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盘龙城发现的铸铜遗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路晋东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5,共9页
盘龙城遗址发现的铸铜遗存是讨论盘龙城青铜器产地问题的直接依据。但盘龙城过去被认定的“铸铜遗存”,性质大多存疑,仅有小嘴地点的经过科学检测,且发现多种与铸铜直接相关的遗物,可确定其与铸铜活动有关。进一步分析小嘴地点遗存,本... 盘龙城遗址发现的铸铜遗存是讨论盘龙城青铜器产地问题的直接依据。但盘龙城过去被认定的“铸铜遗存”,性质大多存疑,仅有小嘴地点的经过科学检测,且发现多种与铸铜直接相关的遗物,可确定其与铸铜活动有关。进一步分析小嘴地点遗存,本文认为其中包含青铜颗粒、陶范、木炭的黑灰土,属于铸铜生产的废弃堆积,灰沟、建筑基址等属于铸铜作坊内的生产遗迹,即小嘴这一区域就是铸铜作坊所在,其位置对应城址的西城门,便于管控。本文还认为盘龙城遗址发现的其他灰烬沟也与生产活动相关,但不属于铸铜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小嘴地点 铸铜遗存 区位选择 沟类遗迹
原文传递
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2019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
作者 路国权 +6 位作者 李凤翔 王青 高雪洁(执笔/拍摄) 吕海路 刘舰 陈孔利(绘) 边荣伟(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73,F0002,共29页
2019年发掘的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主要为战国和汉代遗存。战国时期遗迹有浇铸坑、灰坑、水井等,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大量陶范等与冶铸有关遗物。汉代遗迹有灰坑、水井,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和铜钱等。铸铜遗存属战国早期,其发... 2019年发掘的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主要为战国和汉代遗存。战国时期遗迹有浇铸坑、灰坑、水井等,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大量陶范等与冶铸有关遗物。汉代遗迹有灰坑、水井,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和铜钱等。铸铜遗存属战国早期,其发掘为研究邾国兵器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城布局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邹城市 邾国故城 铸铜遗存 战国早期及汉代
原文传递
江苏镇江市孙家村遗址2015~2016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汉生 王克飞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37,共24页
孙家村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新区丁岗镇,西北距镇江市区约25公里,北距长江约1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1′05″、北纬32°06′42″,海拔约11.9米(图一)。遗址所在区域从雩山开始分布有两条山脉,向东沿长江南岸由粮山、青... 孙家村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新区丁岗镇,西北距镇江市区约25公里,北距长江约1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1′05″、北纬32°06′42″,海拔约11.9米(图一)。遗址所在区域从雩山开始分布有两条山脉,向东沿长江南岸由粮山、青龙山、北山、烟墩山等至五峰山、圌山;向东南由马迹山、正干山、水晶山等至小黄山,属于宁镇山脉东端。两条山脉包夹的三角形区域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捆山河向东为冲积平原,山下的河流汇入太平河通向长江。这一区域分布着20处以上的台形遗址和大型土墩墓,年代多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晚期,暂命名为大港吴国遗址群。台形遗址沿长江南岸和太平河分布,已发掘的有断山墩遗址[1]、东神墩遗址、蜘蛛墩遗址[2],发现的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沿江的烟墩山[3]、乔图一遗址位置示意图木山[4]、北山[5]、青龙山[6]、粮山[7]、王家山[8]顶部发现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铜礼器、乐器、车马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镇江市 孙家村遗址 西周 春秋 铸铜遗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