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吴淑芳 吴江英 李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脑保护剂治疗,实验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目的探讨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脑保护剂治疗,实验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脑保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2(IL-2)、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指标对比,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指标指标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CRP、IL-1β、Hcy、IL-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100B、NSE、BDNF、NIHSS评分均有所好转,且实验组S100B、NSE、BDNF、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8.67%(P<0.05)。结论以银杏二萜内酯为主要成分,以神经节苷脂为干预手段,可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稳定血清学指标,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神经节苷脂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血清指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周灿富 杨保生 +1 位作者 区志明 梁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基于阿...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基于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持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白介素(IL)-6、D二聚体表达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5.31±0.48)分低于对照组(7.96±0.57)分,ADL评分(76.52±8.46)分高于对照组(65.89±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6.51±1.46)ng/L、D-D(2.51±0.31)mg/L低于对照组IL-6(8.36±1.51)ng/L、D-D(3.96±0.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缺损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日常生活能力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在超时间窗AIS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王小雅 彭娜娜 张金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G)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超时间...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G)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超时间窗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GDLG治疗,均持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TLR4、NF-κB)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第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CBF分别为(82.69±12.54)mL/100 g、(85.17±12.36)mL/100 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1±11.86)mL/100 g、79.24±12.10)mL/100 g,CBV分别为(6.84±1.22)mL/(100 g·min)、(7.01±1.28)mL/(100 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1.17)mL/(100 g·min)、(6.19±1.23)mL/(100 g·min),MTT分别为(9.16±1.73)s、(8.92±1.65)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2±1.85)s、(9.84±1.7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3.75±2.81)μg/L、(12.24±2.5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9±3.68)μg/L、(15.36±3.42)μg/L,TIMP-1水平分别为(72.26±16.73)ng/mL、(68.19±14.8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1±18.20)ng/mL、(79.81±15.72)ng/mL,Galectin-3水平分别为(4.12±1.04)ng/mL、(3.75±0.9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3±1.08)ng/mL、(4.69±1.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LR4水平分别为(2.61±0.78)ng/mL、(2.39±0.7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0.85)ng/mL、(3.25±0.81)ng/mL,NF-κB水平分别为(108.69±21.36)ng/mL、(98.74±18.6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54±22.06)ng/mL、(110.23±20.67)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0.19±2.18)分、(9.21±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6±4.05)分、(62.51±4.36)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分别为(47.39±4.28)分、(65.40±4.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6±4.05)分、(62.51±4.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59%,略高于对照组的7.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AI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GDLG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更有效下调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疗效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张斌禹 徐春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30...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3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2组均连续用药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实验室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0.00%(χ^(2)=7.680,P=0.006)。用药2周后,2组NIHSS评分、PSQI评分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或P<0.01);联合用药组β_(2)-MG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Hb、BUN、SCr、Alb水平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或P<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单一用药组的26.67%(χ^(2)=4.706,P=0.030)。结论在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方面,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和依达拉奉的联合应用表现出显著的效果,此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睡眠质量,控制疾病进程,并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型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5
作者 凡小蕾 赵梓光 于文素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30-132,136,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则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血浆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6
作者 王颖 王强 +2 位作者 蒋珍秀 陈军 雒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38-3441,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通过侧脑室定位注射Aβ_(1-42)建...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通过侧脑室定位注射Aβ_(1-42)建立AD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给药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中突触蛋白NR2B、PSD95、BDNF表达,以及下游信号通路蛋白ERK1/2、CaMKⅡ、CREB、TrkB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游程增加(P<001),海马p-NR2B、p-CaMKⅡ、p-ERK、p-CREB、PSD95、BDNF、p-TrkB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2B相关的CaMKⅡ/ERK/CREB信号通路,增强PSD95、BDNF表达,激活Trk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突触相关蛋白 CaMKⅡ/ERK/CREB信号通路 Trk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崔凌 丁娜 +2 位作者 田龙 张爱玲 白金娟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ACI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另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ACI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另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MBFV)、椎动脉血流量(vertebral artery blood flow, VABF)、基底动脉血流量(basilar artery blood flow, BABF),神经功能指标,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以及炎性因子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24%vs.80.95%, P=0.043);治疗后观察组MBFV、VABF及BABF均高于对照组,NSE、Hcy、S100-β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 <0.001),hs-CRP、IL-6及IL-1β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 <0.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颜面潮红、乏力、心悸、皮疹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尤瑞克林治疗ACI患者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苦碟子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刘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I恢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苦碟子注射液)、观察组(苦碟子注射液+银杏二...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I恢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苦碟子注射液)、观察组(苦碟子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各40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凝血四项指标[凝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神经因子[S100B蛋白(S100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比对照组高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T、APTT、PT高于对照组,FIB、血浆黏度、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100β低于对照组,BDNF、NGF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苦碟子注射液可改善CI恢复期患者凝血功能、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苦碟子注射液 脑梗死 恢复期 神经功能 凝血四项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艳芳 《临床研究》 202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参照组(氯吡格雷)与试验组(氯吡格雷和银...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参照组(氯吡格雷)与试验组(氯吡格雷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各40例,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各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评分、血小板功能、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和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时间和P-选择素浓度四项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项血小板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四项血小板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参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调节机体的血小板功能,在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梗死 氯吡格雷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认知功能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L-1β、hs-CRP、IL-8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浩 李光布 王耀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对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白细胞介素-1β(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选取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对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白细胞介素-1β(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选取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表法分入对照组(n=30,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和观察组(n=30,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L-1β、hs-CRP、IL-8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并评估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分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IL-1β、 hs-CRP、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MDA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I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见2例恶心,观察组见1例寒战,2例恶心,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溶栓时间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的效果
11
作者 马文阳 汤武装 +1 位作者 孙杨 李杰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iterpene Ginkgolides Meglumine Injection,DGMI)联合双重抗血小板(双抗)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的疗效。方法将35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双抗组和联合用药组,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iterpene Ginkgolides Meglumine Injection,DGMI)联合双重抗血小板(双抗)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的疗效。方法将35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双抗组和联合用药组,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DGMI联合双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比较2组30 d、90 d、6个月卒中复发情况与出血情况,并对卒中复发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2组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双抗组(P<0.05)。联合用药组90 d和6个月卒中复发率低于双抗组(P值分别为0.023、0.003)。联合用药未增加出血风险,且2组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GMI是降低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90 d(OR=0.233,95%CI为0.059~0.910,P=0.036)和6个月(OR=0.459,95%CI为0.253~0.834,P=0.011)卒中复发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DGMI联合双抗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 轻型缺血性卒中 卒中复发
下载PDF
口腔内电刺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及对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吞咽障碍程度的影响
12
作者 梁志娟 郎晓光 +2 位作者 程晓娜 郝棚娜 吕学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内电刺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效果及对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吞咽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 目的探讨口腔内电刺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效果及对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吞咽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联合组予口腔内电刺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照组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吞咽障碍程度和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P<0.05)。治疗后,2组FOIS、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电刺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效果良好,可提高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改善吞咽障碍程度,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电刺激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卒中 吞咽障碍 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 洼田饮水试验 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冰 杨凯 宋明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血流速度(Vm)]、血清细胞因子[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连接蛋白1(PANX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EDV、PSV、Vm和血清3-M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β、NSE、PANX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评分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降低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老年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血流速度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适应证适宜性的探讨
14
作者 严洁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适应证的适宜性,为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文件、指南共识,深度解读2019版本说明书功能主治项各知识点。结果 本药最适宜用于不宜口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适应证的适宜性,为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文件、指南共识,深度解读2019版本说明书功能主治项各知识点。结果 本药最适宜用于不宜口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最佳用药窗口期为无神志(意识)障碍的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经医疗机构备案和患者知情同意可超说明书用于急性期。结论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应精准把握说明书功能主治内容,重视适应证适宜性评价,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 处方点评 适应证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神经传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守瑞 曹光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809-810,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运动神经传导...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运动神经传导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L、CM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和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急性脑梗死 运动神经传导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LPA、MC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小芳 陈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6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溶血磷酸酯(LP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溶血磷酸酯(LP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加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PA、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满意,可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促进患者神经损伤修复,抑制LPA、MCP-1表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阿加曲班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烟酸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17
作者 张妤 王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烟酸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1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烟酸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神经... 目的探讨烟酸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1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烟酸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治疗后,两组的NSS、MDNS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NCV、MNC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酸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DPN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注射液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卒中轻度认知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德行 洪大伟 窦先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ED)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GDLMI)对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CAT)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以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筛选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CAT恢复期伴MCI...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ED)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GDLMI)对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CAT)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以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筛选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CAT恢复期伴MCI患者6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内服尼莫地平片;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ED联合GDLMI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是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以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提升,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ED联合GDLMI能进一步改善老年CAT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尼莫地平片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辅助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李金霞 许伟 +1 位作者 崔二平 侯志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143-5145,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检测两组血液中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等差异,从而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液中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降低幅度较大(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伯格平衡量表(BBS)评分、量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心理、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综合康复训练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基于CD40/CD40L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李青 孟祥武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基于CD40/CD40L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4),对照组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基于CD40/CD40L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4),对照组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40/CD40L信号通路分子、血清学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能力,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P)评估生存质量,对2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40L、sCD40L、MDA、hs-CRP、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小板黏附率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降显低(P<0.05)。治疗后2组SOD、BI评分、QOLISP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ACI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调节CD40/CD40L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质反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表达,同时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D40/CD40L 信号通路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