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冶锌置换渣中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安 聂登攀 +2 位作者 朱明燕 吴学庆 王志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6-1189,1194,共5页
针对目前冶锌置换渣综合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采用氧化酸浸工艺结合氟化浸出工艺,确定了渣中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工艺技术参数为:氧化浸出段,反应温度为85℃,双氧水加入量为0.3 g/g渣,硫酸废液的加入量为0.5 g/g渣和反应时间为4 h;氟化浸... 针对目前冶锌置换渣综合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采用氧化酸浸工艺结合氟化浸出工艺,确定了渣中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工艺技术参数为:氧化浸出段,反应温度为85℃,双氧水加入量为0.3 g/g渣,硫酸废液的加入量为0.5 g/g渣和反应时间为4 h;氟化浸出段,反应温度为85℃,氟化铵加入量为0.015 g/g渣,硫酸废液的加入量为0.5 g/g渣和反应时间为2 h。采用二段浸出工艺,锌、铁和铜的浸出率达99%以上,锗和镓也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置换渣 氧化酸浸 氟化酸浸
下载PDF
锌置换渣加压酸性浸出过程铁的物相转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磊 廖亚龙 +1 位作者 史公初 张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414,共11页
研究了锌置换渣的加压酸浸过程Fe矿物相的浸出行为和浸出料浆过滤性能。利用OM、SEM-EDS、XRD、FTIR、XPS等检测手段,对原料和典型浸出渣的成分及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在锌置换渣中主要呈三价,以多孔疏松的ZnFe_2O_4形式存在;... 研究了锌置换渣的加压酸浸过程Fe矿物相的浸出行为和浸出料浆过滤性能。利用OM、SEM-EDS、XRD、FTIR、XPS等检测手段,对原料和典型浸出渣的成分及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在锌置换渣中主要呈三价,以多孔疏松的ZnFe_2O_4形式存在;在低酸浸出渣中主要呈三价,是以外层包覆硅胶的密实ZnFe_2O_4形式存在;在高酸条件下,二价和三价共存,摩尔比约为27:23,主要以铁硅氧化物(Fe O-y SiO_2)形态存在。加压浸出可使原料中以ZnFe_2O_4形态存在的Fe大部分进入溶液,促使渣中残余Fe转化为铁硅氧化物形态,避免渣中胶质Si、Fe共存、协同恶化浸出矿浆的过滤性能,并最终与渣中的Pb沉淀重构,形成具有孔道结构的物质FeO-x Pb O-y SiO_2,有效改善了料浆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置换渣 加压浸出 铁酸 物相转化 过滤性能
下载PDF
采用HBL121从锌置换渣高浓度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回收镓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魁芳 曹佐英 +3 位作者 肖连生 曾理 张贵清 李青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0-2409,共10页
针对现行的湿法炼锌渣中萃取镓工艺存在调酸复杂、添加络合剂成本高、有机相损失严重等弊端,采用新型萃取剂HBL121从锌置换渣的高浓度硫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镓,考察料液酸度、萃取剂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相比对萃取的影响以及H2SO... 针对现行的湿法炼锌渣中萃取镓工艺存在调酸复杂、添加络合剂成本高、有机相损失严重等弊端,采用新型萃取剂HBL121从锌置换渣的高浓度硫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镓,考察料液酸度、萃取剂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相比对萃取的影响以及H2SO4浓度、反萃温度、反萃时间和反萃相比对反萃的影响,分别绘制萃取平衡等温线和反萃平衡等温线,并对萃取剂转型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有机相组成为40%HBL121(质量分数)+20%癸醇(体积分数)+磺化煤油作为萃取剂,料液酸度为108.67 g/L H2SO4,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10 min、相比O/A=1:1,经过4级逆流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8.14%。负载有机相用200 g/L的H2SO4溶液可选择性反萃镓,得到高纯度硫酸镓溶液,其最佳反萃条件为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8 min、相比O/A=4:1。经过5级逆流反萃,反萃率可达到99.18%。反萃镓后负载有机相再用7 mol/L盐酸溶液反萃共萃的铁并转型,控制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2 min、O/A=1.5:1,经过3级逆流反萃,铁反萃率可达到99.23%并完成转型,萃取剂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L121萃取剂 锌置换渣 高浓度硫酸浸出液 萃取 反萃
下载PDF
常压-氧压联合浸出锌置换渣中的镓和锗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金华 饶帅 +5 位作者 季凯 曹洪杨 刘志强 王东兴 袁祥奕 段丽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41-2752,共12页
针对锌置换渣中有价金属元素种类多、物相组成复杂的特点,本研究提出采用一段常压−二段氧压浸出的方法高效浸出锌置换渣中的有价金属。采用XRD和SEM-EDS对浸出渣物相以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1.5 mol/L、温度80℃、液固... 针对锌置换渣中有价金属元素种类多、物相组成复杂的特点,本研究提出采用一段常压−二段氧压浸出的方法高效浸出锌置换渣中的有价金属。采用XRD和SEM-EDS对浸出渣物相以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1.5 mol/L、温度80℃、液固比7.5 mL/g、浸出时间3 h的条件下,常压浸出过程中Cu、Zn、Cd、Fe、Ni、Ga和Ge的浸出率分别为97.48%、99.43%、99.82%、97.21%、98.97%、97.74%、82.46%。对常压浸出渣进行二段氧压浸出,在氧气分压0.6 MPa以及硫酸浓度为0.25 mol/L条件下,Cu和Ge的浸出率可进一步分别提高至99.87%和91.66%。通过两段浸出,原来在置换渣中存在的Cu、Zn、Fe等物相消失,浸出渣主要由Pb和Si组成;铅的主要物相为PbSO_(4),Si以粒径较小的聚合硅胶颗粒和块状SiO_(2)颗粒形式存在;聚合硅胶颗粒和块状SiO_(2)颗粒中Ge含量较高,对Ge的浸出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置换渣 浸出率
下载PDF
从锌置换渣中分段浸出锌、铅、镓和锗 被引量:9
5
作者 饶帅 刘志强 +4 位作者 王东兴 曹洪杨 朱薇 张魁芳 陶进长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55-564,共10页
采用分段浸出方法从锌置换渣中选择性提取锌、铅、镓和锗。首段浸出过程通过控制合适的硫酸浓度与液固比条件,锌和镓的浸出率达到90%和99%以上,超过92%的锗留在硫酸浸出渣中;二段采用盐酸作为浸出剂选择性提取铅,铅的浸出率为99%,锗损... 采用分段浸出方法从锌置换渣中选择性提取锌、铅、镓和锗。首段浸出过程通过控制合适的硫酸浓度与液固比条件,锌和镓的浸出率达到90%和99%以上,超过92%的锗留在硫酸浸出渣中;二段采用盐酸作为浸出剂选择性提取铅,铅的浸出率为99%,锗损失率小于2%;三段采用1 mol/L氢氧化钠作为浸出剂,通过破坏硅锗固溶体的结构,实现锗高效溶出(90%)。对浸出渣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三段浸出过程分别选择性溶解锌置换渣中硫酸锌、硫酸铅以及二氧化硅,实现锌、铅、镓和锗的高效溶出。上述分段浸出工艺为锌置换渣中有价金属高效回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置换渣 分段浸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