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恂生平史事述论 被引量:5
1
作者 范铁权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5,共5页
作为清末的一位开明士人、外交官,钱恂从早年随使海外,到担任驻荷、意大使,从投身张之洞幕府办洋务,到支持维新与革命,一直在探求国家之自强。但其救国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晚年意冷心灰,闭门著述。由积极"入世"转入消极逃... 作为清末的一位开明士人、外交官,钱恂从早年随使海外,到担任驻荷、意大使,从投身张之洞幕府办洋务,到支持维新与革命,一直在探求国家之自强。但其救国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晚年意冷心灰,闭门著述。由积极"入世"转入消极逃避,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折射出近代士人救国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与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恂 外交 思想认识 转变
下载PDF
钱恂:晚清外交史上的“异才”——兼证“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说难以成立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海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5,239,共9页
钱恂是过渡时期新旧杂糅的一位知识人,也是近代外交史上值得一书的"异才"。庚子前后,其人受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遣,赴日本代办交涉的作为尤其值得关注。在留日学生监督任上,钱恂操办了许多超出本职以外的事务,甚至已经不局限于... 钱恂是过渡时期新旧杂糅的一位知识人,也是近代外交史上值得一书的"异才"。庚子前后,其人受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遣,赴日本代办交涉的作为尤其值得关注。在留日学生监督任上,钱恂操办了许多超出本职以外的事务,甚至已经不局限于湖北一省,实为晚清外交一种奇特的现象,庚子事变期间钱恂在日言行甚至被引申出"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这样争议性的话题。考察钱恂生平、性格、学识、政见、交游及具体行事,厘清其与清朝政权、维新党人、幕主张之洞之间种种复杂关系,可证张氏之"帝王梦"并不确实,并可见钱恂作为一种"中等人物"之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恂 留日学生监督 张之洞 庚子事变 中等人物
下载PDF
钱恂先生对杭州木刻藏版的保护
3
作者 沈春樵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4-176,共3页
钱恂先生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为保护古近代杭州木刻书板、全浙文献 ,他不唯上 ,不图私利 ,刚正不阿地与浙江省军政领导人开展了斗争 ,充分体现了一个图书馆馆长的风范。
关键词 图书馆馆长 钱恂 保护 木刻书板 古代 近代 浙江图书馆
下载PDF
一个晚清外交官眼中的世界与中国——钱恂与他的《二二五五疏》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贵福 《明清论丛》 2017年第1期268-280,共13页
1907—1909年,钱恂先后担任中国驻荷兰和意大利公使。本文主要使用钱恂在此两年间的奏疏,辅以其他文献,探讨他在使荷期间对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和保护华侨的认识,在使意期间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考察及对国内新政的各种建议... 1907—1909年,钱恂先后担任中国驻荷兰和意大利公使。本文主要使用钱恂在此两年间的奏疏,辅以其他文献,探讨他在使荷期间对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和保护华侨的认识,在使意期间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考察及对国内新政的各种建议。关于海牙会议,钱恂既看到其所体现的人类文明进步,也充分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争霸和对弱小国家的强权外交。他对海牙国际会议形成的条约深具警惕,但主张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钱恂对荷属殖民地的华侨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保护华工、华商和华侨学务的具体意见。在意大利期间,他以为国内正开展的新政提供借鉴为出发点,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都作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提出取法意大利和日本宪法、关税自主、警惕西方宗教侵略等具体建议。钱恂的认识和主张,是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记录,同时也是他对国内政治的态度和主张的记录,所体现的既是一个中国外交官对西方世界认识的'世界观',也是其从国际视角反观中国的'中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恂 二二五五疏 保和会 意大利 保护华侨
原文传递
钱恂的货币理论
5
作者 叶世昌 《经济评论》 CSSCI 1991年第5期48-51,共4页
一钱恂在中国近代货币理论史上的地位西方的货币理论在清朝的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9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甲午战争前出版的同货币理论有关的译著只有三种:一、《富国策》,英国福西特(H·Farcett,当时译为法斯德)原著,同文馆副教... 一钱恂在中国近代货币理论史上的地位西方的货币理论在清朝的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9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甲午战争前出版的同货币理论有关的译著只有三种:一、《富国策》,英国福西特(H·Farcett,当时译为法斯德)原著,同文馆副教习汪风藻翻译,光绪六年(1880年)出版。书名直译应为《政治经济学提要》(Manu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国近代 洋务运动 钱恂 同文馆 英国 货币理论 十三年 国策 傅兰雅
原文传递
錢恂事迹補説 從張遵逵先生的來信談起
6
作者 戴海斌 《中国文化》 2018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钱恂早年相继随同薛福成、许景澄、龚照瑗出使欧洲,后经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调回国,时间是在1895年。他在张之洞幕府的第一份差使为江南自强军洋操提调。1899年初,钱恂被任命为湖北游日学生监督,这背后有强烈的日本方面的推动因素。同... 钱恂早年相继随同薛福成、许景澄、龚照瑗出使欧洲,后经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调回国,时间是在1895年。他在张之洞幕府的第一份差使为江南自强军洋操提调。1899年初,钱恂被任命为湖北游日学生监督,这背后有强烈的日本方面的推动因素。同时期,张之洞也一度计划派遣郑孝胥赴日出任学生监督。在张之洞幕府中,钱恂与郑孝胥均为幕主所倚重,但彼此政见不同,仕途发展也有所差异,二人之间始终存在着隐性竞争关系。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钱恂与张之洞关系紧张,一度接近破裂边缘。钱恂在日激进言论,后来引发有关“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的争议性话题。钱恂之观念有其自身发展脉络,当时通过汪康年的关系,也可能间接受到日人宗方小太郎的影响。本文以为,作为“中等人物”(姑取非达官显贵亦非草根平民、既富传统素养又经新学熏陶之意)的代表,钱恂其人对于理解晚清政治与社会,有着不小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恂 张之洞 郑孝胥 中等人物
原文传递
“張之洞檔案”閲讀筆記之三 戊戌政變前後張之洞與京、津、滬的密電往來 被引量:6
7
作者 茅海建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1年第1期183-232,共50页
本文描述张之洞的情报网络在戊戌政变前後的表现。张之洞在京的政治情报网络,除了前文提及的杨锐外,还有在京的至亲至朋,因故入京的湖北官员也充当了他的临时探员。此外,张之洞派其亲信赵凤昌坐镇上海,另在上海、天津雇佣了专门的... 本文描述张之洞的情报网络在戊戌政变前後的表现。张之洞在京的政治情报网络,除了前文提及的杨锐外,还有在京的至亲至朋,因故入京的湖北官员也充当了他的临时探员。此外,张之洞派其亲信赵凤昌坐镇上海,另在上海、天津雇佣了专门的情报员。从张之洞与他们之间的密电往来,可以看清当时的许多政情奥舆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张之洞 张权 张检 黄绍箕 惮祖祁 钱恂 瞿廷韶 巢凤冈 盛宣怀 赵凤昌 曾磐
下载PDF
清末学堂师长与辛亥革命——以自强学堂为中心
8
作者 左松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2,共6页
清末自强学堂(后为方言学堂)是辛亥革命胚胎地之一,相当数量的学生投身反清活动。晚清学堂师生虽因立场处境不同,代际有所冲突,但因势求变之心类似,行为看似相反,实则相成。比勘新旧史料,张之洞被称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确... 清末自强学堂(后为方言学堂)是辛亥革命胚胎地之一,相当数量的学生投身反清活动。晚清学堂师生虽因立场处境不同,代际有所冲突,但因势求变之心类似,行为看似相反,实则相成。比勘新旧史料,张之洞被称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确有实事可证,钱恂更代表自强学堂师长辈中与反清活动有直接联系者。辛亥革命的多歧面相,从清季师生关系走向略可窥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钱恂 自强学堂 辛亥革命 清末师生关系
下载PDF
建立新事业:晚清的百科全书家(续)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孝悌 《东吴学术》 2012年第3期46-57,89,共13页
4.新型文人 如果我们以科举考试作为衡量的标准.会发现大多数的百科全书作者其实都只具备初阶的秀才身份。马建忠、钱恂如此,曾经大量翻译日本近代医书,全面系统地引进日式西医知识与体系的丁福保(一八七四一一九五二)也是如此... 4.新型文人 如果我们以科举考试作为衡量的标准.会发现大多数的百科全书作者其实都只具备初阶的秀才身份。马建忠、钱恂如此,曾经大量翻译日本近代医书,全面系统地引进日式西医知识与体系的丁福保(一八七四一一九五二)也是如此。①但钱恂仕途得意.马建忠受过完整的西方教育,回国后也颇能施展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科全书 晚清 事业 科举考试 西方教育 马建忠 丁福保 钱恂
原文传递
补抄历史的人——记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几代功臣 被引量:2
10
作者 裘樟松 叶军 《今日浙江》 2002年第10期42-43,共2页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纂修,经10年完成的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浩繁,具有整理和保存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主要文献的作用.<四库全书>共缮写7部,为...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纂修,经10年完成的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浩繁,具有整理和保存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主要文献的作用.<四库全书>共缮写7部,为分别置藏,乾隆皇帝先在北方建立内庭四阁,即文渊阁(清宫内)、文溯阁(沈阳奉天行宫)、文源阁(圆明园内)、文津阁(承德热河).后又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江浙建立三阁,即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七阁的建筑一模一样,都模仿鄞县范氏(范钦)天一阁,阁前凿池,池中有泉水,含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澜阁 钱恂 文津阁 《四库全书》 功臣
原文传递
光绪末年清廷参加第二次海牙保和会的困窘
11
作者 王静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光绪三十三年(1907),第二次保和会在荷兰海牙召开,这是清廷第二次参加该会,也是晚近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驻荷大臣兼保和会副议员钱恂、军务议员丁士源协助全权专使陆征祥办理会务,两个浙江同乡却因对美国保护海上私产提议的分歧发... 光绪三十三年(1907),第二次保和会在荷兰海牙召开,这是清廷第二次参加该会,也是晚近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驻荷大臣兼保和会副议员钱恂、军务议员丁士源协助全权专使陆征祥办理会务,两个浙江同乡却因对美国保护海上私产提议的分歧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既与两人自恃颇深的纠葛偏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交策略迥异。陆、钱审慎持重,希图利用美国而不损邦交,因而赞成美国的提议;丁士源自称以军事权利为重,主张参考英国主张而反对美国提议,但未能充分体谅中国当时之处境,年轻气盛,不免鲁莽。个人冲突的背后深刻透露出清廷参加国际会议的困窘,这是由国力衰弱、法律不备的客观状况造成的,亦加深了这批走向世界的"外交官"对实行宪政、修明法律、培养人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保和会 钱恂 丁士源 外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