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基钻井液在油田钻井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俊 王宗宝 +3 位作者 韩晓琳 鲁玉莹 肖海成 刘文林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合成基钻井液具有类似油基钻井液的优良作业性能,同时具备生物毒性低,易于降解的优点,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已在海洋钻井等环境敏感区域广泛应用。合成基钻井液经历了从第一代(酯、醚、聚α-烯烃、缩醛)到第二代(线性烷基苯、线性石蜡、... 合成基钻井液具有类似油基钻井液的优良作业性能,同时具备生物毒性低,易于降解的优点,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已在海洋钻井等环境敏感区域广泛应用。合成基钻井液经历了从第一代(酯、醚、聚α-烯烃、缩醛)到第二代(线性烷基苯、线性石蜡、线性α-烯烃、内烯烃)的发展历程,不同的钻井液体系均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广泛应用的合成基钻井液主要以烯烃基和烷烃基为主。费托合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以Saraline 185V为代表的气制油钻井液基础液。气制油钻井液基础液具有黏度低、黏温性能好以及低毒的特点,是目前最先进的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基钻井液 钻井液基础液 费托合成油
下载PDF
页岩气调查井复杂地层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2
作者 张统得 樊腊生 +3 位作者 刘伟 蒋炳 邓伟 陆俊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527,共8页
页岩气调查井通常地质条件复杂,钻探难度大。在对页岩气调查川沐地2井井壁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优选了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并通过正交试验,明确了有机硅改性聚合物、多级配超细碳酸钙、乳化石蜡和硅氟聚合物等主要处理剂的最优加量,... 页岩气调查井通常地质条件复杂,钻探难度大。在对页岩气调查川沐地2井井壁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优选了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并通过正交试验,明确了有机硅改性聚合物、多级配超细碳酸钙、乳化石蜡和硅氟聚合物等主要处理剂的最优加量,形成了基本配方,在室内实验评价中该体系展现了良好的抗钻屑污染能力、抗钙侵能力、抑制性和封堵性。现场应用表明,川沐地2井在采用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后,井内复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保障了井内安全,并顺利钻进至设计井深,实现了地质目标,钻进效率相比同区域同类型钻井大幅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调查井复杂地层钻探钻井液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调查井 复杂地层 硬脆性泥岩 井壁稳定 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
下载PDF
AMPS/DMAEMA/AM三元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制
3
作者 薛丹 张笑 +2 位作者 李善建 陈亚联 史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03,607,共5页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PAAD降滤失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降滤失剂的耐温耐盐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丙烯酰胺、2-...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PAAD降滤失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降滤失剂的耐温耐盐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质量比为4∶2∶0.0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 h、过硫酸铵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15%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效果最佳,抗温达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抗温抗盐性能 钻井液
下载PDF
智能钻井液温度响应控制处理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易鹏昌 苏乐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97-99,103,共4页
智能钻井液作为一种性能可控的流体,相对常规钻井液体系对复杂地层的适应性更强。地层温度变化为环境刺激的主要方式,因此,温度响应控制处理剂在钻井液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将钻井液主要的温度响应性控制处理剂类型分为聚合物、纳米材... 智能钻井液作为一种性能可控的流体,相对常规钻井液体系对复杂地层的适应性更强。地层温度变化为环境刺激的主要方式,因此,温度响应控制处理剂在钻井液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将钻井液主要的温度响应性控制处理剂类型分为聚合物、纳米材料和膨润土,综述了各类型温度响应型处理剂的合成及控制方式,讨论了其在钻井液中的作用机理、使用范围以及功能特点。最后基于目前温度响应型材料的不足,探讨了未来高性能温度响应控制处理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钻井液 温度响应 环境刺激 钻井液 处理剂
下载PDF
有机层状硅酸盐改善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室内评价
5
作者 赵景原 窦旭斌 +1 位作者 冯福平 蔡明会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96-400,共5页
基于油基钻井液有机土有机改性剂阳离子受高温易分解脱附,引起钻井液性能变差、加重材料沉降等问题,利用六水合氯化镁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有机土(有机层状硅酸盐),用于改善油基钻井液的... 基于油基钻井液有机土有机改性剂阳离子受高温易分解脱附,引起钻井液性能变差、加重材料沉降等问题,利用六水合氯化镁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有机土(有机层状硅酸盐),用于改善油基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室内钻井液沉降实验进行结构表征和沉降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有机硅酸盐材料具备2∶1层状硅酸盐结构和以Si—C共价键连接的不对称链状有机官能团结构,且300℃无明显热分解;相比于大庆油田常用油基钻井液,该有机层状硅酸盐提高了油基钻井液的动切力、动塑比和储能模量,明显改善了1.4~2.0 g·cm^(-3)密度范围、150℃以下老化温度油基钻井液的悬浮性能和沉降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层状硅酸盐 沉降稳定性 有机土 油基钻井液
下载PDF
纳米流体和两性表面活性剂改善钻井液性能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宁 路向阳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本文研究了碳化硅纳米流体和表面活性剂对水基钻井液物理和化学性质(热稳定性、黏度、表面张力和滤失特性)的影响。将碳化硅纳米流体、表面活性剂溶液和水基钻井液混合形成表面活性剂——碳化硅(Si C)钻井液,分别用流变仪、张力仪和压... 本文研究了碳化硅纳米流体和表面活性剂对水基钻井液物理和化学性质(热稳定性、黏度、表面张力和滤失特性)的影响。将碳化硅纳米流体、表面活性剂溶液和水基钻井液混合形成表面活性剂——碳化硅(Si C)钻井液,分别用流变仪、张力仪和压滤机对混合钻井液的黏度、表面张力和滤失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相比,两性表面活性剂对钻井液黏度的增量最大,此外,混合钻井液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平均变化率为9%,表面张力和滤失性分别下降了31.0%和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纳米流体 两性表面活性剂 水基钻井液 黏度 滤失性
下载PDF
海上某盆地胶结型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
7
作者 贺垠博 许杰 +4 位作者 崔国杰 张磊 林海 陈卓 金经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分析了我国海上某盆地地质特征和历史井漏情况,明确了该盆地钻井防漏堵漏难点:地层裂缝发育且存在微米级至毫米级的多尺度裂缝,甚至裂缝和孔、洞并存,导致堵漏材料选配难、一次堵漏成功率低;地层发育大段风化壳、部分地层破碎严重、钻... 分析了我国海上某盆地地质特征和历史井漏情况,明确了该盆地钻井防漏堵漏难点:地层裂缝发育且存在微米级至毫米级的多尺度裂缝,甚至裂缝和孔、洞并存,导致堵漏材料选配难、一次堵漏成功率低;地层发育大段风化壳、部分地层破碎严重、钻井中裂缝极易二次发育等,导致恶性漏失甚至失返性漏失等复杂情况。针对上述难点,以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以及含邻苯二酚结构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胶结型堵漏剂BFD-1。实验结果表明,人造疏松岩心在加有4%BFD-1的水溶液中浸泡后,岩心抗压强度提高率达19.34%。以BFD-1为核心,复配现场常用堵漏材料,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尺寸范围漏失通道的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具良好的防漏堵漏性、胶结性,并可有效阻止压力传递。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钻井井漏防治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 防漏堵漏 水基钻井液 堵漏材料
下载PDF
我国钻井液技术难题、新进展及发展建议
8
作者 孙金声 王韧 龙一夫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共30页
系统地梳理了超深/特深层、非常规、深水、干热岩、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等复杂地层钻探过程中面临的钻井液技术难题,探讨了关键科学问题与核心工程难题,结合近年来的钻井液技术进展,介绍了钻井液技术最新进展。针对复杂地层钻井过程中遇... 系统地梳理了超深/特深层、非常规、深水、干热岩、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等复杂地层钻探过程中面临的钻井液技术难题,探讨了关键科学问题与核心工程难题,结合近年来的钻井液技术进展,介绍了钻井液技术最新进展。针对复杂地层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高温高压高盐、泥页岩水化严重、井壁失稳、大温差、井漏、储层损害,以及钻井液维护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国内外学者研发了抗高温高盐水基/油基钻井液、恒流变钻井液、抗超高温泡沫钻井液、环境友好型超低温钻井液、智能温压响应承压堵漏材料、可降解储层保护材料、钻井液在线监测与自动加料系统等关键材料、体系与装备。但随着地质、工程环境愈加复杂,钻井液材料仍面临抗超高温高盐、超长时间稳定、防塌固壁、恶性漏失以及钻井液性能自动化调控等重大技术瓶颈。为满足复杂地层钻探过程中钻井液性能需求,未来还需深入研究钻井液处理剂在极端条件下的起效/失效机理,钻井液处理剂在微观-介观-宏观等不同尺度下的构效关系变化及作用机制,建立安全高效的钻井液多功能一体化调控方法,构建智能钻井液理论与技术,为实现复杂地层安全高效经济环保钻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超深/特深层 非常规地下资源 防漏堵漏 储层保护 钻井液性能调控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9
作者 李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钻井液乳化剂是油井钻探中的重要化学品之一,其性能评价对于钻井工程的成功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乳化剂能确保钻井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在选择乳化剂时,应充分考虑其理化性能和体系综合性能,以确保钻井工程的成功进行。本研究以... 钻井液乳化剂是油井钻探中的重要化学品之一,其性能评价对于钻井工程的成功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乳化剂能确保钻井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在选择乳化剂时,应充分考虑其理化性能和体系综合性能,以确保钻井工程的成功进行。本研究以植物油酸、二乙烯三胺、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制备了6种乳化剂产品,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能评价和体系综合性能评价。实验结果显示,乳化剂PF-MOEMUL1、PF-MOCOAT1、PF-MOEMUL2、PF-MOCOAT2满足所有指标要求,在理化性能评价和体系综合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上有良好的性能,为钻井工程提供可靠的保证。而乳化剂PF-MOEMUL3、PF-MOCOAT3在倾点和塑性黏度方面未能达到指标要求。可能导致乳液不稳定、流变性能不佳等问题,从而影响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对钻井液乳化剂的性能评价,对乳化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油基钻井液 塑性黏度 倾点 破乳电压
下载PDF
基于温敏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抗200℃高温无固相水基钻井液研究
10
作者 李海龙 陈金 +3 位作者 杨勇 李常兴 仇恒彬 陈璐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针对传统无固相钻井液抗温性能较差的难题,以纳米复合材料N-AMPA为主剂,构建了具有优良抗温性能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在25~180℃,1%N-AMPA水溶液的黏度增加率达43%,表现出优良的高温增黏性能;1%N-AMPA水溶液经200℃/16 h... 针对传统无固相钻井液抗温性能较差的难题,以纳米复合材料N-AMPA为主剂,构建了具有优良抗温性能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在25~180℃,1%N-AMPA水溶液的黏度增加率达43%,表现出优良的高温增黏性能;1%N-AMPA水溶液经200℃/16 h老化后,黏度保持率达67.6%,其抗温增黏效果明显优于增黏剂HE300。以N-AMPA为主剂构建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抗温能力达200℃,热滚16 h后的表观黏度保持率达67.0%、API中压滤失量为7 mL,耐温能力较强;抗氯化钠、氯化钙和劣土污染能力分别达20%、0.8%和10%,污染后于200℃热滚16 h, API中压滤失量始终低于9.5 mL,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泥页岩膨胀率约3%,抑制防塌性能好;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90%,储层保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抗高温增黏剂 无固相钻井液 钻井液配方
下载PDF
涠洲11-1油田调整井水基钻井液优选与应用
11
作者 易鹏昌 张立权 +3 位作者 李强 申永强 敬毅 但春阳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涠洲11-1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中新统灯楼角组和角尾组是关键的地层。角尾组上部泥质含量较高,使用常规强包被型钻井液作业时,极易出现钻屑聚集形成泥球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钻井效率,还可能造成起下钻过程中的遇阻... 涠洲11-1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中新统灯楼角组和角尾组是关键的地层。角尾组上部泥质含量较高,使用常规强包被型钻井液作业时,极易出现钻屑聚集形成泥球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钻井效率,还可能造成起下钻过程中的遇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角尾组中下部砂岩层的储层保护效果,通过分析已钻井的相关资料,优选了海水聚合物钻井液和EZFLOW无固相钻井液。对比强包被型PDF-PLUS/KCl钻井液,海水聚合物钻井液更具分散性,可有效防止泥球形成;EZFLOW无固相钻井液剪切稀释性强,悬浮携带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更佳。在涠洲11-1油田A平台的两口调整井中的成功应用表明,所优选的钻井液有效改善了角尾组出泥球问题,同时提高了起下钻效率和储层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11-1油田 出泥球 起下钻遇阻 海水聚合物钻井液 EZFLOW无固相钻井液
下载PDF
海上平台钻井液性能参数自动测试装置研究
12
作者 杨向前 任美鹏 +1 位作者 刘罡 文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此次对一种海上平台钻井液性能参数自动测试装置的研制进行了介绍,文中对装置的组成、工艺设计、测试功能以及工作过程进行了论述。钻井液性能参数自动测试装置采用各测试单元模块集成化整体安装于150cm×120cm×100cm防爆箱体... 此次对一种海上平台钻井液性能参数自动测试装置的研制进行了介绍,文中对装置的组成、工艺设计、测试功能以及工作过程进行了论述。钻井液性能参数自动测试装置采用各测试单元模块集成化整体安装于150cm×120cm×100cm防爆箱体内,实现了一机多测功能。钻井液性能参数自动测试装置应用了机械自动化与计算机软件结合以及智能视觉识别等现代方法,通过键盘指令即可完成pH值、钻井液密度、漏斗粘度、旋转粘度及流变性以及API中压滤失测试等钻井液性能参数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钻井液参数 测试装置 自动测试
下载PDF
页岩储层钻井液-压裂液复合损害机理及保护对策
13
作者 孙金声 许成元 +6 位作者 康毅力 经浩然 张洁 杨斌 游利军 张瀚奭 龙一夫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8,共9页
为了分析钻井液与压裂液复合作用导致的储层损害,考虑油基钻井液侵蚀页岩矿物诱发的裂缝延伸,建立钻井液动态侵入深度预测方法,评价页岩裂缝面力学性质弱化、裂缝闭合与岩粉堵塞导致的天然/水力裂缝损害,提出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储层... 为了分析钻井液与压裂液复合作用导致的储层损害,考虑油基钻井液侵蚀页岩矿物诱发的裂缝延伸,建立钻井液动态侵入深度预测方法,评价页岩裂缝面力学性质弱化、裂缝闭合与岩粉堵塞导致的天然/水力裂缝损害,提出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储层损害模式,揭示页岩油气层钻完井损害机理并提出保护对策。研究表明,钻开储层过程中,钻井液通过页岩诱导裂缝和天然裂缝深度侵入储层,侵蚀页岩矿物并导致侵入带页岩力学性质普遍弱化;水力压裂过程中,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进一步弱化页岩力学性质,导致生产过程裂缝更易闭合并发生岩粉脱落,诱发天然/水力裂缝应力敏感损害和固相堵塞损害,造成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带裂缝导流能力大幅降低,制约页岩油气井高产稳产。提出了防塌防漏加速储层段钻进、化学成膜防止页岩裂缝面力学性质弱化、强化页岩裂缝封堵减少钻井液侵入范围、优化压裂液体系保护裂缝导流能力的页岩储层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钻井液 压裂液 应力敏感 固相堵塞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下载PDF
钻井液侵入纹层状页岩的模型
14
作者 索彧 李芬芬 +4 位作者 何文渊 付晓飞 潘哲君 冯福平 赵万春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5,共9页
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纹层状页岩弱面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导致井眼坍塌的风险增加,极大地制约了页岩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了研究钻井液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侵入规律,开展了驱替实验和核磁扫描,确定了不同驱替时... 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纹层状页岩弱面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导致井眼坍塌的风险增加,极大地制约了页岩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了研究钻井液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侵入规律,开展了驱替实验和核磁扫描,确定了不同驱替时间下钻井液侵入纹层状页岩的深度,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新的包含纹层侵入的纹层状页岩的流体侵入数学模型,在总吸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侵入时间求得钻井液在纹层的侵入深度以及侵入量,基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离散元法描述钻井液侵入过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液使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钻井液沿纹层状页岩油的侵入深度与侵入时间呈正向对数关系,随着侵入时间、纹层张开度的增大,侵入深度逐渐变大,但后期增长缓慢最终趋于不变;随着纹层数量的增加,侵入深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纹层状 钻井液 侵入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温下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微观行为分析
15
作者 张玉文 张洋 宋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调控难度大,主要与核心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而水基钻井液成分复杂,单一组分与多组分间受高温作用性能变化规律不同,对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均有影响。针对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通过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获得了膨... 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调控难度大,主要与核心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而水基钻井液成分复杂,单一组分与多组分间受高温作用性能变化规律不同,对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均有影响。针对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通过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获得了膨润土胶体剪切应力-温度曲线,并测试了不同温度下胶体颗粒粒度分布,分析了黏土矿物胶体粒子在室温~220℃范围内的分散、絮凝与聚结状态及形成机制,同时利用SEM测试和黏土矿物晶层结构分析,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富含镁多孔纤维状黏土矿物胶体的高温稳定机理,此外,基于对高温热滚前后流变性和滤失量等性能变化的分析,从黏土矿物结构特征和聚合物断链、吸附特性等角度揭示膨润土/复配黏土矿物与聚合物类处理剂在高温下的互相作用机理,结合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浓度膨润土与海泡石复配胶体具有明显的高温稳定优势,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水基钻井液 微观分析 黏土胶体 分散状态
下载PDF
钻井液微纳米封堵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宋瀚轩 叶艳 +3 位作者 郑连杰 孙振玮 周童 张謦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85,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钻井液微纳米封堵性能的评价方法及发展动态,阐述了各评价方法的特点。并且对微纳米封堵评价方法的智能化、精确化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开发高效、智能、落地性强的微纳米封堵评价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封堵性能评价 钻井液 纳米封堵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所在区块系列井钻井液侵入损害综合分析及优化
17
作者 张耀元 蒋官澄 +4 位作者 马双政 宜镜天 贺垠博 王冠翔 庞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63-3674,共12页
琼东南盆地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易发生水化、水锁等伤害。当前区块系列井所用深水钻井液侵入损害类型、机理不明,且传统的钻井液伤害评价方法误差大,不能直观地量化损害程度。因此设计了以钻井液污染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 琼东南盆地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易发生水化、水锁等伤害。当前区块系列井所用深水钻井液侵入损害类型、机理不明,且传统的钻井液伤害评价方法误差大,不能直观地量化损害程度。因此设计了以钻井液污染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合的方式分析钻井液固相以及液相侵入损害储层的方法。结果表明,深水钻井液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储层水锁损害率处于19.8%~31.4%,液相侵入损害主要为水锁损害;岩心SEM扫描结果显示其孔隙连通性差,EDS测试结果中Ba^(2+)、Ca^(2+)含量较高,分析固相侵入损害主要由加重剂引起,且蒸馏水返排后岩心CT扫描结果显示孔隙度微幅上升表明固相堵塞很难通过自然返排的方式清除。于是通过研发降滤失剂和优选加重剂粒径配比的手段优化深水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根据理想充填理论,确定最佳配比为1000目CaCO_(3)、600目CaCO_(3)和200目CaCO_(3)的比例为5∶11∶9。优化后体系滤失量显著降低,固相颗粒中径在90μm左右,滤饼致密程度明显提高;渗透率恢复值提高12.1%~19.68%,对该区块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损害 CT扫描 钻完井 水基钻井液 规律与程度
下载PDF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室内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张恒 赵晓亮 +1 位作者 孔庆胜 孙鹏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针对YJ3-X超深大斜度井三开井段存在的裂缝发育、井漏风险高、斜井段位移长、携砂困难、摩阻扭矩大、完井下套管作业时间长等钻完井难题,室内通过乳化剂的优选对现有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体系配方进行了优化,并根据临井出现的复杂情况模拟... 针对YJ3-X超深大斜度井三开井段存在的裂缝发育、井漏风险高、斜井段位移长、携砂困难、摩阻扭矩大、完井下套管作业时间长等钻完井难题,室内通过乳化剂的优选对现有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体系配方进行了优化,并根据临井出现的复杂情况模拟该井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价了优化后钻井液体系的抗岩屑污染和盐水污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抗温达180℃,破乳电压高达1366 V,高温高压滤失量低至2 mL,抗岩屑污染达20%,抗CaCl2盐水污染达30%,静置120 h后沉降因子为0.52,可满足井下各类复杂环境的作业需求。现场应用效果表明,优化后的抗高温油基钻井液流变性稳定,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强的触变性,井眼清洁良好,起下钻和下套管摩阻低,井壁稳定,较好地满足了YJ区块大斜度深井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大斜度井 油基钻井液 井眼清洁 抗污染 降摩阻
下载PDF
渤海湾钻井液处理剂和钻井液体系生物毒性评价
19
作者 王荐 蒋卓 +4 位作者 张鹏 彭三兵 何斌 舒福昌 向兴金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确保钻井液处理剂及体系无毒无害环境、环境可接受,最大限度减少钻井废物量,实施废物综合利用,满足钻井工程安全、优质、快速、高效需求,已经成为钻井作业的发展趋势,越来... 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确保钻井液处理剂及体系无毒无害环境、环境可接受,最大限度减少钻井废物量,实施废物综合利用,满足钻井工程安全、优质、快速、高效需求,已经成为钻井作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毒性检测试验是用于评价某种化学物质或混合物对环境的潜在污染物毒性危害预测的直接手段,室内对渤海湾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和体系采用发光细菌法进行了生物毒性检测评价,为环保钻井液研究和开发以及处理剂的优选提供了参考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环保 钻井液 发光细菌法 渤海油田
下载PDF
纳米材料提高水基钻井液页岩稳定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金声 李贺 +2 位作者 吕开河 黄贤斌 杨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维持井壁稳定一直是油气钻探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由于页岩微纳米孔缝与层理发育、水敏性高,井壁失稳问题在页岩层尤为突出。提高钻井液的性能是减少井壁失稳的重要途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度和性质,可作为水基钻井液添加剂以提高页岩... 维持井壁稳定一直是油气钻探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由于页岩微纳米孔缝与层理发育、水敏性高,井壁失稳问题在页岩层尤为突出。提高钻井液的性能是减少井壁失稳的重要途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度和性质,可作为水基钻井液添加剂以提高页岩的稳定性。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的跟踪与分析,阐述纳米材料提高页岩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纳米材料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开展纳米材料在非均质地层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发在高温高压及高盐环境下稳定有效的新型纳米材料,建立纳米材料提高页岩稳定性的微观评价方法,是纳米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页岩 井壁稳定 水基钻井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