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1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怀邦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8,共5页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若干思考 营业税 国有金融资产 资本充足率 国有银行改革 税率 股份制改造 注资 金融保险企业
下载PDF
国有银行改革谨防陷入误区
2
作者 冯兴元 《浙江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54-54,共1页
2002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5月份指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是综合改革、改组、改造、改制及上市的工作,将按照... 2002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5月份指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是综合改革、改组、改造、改制及上市的工作,将按照“一行一策”的政策推动,但不可能有统一的路子和统一的时间表。由此,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前景更趋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组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国有银行改革 上市 国家控股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刘明康 具备条件 一行 误区
下载PDF
国有银行改革中期报告之二——蒋超良:交行破茧中
3
作者 胡润峰 程喆 付涛 《财经》 2006年第13期70-77,共8页
2005年6月23日,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银行在经过财务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改革后,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公开上市的内地商业银行。
关键词 国有银行改革 中期报告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境外战略投资者 蒋超 公开上市 财务重组 交通银行 先行者 内地
下载PDF
民营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路、对策与风险控制——以泉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孟楠 赵茜 王宇光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1,共8页
自国务院在《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以来,民营银行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设立民营银行不仅有助于释放民间资金的活力,而且可以为当地... 自国务院在《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以来,民营银行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设立民营银行不仅有助于释放民间资金的活力,而且可以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便捷融资通道,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金融体系竞争结构优化的有效渠道。但作为一项崭新的改革举措,设立民营银行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于民营银行的改革路径也在不断探讨与争论之中。本文以泉州地区为例,首先就我国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背景与挑战做了系统分析,进而基于泉州当地现状、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美国民营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民营银行两大改革思路并设计了相应的发展路径,最后通过分析台湾地区金融改革的失败经验,就目前民营银行设立的关键风险控制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银行 发展路径 方案设计 风险控制 银行改革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金融企业还是准政府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柯敬 杜惠芬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7-29,共3页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在困扰我们.最近,重要报刊上发表的金融界有影响的人物的言论提醒我们,这一问题并未解决.问题的焦点在于:把商业银行定位于金融企业还是准政府机构?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金融企业 金融界 目标 问题 政府机构 定位 言论 报刊 发表
下载PDF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被引量:45
6
作者 吴敬琏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共8页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依赖健康有效的金融体系。由于银行体系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是否隐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决定性意义,我们把银行改革视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中国 银行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国有银行 民营金融机构
下载PDF
绩效、控股权与战略投资者:转型经济银行改革的经验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志峰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共7页
东欧转型经济与中国当前的银行改革具有相似性。东欧国家在第一次银行改革中保持了国有控股权,但并没有提高经营绩效,继续开放导致超过75%的银行资产被外资控制。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继续保持国有控股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小... 东欧转型经济与中国当前的银行改革具有相似性。东欧国家在第一次银行改革中保持了国有控股权,但并没有提高经营绩效,继续开放导致超过75%的银行资产被外资控制。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继续保持国有控股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小股东并不能建立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也不会有效改善经营业绩;而外国战略投资者控股银行后能够显著提高银行业绩,但国家也丧失了银行控股权,似乎在现有的改革路线中改善绩效与保持银行控股权二者不可兼得。因此,中国如果必须保持国内力量对主要银行的控股权,则应借鉴招商银行模式,建立国内大型企业法人持股的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国家 转型经济 银行改革 经营绩效 银行控制权 战略投资者
下载PDF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渐进逻辑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羽 李黎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3,31,62,共9页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这使得国有银行改革事实上并非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么急迫;第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其内在的渐进逻辑,期望通过一次“震荡性”疗法来完成商业化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银行改革 中国 制度变迁 商业化改革 内在逻辑 改革策略 主要观点 基本逻辑 转轨经济 自生能力 渐进性
下载PDF
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就能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吗?——兼与田国强、王一江两位老师商榷 被引量:26
9
作者 占硕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4,共6页
田国强、王一江两位老师合作发文认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做到“打破一种局面、引进两类股资、形成三方制约、达到四个有利”。但我们在引入模型分析的结果却是:当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 田国强、王一江两位老师合作发文认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做到“打破一种局面、引进两类股资、形成三方制约、达到四个有利”。但我们在引入模型分析的结果却是:当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险成本和股权交易成本时,引进外资与非国有两类股资后所形成的三方制衡体系是不稳定的,被打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能被新的股权集中模式所替代,而外资战略投资者更可能寻求获得银行的控制权,并造成银行价值额外的损失。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先行从市场微观基础建设方面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特殊的垄断地位、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控制权租金 引进外资 田国强 老师 控制权 交易成本 风险成本 模型分析
下载PDF
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康 阎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3-36,共4页
考察我国的改革进程,可知深层的关键问题在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如何把国有企业办成"真正的企业"和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而这两方面又相互缠绕,相互制约,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加入WTO使大范围的... 考察我国的改革进程,可知深层的关键问题在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如何把国有企业办成"真正的企业"和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而这两方面又相互缠绕,相互制约,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加入WTO使大范围的配套改革成为更加迫切的、无可回避的事项,客观上也使我们得到了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良性互动的契机。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均属改革的"攻坚"内容,两者并非相互平行、互不关联,而是相互呼应、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国有企业 改革 良性互动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银行改革 战略性重组 改革进程 国有经济 相互制约
下载PDF
产权组织制度的创新:中国银行改革道路的探索与反思——兼评《银行再造:浦发银行重组上市的探索与前瞻》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波克 李军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银行改革 产权制度 浦发银行 重组上市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 被引量:21
12
作者 聂庆平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1,共10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近年来已达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 ,并成为影响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极不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竞争局面。本文集中探讨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对不良贷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近年来已达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 ,并成为影响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极不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竞争局面。本文集中探讨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对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分类进行了分析 ,区分了政策性的银行不良贷款、企业亏损性的银行不良贷款和经营性的银行不良贷款 ;并有针对性地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地解决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银行改革 中国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财政资金 金融监管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中的组织结构问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志峰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1,共6页
本文在考察组织结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针对银行现行组织结构的几大弊端,构建了能适应客户需求、有效调配资源、防范操作风险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即业务事业部与地区事业部相结合的矩阵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审贷与风险控... 本文在考察组织结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针对银行现行组织结构的几大弊端,构建了能适应客户需求、有效调配资源、防范操作风险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即业务事业部与地区事业部相结合的矩阵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审贷与风险控制部门子结构的框架,提出分行审贷与风控部门应直属总行,建立行业专家与地区专家相结合的风险控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改革 组织结构 事业部 矩阵结构
原文传递
印度银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邸胜宝 齐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中国与印度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经济体,两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印度则在向"世界办公室"迈进。就中国而言,银行改革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瓶颈",是宏观经济... 中国与印度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经济体,两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印度则在向"世界办公室"迈进。就中国而言,银行改革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瓶颈",是宏观经济的最大隐患,需要谨慎对待,妥善解决。而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和转轨市场经济体与中国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其在银行业改革方面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首先对印度银行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得出对于当前我国银行改革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改革 公司治理 金融创新
下载PDF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邦彦 周孟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熵是衡量系统秩序性的一个指标,耗散结构理论以开放的非平衡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实现系统有序的条件和途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有银行系统开始步入远离平衡的非线性、非平稳状态,可以利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国有... 熵是衡量系统秩序性的一个指标,耗散结构理论以开放的非平衡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实现系统有序的条件和途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有银行系统开始步入远离平衡的非线性、非平稳状态,可以利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国有银行系统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方向,这对推进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国有银行改革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效率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援成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8,共6页
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水平和改革成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但阶段性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1994-1997年和2003-2004年。改革过程中的银行... 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水平和改革成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但阶段性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1994-1997年和2003-2004年。改革过程中的银行经营效率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效率 DEA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从治理结构转向资本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纪建 吴旭 《新金融》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对的是单一国有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的特征是产权具有不可交易性,产权交易的实现和交易规则的形成的前提是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初步打破了资本结构独资化状况,意味着产权交易的启动...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对的是单一国有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的特征是产权具有不可交易性,产权交易的实现和交易规则的形成的前提是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初步打破了资本结构独资化状况,意味着产权交易的启动。可以预见,多样化资本竞争和并购重组离国有商业银行并不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改革 治理结构 资本结构 产权多元化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类承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1,共7页
本文通过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重点分析了国有银行改革的三个关键领域:股份制改革、市场化和财务重组,分析各个领域改革背后的逻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尽管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 本文通过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重点分析了国有银行改革的三个关键领域:股份制改革、市场化和财务重组,分析各个领域改革背后的逻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尽管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府更多地考虑了自身的成本和收益,改革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回避了深层次的本质问题,而且政府追求短期化目标的结果是短期内银行财务状况的改善是以长期内风险累积为代价。最后得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股份制改革 财务重组
下载PDF
论国有银行改革的次序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鹏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国有银行 银行改革 资本充足率 不良资产
原文传递
中国和俄罗斯中央银行改革之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米军 苏昭荣 陈旭光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100,共4页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许多国家开始付诸实施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改革。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转轨国家原有体制的低效率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转轨国家中央银行改革也面临着必须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中央银...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许多国家开始付诸实施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改革。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转轨国家原有体制的低效率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转轨国家中央银行改革也面临着必须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中央银行隶属关系、决策、分支机构的设置、职能转换,以及央行与财政部和商业银行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和俄罗斯中央银行独立性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改革 俄罗斯 中国 中央银行独立性 20世纪70年代 经济体制改革 转轨国家 金融全球化 制度改革 隶属关系 分支机构 职能转换 制度安排 商业银行 低效率 财政部 央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