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1
作者 刘国红 任雨轩 +2 位作者 邵谦毅 梁硕 王丽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7-41,共5页
目的筛选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铁蓄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铁蓄积组隔天腹腔注射蔗糖铁溶液制备铁蓄积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周后取血和食管... 目的筛选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铁蓄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铁蓄积组隔天腹腔注射蔗糖铁溶液制备铁蓄积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周后取血和食管、肝等组织,应用血清学、组织学方法鉴定铁蓄积造模是否成功;剥离两组食管黏膜组织,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KOG)分类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5个上调基因包括昼夜相关转录抑制因子(Ciart)、液泡蛋白质分选因子25(Vps25)、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rsp)、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1(Uap1)、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4个下调基因包括过氧化物酶基因(Pxdn)、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基因2(Hspg2)、中心体相关蛋白2(Cep2)、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因子4(Rgs4)。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的生物过程(BP)集中在节律过程、代谢过程、行为、生物过程调节、特定位置运动、生物过程的负调控、生物调节、定位、细胞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细胞组成(CC)主要集中在膜封闭腔、细胞器部分、细胞器、膜、细胞外区域部分、膜部分、细胞部分、细胞;分子功能(MF)主要集中在结合、结构分子活性、催化活性。下调基因的BP主要集中在解毒、刺激反应、细胞组成或生物形成、信号、生物过程的负调控、生物过程的正调节、发育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过程调节、生物调节、代谢过程;CC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外区域部分、细胞外区域、细胞器、膜、细胞部分、细胞;MF主要集中在酶调节活性、抗氧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剂、受体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结合、催化活性。KOG分类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3个获得功能注释,Uap1被注释到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形成,Adam33被注释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Vps25被注释到功能预测。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有2个获得功能注释,Rgs4被注释到信号转导机制,Hspg2被注释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结论铁蓄积大鼠食管黏膜组织中共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个表达上调基因和4个表达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BP包括节律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过程调节等,主要参与的CC包括细胞器、膜、细胞外区域部分等,主要参与的MF包括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有5个差异基因获得KOG功能注释,包括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伴侣蛋白、信号转导等,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 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分类富集
下载PDF
铁蓄积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翀 方玲娜 +5 位作者 郝彦明 陆轲 何大伟 徐又佳 王洪震 高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铁储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铁蓄积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独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资...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铁储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铁蓄积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独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血清铁蛋白以及血脂等生化指标。首先对T2DM患者骨密度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通过分层分析和曲线拟合探究不同性别T2DM患者中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的变化关系。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分析血清铁蛋白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1名T2DM患者(188名女性,223名男性)。T2DM女性和男性患者体内血清铁蛋白的中位浓度分别为139.65μg/L和243.10μg/L,两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38.83%和25.56%。单因素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与骨密度成负相关;曲线拟合显示,T2DM患者的骨密度随着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2DM女性和男性患者中血清铁蛋白高浓度组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分别是低浓度组的17.163和3.732倍(P<0.05)。结论T2DM患者中铁储量与不同部位骨密度之间存在负性关系。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是T2DM患者骨密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铁蓄积可能会增加T2DM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铁蓄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铁蓄积在破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杰 曹林忠 +5 位作者 万超超 马成祥 杨博 杨小瑞 胡康一 尚征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4-598,共5页
破骨细胞是人体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在骨修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铁蓄积与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密切相关,铁蓄积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激活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核因子-κB通路,诱导破骨细胞的增殖分... 破骨细胞是人体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在骨修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铁蓄积与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密切相关,铁蓄积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激活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核因子-κB通路,诱导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引起骨量丢失,削弱骨骼强度。本文就铁蓄积调控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活性氧 破骨细胞 增殖分化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小鼠骨生成的影响
4
作者 吴加东 徐又佳 +1 位作者 季宏建 孙焕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8-475,共8页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对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骨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16只8周龄野生(wide type, Wt)雌性小鼠和48只8周龄铁调素敲除(△Hep)转基因雌性小鼠予以...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对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骨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16只8周龄野生(wide type, Wt)雌性小鼠和48只8周龄铁调素敲除(△Hep)转基因雌性小鼠予以卵巢切除(OVX),分为四组(Wt+OVX组、△Hep+OVX组、△Hep+OVX+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组和△Hep+OVX+Rapa组)。Rapa为腹腔注射,3mg/(kg·d),持续2个月。CMC为Rapa溶剂,注射剂量及持续时间同Rapa。末次注射结束后4组小鼠处死取血清和骨组织标本。用股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检测股骨骨量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等参数,扫描电镜、HE染色检测骨量及骨小梁结构,生物力学实验检测股骨弯曲弹性模量、弯曲能量、最大弯曲应力、弯曲刚性系数,血清成骨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ⅠN-terminal propeptide, P1NP)、骨钙素(osteocalcin, OCN)等采用ELISA检测,成骨基因如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相关转录因子SP7(transcription factor SP7,SP7)、ALP等表达采用RT-PCR检测。结果 股骨micro-CT显示,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to total volume, 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 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 TB.Th)、连接密度(connection density, ConnD)明显减少,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 TB.Sp)、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 SMI)明显增加;而△Hep+OVX+Rapa组较△Hep+OVX组和△Hep+OVX+CMC组BMD、BV/TV、TB.N、TB.Th、ConnD增加,TB.Sp、SMI减少(P<0.05)。股骨电镜、胫骨HE染色显示,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骨量及骨小梁明显减少,使用雷帕霉素后骨量及骨小梁明显改善(P<0.05)。生物力学显示,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能量、最大弯曲应力、弯曲刚性系数明显降低,注射雷帕霉素后明显恢复(P<0.05)。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血清成骨指标(ALP、P1NP、OCN)、骨组织成骨基因(Runx2、SP7、ALP)表达明显减少,雷帕霉素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结论 雷帕霉素可以提高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小鼠的骨量及成骨活性,具有改善骨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雷帕霉素靶蛋白 雷帕霉素 成骨细胞 骨生成
下载PDF
单采血浆捐献对铁蓄积风险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及铁蓄积率影响的初步分析
5
作者 肖光林 王娅 +5 位作者 黄敬 陈飞 李长清 赵沛喆 李婉 陈勇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关,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是铁蓄积风险人群。通过调查该类人群中单采血浆捐献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状况,初步探究单采血浆捐献对两类人群SF水平及铁蓄积率的影响。方法以纳入与排除标... 目的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关,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是铁蓄积风险人群。通过调查该类人群中单采血浆捐献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状况,初步探究单采血浆捐献对两类人群SF水平及铁蓄积率的影响。方法以纳入与排除标准招募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为调查组,新献浆者为对照组,检测SF,收集可能影响SF水平的潜在因素。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重复献浆者与新献浆者SF水平差异。以WHO铁蓄积判定标准筛查铁蓄积献浆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重复献浆者与新献浆者铁蓄积概率差异。由于铁蛋白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另检测受试者Hb水平,探究单采血浆捐献对Hb水平的影响。结果男性重复献浆者SF为134.78μg/L(77.57~202.52),新献浆者178.22μg/L(113.07~269.44)。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SF为73.26μg/L(41.54~112.22),新献浆者97.26μg/L(57.94~152.79)。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重复献浆者SF水平显著低于新献浆者(P<0.001),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SF水平显著低于新献浆者(P=0.001)。男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率为25.36%,新献浆者43.72%。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率为4.00%,新献浆者26.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概率显著低于新献浆者(OR=0.404,95%CI:0.262~0.623,P<0.001),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概率显著低于新献浆者(OR=0.096,95%CI:0.02~0.47,P=0.004)。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与新献浆者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采血浆捐献与SF水平和铁蓄积率的降低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其对铁蓄积是否有改善作用还需做进一步因果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浆捐献 男性 绝经后女性 血清蛋白 铁蓄积
下载PDF
雌激素缺乏环境下铁蓄积对骨吸收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费蓓蓓 王啸 +3 位作者 张弘 凌莉 朱维培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在雌激素缺乏状态下,探讨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高铁环境影响骨吸收及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高铁去势组(F+OVX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 目的在雌激素缺乏状态下,探讨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高铁环境影响骨吸收及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高铁去势组(F+OVX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股骨硬组织切片行普鲁士蓝铁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胫骨基因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Acp5)、组蛋白酶K (cathepsin K,Ctsk)表达差异。培养小鼠单核细胞株RAW264. 7向破骨细胞分化,模拟动物实验分为雌激素正常组(E2+组)、雌激素缺乏组(E2-组)、高铁雌激素缺乏组(F+E2-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及噬骨馅窝实验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提取胞浆、胞核蛋白,Western-Blot检测各组胞浆磷酸化抑制因子(p-inhibitor of NF-κB,p-IκBα)、亚基p65蛋白水平及胞核蛋白亚基p65的差异。结果动物实验中,F+OVX组股骨普鲁士蓝染色铁沉积较SHAM组及OVX组更明显。SHAM组、OVX组、F+OVX组血清CTX水平分别为(2 588±661. 9)、(9 624±1 140)、(14 506±914. 9) pmol/L,Acp5表达水平分别为(9. 7±2. 7)%、(36. 1±4. 5)%、(55. 4±4. 4)%,Ctsk表达水平分别为(11. 1±3. 3)%、(53. 0±4. 7)%、(66. 1±4. 2)%;与SHAM组比较,OVX组血清CTX、基因Acp5、Ctsk表达水平升高(P分别为0. 000、0. 001、0. 000),F+OVX组较OVX组进一步升高(P分别为0. 000、0. 006、0. 023)。细胞实验中,E2-组TRAP阳性细胞及噬骨馅窝数分别为(142. 329±12. 699)和(31. 667±4. 320),较E2+组的(45. 875±7. 972)和(9. 500±2. 074)增加,F+E2-组分别为(468. 782±49. 015)和(84. 167±8. 010),进一步增加(均P=0. 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E2-组胞核蛋白p65、胞浆蛋白p-IκBα分别为(50. 1±6. 0)%和(2. 0±0. 0)%,均较E2+组的(2. 2±1. 1)%和(0. 8±0. 0)%升高(P分别为0. 000和0. 042),F+E2-组分别为(69. 3±7. 1)%和(22. 2±2. 1)%,均较E2-组进一步升高(P分别为0. 023和0. 000)。结论雌激素缺乏合并铁蓄积可促进破骨活性,加重骨量丢失,该影响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雌激素 破骨细胞 铁蓄积
下载PDF
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国阳 狄东华 +2 位作者 庄琴 沈光思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研究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的骨密度,探讨继发性铁蓄积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54例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资料,检测患者每次输血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并检测研究结束时患者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腰椎和股... 目的研究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的骨密度,探讨继发性铁蓄积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54例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资料,检测患者每次输血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并检测研究结束时患者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Pearson或Spearman直线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骨密度与铁代谢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血清铁蛋白水平为1273.14 ng/ml,明显升高,平均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T/Z值分别为-1.75和-1.48,低于正常人水平;将患者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3组,3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以及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和正常骨量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患者36例,占总数67%,与正常骨量组相比,这些患者年龄大,接受输血治疗的时间长,糖尿病发病率高,血清白蛋白低以及血清铁蛋白高和转铁蛋白低;相关分析提示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输血治疗时间、血清铁蛋白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血清铁蛋白是影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矫正年龄因素,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铁蛋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40(P<0.05)。结论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存在骨密度降低,骨密度与体内铁蓄积水平呈负相关。本研究为继发性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研究提供了新的临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血清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甲磺酸去铁胺治疗铁蓄积致骨量下降雄性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禄林 王啸 +8 位作者 李光飞 高超 俞晨 沈光思 张鹏 吴明霞 王爱东 Xi Huang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DFO)干预对铁蓄积导致的小鼠骨量下降骨代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2只2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C组、D组均运用铁剂腹腔注射干预2月,2月后A、B组处...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DFO)干预对铁蓄积导致的小鼠骨量下降骨代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2只2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C组、D组均运用铁剂腹腔注射干预2月,2月后A、B组处死;C组和D组分别再用生理盐水、DFO干预1月后处死;检测血清铁、钙、磷水平,骨转换指标I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骨钙素(BGP)含量,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测定肝脏铁含量,肝脏铁Perls’染色;股骨远端松质骨micro-CT扫描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 1血清铁、肝脏铁含量测定及肝脏Perls’染色示B组铁指标显著高于A组,铁蓄积模型成功建立;DFO干预后D组铁指标显著下降。2血清骨转换指标示B组CTX、Trap-5b显著高于A组,BGP水平低于A组;D组CTX、Trap-5b水平均低于C组,BGP含量高于C组,提示DFO可以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吸收增强和骨形成抑制。3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示B组MDA水平高于A组,SOD活性低于A组;D组较C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升高。4micro-CT示B组较A组骨密度下降,各骨小梁参数减低;而降铁干预1月后D组较对照干预C组各骨参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DFO可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吸收活性增强和骨形成抑制,从而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的微结构,其机理可能与降铁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雄性小鼠 骨量下降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铁蓄积对肌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国阳 王波 +1 位作者 杨帆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肌肉含量的关系,探讨铁蓄积对中老年人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78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临床数据。测量受试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肌肉含量,检测血清铁代谢指标、骨转换及相关生化指...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肌肉含量的关系,探讨铁蓄积对中老年人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78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临床数据。测量受试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肌肉含量,检测血清铁代谢指标、骨转换及相关生化指标。按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水平分组,t检验比较男性、女性血清Fer正常组和Fer升高组的肌肉含量、骨转换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了解肌肉含量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肌肉含量的主要因素。结果男性、女性血清Fer升高组肌肉含量均明显低于Fer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71.98±8.42)%vs.(78.48±7.74)%;女性:(62.63±5.20)%vs.(66.63±7.92),均P<0.05]。与男性肌肉含量相关的变量是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Fe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2、-0.56、-0.40、-0.49(P<0.05);与女性肌肉含量相关的变量是体质量、BMI、血清Fer、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TG、腰椎BMD,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7、-0.63、-0.34、0.28、-0.29、-0.2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女性,BMI和血清Fer是影响肌肉含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分别可以决定34.2%(男性)和41.1%(女性)的肌肉含量变化。结论中老年人群中,血清Fer与肌肉含量存在相关性,血清Fer升高、铁蓄积可能是中老年人肌量下降的一个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蛋白 肌肉含量 骨代谢
下载PDF
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晔 王亮 +7 位作者 曹彦 徐莉 徐非 俞晨 沈光思 杨帆 易剑桥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指标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指标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0.1 g/kg干预8周,两组均检测: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胶原1型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破骨标志物(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s,CTX)、外周血血常规、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HSCs占骨髓细胞比例、HSCs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统计分析两组实验数据。结果实验组骨髓HSCs占骨髓比例4.01%±0.63%较对照组2.61%±0.43%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HSCs细胞集落形成142个/皿较对照组47个/皿显著增多;实验组血清铁蛋白(13.27±0.72)μg/L较对照组(4.14±0.96)μg/L显著升高,实验组P1NP(4.62±0.76)ng/ml较对照组(8.23±0.66)ng/ml显著降低,实验组CTX(123.54±1.63)ng/ml较对照组(83.36±1.89)ng/m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组外周血血小板(1380±103)×109/L较对照组(1023±83)×109/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micro-CT检测的骨密度(50.41±10.27)mg/mm^3较对照组(104.68±8.56)mg/mm3显著下降、实验组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骨体积分数10.18%±1.76%;trabecula thickness,Tb.Th骨小梁厚度(0.057±0.012)mm;trabecula number,Tb.N骨小梁数(1.02±0.21)N/mm]较对照组[BV/TV(19.92%±1.92%);Tb.Th(0.098±0.008)mm;Tb.N(1.45±0.13)N/mm]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不仅对骨代谢指标有显著影响,也对HSCs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骨质疏松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铁蓄积小鼠去势前后骨吸收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啸 刘禄林 +6 位作者 赵国阳 高超 李光飞 沈光思 俞晨 费蓓蓓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了解小鼠在去势前与去势后,铁对骨吸收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高铁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铁去势组(F+OVX组)、去势组(OVX组)。铁剂干预两周后去势。在去势前(雌激素存在)与去势7周后(雌激素缺乏)检测小鼠体重,... 目的了解小鼠在去势前与去势后,铁对骨吸收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高铁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铁去势组(F+OVX组)、去势组(OVX组)。铁剂干预两周后去势。在去势前(雌激素存在)与去势7周后(雌激素缺乏)检测小鼠体重,血清铁蛋白;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胫骨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降钙素受体(CT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情况,股骨远端Micro-CT三维分析,提取各组小鼠股骨骨髓细胞进行破骨细胞培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各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F+OVX组铁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Micro-CT分析表明:雌激素存在时,正常组与铁干预组骨密度及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雌激素缺乏时,与OVX组比较,F+OVX组骨量下降更为严重(P<0.05)。半定量PCR结果显示:雌激素存在时,两组TRAP、CTR、MMP9、cathepsin K基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雌激素缺乏时,F+OVX组各基因表达水平较OVX组显著升高(P<0.05)。去势后ERβ表达下降(P<0.05),ERα无明显差异。TRAP染色显示去势前各组小鼠破骨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去势后,F+OVX组破骨细胞数明显高于OVX组(P<0.05)。结论未去势时(有雌激素),FAC对骨吸收影响甚微;去势后(无雌激素),FAC能显著增强破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去卵巢 铁蓄积 骨吸收
下载PDF
去铁斯若治疗去卵巢小鼠铁蓄积骨量下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斌 汪升 +4 位作者 王啸 叶俊星 刘禄林 高焱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观察去铁斯若(deferasirox,DFR)对加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铁蓄积绝经后小鼠骨丢失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2月龄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去卵巢(ovariectomy,OVX)... 目的观察去铁斯若(deferasirox,DFR)对加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铁蓄积绝经后小鼠骨丢失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2月龄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去卵巢(ovariectomy,OVX)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去卵巢(OVX+FAC)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枸橼酸铁铵80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每周3次,共持续5周;去卵巢加枸橼酸铁铵加去铁斯若(OVX+FAC+DFR)组在枸橼酸铁铵干预基础上给予去铁斯若100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周5次,持续6周。最后检测各组铁蛋白水平、骨铁含量以及股骨远端松质骨micro-CT扫面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血清铁蛋白、骨Perl's染色提示OVX+FAC组铁蛋白(220.7±28.3)μg/L,显著高于Sham组(112.8±6.0)μg/L和OVX组(103.8±22.4)μg/L,DFR干预后OVX+FAC+DFR组铁蛋白(151.5±36.1)μg/L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示OVX+FAC组小鼠骨小梁稀疏,骨密度(0.074±0.010)mg/mm^3减低,DFR干预后骨小梁稍有增加,骨密度(0.110±0.015)mg/mm^3显著恢复。结论 DFR可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量下降,从而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若 铁蓄积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铁蓄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爱飞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31,共7页
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许多研究认为铁蓄积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铁蓄积是指人体血清铁蛋白高于正常值而<1000μg/L的一种特殊状态;基础研究已提出铁蓄积可改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功能的相关机制,... 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许多研究认为铁蓄积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铁蓄积是指人体血清铁蛋白高于正常值而<1000μg/L的一种特殊状态;基础研究已提出铁蓄积可改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功能的相关机制,临床研究亦提示部分绝经后女性铁蛋白水平增加与骨量下降存在相关性。因此,重视铁蓄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对该领域进一步深入机制研究、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铁蓄积影响骨代谢是否有独立靶点、可干预机制?部分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是否可采用降铁疗法,形成个体化防治方案?本文根据时间线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近10年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结果,在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临床防治提供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降”干预
下载PDF
铁蓄积对斑马鱼幼鱼骨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宇 荣晓旭 朱国兴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高铁环境干预,观察铁积蓄对斑马鱼幼鱼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对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25、50、100、200 mg/L)干预野生斑马鱼交配,收集鱼卵置于4个含相... 目的通过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高铁环境干预,观察铁积蓄对斑马鱼幼鱼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对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25、50、100、200 mg/L)干预野生斑马鱼交配,收集鱼卵置于4个含相应FAC浓度的水环境中,每24小时予以更换含同样浓度FAC的水1次,同时设不含FAC为对照组,观察斑马鱼在不同铁环境下生存的情况。于第4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检测相关成骨代谢的基因表达,比较和对照组基因组的成骨下游基因的差异,并测量幼鱼的铁含量及铁染色,观察铁含量变化;于第9天进行茜素红染色,比较与对照组的硬骨形态差异。结果不同浓度FAC处理后,斑马鱼骨矿化面积成剂量依赖性降低,其中200 mg/L FAC组与对照组对比T值为40.567(P<0.01);FQ-PCT结果显示:相关早期表达成骨代谢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斑马鱼成骨基因表达相比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染色结果显示:FAC组斑马鱼色素沉着变深,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 mg/L两组的幼鱼铁含量升高[(21.5±3.4)μg/L vs.(12.5±3.6)μg/L,(22.8±2.9)μg/L vs.(12.5±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AC组硬骨染色变浅且肋骨及尾鳍未发育。结论高铁环境下造成斑马鱼体内铁蓄积,使斑马鱼成骨基因降低,造成骨发育迟缓,矿化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铁蓄积 成骨代谢
下载PDF
铁蓄积及去铁胺干预对雄性小鼠骨量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袁晔 易剑桥 +4 位作者 徐非 王亮 杨帆 张辉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铁蓄积雄性小鼠骨量变化及降铁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干预后骨量改变。方法在体实验,选取18只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trl组)、铁蓄积组(FAC组)、DFO干预组(FAC+DFO组),铁蓄积组使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 目的了解铁蓄积雄性小鼠骨量变化及降铁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干预后骨量改变。方法在体实验,选取18只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trl组)、铁蓄积组(FAC组)、DFO干预组(FAC+DFO组),铁蓄积组使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干预8周(每周0.1 g/kg),DFO干预组在制作铁蓄积组的第4周FAC注射后1h腹腔注射DFO每周0.2 g/kg。8周后各组均检测: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体外实验:使用MC3T3细胞,分为对照组(Ctrl组)、铁蓄积组(FAC组)、DFO干预组(FAC+DFO组);FAC组加FAC干预48 h,DFO组在FAC干预24 h时加入DFO;48 h后收集3组细胞,检测指标: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表达。结果 micro-CT检测提示Ctrl组BMD(104.68±8.56)mg/m^3,BV/TV(19.92±1.92)%,Tb.Th(0.098±0.008)mm,Tb.Sp(0.172±0.133)mm,ALP活性值0.71±0.06;FAC组BMD(50.41±10.27)mg/m^3,BV/TV(10.18±1.76)%,Tb.Th(0.057±0.012)mm,Tb.Sp(0.322±0.214)mm,ALP活性值0.33±0.04;FAC+DFO组BMD(92.72±9.62)mg/m^3,BV/TV(17.84±1.54)%,Tb.Th(0.085±0.010)mm,Tb.Sp(0.186±0.195)mm,ALP活性值0.59±0.03。FAC组相比于Ctrl组骨密度、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显著下降,成骨细胞ALP活性受抑制,BMP2表达与Ctrl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O干预后骨密度恢复,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恢复正常,ALP和BMP2表达恢复正常,与F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性小鼠铁蓄积后骨量显著下降,DFO干预可以缓解铁蓄积相关的骨量减低,其机制可能与DFO阻断铁蓄积对BMP2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小鼠 雄性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不同剂量蔗糖铁诱导家兔绝经后铁蓄积模型的建立及机制初步探讨
16
作者 邝立鹏 叶燕彬 +2 位作者 江山岳 谢成龙 罗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7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蔗糖铁(iron sucrose,IS)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诱导家兔绝经后铁蓄积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对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普通级雌性家兔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以及模型A、B、C组,各10只。去势组和模型组行双侧卵巢...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蔗糖铁(iron sucrose,IS)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诱导家兔绝经后铁蓄积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对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普通级雌性家兔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以及模型A、B、C组,各10只。去势组和模型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后即关闭腹腔。术后模型A、B、C组分别通过耳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IS(10、15、20 mg/kg),假手术组和去势组以同样方式和频次给予适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造模前1 d和造模后第8周比较各组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17β-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分析去势组SF与17β-E2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第8周,模型A、B、C组SF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去势组,且模型C组均高于模型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去势组17β-E2水平低于假手术组(P<0.01),但两组S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组SF与17β-E2水平无相关性(r=-0.226,P=0.531)。结论:耳缘静脉注射IS可成功诱导家兔绝经后铁蓄积模型的建立,绝经后铁蓄积可能与机体铁排泄途径减少及摄入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家兔 绝经后 铁蓄积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铁蓄积与骨代谢及机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程千 刘起富 +2 位作者 金铭 赵国阳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9-655,共7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铁蓄积与骨代谢及机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将117名绝经后女性体检者按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分成3组:骨量正常组(T≥-1)、骨量减少组(-2.5<T<-1)和骨质疏松组(T≤-2.5)。所有体检者均测定:...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铁蓄积与骨代谢及机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将117名绝经后女性体检者按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分成3组:骨量正常组(T≥-1)、骨量减少组(-2.5<T<-1)和骨质疏松组(T≤-2.5)。所有体检者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钙、磷、25(OH)D、血红蛋白、CRP、白细胞、肌酐、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空腹血糖]、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Fer)、转铁蛋白(TRF)]、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代谢产物(β-CTX、PINP)]。结果绝经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体内血清铁蛋白升高,铁蓄积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同时伴随β-CTX、PINP、CRP升高。其中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β-CTX、PINP、CRP呈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体内存在铁蓄积,同时伴有慢性炎症反应,铁蓄积可促进I型胶原蛋白降解,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骨代谢 炎症反应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铁蓄积、骨内血管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单宇 王亮 +2 位作者 张敏 鞠文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4-957,962,共5页
铁蓄积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铁蓄积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目前,骨内血管是骨质疏松研究的热点,骨中特殊的血管亚型偶联了骨形成与血管形成。那么,铁蓄积能否通过影响骨内特殊血管亚型,进而引起骨量下降?... 铁蓄积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铁蓄积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目前,骨内血管是骨质疏松研究的热点,骨中特殊的血管亚型偶联了骨形成与血管形成。那么,铁蓄积能否通过影响骨内特殊血管亚型,进而引起骨量下降?本文就铁蓄积与血管的关系作一综述,探讨铁与骨内血管调控骨代谢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铁蓄积 骨内血管 骨代谢
下载PDF
去卵巢结合蔗糖铁诱导家兔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燕彬 罗玉 +1 位作者 邝立鹏 安荣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86-1291,1295,共7页
目的通过去卵巢结合蔗糖铁诱导家兔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模型,以期为有关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30只5月龄的新西兰雌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和铁蓄积组;每组分别于术前1天检测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 目的通过去卵巢结合蔗糖铁诱导家兔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模型,以期为有关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30只5月龄的新西兰雌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和铁蓄积组;每组分别于术前1天检测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1型胶原羟基末端肽(CTX)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行腰椎骨密度测量;去势组和铁蓄积组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仅切开卵巢周围部分脂肪;1周后铁蓄积组耳缘静脉注射蔗糖铁,剂量为15 mg/kg,每周1次,共12周;对照组和去势组以同样方式和频次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所有组分别于术后4、8、12、16、20、24周检测血清P1NP,CTX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行腰椎骨密度测量。结果 (1)所有家兔注射蔗糖铁后均未出现昏迷、抽搐、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或致死的情况;(2)铁蓄积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在造模后8、12、16、20及24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铁蓄积组与去势组血清P1NP,CTX水平在造模后12周、16周、20周及24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铁蓄积组血清P1NP,CTX水平在造模后20周及24周均明显高于去势组(P<0.05);(4)铁蓄积组与去势组腰椎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均在造模后第24周超过25%(33.72%、25.92%)。结论去卵巢结合蔗糖铁可成功建立家兔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骨质疏松 蔗糖 家兔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椎体骨质疏松的疗效与铁蓄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经保生 贾鹏 +5 位作者 陆政峰 唐胤尧 徐龙 刘云 孟凡剑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治疗椎体骨质疏松疗效与铁蓄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接受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资料,完成两年以上随访患者共67例。所有患者均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治疗椎体骨质疏松疗效与铁蓄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接受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资料,完成两年以上随访患者共67例。所有患者均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生化指标。按血清Fer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用t检验分析血清Fer值正常组(Fer≤150μg/L)和血清Fer升高组(Fer>150μg/L)使用唑来膦酸后椎体BMD提升的差异。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偏相关分析,进一步确定血清Fer和使用唑来膦酸后患者椎体BMD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Fer值正常组使用唑来膦酸后椎体BMD增长明显高于血清铁蛋白升高组(P<0.05)。血清Fer水平与使用唑来膦酸后椎体BMD增长值呈负相关(r=-0.269,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Fer水平仍与使用唑来膦酸后椎体BMD增长值呈负相关(r=-0.258,P<0.05)。结论铁蓄积抑制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椎体BMD提高的疗效,该结果为降铁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提供了新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血清蛋白 铁蓄积 骨质疏松 椎体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