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铥镧铝硅酸盐玻璃光子晶体光纤制备及光学特性
1
作者 夏长明 卢家澳 +3 位作者 黄卓元 刘建涛 侯峙云 周桂耀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33-338,共6页
镧铝硅酸盐玻璃具有稀土离子溶解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其部分物理化学性质与石英相近,易与石英玻璃结合进行特种光纤制备,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激光玻璃基质材料.本文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成功研制出一系... 镧铝硅酸盐玻璃具有稀土离子溶解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其部分物理化学性质与石英相近,易与石英玻璃结合进行特种光纤制备,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激光玻璃基质材料.本文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成功研制出一系列不同浓度Tm^(3+)掺杂镧铝硅酸盐玻璃,以掺铥镧铝硅酸盐玻璃为纤芯,采用管棒堆叠法制备出掺铥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实验研究了掺铥镧铝硅酸盐玻璃及其光纤的吸收、荧光、激光等光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铥镧铝硅酸盐玻璃及其光子晶体光纤适于2μm波段激光输出,为2μm波段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铥玻璃光纤 铝硅酸盐玻璃 光子晶体光纤 2ΜM激光
下载PDF
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宏 《玻璃》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论述了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的特性及其应用,对溢流法与浮法、熔铸法与压延法工艺生产相应超薄电子玻璃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围绕透明微晶玻璃的材料类型和发展历史,论述其作为电子玻璃应用的性能要求,并对浮法工艺生产锂铝硅微... 论述了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的特性及其应用,对溢流法与浮法、熔铸法与压延法工艺生产相应超薄电子玻璃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围绕透明微晶玻璃的材料类型和发展历史,论述其作为电子玻璃应用的性能要求,并对浮法工艺生产锂铝硅微晶玻璃超薄电子玻璃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 铝硅酸盐玻璃 铝硅酸盐玻璃 铝硅酸盐微晶玻璃 生产工艺 技术分析
下载PDF
锂钠比对碱铝硅酸盐玻璃的化学强化性能影响
3
作者 何进 王明忠 +3 位作者 陈志鸿 崔秀珍 许银生 陆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不同锂钠比的锂铝硅酸盐玻璃,用两步化学强化法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强化处理,研究了Li_(2)O取代Na_(2)O对铝硅酸盐玻璃机械性能和化学强化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_(2)O逐渐取代Na_(2)O,玻璃化转变温度从537....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不同锂钠比的锂铝硅酸盐玻璃,用两步化学强化法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强化处理,研究了Li_(2)O取代Na_(2)O对铝硅酸盐玻璃机械性能和化学强化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_(2)O逐渐取代Na_(2)O,玻璃化转变温度从537.3℃减小至514.8℃。随着Li_(2)O含量增加,有利于化学强化中的第一步交换———Li^(+)-Na^(+)交换,提高交换层深度,但会对第二步Na^(+)-K^(+)交换产生抑制作用,导致K^(+)的交换深度减小。维氏压痕测试表明化学强化可以明显地提高Na-Li-x玻璃的硬度和抗裂性。随着Li_(2)O取代Na_(2)O,化学强化后玻璃的抗裂性先增后减,在Li_(2)O摩尔分数为10%时达到极值,为72.3 N,相比Li_(2)O摩尔分数为5%时的值提升了69.3%,引入适量的Li_(2)O会提高玻璃的耐径向开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强化 盖板玻璃 离子交换 铝硅酸盐玻璃 应力层深度
下载PDF
超薄铝硅酸盐玻璃离子交换工艺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蒋兴星 林祥涛 +3 位作者 周子游 罗银易 卢安贤 肖卓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8-1207,共10页
选择纯KNO_(3)为熔盐,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对可用于手机显示屏的超薄玻璃进行离子交换强化。利用EDS对离子交换玻璃的离子浓度分布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了离子交换温度(380℃~440℃)、时间(1 h~12 h)对玻璃的离子交换深度、表面应力、显微... 选择纯KNO_(3)为熔盐,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对可用于手机显示屏的超薄玻璃进行离子交换强化。利用EDS对离子交换玻璃的离子浓度分布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了离子交换温度(380℃~440℃)、时间(1 h~12 h)对玻璃的离子交换深度、表面应力、显微硬度、透过率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玻璃表面应力和显微硬度的提高,但当温度超过400℃,且时间超过2h后,玻璃出现应力松弛效应;二步法增大了离子浓度梯度,进一步提高了玻璃的表面应力和显微硬度;离子交换过程在不降低透过率的同时提高了玻璃致密度及化学稳定性。相关结论对手机显示屏领域超薄玻璃的强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离子交换工艺 表面应力 应力松弛 二步法
下载PDF
刍议基于铝硅酸盐固废铁相组分分离的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
5
作者 张智聪 张国斌 +1 位作者 任书才 段景玉 《新材料·新装饰》 2023年第19期16-18,22,共4页
文章基于高温物相重构基础理论以及铝硅酸盐固废直接材料化技术,通过对铝硅酸盐固废高温资源化过程中伴生有害元素进行分类及环境污染评价,研究伴生有害元素的迁移规律及环境调控机制的方法、技术与原理。通过揭示多场耦合作用下铝硅酸... 文章基于高温物相重构基础理论以及铝硅酸盐固废直接材料化技术,通过对铝硅酸盐固废高温资源化过程中伴生有害元素进行分类及环境污染评价,研究伴生有害元素的迁移规律及环境调控机制的方法、技术与原理。通过揭示多场耦合作用下铝硅酸盐固废资源化伴生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机制,明确伴生有害元素在烟气/飞灰二相重分布规律及其在熔体-晶相间的转化历程,构建铝硅酸盐固废直接材料化过程中有害组分迁移行为的数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研究铝硅酸盐固废直接材料化过程中伴生有害元素的高效分离技术与循环再利用技术,明晰不同伴生有害元素参与铝硅酸盐固废矿相重构的机制,以及抑制伴生有害元素二次释放的最佳条件,可实现伴生有害元素在铝硅酸盐直接材料化过程中的精准环境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 有害元素 迁移转化
下载PDF
白云石对碱铝硅酸盐玻璃熔化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孙雪峰 王长军 +2 位作者 李聚锋 韩正伟 蔡礼貌 《玻璃》 2023年第7期14-18,共5页
研究了不同产地白云石原料对碱铝硅酸盐玻璃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云石中硅质含量越高,熔化越困难;当大颗粒白云石含量高时,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较多,影响玻璃液的澄清。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玻璃生产中白云石原料的优选提供指导。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白云石 熔化性能 气泡
下载PDF
应用于锂铝硅酸盐微晶玻璃的实用成核剂
7
作者 陈福 续芯如 +1 位作者 夏韦美 陈兆民 《玻璃》 2023年第11期32-38,共7页
锂铝硅酸盐(Li_(2)O-Al_(2)O_(3)-SiO_(2),LAS)玻璃及微晶玻璃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受到广泛研究。为实现LAS微晶玻璃的安全生产与应用,全面探究LAS玻璃的结晶机理和结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成... 锂铝硅酸盐(Li_(2)O-Al_(2)O_(3)-SiO_(2),LAS)玻璃及微晶玻璃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受到广泛研究。为实现LAS微晶玻璃的安全生产与应用,全面探究LAS玻璃的结晶机理和结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成核剂的作用机理,讨论了不同种类成核剂对Li_(2)O-Al_(2)O_(3)-SiO_(2)玻璃成核过程的影响,为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研发与实际生产提供指导。本文针对不同种类成核剂对LAS微晶玻璃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影响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 成核剂 微晶玻璃
下载PDF
新型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浮选铝硅酸盐类矿物的机理 被引量:34
8
作者 曹学锋 胡岳华 +1 位作者 蒋玉仁 李海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3-696,共4页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 ,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 1,3丙二胺 (DN12 ) ,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DN12 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 ;DN12 的浓度为 3× 10 -4mol·L-1时 ,对 3种铝硅酸盐...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 ,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 1,3丙二胺 (DN12 ) ,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DN12 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 ;DN12 的浓度为 3× 10 -4mol·L-1时 ,对 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均超过 80 % ,对 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顺序为高岭石 >叶蜡石 >伊利石 ;浮选 pH范围为 5~ 8。动电位和红外光谱说明DN12 与铝硅酸盐类矿物形成了氢键并产生静电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矿物 反浮选 动电位 红外光谱 浮选 捕收剂 DN12
下载PDF
N-(3-氨丙基)-月桂酰胺对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世民 胡岳华 +1 位作者 王淀佐 张岳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73-1277,共5页
研究了N (3 氨丙基 ) 月桂酰胺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 :N (3 氨丙基 ) 月桂酰胺对这些铝硅酸盐都有较好的捕收性能 ,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回收率分别在 91% ,90 %和 96 %以上。矿浆 pH值对 3种矿物的可... 研究了N (3 氨丙基 ) 月桂酰胺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 :N (3 氨丙基 ) 月桂酰胺对这些铝硅酸盐都有较好的捕收性能 ,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回收率分别在 91% ,90 %和 96 %以上。矿浆 pH值对 3种矿物的可浮性影响较小 ,在一个较宽的 pH范围内 ,3种矿浆的Zeta电位均为负值 ,矿粒表面荷负电。红外光谱证明 ,3种矿物中均含有—OH基。酸性介质中 ,捕收剂分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矿粒表面 ;碱性介质中 ,捕收剂分子通过氢键吸附在矿粒表面。矿粒的扫描电镜照片表明 :叶蜡石颗粒主要呈薄片状 ;伊利石和高岭石颗粒呈不规则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矿物 浮选 月桂酰胺 高岭石 伊利石 叶蜡石 捕收性能 铝土矿
下载PDF
铝硅酸盐Raman活性分子振动解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潘峰 喻学惠 +4 位作者 莫宣学 尤静林 王晨 陈辉 蒋国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1-1875,共5页
分别测定了蓝晶石、红柱石和硅线石三种铝硅酸盐天然矿物晶体以及K2O-Al2O3-SiO2三元铝硅酸盐玻璃的Raman光谱。构建了一组硅铝四面体聚集体结构模型,采用量子化学自洽场分子轨道从头计算的方法计算了其Raman振动频率。分析研究了上述R... 分别测定了蓝晶石、红柱石和硅线石三种铝硅酸盐天然矿物晶体以及K2O-Al2O3-SiO2三元铝硅酸盐玻璃的Raman光谱。构建了一组硅铝四面体聚集体结构模型,采用量子化学自洽场分子轨道从头计算的方法计算了其Raman振动频率。分析研究了上述Raman光谱振动特征,确定了特征谱峰的归属,解析了铝对铝硅酸盐Raman活性分子振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四配位铝的增加,导致8001200cm^-1波数区间内谱峰频率降低,该区间的谱峰是Si-Oab间非桥氧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其中不含Al-O振动;700800cm。区间内出现的谱峰归属于Al-Oab间非桥氧的对称伸缩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Ranlan光谱 矿物晶体 K2O-Al2O3-SiO2玻璃 结构模型
下载PDF
用于白光LED的硼铝硅酸盐YAG玻璃陶瓷制备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国华 缪建文 +1 位作者 王淼 纪宪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75-1980,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得的Y3Al5O12(YAG)∶Ce3+前驱体,混和H3BO3-SiO2-Al2O3-Na2CO3玻璃初始材料,经过1300℃3h煅烧,得到用于白光LED封装的硼铝硅酸盐YAG玻璃陶瓷。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等分... 用共沉淀法制得的Y3Al5O12(YAG)∶Ce3+前驱体,混和H3BO3-SiO2-Al2O3-Na2CO3玻璃初始材料,经过1300℃3h煅烧,得到用于白光LED封装的硼铝硅酸盐YAG玻璃陶瓷。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l2O3和YAG∶Ce3+前驱体含量对YAG玻璃陶瓷激发和发射光谱强度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玻璃陶瓷中晶体为10μm左右的YAG,其激发和发射光谱与标准YAG荧光粉光谱一致。当Al2O3和YAG∶Ce3+前驱体含量分别为初始混合材料质量的11.5%和34.6%时,玻璃陶瓷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用本文制备的硼铝硅酸盐YAG玻璃陶瓷封装成白光LED,在350mA驱动电流下,色坐标为(0.2934,0.3094),相关色温为8020K,显色指数为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铝硅酸盐 YAG:Ce3+ 玻璃陶瓷
下载PDF
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姜良宝 厉蕾 +1 位作者 张官理 颜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介绍了化学强化的基本原理,从化学强化温度、化学强化时间、熔盐配方和浓度、加热疲劳及表面划伤五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强度的影响因素。对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相关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化学强化铝... 本文介绍了化学强化的基本原理,从化学强化温度、化学强化时间、熔盐配方和浓度、加热疲劳及表面划伤五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强度的影响因素。对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相关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在飞机风挡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化学强化 飞机风挡
下载PDF
化学增强型超薄碱铝硅酸盐玻璃发展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34
13
作者 田英良 李俊杰 +4 位作者 杨宝瑛 张璐 宫汝华 孙诗兵 吕锋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292,共10页
本文结合触控屏所需的高强型盖板保护玻璃产业发展历程,重点综述了可化学增强碱铝硅酸盐玻璃品种,以溢流和浮法超薄成形工艺为基础,论述了玻璃化学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离子交换工艺变化,提出了以Al_2O_3含量进行产品分类的标准,定义了... 本文结合触控屏所需的高强型盖板保护玻璃产业发展历程,重点综述了可化学增强碱铝硅酸盐玻璃品种,以溢流和浮法超薄成形工艺为基础,论述了玻璃化学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离子交换工艺变化,提出了以Al_2O_3含量进行产品分类的标准,定义了低铝玻璃、中铝玻璃、高铝玻璃、超高铝玻璃4个品种。分别讨论了国内外不同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碱铝硅酸盐玻璃所做相关研发工作,对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强化 铝硅酸盐玻璃 盖板玻璃 化学组成
下载PDF
N-(2-氨乙基)-月桂酰胺浮选铝硅酸盐矿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世民 胡岳华 +1 位作者 王淀佐 徐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研究了N-(2-氨乙基)-月桂酰胺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行为.发现该表面活性剂对叶腊石的浮选回收率最高可达97.7%,对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回收率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82%.矿浆pH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的回收率影响较... 研究了N-(2-氨乙基)-月桂酰胺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行为.发现该表面活性剂对叶腊石的浮选回收率最高可达97.7%,对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回收率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82%.矿浆pH对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的回收率影响较小.酸性矿浆中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矿粒表面;碱性矿浆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吸附在矿粒表面.红外吸收光谱证明,三种矿物表面中均存在-OH;在一个较宽的pH范围内,三种矿物矿浆的Zeta电位均为负值,表明矿粒表面荷负电.矿粒的扫描电镜(SEM)照片(×15000)表明,叶腊石主要呈薄片状颗粒,高岭石和伊利石颗粒呈不规则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氨乙基)-月桂酰胺 铝硅酸盐 浮选 氢链 吸附 矿物质 铝土矿
下载PDF
耐磨铝硅酸盐微晶玻璃核化及晶化制度的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运才 肖汉宁 谭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确定耐磨微晶玻璃配方范围的基础上 ,采用DTA ,XRD和SEM等测试手段 ,探讨了工艺参数变化对微晶玻璃耐磨性的影响 ,且对制备耐磨微晶玻璃的核化、晶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
关键词 耐磨铝硅酸盐 微晶玻璃 核化 晶化制度 工艺参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高碱铝硅酸盐玻璃高温电阻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英良 程金树 +4 位作者 朱满康 郭现龙 孙诗兵 邵艳丽 张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研究了高碱铝硅酸盐玻璃熔体在600~1625℃的高温电阻特性.结果表明:在900~1625℃时玻璃熔体的电阻率随着n(K2O)/n(Na2O)提高呈现出增大趋势,玻璃电阻率随着温度变化符合Arrhenius方程,反映出玻璃熔体的电导率是受离子迁移控... 研究了高碱铝硅酸盐玻璃熔体在600~1625℃的高温电阻特性.结果表明:在900~1625℃时玻璃熔体的电阻率随着n(K2O)/n(Na2O)提高呈现出增大趋势,玻璃电阻率随着温度变化符合Arrhenius方程,反映出玻璃熔体的电导率是受离子迁移控制的.研究电阻一温度依存性关系发现,玻璃的电导行为在900℃附近时出现了转变,表明玻璃电阻率受玻璃网络结构聚集度和网络外体离子结合力的影响,大于900℃时电导主要受碱金属离子的扩散机制控制,活化能为50~65kJ/mol;在600~900℃低温区电导能力较弱,主要受碱金属离子的迁移机制所控制,活化能为100~12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铝硅酸盐玻璃 高温电阻特性 电导活化能
下载PDF
甲萘胺浮选铝硅酸盐矿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世民 王淀佐 +1 位作者 胡岳华 徐竟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5,62,共3页
研究了甲萘胺对叶蜡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甲萘胺对叶蜡石的回收率超过 98%,对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捕收力相对较弱。矿浆pH值对叶蜡石和高岭石的回收率影响较小。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 ,伊利石的回收率下降。酸性矿浆中 ... 研究了甲萘胺对叶蜡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甲萘胺对叶蜡石的回收率超过 98%,对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捕收力相对较弱。矿浆pH值对叶蜡石和高岭石的回收率影响较小。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 ,伊利石的回收率下降。酸性矿浆中 ,捕收剂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矿粒表面 ;碱性矿浆中 ,捕收剂主要通过氢键吸附在矿粒表面。红外吸收光谱表明 ,三种矿物表面均存在有 OH ;在一个较宽的pH值范围内 ,三种铝硅酸盐矿浆的zeta电位均为负值 ,表明矿粒表面荷负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萘胺 浮选 铝硅酸盐 ZETA电位 红外吸收光谱 铝土矿
下载PDF
无碱铝硅酸盐钢化玻璃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永华 祖成奎 +2 位作者 包亦望 陈江 万德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4-1267,共4页
采用风冷法对无碱铝硅酸盐玻璃进行钢化处理,研究了钢化对玻璃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平均强度、强度Weibull模数、损伤容限等安全性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钢化玻璃安全性评价指标-安全因数,研究结... 采用风冷法对无碱铝硅酸盐玻璃进行钢化处理,研究了钢化对玻璃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平均强度、强度Weibull模数、损伤容限等安全性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钢化玻璃安全性评价指标-安全因数,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钢化处理,玻璃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明显增大,但是玻璃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变化不大;安全因数综合考虑了玻璃脆性和强度的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了钢化玻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钢化玻璃 力学性能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铝盐浓度对铝硅酸盐固沙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婷 邓湘云 +2 位作者 李建保 张海涛 章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1-727,共7页
采用化学固沙方法,分别以水玻璃、氯化铝溶液作粘结剂和固化剂制备了固沙材料,重点讨论了氯化铝浓度对固沙材料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固沙块试样力学性能随固化剂浓度增加而提高。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随铝盐浓度增加粘结胶体中裂纹数量... 采用化学固沙方法,分别以水玻璃、氯化铝溶液作粘结剂和固化剂制备了固沙材料,重点讨论了氯化铝浓度对固沙材料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固沙块试样力学性能随固化剂浓度增加而提高。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随铝盐浓度增加粘结胶体中裂纹数量减少且胶质形态由针状转变为球体,沙粒覆盖效果更好。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表明,水玻璃中的Si(OH)4与AlCl3反应生成了含有Si-O-Si键、游离Si-OH键、Si-O-Al键的非晶态铝硅酸盐聚合物,从而使固沙体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 铝盐浓度 热性能 稳定机理
下载PDF
Eu^(3+)掺杂新颖铝硅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常加忠 李敏 石恒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570,共6页
在温和的固相反应条件下,通过水解反应制备了与NaGdSiO4同构的Eu3+掺杂的新颖铝硅酸盐晶体发光材料NaAlSiO4:Eu3+,样品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Eu3+掺杂铝硅酸盐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射出较强的红色... 在温和的固相反应条件下,通过水解反应制备了与NaGdSiO4同构的Eu3+掺杂的新颖铝硅酸盐晶体发光材料NaAlSiO4:Eu3+,样品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Eu3+掺杂铝硅酸盐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射出较强的红色荧光,文章也讨论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 掺杂 固相 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