉曼位移FWHM值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等离子体质谱 拉曼光谱 金山银金矿床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斑岩铜矿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永章 张前龙 +7 位作者 黄永健 杨威 肖凡 吉俊杰 韩枫 唐磊 欧阳冲 沈文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5,共9页
知识图谱使用人与机器能共同理解的语言,以“图”的方式来描述真实世界,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是构建单体矿床、成矿系列和重要成矿区(带)的知识图谱实验的一部分,收集了钦杭成矿带6个较为典型的斑岩铜矿、斑岩-夕卡岩... 知识图谱使用人与机器能共同理解的语言,以“图”的方式来描述真实世界,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是构建单体矿床、成矿系列和重要成矿区(带)的知识图谱实验的一部分,收集了钦杭成矿带6个较为典型的斑岩铜矿、斑岩-夕卡岩型铜矿的原始文本数据,参照斑岩铜矿床概念模型进行知识获取,标注、抽提文本中的实体、关系、属性,构建了具备基本应用功能的斑岩铜矿床知识图谱。基于未来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应充分理解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相互关系的认识,讨论了建立“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预测评价系统”关联知识图谱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地-矿-勘-评系统”领域本体及知识图谱递进关联体系,大规模“地-矿-勘-评系统”领域本体及知识图谱的自动构建技术,基于多模态关联数据嵌入“地-矿-勘-评系统”知识图谱自演化、补全技术以及基于知识图谱、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地球系统资源预测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获取 地质大数据 矿产资源预测评价 地质领域本体 斑岩铜矿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西段罗容杂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炳诚 许华 +3 位作者 潘艺文 黄英 倪战旭 钟辉运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2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罗容杂岩体主要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二长正长岩和正长岩组成。岩石以富碱、富含Ba、K、Rb、Sr、G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LREE、Nb、Ta、Zr、Hf、Th、U、Y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属钾玄岩系列。对罗容杂岩体进行了高精度的L... 罗容杂岩体主要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二长正长岩和正长岩组成。岩石以富碱、富含Ba、K、Rb、Sr、G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LREE、Nb、Ta、Zr、Hf、Th、U、Y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属钾玄岩系列。对罗容杂岩体进行了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角闪辉石二长岩等时线年龄为163.40±0.40 Ma(MSWD=0.12)。研究认为罗容杂岩体形成于中侏罗世,属于A1亚型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华南后造山阶段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罗容杂岩体 钦杭成矿带西段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东段(江西段)矿产预测类型谱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传冠 刘春根 +1 位作者 丁少辉 袁晶 《地质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387-392,共6页
钦杭成矿带东段是江西省最重要的成矿带。矿种有煤、铁、铜、铅、锌、金、银、钨、钼、锰、镍、锂、铌、钽、磷、硫、萤石、重晶石等。通过综合研究成矿带内16个主要矿产预测类型,从成矿时代、成矿作用、适用矿种的角度分析归纳各矿产... 钦杭成矿带东段是江西省最重要的成矿带。矿种有煤、铁、铜、铅、锌、金、银、钨、钼、锰、镍、锂、铌、钽、磷、硫、萤石、重晶石等。通过综合研究成矿带内16个主要矿产预测类型,从成矿时代、成矿作用、适用矿种的角度分析归纳各矿产预测类型特征,总结其主要预测要素,归属全国评价模型,初步构建钦杭成矿带东段(江西段)矿产预测类型谱系。认为该带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成矿,而180~148Ma的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以岩浆热液及火山成矿作用为主,以沉积及变质成矿作用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类型 谱系 钦杭成矿带 江西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金山造山型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国光 赵超 +1 位作者 倪培 刘政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华南钦杭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构造拼贴带,其北东段以发育铜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特色。金山金矿是该带金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目前针对该矿床的成因模式和形成时代都还存在很大争议。选取金山金矿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在详细的矿... 华南钦杭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构造拼贴带,其北东段以发育铜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特色。金山金矿是该带金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目前针对该矿床的成因模式和形成时代都还存在很大争议。选取金山金矿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在详细的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基础上,开展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阳山矿段石英脉型V5金矿体和湾家坞矿段石英脉型V7金矿体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751±98)Ma和(754±62)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保持一致。此外,金山金矿含金石英脉中87Sr/86Sr同位素初始比值较低,为(0.7056±0.0039)^(0.7103±0.0025),指示运移金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低成熟度的基底地层。上述同位素证据支持金山金矿是新元古代的造山型金矿,而不是加里东期或燕山期构造岩浆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Rb-Sr定年 石英 新元古代 金山金矿 钦杭成矿带 华南
下载PDF
金属矿地震绕射波分离与成像--以庐枞矿集区和钦杭成矿带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辉 吕庆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79-82,共4页
不同于油气藏能源大多产于沉积地层之中,金属矿成矿部位的地质条件要更为复杂多变。通常情况下矿体表现为不规则形状,且连续性较差,难以满足现有地震反射波法所以依据的镜面反射条件(徐明才等,2009)。不同的围岩地震地质条件差异很大... 不同于油气藏能源大多产于沉积地层之中,金属矿成矿部位的地质条件要更为复杂多变。通常情况下矿体表现为不规则形状,且连续性较差,难以满足现有地震反射波法所以依据的镜面反射条件(徐明才等,2009)。不同的围岩地震地质条件差异很大,甚至同一种岩性受到蚀变、构造作用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阻抗特征,当围岩与矿体间的波阻抗差异较小,难以形成有效的反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地震绕射波 偏移成像 庐枞矿集区 钦杭成矿带 小包庄矿体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与主要金属矿产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雪辉 刘显凡 +4 位作者 骆学全 徐敏成 孙建东 吕劲松 黄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钦杭成矿带受钦杭结合带控制,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铜、金、钨锡、铅锌、铌钽、铀等多金属成矿带,也是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该成矿带经历了前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等3次成矿期,并以燕山期为主。而燕山期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 钦杭成矿带受钦杭结合带控制,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铜、金、钨锡、铅锌、铌钽、铀等多金属成矿带,也是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该成矿带经历了前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等3次成矿期,并以燕山期为主。而燕山期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金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铌钽铀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是钦杭成矿带最为重要的成矿系列。由于构造背景和演化过程存在一定差异,钦杭成矿带东西两段的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型花岗岩 燕山期岩浆活动 铜多金属矿 铅锌矿 岩体 时空分布规律
下载PDF
应用多重分形奇异值分解(MSVD)技术提取钦杭成矿带南段文地地区Cu-Pb-Zn矿致地球化学弱异常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文超 周永章 朱本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9,149,共7页
基于Matlab平台编制的多重分形奇异值分解程序,可以有效地从钦杭成矿带南段文地地区比例尺1∶50 000水系沉积物数据中提取Cu-Pb-Zn矿致地球化学弱异常。结果表明,多重分形奇异值分解技术能够克服Ag、Au矿引起的Cu、Pb、Zn高背景的影响,... 基于Matlab平台编制的多重分形奇异值分解程序,可以有效地从钦杭成矿带南段文地地区比例尺1∶50 000水系沉积物数据中提取Cu-Pb-Zn矿致地球化学弱异常。结果表明,多重分形奇异值分解技术能够克服Ag、Au矿引起的Cu、Pb、Zn高背景的影响,并从多重地球化学背景中有效提取矿致异常,包括低背景中的弱异常和隐蔽异常。该方法揭示了一系列Cu、Pb、Zn统计方法圈定的异常图上没有显示的、规模不等的矿化异常,其中的一些异常和一系列矿床、矿点、矿化点重和,在未知区得到的弱异常也有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义,这为该区矿床勘查提供了新的靶区,为未知矿床的探寻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南段 多重分形奇异值分解 Cu—Pb—Zn矿 地球化学弱异常
下载PDF
关于深化钦杭成矿带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及其成矿作用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永章 杨威 +3 位作者 虞鹏鹏 郑义 沈文杰 张前龙 《华南地质》 CAS 2022年第3期382-393,共12页
钦杭成矿带是扬子和华夏两个古陆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古海洋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多层位多类型分布,是研究喷流热水沉积体系的精细时空结构与古陆间构造结合带演化耦合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在评述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深化钦杭成矿带古海... 钦杭成矿带是扬子和华夏两个古陆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古海洋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多层位多类型分布,是研究喷流热水沉积体系的精细时空结构与古陆间构造结合带演化耦合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在评述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深化钦杭成矿带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及其成矿作用研究的建议。从钦杭成矿带同时也是两个古陆结合带的整体视角,分析喷流热水沉积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育背景,区分不同沉积建造类型,剖析喷流热水沉积体系的地球化学三维空间结构,揭示喷流热水沉积体系时空结构与古陆间构造结合带演化的耦合机制。通过新设备、新手段和新思路,厘定不同层位和类型喷流热水沉积在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表现出的同一性和多样性,剖析不同喷流热水沉积矿物微组构、微成分,以及B、S、Fe、Cu、Zn同位素信息的精细差异,揭示这些同一性、多样性和信息精细差异对古陆间构造体系及喷流热水沉积体系演化的响应,可望引发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的突破,研究结果将深化对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认识,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勘查提供指导,提升钦杭带成矿理论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沉积 SEDEX型矿床 沉积地球化学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皖浙赣相邻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芳 汤金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4,共2页
钦杭成矿带为一条长达1 500 km以上的Cu-Pb-Zn-Au和W-Sn-Mo-Bi多金属成矿带(毛景文等,2011)。皖浙赣相邻区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北部,该区经历了自中元古代以来的多次造山作用(郭令智等,1996),尤其是燕山运动引发了较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 钦杭成矿带为一条长达1 500 km以上的Cu-Pb-Zn-Au和W-Sn-Mo-Bi多金属成矿带(毛景文等,2011)。皖浙赣相邻区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北部,该区经历了自中元古代以来的多次造山作用(郭令智等,1996),尤其是燕山运动引发了较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是我国重要的铜、金成矿区之一。按照成矿系列学术思想(陈毓川等,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区 浙西地区 钦杭成矿带 赣东北地区 燕山期岩浆活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花岗岩特征演化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谈昕 安燕飞 +2 位作者 吕文超 陈庆 周永章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第2期107-115,共9页
钦杭成矿带南起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2000千米,宽50-200千米,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板块结合带及两侧,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通过对钦杭成矿带南段区域构造演化... 钦杭成矿带南起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2000千米,宽50-200千米,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板块结合带及两侧,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通过对钦杭成矿带南段区域构造演化与花岗岩的分布、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花岗岩成因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综合前人的成矿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以及矿床形成的"层"、"体"、"位"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在本区多数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构造位、断裂、花岗岩体及矿源体对矿床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花岗岩 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花岗岩与矿床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文姬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第1期50-64,共15页
与花岗岩相关的成矿系列(斑岩型、花岗岩型)是钦杭成矿带南段的重要找矿对象。燕山期成矿作用是该成矿带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花岗岩在该时期的活动也强烈,因此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探讨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简要... 与花岗岩相关的成矿系列(斑岩型、花岗岩型)是钦杭成矿带南段的重要找矿对象。燕山期成矿作用是该成矿带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花岗岩在该时期的活动也强烈,因此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探讨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钦杭成矿带的研究情况以及花岗岩类的特征及分类,旨在进一步探讨该成矿带矿床与花岗岩在时空上的联系,利于深入开展南段的找矿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矿床 花岗岩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