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铋基环保无机颜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温都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氧化铋、钒酸铋等铋基材料因具有独特的能带结构,在无机颜料、光催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关注此类材料呈色原理、能带结构调控方法、光学性质等,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状况,展望了铋基无机颜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基颜料 氧化 钒酸 能带结构 带隙
原文传递
细化处理对铸造铋黄铜组织和切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谢康 任卡卢比 +2 位作者 代丽鑫 肖柱 贾延琳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无铅易切削铋黄铜具有环保、力学性能良好、导热良好的特点,是5G光学模块垫片的首选材料。晶粒组织粗大和铋相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切削一致性较差,染黑后出现毛刺加深、着色不均等问题。B、Ti、Zr是工业上常用的细化变质剂,可以细化晶粒和... 无铅易切削铋黄铜具有环保、力学性能良好、导热良好的特点,是5G光学模块垫片的首选材料。晶粒组织粗大和铋相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切削一致性较差,染黑后出现毛刺加深、着色不均等问题。B、Ti、Zr是工业上常用的细化变质剂,可以细化晶粒和组织,从而提高铋黄铜的切削性能。本文采用铋黄铜(成分为58.3%Cu、40.85%Zn、0.07%P、0.7%Bi、0.08%Sn),分别添加0.1%(质量分数)的B、Ti、Zr,采用宏观、微观、SEM对晶粒、组织、铋相粒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1%(质量分数)的B、Ti、Zr对铸造铋黄铜晶粒尺寸都有较为显著的细化效果。无添加变质剂样品无等轴晶,而0.1%(质量分数)的B、Ti、Zr等轴晶尺寸为1.43、0.95、0.71 mm,故添加Zr的细化效果优于Ti,Ti的细化效果略优于B。同时B、Ti、Zr的添加对于晶内α+β双相组织也有细化效果,Zr的细化效果优于Ti,Ti的细化效果略微优于B。且加入B、Ti、Zr有助于消除薄膜状分布的趋势,改善铋相的分布。其中B的效果优于Ti和Zr。而4种样品切削性能排序为:B>Zr>Ti>无添加变质剂,影响切削性能的因素包括铋相和β相数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细化处理 显微组织 相粒子 切削性能
原文传递
铋酸盐封接玻璃的研究及其连接应用现状
3
作者 牛济泰 董文伟 +1 位作者 高增 邱得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无铅低温封接玻璃由于具有绿色安全、成本低、封接温度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真空、集成电路等领域。在磷酸盐、钒酸盐、硼酸盐和铋酸盐等多种封接玻璃体系中,因铋与铅具有相似的性质特点,使得铋酸盐玻璃成为最有可能替代... 无铅低温封接玻璃由于具有绿色安全、成本低、封接温度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真空、集成电路等领域。在磷酸盐、钒酸盐、硼酸盐和铋酸盐等多种封接玻璃体系中,因铋与铅具有相似的性质特点,使得铋酸盐玻璃成为最有可能替代铅酸盐玻璃的绿色玻璃钎料。综述了铋酸盐玻璃的成分和性能调控、网络结构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使用铋酸盐封接玻璃进行金属、陶瓷同质/异质材料连接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封接玻璃 网络结构 陶瓷/金属连接
下载PDF
碳酸氧铋基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红红 王斌 孙润军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碳酸氧铋是一种典型的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其具有[BiO]_(2)^(+2)和CO_(3)^(2-)层交替组成的独特层状晶体结构。通过改性可促进(BiO)_(2)CO_(3)的可见光响应能力以及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从而提升其光催化性能。本文主要从贵金属沉积、元... 碳酸氧铋是一种典型的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其具有[BiO]_(2)^(+2)和CO_(3)^(2-)层交替组成的独特层状晶体结构。通过改性可促进(BiO)_(2)CO_(3)的可见光响应能力以及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从而提升其光催化性能。本文主要从贵金属沉积、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以及氧空位缺陷等方面综述了碳酸氧铋基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碳酸氧铋的改性研究需致力于进一步简化制备工艺,并使得改性工艺控制更加精准,以使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光解水制氢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碳酸氧 贵金属沉积 元素掺杂 异质结构建 氧空位缺陷 光催化 降解
下载PDF
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陈慧 李津 +2 位作者 王生燕 尹建新 黄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治疗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 探讨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治疗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肠胃康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4 d时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记录2组停药1个月时的Hp感染转阴情况。结果 2组经过14 d的治疗,与治疗前对比,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更低(P<0.05);实验组停药1个月时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经过14 d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更低(P<0.05)。结论 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Hp感染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肠胃康颗粒 剂四联疗法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钒酸铋基异质结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肖力光 王一鸣 雷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8-413,共6页
综述了钒酸铋(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针对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带隙较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较高等缺点,阐述了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异质结类型,详细介绍了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在水分解领域、降... 综述了钒酸铋(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针对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带隙较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较高等缺点,阐述了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异质结类型,详细介绍了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在水分解领域、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原CO_(2)和重金属离子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BiVO_(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钒酸 异质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胶体果胶铋胶囊中铋在小鼠部分器官中分布初探
7
作者 陈红云 李江雁 +1 位作者 范忠秧 蒋子莹 《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426-431,共6页
目的:建立测量胶体果胶铋胶囊经灌胃后24 h铋在小鼠心、肝、脾、肺、肾、小肠、脑、粪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湿消化法–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小鼠灌胃胶体果胶铋胶囊24 h后心、肝、脾、肺、肾、小肠、脑、粪中的铋含量,与给药前进... 目的:建立测量胶体果胶铋胶囊经灌胃后24 h铋在小鼠心、肝、脾、肺、肾、小肠、脑、粪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湿消化法–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小鼠灌胃胶体果胶铋胶囊24 h后心、肝、脾、肺、肾、小肠、脑、粪中的铋含量,与给药前进行比较。结果:湿法消解后各器官样品体积浓度范围在0.09701~33.4851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n = 8),建立的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 = 0.9999,精密度试验RSD = 1.7971%,重复性试验RSD = 1.9723%,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1.1002% (RSD = 2.0568%, n = 9),小鼠灌胃胶体果胶铋胶囊24 h后有肾、小肠、粪中的铋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测量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胶体果胶铋胶囊经口服用后各器官中铋含量的测定;胶体果胶铋经灌胃给小鼠后,24小时,铋在小鼠部分脏器和材料中的分布是粪便中最多,依次是肠、肾、心、脾、肝、肺、脑组织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消化法 胶体果胶胶囊 火焰原子吸收法 器官
下载PDF
铋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研究进展
8
作者 汪强 石文楷 +1 位作者 孙丽侠 宋忠诚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铋基金属有机框架(Bi-MOF)材料综合铋基光催化剂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Bi-MOF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微波法、共沉淀法、机械化学法和高温退火法等;梳理了Bi-MOF材料作为光催... 铋基金属有机框架(Bi-MOF)材料综合铋基光催化剂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Bi-MOF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微波法、共沉淀法、机械化学法和高温退火法等;梳理了Bi-MOF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在处理废水、固氮、制氢、还原CO_(2)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Bi-MOF材料在光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对Bi-MOF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光催化剂 MOFs材料 光催化 基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王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8-0031,共4页
探讨采用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3年内收集的64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微机表格分派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派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两组... 探讨采用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3年内收集的64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微机表格分派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派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已含铋剂四联疗法为基本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益生菌治疗措施,对比治疗后临床数据以此来达到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结果 通过不同的临床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际的治疗有效率也有所提升,能够有效地控制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产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以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不仅能够带动治疗效率的提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减少治疗工作中不良反应的产生,是目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联合含剂四联疗法 老年幽门螺杆菌 阳性胃溃疡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纳米铁酸铋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应用
10
作者 李盛龙 孙玮 +5 位作者 吴晶 杨静静 王佳眉 王海涛 邹菁 江吉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铁酸铋具有较窄的禁带宽度、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等优势,被认为是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铁酸铋作为光催化剂常存在载流子效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等缺陷,实际应用受限。在概述铁酸铋基本性质... 铁酸铋具有较窄的禁带宽度、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等优势,被认为是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铁酸铋作为光催化剂常存在载流子效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等缺陷,实际应用受限。在概述铁酸铋基本性质和光催化机理的基础上,首先详细介绍了铁酸铋的常用制备方法;随后重点阐述了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和形貌控制等3种铁酸铋改性策略;最后着重综述了铁酸铋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铁酸铋光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 制备方法 改性策略 光催化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促进铬酸铋晶体的光生电荷分离
11
作者 张珹博 陶晓萍 +4 位作者 蒋文超 郭俊雪 张鹏飞 李灿 李仁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29,共2页
为了将可再生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物质,探索具有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铋基层状金属氧化物的一员,铬酸铋(Bi_(2)CrO_(6))的带隙约为1.9 eV,在利用大范围太阳光谱方面具有潜力。然而,Bi_(2)CrO_(6... 为了将可再生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物质,探索具有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铋基层状金属氧化物的一员,铬酸铋(Bi_(2)CrO_(6))的带隙约为1.9 eV,在利用大范围太阳光谱方面具有潜力。然而,Bi_(2)CrO_(6)较差的电荷分离性能限制了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规则形貌的Bi_(2)CrO_(6)晶体,该晶体具有结晶度高、形貌均匀的优点。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微波辐照实现了体系的快速加热,极大地加速了成核和生长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几分钟内形成了Bi_(2)CrO_(6)晶体。微波辅助合成的Bi_(2)CrO_(6)晶体在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更好的光生电荷分离以及水氧化活性。此外实验中观察到光生电子和空穴在Bi_(2)CrO_(6)晶体的不同晶面之间发生空间分离,通过进一步在不同晶面上光沉积选择性负载还原和氧化助催化剂,显著增强了光催化活性。这项工作为制备高效太阳能转换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铬酸 半导体 光催化 水氧化
下载PDF
AgNi双金属改性多面体钒酸铋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2
作者 李军 李会鹏 +1 位作者 赵华 刘钦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1-612,共12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多面体钒酸铋(BVO)材料,又通过化学还原法首次在BVO上原位合成了一种小尺寸的AgNi双金属助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多面体钒酸铋(BVO)材料,又通过化学还原法首次在BVO上原位合成了一种小尺寸的AgNi双金属助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PL)光谱、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制备的AgNi/BVO材料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Ni双金属广泛负载在这种特殊形貌的BVO多面体表面,大大增加了金属的附着位点,同时AgNi负载也提高了BVO的结晶性。银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效应与镍的共格界面效应增强了BVO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了光生电子的分离,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光催化降解MB (亚甲基蓝)实验表明,当Ag、Ni的质量比为3∶1时,AgNi/BVO的催化活性最高,在可见光照射下其反应速率常数是BVO的5.4倍,该光催化剂在4次循环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 双金属 催化剂 光催化
下载PDF
含铝强化奥氏体钢在550℃液态铅铋中的腐蚀行为
13
作者 甘舒匀 徐帅 +8 位作者 李炳生 柴林江 陈黎明 何晓珣 汪利 刘思捷 文春梅 李佳奇 伍忠政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5,共14页
先进铅冷快堆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商业化的关键材料问题是结构材料与铅基冷却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结构钢材料需要在高温液态铅铋共晶中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含铝强化奥氏体钢(alumina-forming austenite steel,AFA钢)因其表面可以形... 先进铅冷快堆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商业化的关键材料问题是结构材料与铅基冷却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结构钢材料需要在高温液态铅铋共晶中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含铝强化奥氏体钢(alumina-forming austenite steel,AFA钢)因其表面可以形成Al_(2)O_(3)膜而在极端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本文研究了降低Ni元素成分和高温预氧化对AFA钢耐铅铋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X射线衍射技术,对AFA钢在550℃液态铅铋饱和溶氧条件下腐蚀600 h的氧化层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降低合金中Ni含量和高温预氧化处理都会促进样品表面形成保护性Al_(2)O_(3)氧化膜,进而降低腐蚀层厚度,提升材料耐铅铋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强化奥氏体钢 氧化层 共晶 高温预氧化
下载PDF
硫化铋/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豆芽中的6-苄氨基嘌呤
14
作者 王德响 段禹 +7 位作者 孔大彬 王洪 胡民康 张津铭 李胜男 阳军 杨文 杜海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70-176,共7页
该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硫化铋(Bi_(2)S_(3))颗粒,通过超声复合法将硫化铋与石墨烯(graphene,Gr)复合,得到Bi_(2)S_(3)-Gr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滴涂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构建可灵敏检测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 该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硫化铋(Bi_(2)S_(3))颗粒,通过超声复合法将硫化铋与石墨烯(graphene,Gr)复合,得到Bi_(2)S_(3)-Gr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滴涂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构建可灵敏检测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对6-BA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6-BA在Bi_(2)S_(3)-Gr/GCE上受扩散控制,有2个电子参与6-BA的氧化过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对0.5~100μmol/L的6-BA进行检测,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2.7×10^(-7)mol/L。所制备的Bi_(2)S_(3)-Gr/GCE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3.52%和4.31%,常见的干扰物对6-BA的检测不会造成影响。利用加标回收法测定豆芽中的6-BA含量,回收率为92.75%~112.10%,表明该传感器在实际检测中对6-BA定量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6-苄氨基嘌呤 石墨烯 硫化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有机膦酸改性碳纳米管/硫化铋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对Au(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万松 宋雨桐 +5 位作者 徐彦宾 王峰 张少华 王颖 杨正龙 殷平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本研究设计合成新型高效重金属吸附材料有机膦酸羧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硫化铋(PBTCA-MWCNTs/Bi_(2)S_(3)),对材料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本研究设计合成新型高效重金属吸附材料有机膦酸羧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硫化铋(PBTCA-MWCNTs/Bi_(2)S_(3)),对材料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PBTCA-MWCNTs/Bi_(2)S_(3)有优良的Au(Ⅲ)吸附性能;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材料在25℃时吸附容量达到1655.50 mg·g^(-1)。对该材料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和吸附选择性等方面的研究为Au(Ⅲ)回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Au(Ⅲ)吸附 碳纳米管 膦酸 硫化
下载PDF
配位滴定法测定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各类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结果与分析
16
作者 杨仪雪 黄丹 +5 位作者 王叶茹 吴凤如 刘逸韬 贝琦华 严全鸿 项新华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设计组织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项目(编号为NIFDC-PT-183),评价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配位滴定法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并提供技术分析与建议。方法:制备2组浓度不同的能力验证样品;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均匀度检验,采用t检... 目的:设计组织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项目(编号为NIFDC-PT-183),评价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配位滴定法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并提供技术分析与建议。方法:制备2组浓度不同的能力验证样品;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均匀度检验,采用t检验考察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样品分3种组合方式随机发放给279家实验室,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枸橼酸铋钾胶囊的含量测定项方法测定样品含量,对结果回收后采用中位值和标准化四分位距法的稳健统计分析,用Z比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结果:279家实验室中240家结果满意,23家结果可疑,16家结果不满意,满意率为86.0%。结论:国内实验室枸橼酸铋钾胶囊含量测定检测能力总体较好,但部分实验室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配位滴定法 枸橼酸钾胶囊 含量测定 稳健统计 Z比分数
下载PDF
超薄铋系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帅奇 黄金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1,217,共7页
综述了近些年来超薄铋系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光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方面。铋系材料是一类禁带宽度适中、成本低廉、无毒无害的光催化剂,其带隙可调性与形貌可调性为实现超薄结构下良好的光催... 综述了近些年来超薄铋系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光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方面。铋系材料是一类禁带宽度适中、成本低廉、无毒无害的光催化剂,其带隙可调性与形貌可调性为实现超薄结构下良好的光催化性能提供了基础条件,开发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简要介绍了近几年被广泛研究探讨的多种铋系光催化材料,总结了超薄铋系光催化剂的合成改性方法,如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插层辅助液相剥离、水热/溶剂热、原子层沉积等,并对当前制备超薄铋系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潜在应用价值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 光催化剂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新兴的多元铋系光催化剂:结构分类、制备、改性及应用
18
作者 李敏 于世新 黄洪伟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50,共33页
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太阳能实现污染物降解和能源物质合成,被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难题的极具潜力的方法之一.探索新型光催化剂是推进光催化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铋系光催化剂因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良好的杂化电子能带结构... 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太阳能实现污染物降解和能源物质合成,被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难题的极具潜力的方法之一.探索新型光催化剂是推进光催化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铋系光催化剂因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良好的杂化电子能带结构和多元的化学组成而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多种传统铋系光催化剂已被广泛的制备和研究,它们具有不同的光吸收能力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已经在污染物降解、水分解产氧等应用中取得成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多元铋系光催化剂被开发,为不同的光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催化剂选择.因此有必要对近几年开发的新型铋系光催化材料进行总结,并为铋系光催化材料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共60余种新兴多元铋系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从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对60余种新型铋系光催化材料进行了汇总,并根据晶体结构构型进行了分类,包括Sillén,Sillén-related,Aurivillius,Sillén-Aurivillius以及其他结构类型共5大类,每种材料都具有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独特结构,因此本文进一步对新型铋系材料的结构性规律进行了总结,主要分为层状铋系化合物和非层状铋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材料的合成方法,目前多元铋系光催化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为水热溶解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分别讨论了不同合成方法对不同结构类型材料制备的优势,尤其在获得高性能的光催化剂方面,材料合成方法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归纳了针对提高新兴多元铋系光催化剂性能的修饰策略.材料改性修饰是目前铋系材料研究的热点,适当的合成方法结合相应的改性修饰可以获得更理想的光催化材料,阐述了形貌调控、特定晶面暴露、异质结构建、极性电场构建等方法对新型铋系材料性能促进的机理,并对各种策略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概述了新型多元铋系材料在不同光催化应用领域的进展,包括液体和气体污染物的降解、水裂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二氧化碳还原、固氮、硫化氢裂解生成氢气、有机合成等,为拓展不同多元铋系光催化剂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对新型多元铋系材料目前仍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铋系材料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材料 光催化 晶体结构 层状结构 光催化应用
下载PDF
铁酸铋薄膜柔性化微纳制造及铁电性能
19
作者 乔骁骏 李雅青 丑修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研究了铁酸铋薄膜的柔性化可控制造方法及其电畴调控动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周期性畴结构的铁酸铋薄膜,结合可控剥离技术,完成了铁酸铋薄膜从刚性基底到柔性基底的制备过程。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压电力显微镜技术对柔性化铁酸铋... 研究了铁酸铋薄膜的柔性化可控制造方法及其电畴调控动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周期性畴结构的铁酸铋薄膜,结合可控剥离技术,完成了铁酸铋薄膜从刚性基底到柔性基底的制备过程。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压电力显微镜技术对柔性化铁酸铋薄膜的微观形貌和铁电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柔性化后的铁酸铋薄膜保持完整的表面形貌特征(粗糙度保持不变),电畴反转特性保持可调,且保持良好的铁电特性及电畴反转响应。该研究为铁酸铋薄膜的柔性化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柔性 铁酸 极化 电畴反转
原文传递
铋基光催化剂的金属或非金属改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丁慧伟 彭博 +1 位作者 王志豪 韩巧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30,共24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的能源,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光催化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电能,为环境污染提供解决方...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的能源,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光催化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电能,为环境污染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最环保的技术之一。铋基半导体材料由于合适的能带结构、丰富的种类、无毒性和低成本,在光催化领域受到欢迎。然而,纯Bi基光催化剂存在光激发电子-空穴对复合效率高、量子产率低和光吸收能力有限的问题,导致光催化性能低。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人们设计了各种策略,比如金属或非金属掺杂、金属沉积、异质结构建和诱导缺陷生成来提高它们的光催化活性。在这些策略中,元素掺杂或金属沉积被认为是调整铋基材料能带结构和物化性质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拓宽了光响应范围和提高了光催化性能。这篇综述总结了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金属和非金属共掺杂以及金属沉积改性铋基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它也探索了它们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氮气还原、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抗菌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关于金属掺杂,我们将其分为三类: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掺杂、过渡金属掺杂和稀土金属掺杂,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掺杂的优缺点。非金属掺杂则被分为卤素掺杂和非卤素掺杂,并重点研究非金属掺杂对铋基材料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纵向比较了每个元素的优点。结合最近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结合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优点的共掺杂。对于金属沉积,我们主要从肖特基势垒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两个方面介绍了对Bi基材料的影响。最后,我们也呈现了金属或非金属改性Bi基光催化剂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光催化剂 金属掺杂 非金属掺杂 共掺 金属沉积 电子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