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系铵离子电池β-Mn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扬 陈晗 +1 位作者 向凯雄 周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隧道型β-MnO_(2)正极材料并应用于水系铵离子电池,并采用1 mol/L(NH4)2SO4水系电解液,在窗口电压为0~1.6 V范围内,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β-MnO_(2)正极材料在0.1A/g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09.8 mAh/g放电...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隧道型β-MnO_(2)正极材料并应用于水系铵离子电池,并采用1 mol/L(NH4)2SO4水系电解液,在窗口电压为0~1.6 V范围内,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β-MnO_(2)正极材料在0.1A/g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09.8 mAh/g放电比容量,经过14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仍有101.9 mAh/g,容量保留率为92.8%,库伦效率接近100%,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β-MnO_(2)纳米棒正极材料即使在1.0 A/g大电流密度下仍有78.7 mAh/g。此外,通过非原位FTIR、XPS测试探索了其储铵机理,结果表明铵根离子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铵离子电池 β-MnO_(2) 正极材料 水热法
下载PDF
铵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新杨 张杰 +1 位作者 王佐书 汪德伟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7-15,22,共10页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消耗,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铵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电能存储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铵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优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消耗,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铵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电能存储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铵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优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重点关注了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如锰基氧化物、钒基氧化物、钼基化合物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铵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超级电容器 铵离子储存 电极材料 电化学储能
下载PDF
镧离子和铵离子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
3
作者 邹志强 黄李金鸿 +3 位作者 李新冬 肖文刚 钱艳涛 黄万抚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6,60,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La^(3+)和NH_(4)^(+)在高岭石(001)面和(00⁃1)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3+)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高岭石表面,NH_(4)^(+)除静电作用外,还存在氢键作用,比La^(3+)有更多的电子转...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La^(3+)和NH_(4)^(+)在高岭石(001)面和(00⁃1)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3+)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高岭石表面,NH_(4)^(+)除静电作用外,还存在氢键作用,比La^(3+)有更多的电子转移到高岭石表面上。离子在高岭石(001)面的吸附能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为:La^(3+)>NH_(4)^(+)>H_(2)O;离子在高岭石(00⁃1)面的吸附能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为:NH_(4)^(+)>La^(3+)>H_(2)O。La^(3+)更容易吸附在(001)面上,而NH_(4)^(+)更容易吸附在(00⁃1)面上。采用硫酸铵作浸出剂时,浸出剂浓度需要提高到一定值才能使吸附在高岭石(001)面上的La^(3+)等稀土离子被有效地交换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稀土 原地浸矿 离子 铵离子 高岭石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包覆Co9S8微球的高性能铵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4
作者 黄玉柱 幸琳 +6 位作者 裴双 周伟 胡宇杰 邓维娜 陈亮 朱海 陈晗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452-3464,共13页
构建Co9S8/碳纳米管(Co9S8/2CNTs)涂层微球,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水性铵离子电池。在Co9S8微球中引入碳纳米管可增加电子传导性,缩短NH4+离子的扩散距离,并提高对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缓冲能力。因此,Co9S8/2CNTs微球在0.1A/g条件下具有112m... 构建Co9S8/碳纳米管(Co9S8/2CNTs)涂层微球,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水性铵离子电池。在Co9S8微球中引入碳纳米管可增加电子传导性,缩短NH4+离子的扩散距离,并提高对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缓冲能力。因此,Co9S8/2CNTs微球在0.1A/g条件下具有112mA·h/g的可逆容量。此外,研究了Co9S8/2CNTs中伴随着可逆相变产物CoSO_(4)·6H_(2)O的形成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断裂的铵离子储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钴 碳纳米管 铵离子电池 复合微球 氢键
下载PDF
《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的限量及检验方法》的探讨
5
作者 秦洪一 王智 +3 位作者 王缘 贾丽莉 毕耀 刘川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7,共3页
由于脱硝后的粉煤灰含有氨氮物质,导致在工程应用中出现问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粉煤灰,标准GB/T 39701—2020对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提出限量,并提出了检验方法,其中蒸馏滴定法较精确,且操作方便。从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及... 由于脱硝后的粉煤灰含有氨氮物质,导致在工程应用中出现问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粉煤灰,标准GB/T 39701—2020对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提出限量,并提出了检验方法,其中蒸馏滴定法较精确,且操作方便。从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及环境的两个方面,对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进行限值是非常必要的,粉煤灰铵离子含量限值是否需要根据服役条件的进行分类规定值得探讨;若按粉煤灰铵离子含量的限值为不大于210 mg/kg执行,为更好的利用粉煤灰降低粉煤灰中铵离子的预处理方法则是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粉煤灰 铵离子含量限值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水中的铵离子
6
作者 毛艳 邹晓焰 +3 位作者 郎锋祥 邹武 肖莹洁 徐鹏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章建立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水中铵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在0.10~2.00 mg/L浓度范围内,工作曲线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9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3.33%;加标回收率为94.0%~104.0%;一个批次样品(18个)的分析流程仅需... 文章建立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水中铵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在0.10~2.00 mg/L浓度范围内,工作曲线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9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3.33%;加标回收率为94.0%~104.0%;一个批次样品(18个)的分析流程仅需1 h。较之现行标准方法在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分析效率等指标方面均有改善,能够满足大气降水中铵离子的批量精准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铵离子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尿素-富马酸根-水分子为主体晶格的四乙基铵离子包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锦楠 叶玲 +1 位作者 郑筱燕 李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96-2299,共4页
合成一种新的尿素 -阴离子复合主体晶格包合物 ,( C2 H5) 4N+[C4H2 O2 - 4 ]1 / 2 · CO( NH2 ) 2 · H2 O,并进行了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晶体为单斜晶系 ,C2 / c( No.1 5 )空间群 ,a=1 .790 9( 5 ) nm,b=1 .4 431 ( 4 ) nm,c=1... 合成一种新的尿素 -阴离子复合主体晶格包合物 ,( C2 H5) 4N+[C4H2 O2 - 4 ]1 / 2 · CO( NH2 ) 2 · H2 O,并进行了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晶体为单斜晶系 ,C2 / c( No.1 5 )空间群 ,a=1 .790 9( 5 ) nm,b=1 .4 431 ( 4 ) nm,c=1 .4 443( 3) nm,β=1 2 6 .76 ( 2 )°,V=2 .990 5 ( 1 3) nm3 ,Z=4 ,R1 =0 .0 6 4 7,w R=0 .0 735 .包合物中 ,两个尿素分子通过一对 N— H… O氢键以通常的“肩并肩”方式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二聚体 .这些二聚体沿 c轴方向依次排列 ,每两个相邻二聚体间生成的氢键将它们连接成一个沿 ( 0 0 1 )方向延伸的锯齿形扭带 .由 c滑移面相关连的富马酸阴离子以水分子为桥 ,由 O( W)— H… O氢键连成一条宽带 ,沿 c轴方向延伸 .这些富马酸根 -水分子复合氢键宽带与尿素纽带交替平行排列 ,由此形成了一个平行于 ac面的氢键层 .四乙基铵离子层填充在 b=1 / 4和 b=3/ 4处的主体晶格的层间空隙处 ,构成“三明治”式夹层结构的包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根 水分子 主体晶格 合成 尿素 铵离子 包合物 晶体结构 四乙基铵离子
下载PDF
钾对铵离子在蛭石矿物表面吸附与层间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封克 汤炎 +2 位作者 汪小丽 葛冬梅 张素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K+ 、NH+ 4不同施用顺序的情况下研究了蛭石对NH+ 4的晶层固定 ,证实了K+ 的存在对NH+ 4的矿物晶层固定不具有影响。在Ca2 + NH+ 4二元系统和Ca2 + NH+ 4 K+ 三元系统中 ,对NH+ 4在蛭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 ,结果同样显示 ,K+ 对NH... 在K+ 、NH+ 4不同施用顺序的情况下研究了蛭石对NH+ 4的晶层固定 ,证实了K+ 的存在对NH+ 4的矿物晶层固定不具有影响。在Ca2 + NH+ 4二元系统和Ca2 + NH+ 4 K+ 三元系统中 ,对NH+ 4在蛭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 ,结果同样显示 ,K+ 对NH+ 4在蛭石表面的吸附位点不具有竞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离子 离子 蛭石 表面吸附 晶层固定
下载PDF
阳离子-π体系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Ⅱ.铵离子-二苯复合物体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维良 蒋华良 +7 位作者 谭小健 陈建忠 翟宇峰 顾健德 林茂伟 陈凯先 嵇汝运 曹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52-859,共8页
运用密度泛函B3LYP/6-31G~*方法对铵离子-二苯复合物体系的可能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复合物的能量最低构型为:铵离子位于两个苯环平面之间分别以两个氢原子和苯环作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该构型为稳定结构.复合物的键长、原子净电荷... 运用密度泛函B3LYP/6-31G~*方法对铵离子-二苯复合物体系的可能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复合物的能量最低构型为:铵离子位于两个苯环平面之间分别以两个氢原子和苯环作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该构型为稳定结构.复合物的键长、原子净电荷、分子轨道系数、前沿轨道能量、Mullicken键级等都表明,铵氢原子和与之接近的苯环碳原子之间通过s-π相互作用而实现铵与两个苯环的结合,结合时电子从苯环向铵转移,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和铵离子-苯复合物及典型氢键的结合方式相似,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证明了这一点.复合物的红外特征振动频率位于230cm^(-1)附近,振动方式为铵平行于苯环平面来回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离子 相互作用 二苯 复合物 氢键 密度泛函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铵离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齐竹华 刘克纳 牟世芬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新型柱填料的阳离子色谱柱,改善了铵离子与钾离子、钠离子的分离度,消除了大量钾离子和钠离子对铵离子测定的干扰.在硫酸和甲烷磺酸两种分离体系中,铵离子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1mg·1^(-1)和0.05mg·l^(-1),线性范围分别为0.2... 采用新型柱填料的阳离子色谱柱,改善了铵离子与钾离子、钠离子的分离度,消除了大量钾离子和钠离子对铵离子测定的干扰.在硫酸和甲烷磺酸两种分离体系中,铵离子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1mg·1^(-1)和0.05mg·l^(-1),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mg·l^(-1)和0.1—50mg·l^(-1).在两种淋洗条件下测定复杂基体海水中的铵离子,所得结果一致.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海水 铵离子 海洋监测
下载PDF
铵离子对梅岭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平 庄英萍 +1 位作者 储炬 张嗣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9,共5页
通过考察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对梅岭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证实在低浓度下,硫酸铵可以促进梅岭霉素的生物合成,当其浓度大于5mmol L时,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均受到抑制,而耗糖速率却随着铵离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与梅... 通过考察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对梅岭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证实在低浓度下,硫酸铵可以促进梅岭霉素的生物合成,当其浓度大于5mmol L时,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均受到抑制,而耗糖速率却随着铵离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与梅岭霉素生物合成和糖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6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铵离子对6_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以及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缬氨酸脱氢酶和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活性进行抑制,由此产生的结果一方面是HMP途径和TCA循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菌体的初级代谢,另一方面则是梅岭霉素生物合成所需前体的来源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岭霉素 铵离子 生物合成 酶活性
下载PDF
铵离子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封克 汤炎 张素玲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NH+ 4可在很短时间内影响两种不同水稻亚种吸收NO-3 ,即可以影响NO-3 的最初跨膜运输。籼型稻在NH+ 4存在时对NO-3 吸收有促进 ,而粳型稻NO-3 吸收则明显减少。
关键词 水稻 铵离子 硝酸根 细胞膜 跨膜运输 吸收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高纯氟化锂中微量的钾、钙、钠、镁、铵离子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纪翠 滕祥国 马培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29,共1页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测定 氟化锂 微量元素 铵离子
下载PDF
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碱金属、铵离子和烷基胺 被引量:14
14
作者 于泓 李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183,共2页
采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以氨磺酸作流动相分离测定了Li+ 、Na+ 、NH+ 4、K+ 、甲胺、乙胺和正丙胺等 7种物质 ,研究了氨磺酸流动相浓度对溶质保留值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流动相浓度的增大 ,溶质保留值减小 ;适宜的流动相浓度为 4 0m... 采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以氨磺酸作流动相分离测定了Li+ 、Na+ 、NH+ 4、K+ 、甲胺、乙胺和正丙胺等 7种物质 ,研究了氨磺酸流动相浓度对溶质保留值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流动相浓度的增大 ,溶质保留值减小 ;适宜的流动相浓度为 4 0mmol/L。以 4 0mmol/L氨磺酸为流动相测得上述 7种物质的检出限及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方法应用于自来水试样的分析 ,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氨磺酸 碱金属 铵离子 烷基胺 分离 测定 流动相
下载PDF
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培养中铵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静莉 周庆玮 +2 位作者 杜鹏 甘人宝 叶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3-726,共4页
采用MutS表型的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血管生长抑制素,表达阶段流加甘油-甲醇混合碳源以提高菌体密度和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水平,菌体密度可达174g/L,约是表达阶段采用甲醇为单一碳源的发酵过程的3倍。菌体密度的提高导致表达阶段发酵液中... 采用MutS表型的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血管生长抑制素,表达阶段流加甘油-甲醇混合碳源以提高菌体密度和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水平,菌体密度可达174g/L,约是表达阶段采用甲醇为单一碳源的发酵过程的3倍。菌体密度的提高导致表达阶段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下降很快,当发酵液中的铵离子浓度低至40mmol/L时,影响了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改变pH调节方式并在发酵后期添加25mmol/L(NH4)2SO4使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维持在150mmol/L以上,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产量达到10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血管生长抑制素 发酵 铵离子浓度
下载PDF
铵离子对林可霉素发酵过程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啸 储炬 +2 位作者 张嗣良 杭海峰 庄英萍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9-343,共5页
在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经分析表明:补入硫酸铵前,应待发酵液中的NH4+浓度消耗至1.0mmol/L以下,使迟效碳、氮源充分降解,可能促使林可霉素合成酶大量合成;20~24h,尽可能提高硫酸铵的平均补... 在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经分析表明:补入硫酸铵前,应待发酵液中的NH4+浓度消耗至1.0mmol/L以下,使迟效碳、氮源充分降解,可能促使林可霉素合成酶大量合成;20~24h,尽可能提高硫酸铵的平均补入速率(最高瞬时浓度<19.0mmol/L),以缩短生物量的积累时间;24h后逐渐降低NH4+的平均补入速率,使主代谢流转入次级代谢;40h后将摄氧率和最低NH4+浓度分别控制在20~30mmol·(L·h)-1和3.0~4.0mmol/L,每24h生物效价的涨幅达1000μg/m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林可霉素 铵离子 发酵 生物合成
下载PDF
利用Berthelot颜色法测定发酵液中铵离子的干扰排除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悦 朱贻华 +1 位作者 赵东玲 张元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2-284,304,共4页
在利用Berthelot反应测定微生物发酵中铵离子浓度时,培养液中的亚硫酸钠严重干扰了测定结果。预先加入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样品能有效地排除这一干扰。对次氯酸钠的加入量、处理时间和待测样品的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与亚... 在利用Berthelot反应测定微生物发酵中铵离子浓度时,培养液中的亚硫酸钠严重干扰了测定结果。预先加入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样品能有效地排除这一干扰。对次氯酸钠的加入量、处理时间和待测样品的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与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2∶1、处理时间>1 m in、样品处理前调pH<9.0时,测得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经离子色谱法对照测试验证.最大相对误差为2.3%,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thelot颜色反应 亚硫酸钠 次氯酸钠 铵离子测定
下载PDF
钙型斜发沸石铵离子交换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英惠 袁俊生 纪志永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64,共3页
测定了在不同pH值下人工改型所得钙型斜发沸石对NH4+的全交换容量、对NH4+的等温交换平衡曲线,进一步研究了其部分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钙型斜发沸石对NH4+交换总量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pH值为7时为79.321mmol/100g,该离子交换过程可... 测定了在不同pH值下人工改型所得钙型斜发沸石对NH4+的全交换容量、对NH4+的等温交换平衡曲线,进一步研究了其部分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钙型斜发沸石对NH4+交换总量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pH值为7时为79.321mmol/100g,该离子交换过程可自发进行,且其选择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沸石法处理含氨氮废水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型 斜发沸石 铵离子 离子交换平衡 PH值 含氨氮废水处理
下载PDF
铵离子抑制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机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梦杰 白秀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1-175,183,共6页
实验中发现铵离子 (NH+ 4)对 avermectin的生物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铵离子对 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同时作用于 avermectin产生菌 (Streptomycesavermitilis)糖代谢过程中的多个位... 实验中发现铵离子 (NH+ 4)对 avermectin的生物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铵离子对 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同时作用于 avermectin产生菌 (Streptomycesavermitilis)糖代谢过程中的多个位点而实现的 :发酵培养基中含有的少量铵离子 ,造成了 avermectin链霉菌胞外淀粉酶的总活力降低 ;发酵液中的丙酮酸积累量明显降低 ;菌丝体内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活力降低 ;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最终造成了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于 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短链脂肪酸数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ERMECTIN 铵离子 链霉菌 生物合成
下载PDF
铵离子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桢林 王永红 +2 位作者 郝玉有 储炬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研究了在复合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必特螺旋霉素时,铵离子浓度对发酵组分的影响。从发酵24 h开始,每12 h补加3.2 mmol/L的铵离子,考察其对必特螺旋霉素中异戊酰螺旋霉素组分和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Ⅱ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降低基础培... 研究了在复合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必特螺旋霉素时,铵离子浓度对发酵组分的影响。从发酵24 h开始,每12 h补加3.2 mmol/L的铵离子,考察其对必特螺旋霉素中异戊酰螺旋霉素组分和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Ⅱ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降低基础培养基铵离子浓度的基础上,补加铵离子可以明显改善必特螺旋霉素组分,生物效价达2 200 u/mL。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相关有机酸、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缬氨酸脱氢酶(Valine dehy-drogenase,VDH)活性等中间代谢数据,对铵离子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铵离子 琥珀酸脱氢酶 缬氨酸脱氢酶 效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