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钼酸铵提取铷离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冬梅 王颖 +4 位作者 张雨山 姚颖 高书宝 张慧峰 马来波 《盐业与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22-24,共3页
文章详述了磷钼酸铵对铷离子的离子交换特性,考察了不同时间、温度、振荡频率以及铷离子浓度对交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磷钼酸铵对铷离子的离子交换量最高可达1.56 mmol/g。此外,K+和Cs+的存在对离子交换能力有... 文章详述了磷钼酸铵对铷离子的离子交换特性,考察了不同时间、温度、振荡频率以及铷离子浓度对交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磷钼酸铵对铷离子的离子交换量最高可达1.56 mmol/g。此外,K+和Cs+的存在对离子交换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铵 铷离子 离子交换量
下载PDF
缬氨霉素铷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波 钱国英 吴国梁 《盐湖研究》 CSCD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缬氨霉素为中性载体的PVC膜铷离子选择电极有较好的选择性,KpRotb,K=0.35。该电极已用于铷的分析测定和含Rb+的水和醇水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关键词 铷离子选择电极 缬氨霉素 的测定
下载PDF
类钴Rh^(18+)离子3p^63d^9-3p^53d^(10),3p^63d^9-3p^63d^84p跃迁的计算
3
作者 陈明伦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用多组态自洽场方法,结合提出的半经验拟合公式,计算了高离化态类钴Rh18+离子3p63d9-3p53d10,3p63d9-3p63d84p跃迁和振子强度,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类钴Rh^18+离子 振子强度 能级跃迁 半经验拟合公式 高离化态 类钴铷离子
下载PDF
亚铁氰化铜-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铷吸附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定坤 褚维凡 倪加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46-1756,共11页
铷是一种稀贵的碱金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从卤水中有效提取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热引发聚合法合成水凝胶基质(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水凝胶,PCG)固定亚铁氰化铜(KCuFC),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铷(Rb+)吸附剂(KCu... 铷是一种稀贵的碱金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从卤水中有效提取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热引发聚合法合成水凝胶基质(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水凝胶,PCG)固定亚铁氰化铜(KCuFC),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铷(Rb+)吸附剂(KCuFC-PCG)。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KCuFC-PCG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Rb+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竞争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KCuFC-PCG吸附剂在pH值(5~9)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pH=8时表现最佳;在Rb+质量浓度为5 mg/L,pH=8,吸附6 h达到吸附平衡,KCuFC-PCG的对Rb+的吸附量为89.12 mg/g;动力学行为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表明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58.4 mg/g。以0.2 mol/L NH_(4)Cl作为解吸剂,解吸3 h,解吸率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亚铁氰化铜 水凝胶 吸附 铷离子
下载PDF
Solvent extraction of rubidium and cesium from salt lake brine with t-BAMBP-kerosene solution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世明 刘和辉 +1 位作者 黄云敬 阳卫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29-334,共6页
The residues of salt lake brine from which potassium had been removed were used to extract Rb+ and Cs+ together with a sulphonated kerosene(SK) solution of 1.0 mol/L 4-tert-butyl-2-(α-methylbenzyl) phenol(t-BA... The residues of salt lake brine from which potassium had been removed were used to extract Rb+ and Cs+ together with a sulphonated kerosene(SK) solution of 1.0 mol/L 4-tert-butyl-2-(α-methylbenzyl) phenol(t-BAMBP). Rb+ and Cs+ were enriched and separated effectively by precipitating Mg2+ before extraction and by scrubbing out K+ and Na+ repeatedly before stripping. The effects of the volume ratio of organic phase to aqueous extraction phase(O/A), alkalinity of aqueous phase(c(OH)-), interference from K+ and Mg2+, and ratio the volume of organic phase to aqueous scrubbing phase(O/A′)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brine was extracted optimally by 5-stage extraction with 1.0 mol/L t-BAMBP in SK, c(OH-)=1 mol/L, and O/A=1:1. The scrubbing yield of rubidium was only about 10.5% when the extraction solvent was washed 3 times with 1×10-4 mol/L Na OH at O/A′=1:0.5. After 5-stage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the final extraction yields of Rb+ and Cs+ reached 95.04% and 99.8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t lake brine t-BAMBP EXTRACTION rubidium ion cesium ion
下载PDF
苯硼基功能化磁性固相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霍 付华 +2 位作者 王晓宁 宋维君 孙春艳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4-69,共6页
为了制备对铷离子具有良好选择性吸附的磁性固相萃取剂,文中以Fe Cl3·6H2O、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双联硼频哪醇酯等为原料,以二氯二茂铁氯化钯(氯化钯)为催化剂,通过碱性条件下聚合、取代反应以及SUZUKI反应等多种合成步骤,... 为了制备对铷离子具有良好选择性吸附的磁性固相萃取剂,文中以Fe Cl3·6H2O、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双联硼频哪醇酯等为原料,以二氯二茂铁氯化钯(氯化钯)为催化剂,通过碱性条件下聚合、取代反应以及SUZUKI反应等多种合成步骤,制备了苯硼基功能化的磁性固相萃取剂,利用IR,SEM,TEM,XR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其对铷离子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在p H为9.5时,35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25℃时最大吸附量为465.68μg/g。萃取剂能从含铷体系中选择性地吸附铷离子,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离子 苯硼基 磁性固相萃取
下载PDF
负载亚铁氰化钴钾废弃皮革吸附剂对Rb(Ⅰ)的吸附
7
作者 杨嘉怡 罗学刚 +1 位作者 周建 杨素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将亚铁氰化钴钾负载于经碱水解后的废弃皮革上,制备了一种铷离子吸附剂(KCoFC-AWL)。采用SEM、FTIR、XPS和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o(NO3)2·6H2O和K4Fe(CN)6·3H2O的质量比、溶液pH、铷离子(Rb^+)初始质量浓度... 将亚铁氰化钴钾负载于经碱水解后的废弃皮革上,制备了一种铷离子吸附剂(KCoFC-AWL)。采用SEM、FTIR、XPS和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o(NO3)2·6H2O和K4Fe(CN)6·3H2O的质量比、溶液pH、铷离子(Rb^+)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和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Co(NO3)2·6H2O]∶m[K4Fe(CN)6·3H2O]=3∶4时,制备的0.09 g吸附剂对pH为7、Rb^+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Rb^+溶液的吸附率为93.55%,且于6 h达吸附平衡。探究发现,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Rb^+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以1.5 mol/L KCl作为脱附剂,脱附率达90%以上。将该吸附剂用于提取盐湖卤水中的Rb^+,当pH=7时,吸附率为51.19%,该吸附剂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离子 废弃皮革 吸附 脱附 盐湖 水处理技术
原文传递
表面分析
8
《表面工程:英文版》 2005年第3期2-4,共3页
SY509-3-01 [篇名] Characterization of salt particle-induced corrosion processes by synchrotron-generated X-ray fluorescence and complementary surface analysis tools;SY509-3-09 [篇名] Chem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iqu... SY509-3-01 [篇名] Characterization of salt particle-induced corrosion processes by synchrotron-generated X-ray fluorescence and complementary surface analysis tools;SY509-3-09 [篇名] Chem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iques for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Composite Insul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衰退X-射线荧光 盐颗粒腐蚀处理 环境材料作用 铷离子
下载PDF
(RbCl)_(108)离子簇固液相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海山 黄锦凡 +2 位作者 卢文庆 周志华 金安定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4,共6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 ,考察并分析了 (RbCl) 1 0 8离子簇的结构、能量和相变的动力学行为。观察到的(RbCl) 1 0 8离子簇的熔点约为 91 0K。当完全熔融的 (RbCl) 1 0 8离子簇以 2 5× 1 0 1 1 K/s的速率冷却时 ,在约 62 5K时观察到...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 ,考察并分析了 (RbCl) 1 0 8离子簇的结构、能量和相变的动力学行为。观察到的(RbCl) 1 0 8离子簇的熔点约为 91 0K。当完全熔融的 (RbCl) 1 0 8离子簇以 2 5× 1 0 1 1 K/s的速率冷却时 ,在约 62 5K时观察到成核和晶体生长。在快速冷却时 ,熔融的 (RbCl) 1 0 8离子簇自发地由液相变为立方面心相。在 450K、 50 0K、550K和 60 0K的成核速率大于 1 0 35m- 3s- 1 。由成核速率得到的固液界面自由能约为 70mJ/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粒子 相变 氯化铷离子
原文传递
溶剂热法制备NaBiF4:Yb^3+/Er^3+及掺杂Rb^+离子增强其上转换荧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静 王友法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3,共9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a Bi F4:Yb^3+/Er^3+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讨论了在溶剂热阶段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Na Bi F4:Yb^3+/Er^3+物相组成、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阶段,适当增加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强Na Bi F4:Yb...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a Bi F4:Yb^3+/Er^3+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讨论了在溶剂热阶段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Na Bi F4:Yb^3+/Er^3+物相组成、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阶段,适当增加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强Na Bi F4:Yb^3+/Er^3+的结晶度,进而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但溶剂热阶段反应温度高于220℃时,容易生成金属铋。此外,通过Rb^+离子掺杂可进一步增强Na Bi F4:Yb^3+/Er^3+的上转换发光强度。Rb^+掺杂量为5%(摩尔分数)时,绿光和红光分别增加至原来的1.73和1.5倍。最后基于荧光强度比(IFIR)技术,研究了样品在300~500 K温度范围的IFIR变化曲线,结果表明:Na Bi F4:Yb^3+/Er^3+样品在温度传感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铋钠 溶剂热法 上转换发光 铷离子掺杂 温度传感
原文传递
铷——战略性新兴资源中的宠儿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酉臣(文/图) 王登红(文/图)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0年第1期12-15,共4页
19世纪50年代,住在汉堡城里的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发明了一种可以燃烧煤气的灯,命名为"本生灯"。当把不同的物质放到这种灯的高温火焰里时,火焰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放入含钠的物质,火焰会变成黄色;放入含钾... 19世纪50年代,住在汉堡城里的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发明了一种可以燃烧煤气的灯,命名为"本生灯"。当把不同的物质放到这种灯的高温火焰里时,火焰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放入含钠的物质,火焰会变成黄色;放入含钾的物质,火焰则变成紫色……在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研制的分光仪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可靠地探索和分析物质成份的方法——光谱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盐湖卤水 铷离子 沉淀法 稀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 铯榴石 钙钛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