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例银杏叶制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
作者 王培旭 隋红霞 曲淑君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分析银杏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寻找其发生规律,探索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8年11月—2022年11月上报的44例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银杏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寻找其发生规律,探索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8年11月—2022年11月上报的44例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多在1 h内发生;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涉及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损害,过敏反应占比较高。结论: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本药的适应证,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史和过敏史,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雪峰 孙建勤 李双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尘肺病患者7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用银杏叶制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后评估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尘肺病患者7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用银杏叶制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后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_(1))、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75%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_(7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FEV_(1)、FEF_(75%)、IL-6、TNF-α均明显升高(P<0.05);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制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尘肺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气道炎性反应,且无严重并发症,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银杏叶制剂 阿司匹林肠溶片 肺功能 气道炎症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陈建 何冰 +3 位作者 刘新民 王海斌 章巍 张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百路达)对博莱霉素A_5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A_5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为模型,观察百路达治疗后病理、胶原蛋白、核因子kB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及蛋白水...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百路达)对博莱霉素A_5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A_5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为模型,观察百路达治疗后病理、胶原蛋白、核因子kB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百路达治疗组肺泡炎、纤维化病变均较博莱霉素模型组减轻(P<0.05),其胶原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减少(P<0.01),百路达治疗组1周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kB(N-kB)活性明显降低(47.3%),TGF-β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百路达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确有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核因予kB活性,减少了TGF-βmRNA表达及蛋白产生,使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银杏叶制剂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内皮素-1与脑血管痉挛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保亮 夏作理 +2 位作者 郑澄碧 李汶霞 房玉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77-679,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 (endothelin 1 ,ET 1 )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 orrhage,SAH)后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和银杏叶制剂 (ginkgobilobaextract,GBE)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 ,对SAH组和GBE组测量基底动脉 (basilar...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 (endothelin 1 ,ET 1 )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 orrhage,SAH)后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和银杏叶制剂 (ginkgobilobaextract,GBE)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 ,对SAH组和GBE组测量基底动脉 (basilarartery ,BA)管径并观察2 4h内微区脑血流量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 ,rCBF)和颅内血浆ET 1水平动态改变 ,3天后对海马CA1区行病理检查。结果 :SAH后rCBF迅速而持续降低 ,血浆ET 1浓度显著增加 ,BA痉挛 ,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GBE使上述改变均减轻。结论 :SAH时ET 1增加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 ,GBE通过拮抗ET 1病理性增多而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保亮 夏作理 +1 位作者 杨明峰 葛宝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 (GB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早期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假手术组 (SO组 )、SAH组和SAH +GBE组大鼠检测 2 4h内局部脑血流量 (rCBF)、脑组织内皮素 - 1(ET - 1)含量和Ca含量改变 ,并对海马CA1区组织作... 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 (GB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早期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假手术组 (SO组 )、SAH组和SAH +GBE组大鼠检测 2 4h内局部脑血流量 (rCBF)、脑组织内皮素 - 1(ET - 1)含量和Ca含量改变 ,并对海马CA1区组织作光镜检查。结果 :SAH组于术后rCBF迅速而持续降低 ,脑组织ET - 1含量和Ca含量在诱导SAH 1h后均显著高于SO组 ,3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SAH +GBE组的上述改变均较轻。结论 :GBE可减轻SAH后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 大鼠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6
6
作者 曹辉 郝齐志 余晓慧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保亮 夏作理 +2 位作者 杨明峰 房玉珍 邱平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性大鼠SAH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前及出血后1,6及24小时时脑组织含水率和电解质(Na+和K+)含量的变化,并观察银杏叶制剂和尼莫...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性大鼠SAH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前及出血后1,6及24小时时脑组织含水率和电解质(Na+和K+)含量的变化,并观察银杏叶制剂和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单纯SAH组术后6小时和24小时脑组织含水率(80.41%±0.76%和82.81%±0.55%)较术前含水率(77.60%±0.55%)增加;Na+含量术前(355.6±45.8)μmol/g,术后6小时和24小时分别增至(461.8±46.7)μmol/g与(684.4±48.0)μmol/g;K+含量于术后6小时和24小时〔(530.3±29.3)μmol/g与(461.6±52.1)μmol/g〕较术前〔(586.9±24.6)μmol/g〕减少(P均<0.01)。在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制剂组,术后6小时时含水率(79.06%±0.68%与78.66%±0.61%)较单纯SAH组为低(P<0.05或P<0.01),24小时时含水率(80.60%±0.53%与79.51%±0.72%)亦低于单纯SAH组(P<0.05或P<0.01),而银杏叶制剂组又低于尼莫地平组(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水肿 银杏叶制剂 尼莫地平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PKCδ表达意义及银杏叶制剂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宏 韩雪梅 +2 位作者 许吉一 庆疆 王春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 C(PKC)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银杏叶制剂 (金纳多 )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PKC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 PKCδ表达 ,并用图象分析测定其免疫强度以及应用金纳多...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 C(PKC)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银杏叶制剂 (金纳多 )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PKC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 PKCδ表达 ,并用图象分析测定其免疫强度以及应用金纳多治疗后对其免疫强度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PKCδ阳性表达 ;再灌注 6h PKCδ免疫强度达高峰 ,2 4 h免疫强度减弱 ;金纳多治疗组相应时间点 PKCδ免疫强度明显减弱。结论  PKC的激活直接参与了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并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 ;金纳多抑制 PKC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 细胞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 金纳多 蛋白激酶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体外授精治疗中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明敏 黄光英 +2 位作者 陆付耳 WE Paulus K Sterzik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助孕技术治疗中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卵巢反应低下患者,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为期2个月经周期的银杏叶制剂治疗,对照组不经过任何治疗,歇息≥2个月经周期,两组均再次行控制性超...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助孕技术治疗中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卵巢反应低下患者,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为期2个月经周期的银杏叶制剂治疗,对照组不经过任何治疗,歇息≥2个月经周期,两组均再次行控制性超排卵人工助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在激素用量、激素的治疗天数和每天的激素安瓿数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E_2水平(ng/L,1750±731与1134±485)、卵泡数(个,5.3±2.2与1.6±0.7)、卵细胞数(个,4.2 ±1.8与1.7±0.6)、子宫内膜厚度(mm,9.5±1.1与8.3±1.7)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卵巢动脉搏动指数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15.8%(3/19例)。结论:银杏叶制剂能增加卵巢反应低下患者在助孕技术治疗中的卵泡和卵细胞的数量,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体外授精 卵巢反应低下 控制性超排卵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不同厂家的银杏叶制剂对冷水负重游泳模型小鼠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爱林 徐秋萍 孙建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32,3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厂家银杏叶制剂(天保宁片和金纳多片)对冷水负重游泳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8℃冷水负重游泳5min,测定模型小鼠的断头喘气持续时间,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脑组织生化代谢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脑组... 目的观察不同厂家银杏叶制剂(天保宁片和金纳多片)对冷水负重游泳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8℃冷水负重游泳5min,测定模型小鼠的断头喘气持续时间,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脑组织生化代谢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脑组织乳酸(LA)含量明显增加,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明显降低(P<0.01);而2个EGB组均可以明显逆转模型小鼠上述生化指标的改变(P<0.05,P<0.01)。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EGB制剂均对冷水负重游泳模型动物具有保护作用,且在对模型小鼠脑组织生化代谢的影响上未显示出明显差异,故均可以作为耐缺氧研究的阳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冷水负重游泳模型 小鼠 分光光度法 脑缺氧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测定银杏叶制剂中黄酮甙含量 被引量:13
11
作者 俞曼雷 谢德隆 +1 位作者 胡馨 王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了银杏叶浸膏及片剂中黄酮甙含量。以C18柱,甲醇-0.5%磷酸水溶液(48:5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8nm,以槲皮素、山奈素。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黄酮类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法测定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龚敏 张卫萍 白延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6-637,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荆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荆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PAF及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D)水平;结论:银杏叶制剂有利于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及斑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冠心病患者 血脂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反应蛋白(CRP) 冠心病(CHD) 甘油三酯(TG) 血清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CRP 治疗前后 P水平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0
13
作者 马盼香 方成根 连渝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22期2486-2487,共2页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药理作用 剂型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总黄酮醇苷HPLC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粟晓黎 鲁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87,共2页
银杏叶制剂总黄酮醇苷HPLC测定方法对比研究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粟晓黎鲁静银杏叶制剂作为动脉血管扩张药,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所致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脑血管痉挛等症[1]。银杏叶所... 银杏叶制剂总黄酮醇苷HPLC测定方法对比研究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粟晓黎鲁静银杏叶制剂作为动脉血管扩张药,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所致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脑血管痉挛等症[1]。银杏叶所含黄酮类组分为其重要有效成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黄酮醇苷 HPLC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银杏叶制剂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保亮 夏作理 +1 位作者 杨明峰 邱平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体感诱发电位 (SEP)、血清及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和银杏叶制剂 (GBE)的影响。方法 :对假手术对照组 ,模型组和GBE处理组大鼠检测 2 4h内局部脑血流量 (rCBF)、SEP和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动态变...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体感诱发电位 (SEP)、血清及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和银杏叶制剂 (GBE)的影响。方法 :对假手术对照组 ,模型组和GBE处理组大鼠检测 2 4h内局部脑血流量 (rCBF)、SEP和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动态变化。结果 :SAH后rCBF立即降低 ,在 2 4h内无恢复趋势。SEP潜伏期于SAH后 1h开始明显延长。血清和脑组织NO含量于SAH后 1h开始分别显著减少和明显增加 ,并持续 2 4h。GBE有效阻止上述病理性改变。结论 :SEP对SAH后脑缺血损害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血清NO减少、脑组织NO增加分别在脑血管痉挛发生及加重脑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暂时性脑缺血 电生理学 一氧化氮 中草药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对老年高脂血症脂质及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狄政莉 田晔 +2 位作者 李安泰 饶春光 牛小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对老年高脂血症脂质、脂蛋白代谢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264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口服银杏叶片、阿司匹林;对照组12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对老年高脂血症脂质、脂蛋白代谢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264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口服银杏叶片、阿司匹林;对照组12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动脉硬化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具有调节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脂质和脂蛋白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阿司匹林 高脂血症/老年人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光亮 王钦茂 段炎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83-587,共5页
本文综述了银杏叶制剂对脑循环、脑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以及抗自由基、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功能、稳定生理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及其体内过程与毒性。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药理学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晓红 张峰 +2 位作者 赵明霞 张秋玲 赵忠新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I型亚单位(NR1)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Egb)对其影响。方法1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即MCAO组和Egb治疗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再...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I型亚单位(NR1)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Egb)对其影响。方法1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即MCAO组和Egb治疗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再灌注后6,24,48,96 h处死。进行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R1 mRNA。结果MCAO组大鼠大脑皮质梗死灶的凋亡细胞和NR1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而Egb治疗组这两项指标的表达明显低于MCAO组(P<0.01)。结论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R1mRNA表达增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银杏叶制剂可以明显抑制NR1mRNA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表达 NMDA NR1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洪翔 陈燕 +2 位作者 王如伟 叶剑锋 吴永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方法建立改良的香草醛-盐酸检测法,比较儿茶素、表儿茶素、葡萄籽原花青素和银杏原花青素为对照,测定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结果以(表)儿茶素为对照,测定结果明显偏高;以相同含有量不同厂家...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方法建立改良的香草醛-盐酸检测法,比较儿茶素、表儿茶素、葡萄籽原花青素和银杏原花青素为对照,测定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结果以(表)儿茶素为对照,测定结果明显偏高;以相同含有量不同厂家的葡萄籽原花青素为对照,测定结果差异较大;以银杏原花青素为对照,测定结果最为可靠。改良的香草醛-盐酸检测法测定原花青素的线性范围为0.1~0.7 mg/mL(r2=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1.81%;市面上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量为2.15%~8.65%。结论改良的香草醛-盐酸检测法适用于测定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对照品应选择银杏叶来源的原花青素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原花青素 香草醛 对照品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保亮 夏作理 +2 位作者 郑澄碧 房玉珍 杨明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性大鼠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前及出血后1h、6h及24h时脑组织含水率和电解质含量的变化,观察银杏叶制剂和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性大鼠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前及出血后1h、6h及24h时脑组织含水率和电解质含量的变化,观察银杏叶制剂和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h、24h脑组织含水率逐渐增加,Na含量增多,K含量减少,应用银杏叶制剂和尼莫地平均可使上述病理变化程度减轻。结论银杏叶制剂可有效防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水肿 银杏叶制剂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