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存在形态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志辉 王兵 +3 位作者 黄顺红 柴立元 彭兵 苏长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372-376,共5页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ICP-AES法对湖南某厂铬渣堆场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存在形态(水溶性铬、交换态铬、碳酸盐结合态铬、有机结合态铬、铁锰结合态铬和残渣态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土壤铬污染严重;铬渣堆场下土壤中大部分...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ICP-AES法对湖南某厂铬渣堆场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存在形态(水溶性铬、交换态铬、碳酸盐结合态铬、有机结合态铬、铁锰结合态铬和残渣态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土壤铬污染严重;铬渣堆场下土壤中大部分铬以铁锰结合态形式存在,在铬渣堆场周围和离铬渣堆场5km处未污染土壤中铬大部分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交换态铬和碳酸盐结合态铬在土壤各剖面层次的含量相差不是很大,而可溶性铬和残渣态铬在0-40cm土层富集,有机结合态铬和铁锰结合态铬在40~60cm土层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堆场 污染 TESSIER连续提取法
下载PDF
晋南铬渣堆场主要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葛元英 乔乔 +2 位作者 张鹏 张小红 崔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3-837,共5页
为筛选适合山西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于山西某铬渣堆场采集草本植物及表层土壤(0~20cm)样品,从中选取6种主要植物品种,测定植物地上部分、根部及土壤中4种重金属(Cu、Zn、Pb和Cr)含量,分析6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为筛选适合山西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于山西某铬渣堆场采集草本植物及表层土壤(0~20cm)样品,从中选取6种主要植物品种,测定植物地上部分、根部及土壤中4种重金属(Cu、Zn、Pb和Cr)含量,分析6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土壤Cr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2207mg/kg,是山西省土壤背景值(58mg/kg)的38.1倍,是《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规定风险筛选值(250mg/kg)的8.8倍。选取的6种植物中,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等植物体内Cr含量相对较高,表现出较强的Cr吸收能力。根据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羊草、狼尾草和狗牙根属于根部囤积性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虎尾草(Chloris virgate Sw.)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属于Cr规避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堆场 重金属 植物 生物富集
下载PDF
土著微生物柱浸修复铬渣堆场土壤污染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友泽 向仁军 +1 位作者 柴立元 杨志辉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90-94,共5页
采用柱浸试验研究土著微生物对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Cr(Ⅵ)的修复.通过单因素实验测定土壤初始Cr(Ⅵ)浓度、浸出液pH值及循环淋溶时间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培养基能完全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r(Ⅵ),柱浸实验结束后,浸... 采用柱浸试验研究土著微生物对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Cr(Ⅵ)的修复.通过单因素实验测定土壤初始Cr(Ⅵ)浓度、浸出液pH值及循环淋溶时间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培养基能完全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r(Ⅵ),柱浸实验结束后,浸出液中Cr(Ⅵ)浓度由初始的700.3 mg/kg降低至检出限以下;土壤中初始Cr(Ⅵ)浓度越低修复效果越好;培养基最佳pH值范围为7.5~8.5;循环淋溶修复效果好于非循环柱浸修复,循环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好,最佳循环时间为全天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微生物 柱浸 铬渣堆场污染土壤 修复 六价
下载PDF
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顺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41-1747,共7页
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提出并研究直接添加培养基激活土著微生物的活性来进行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新方法,并探讨土壤环境对土著微生物修复Cr(Ⅵ)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每千克土壤中碳源葡萄糖投加量为5 g、氮源化合物A投... 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提出并研究直接添加培养基激活土著微生物的活性来进行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新方法,并探讨土壤环境对土著微生物修复Cr(Ⅵ)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每千克土壤中碳源葡萄糖投加量为5 g、氮源化合物A投加量为5 g、温度为30℃、土与液质量比为1:1的情况下,土著微生物可被迅速激活,在第4天时能基本去除土壤的中水溶性Cr(Ⅵ);培养基初始pH值和不添加无机盐氯化钠不影响其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堆场 污染 土著微生物 原位修复
下载PDF
铬渣堆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
以铬渣堆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分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中Cr(VI)、Cr、Pb、As等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Cr(VI)、Cr、Pb、A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67.19、9 0... 以铬渣堆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分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中Cr(VI)、Cr、Pb、As等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Cr(VI)、Cr、Pb、A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67.19、9 055.61、457.19、66.80mg/kg。研究区土壤均处于中度偏强的生态风险等级,且铬污染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研究区土壤中的Cr(VI)和As存在致癌风险,主要是经手—口摄入途径暴露所致。研究区土壤的非致癌风险非常严重,且主要贡献来源于铬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堆场 土壤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某化工厂铬渣堆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婷婷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7期172-176,共5页
针对某搬迁化工厂铬渣堆场及周边土壤,分层分区采集样品分析重金属含量,从生态和人体健康角度对土壤Cr,Ni,Cu,As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Cr、Cr(Ⅵ)污染较为严重,集中在第一(0 m^1.5 m)和第二层(1.5 m^3 m);Cu、As、Ni污染较轻,集中... 针对某搬迁化工厂铬渣堆场及周边土壤,分层分区采集样品分析重金属含量,从生态和人体健康角度对土壤Cr,Ni,Cu,As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Cr、Cr(Ⅵ)污染较为严重,集中在第一(0 m^1.5 m)和第二层(1.5 m^3 m);Cu、As、Ni污染较轻,集中在第一层。生态风险评估表明随深度增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降低。生态风险顺序为Cr>Ni>As>Cu。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各层土壤均存在Cr(Ⅵ)致癌风险,其余重金属在第一和第二层存在可接受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堆场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人体健康风险
下载PDF
铬渣堆场周围环境污染现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小云 郭学谋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02-103,107,共3页
采集湖南某厂铬渣堆场周围的土壤、水体以及蔬菜样品,分析了重金属铬的含量。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周围的铬污染严重,厂内污染区和厂外污染区都有超标现象;厂内污染区中的水溶性六价铬的含量比较高;所采集的蔬菜样品全部超标,其中,白菜根... 采集湖南某厂铬渣堆场周围的土壤、水体以及蔬菜样品,分析了重金属铬的含量。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周围的铬污染严重,厂内污染区和厂外污染区都有超标现象;厂内污染区中的水溶性六价铬的含量比较高;所采集的蔬菜样品全部超标,其中,白菜根中的铬含量最高,芹菜叶中的铬含量最小;地下水中的铬含量严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堆场 含量 土壤 蔬菜 地下水
下载PDF
某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Cr^(6+)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利刚 蒲生彦 +2 位作者 杨金艳 于静 王有乐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通过采集某铬渣堆场周边不同距离、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研究了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铬渣堆场周边受铬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范围及污染程度,判断污染边界,为后续场地污染治理提... 通过采集某铬渣堆场周边不同距离、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研究了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铬渣堆场周边受铬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范围及污染程度,判断污染边界,为后续场地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已受到严重铬污染,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修复,以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 铬渣堆场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