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5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志华 陈卓 +1 位作者 马明宇 郑永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牙齿结构相关指标水平、舒适度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磨牙位移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舒适度评分,改善牙齿结构相关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传统支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错牙合畸形 位移 上中切凸距差 上中切倾角差 舒适度
下载PDF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疗效探析
2
作者 陆磊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25列为对照组实施口腔正畸治疗,25例为观察组实施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 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25列为对照组实施口腔正畸治疗,25例为观察组实施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实施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修复 错牙合 列缺损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疗效分析
3
作者 李志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2-0035,共4页
评估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来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2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按治疗需求分为单独组和综合组,每组31例。单独组患者接受传统口腔正畸治疗,综合组患者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 评估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来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2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按治疗需求分为单独组和综合组,每组31例。单独组患者接受传统口腔正畸治疗,综合组患者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然后进行相应部位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独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单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牙齿缺失的错咬,首先通过口腔正畸术来进行治疗,然后在适当的位置上进行修补,这样可以提升疗效,使病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也能让病人和家人对疗效的满意程度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在临床上,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错牙合 列缺损 疗效
原文传递
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应用
4
作者 王玉铂 田荣祥 田杰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9-0092,共4页
分析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治疗的86例错牙合畸形患儿,所有患儿使用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模式,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86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关... 分析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治疗的86例错牙合畸形患儿,所有患儿使用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模式,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86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关系改善,说话清楚,口腔卫生以及面型明显改善,治疗中配合度良好,整体效果显著。结论 对错牙合畸形患儿应用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可以有效预防错牙合畸形,治疗效果明显,很大程度上还能促进颌骨与牙弓的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矫治器 肌功能训练 错牙合畸形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微种植体支抗在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正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曹伟清 林汤毅 +1 位作者 沈燕亚 何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支抗组),30例使用传统支抗(传统支抗...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支抗组),30例使用传统支抗(传统支抗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疗效。结果:种植支抗组平均(17.50±1.56)个月完成矫治,传统支抗组平均(19.25±2.37)个月完成矫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m-U6均增加(P<0.05),Ptm-U1、U1-SN均降低(P<0.05);治疗后,种植支抗组的Ptm-A、SN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传统支抗组治疗前后的Ptm-A、S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U1、U1-SN减少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Ptm-U6增加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作用强且比传统支抗稳定可靠,可有效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改善患者面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 微种植体支抗 正畸治疗 错牙合畸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协调性的锥形束CT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付蓉 曹灵 李琥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患者60例(年龄18~30岁),其中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各30例,收集CBCT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测量上...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患者60例(年龄18~30岁),其中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各30例,收集CBCT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测量上下颌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牙弓宽度及相对应的基骨弓宽度,计算同一牙段牙弓宽度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差值,比较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值的差异。结果:上颌牙弓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是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及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均为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下颌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为安氏Ⅲ类小于Ⅰ类(P<0.05),上颌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所有牙位基骨弓宽度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上颌除尖牙部位以外,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均为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下颌除第一磨牙部位以外,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为安氏Ⅲ类均小于安氏Ⅰ类(P<0.05)。结论:通过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异的对比结果分析,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过程中,上颌需增加后牙区基骨宽度来改善其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协调性,下颌需增加后牙区的牙弓宽度来改善其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安氏Ⅲ类 安氏Ⅰ类 弓宽度 基骨弓宽度 锥形束CT
下载PDF
成人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林思豆 吴补领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2,287,共7页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Ⅲ类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小于其余3组,牙弓、基骨弓长度大于其余3组;Ⅱ类错牙合的下切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大于其余3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与相应基骨弓长度呈中度负相关(中切牙区至尖牙区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7、-0.554和-0.489,P<0.001),而与牙弓长度无相关性。结论不同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存在差异。通过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的大小可以评估相应基骨的矢状向发育情况,但改变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不足以影响牙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牙合 矢状向倾斜度 弓长度 基骨弓长度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效果及对正面微笑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林伟就 林艺翚 何洁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效果及其对正面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76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 目的 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效果及其对正面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76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n=36)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观察组(n=36)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推磨牙向远中效率、矫治前后PAR指数、矫治后疼痛评分以及矫治前后微笑时唇部形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移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磨牙远移移动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的PAR指数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的PAR指数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矫治后1、3、5、7dVAS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微笑时的颊旁间隙、微笑弧、微笑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有效推磨牙向远中,减轻患者疼痛感,将其应用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中,既可提高疗效,又可以改善患者的微笑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推磨向远中 正面微笑美学
下载PDF
儿童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结束后微笑美学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测量指标对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初金芝 夏君 任丽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正畸医生与普通人对儿童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结束后微笑美学的主观评价情况,并探讨客观测量指标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笔者医院正畸治疗结束后的9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由10名正畸医生与10名... 目的:比较正畸医生与普通人对儿童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结束后微笑美学的主观评价情况,并探讨客观测量指标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笔者医院正畸治疗结束后的9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由10名正畸医生与10名普通人对患儿的微笑美学进行主观评价,比较微笑美学满意组(正畸医生主观评分≥5分)与不满意组(正畸医生主观评分<5分)的客观测量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客观测量指标对微笑美学的影响。结果:正畸医生的主观评分[(5.66±1.20)分vs(6.70±1.31)分]明显低于普通人(P<0.05)。微笑美学满意77例(85.56%),不满意13例(14.44%);微笑美学满意组的微笑指数明显高于不满意组,微笑高度、牙龈暴露程度、尖牙宽度比、可见牙列宽度比均明显低于微笑美学不满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微笑指数(OR=1.249,95%CI:1.022~1.615)是患儿微笑美学的保护因素(P<0.05),高水平微笑高度(OR=1.358,95%CI:1.097~1.704)、牙龈暴露程度(OR=1.472,95%CI:1.135~1.890)、尖牙宽度比(OR=1.218,95%CI:1.064~1.637)、可见牙列宽度比(OR=1.375,95%CI:1.119~1.762)均是患儿微笑美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正畸医生与普通人对儿童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结束后微笑美学的主观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客观测量指标能对患儿微笑美学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儿童 正畸治疗 主观评价 客观测量指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斌 吴晓勇 刘名燕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采用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22例通过采用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2岁),将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 目的观察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采用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22例通过采用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2岁),将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ANB角、NA⁃PA、TUL⁃E线、TLL⁃E线减小,覆盖变浅,SNB角、U1⁃L1、Go⁃Gn、Cd⁃Go、ANS⁃Me、ANS⁃Me/N⁃Me、Z角、Cm⁃Sn⁃Ls角、FH⁃N′Pg′角明显增加,同时有S⁃Go、Ar⁃Go的代偿性生长。结论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但不会导致下颌顺时针旋转引起下颌平面角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 下颌后缩 青少年
下载PDF
从思政角度认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作林 马艳宁 +3 位作者 刘思颖 王蕾 曹猛 张旭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78-381,共4页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牙齿正畸也越来越重视,牙齿正畸是集牙疾病预防与治疗、美观与功能于一体的学科,早期错牙合畸形也是牙齿正畸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但目前除了专业正畸医生开展规范的早...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牙齿正畸也越来越重视,牙齿正畸是集牙疾病预防与治疗、美观与功能于一体的学科,早期错牙合畸形也是牙齿正畸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但目前除了专业正畸医生开展规范的早期矫治外,还有很多开展早期矫治的医生缺乏专业的正畸培训,难以明确生长发育基本理念以及早期矫治的基本原理与治疗原则,使得早期矫治出现很多不规范、不健康的治疗,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风险与危害。作为牙齿正畸早期矫治的教授者,首先应从患者根本利益出发,以“思辨思维认识”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为具体目标,以立德树人教授“早期矫治”为根本任务,以“四个正确认识”明确早期矫治为指导思想,教授学生规范的诊疗,理性的思维,同时传授给学生以思政思辨的专业素养,培养新时代的正畸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每一位儿童患者提供规范、高效、健康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辨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四个正确认识
下载PDF
正畸配合牙槽骨再生术治疗成人中重度牙周炎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黄婧 颜孟雄 +1 位作者 童国勇 邓亮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正畸配合牙槽骨再生治疗成人中重度牙周炎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2例中重度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采取正畸配合牙槽骨再生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牙齿松动度、咬... 目的:探究正畸配合牙槽骨再生治疗成人中重度牙周炎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2例中重度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采取正畸配合牙槽骨再生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及美观性。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值均逐渐减小,牙齿松动Ⅱ度及Ⅲ度例数、咬合时间、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均逐渐减少(均P<0.05),牙齿松动Ⅰ度例数及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百分比均逐渐增加(P<0.05);患者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IOTN-AC美观评分、上下唇角及软组织面角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P<0.05),鼻唇角、颏唇沟角均逐渐增大(P<0.05)。结论:正畸配合牙槽骨再生治疗中重度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情况,促进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提升面部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骨再生技术 正畸 成人 周炎 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陈周艳 周吉 +1 位作者 徐涛 冉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1:1分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1:1分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支抗治疗,观察组采取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矫治效果主观评价、头影测量值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明显高于对照组,磨牙位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矫治效果主观评价的舒适性、依从性、顺利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下颌齿槽座角差(ANB)、下齿槽座角(SNB)、上齿槽座角(S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与传统支抗治疗相比,微种植体支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较好,能缓解患者局部牙周严重反应,减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传统支抗 安氏Ⅱ类 错牙合畸形 正畸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自锁托槽对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美学的影响
14
作者 王苏娟 陈志岭 +1 位作者 张晶晶 赵梓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自锁托槽对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美学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自锁托槽对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美学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咬合能力指标[咬合接触时间、咬合力中心位置、最大咬合力]、同行评估等级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牙周指标[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乳头指数],矫治后满意度评分以及矫治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咬合接触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咬合力中心位置偏移程度显著减轻(P<0.05),咬合力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PAR指数中上下颌颊侧区咬颌关系、上下颌牙齿错位、覆牙合、覆盖及中线评分较矫治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矫治后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均显著增加(P<0.05),但观察组矫治后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龈乳头指数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观察组口腔美观、口腔清洁、牙龈美观以及整体美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期间,观察组咀嚼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口腔溃疡和牙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改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咬合功能、牙龈指标以及牙周美观度,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自锁托槽 功能 周美学
下载PDF
颌间牵引诱导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及对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祁小菊 吴文晓 沈永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究颌间牵引诱导安氏Ⅱ类错牙合成中性或趋于中性的正畸效果及对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接诊的6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齐牙列、颌间牵引、橡皮链牵拉关闭间隙的过程中,上颌15、16... 目的:探究颌间牵引诱导安氏Ⅱ类错牙合成中性或趋于中性的正畸效果及对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接诊的6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齐牙列、颌间牵引、橡皮链牵拉关闭间隙的过程中,上颌15、16、25、26人为地增加抵御前移的支抗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正畸效果和同行评估等级(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指数,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对其矫正前和矫正后6个月头颅侧位片软硬组织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观察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患者PAR值(中线、牙齿排列、颊侧区咬合)、SNA角、ANB角、U1-NA角、U1-NA距、U1-FH角、ULP值较治疗前变小(P<0.05);SNB角、OP-FH角、U1-L1角、SnLs-SiLi角、Cm-Sn-Ls角、TIMP-2、MMP-2值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颌间牵引,橡皮链关闭间隙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面型,矫正深覆牙合、深覆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 正畸 颌间牵引 关闭间隙 软硬组织变化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不同直丝弓矫治器正畸治疗的头影测量指标及侧貌美学分析
16
作者 刘晓伟 孙莉 邬礼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不同直丝弓矫治器正畸治疗的头影测量指标及侧貌美学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BT组与Z2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不同直丝弓矫治器正畸治疗的头影测量指标及侧貌美学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BT组与Z2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与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1.5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SN、∠L1-MP、U1-PP、U6M-PP)、侧貌美学指标(H角、面型角、鼻唇角、颏沟倾角、上唇长、下唇长、上唇厚、下唇厚)及患者侧貌美观满意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SNA、SNB无明显变化(P>0.05),∠ANB、∠U1-SN、L1-MP、U1-PP、U6M-PP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下唇长、下唇厚无明显变化(P>0.05),H角明显降低(P<0.05),面型角、鼻唇角、颏沟倾角、上唇长、上唇厚均明显增大(P<0.05);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T组与Z2组的患者侧貌美观满意率分别为95.00%、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BT与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均能有效改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口颌系统及侧貌美观,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患者 安氏Ⅱ类1分类 正畸治疗 直丝弓矫治器 侧貌美学
下载PDF
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SGTB矫治器治疗效果
17
作者 孙贤宝 孙晓奕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SGTB矫治器对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苏州美莱美容医院收治的56例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矫治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MBT... 目的分析SGTB矫治器对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苏州美莱美容医院收治的56例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矫治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MBT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SGTB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性、上下颌中切牙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矫治后的下颌升支高度(Co-Go)、下颌长度(Co-Gn)、蝶鞍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夹角(SNB)、下牙槽座点以及颏前点至FHp平面垂直距离(Pg-FHp、B-FHp)相较于矫治前升高,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夹角(ANB)相较于矫治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矫治后的Co-Gn为(110.17±1.99)mm,低于对照组(114.86±2.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矫治后的下中切牙角(L1-MPA)、上中切牙角(U1-PP)、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下内角(U1-SN)相较于矫治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矫治后的L1-M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前牙覆盖与磨牙关系的牙性、骨性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GTB矫治器在临床中对于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具有可靠的矫治效果表现,特别在矫治下切牙唇倾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 SGTB矫治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钉支抗运用于错牙合畸形治疗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李依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89-0091,共3页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钉支抗运用于错牙合畸形拔牙掩饰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抽调对象:我院收治正畸错牙合畸形矫正患者共48例,抽选时段:2016年7月~2023年2月;其中未使用任何辅助支抗矫正病例24例为正畸组,借助正畸种植钉辅...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钉支抗运用于错牙合畸形拔牙掩饰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抽调对象:我院收治正畸错牙合畸形矫正患者共48例,抽选时段:2016年7月~2023年2月;其中未使用任何辅助支抗矫正病例24例为正畸组,借助正畸种植钉辅助支抗联合正畸治疗24例作为联合组,比较正畸治疗前后2组头影测量指标变化、磨牙前移支抗丢失情况、内收前牙12周后牙周功能评定。结果 联合组矫治后U1-NA角,U1-NA距及U1-SN角数值均明显低于正畸组;联合组磨牙近中移动低于正畸组,P<0.05。联合组内收前牙12周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及牙龈指数(GI)低于正畸组,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钉支抗运用于牙齿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疗效,更有利于维护患者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治疗 种植钉支抗 齿错牙合畸形 头影测量指标 周功能
下载PDF
临床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有效性分析
19
作者 陈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53-0056,共4页
探究错牙合并牙列缺损患者运用口腔正畸方式以及修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取错牙合并牙列缺损患者110例进行分组研究,一组是常规治疗(对照组),一组是口腔正畸方式以及修复方式(实验组)。结果 两组数据(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 探究错牙合并牙列缺损患者运用口腔正畸方式以及修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取错牙合并牙列缺损患者110例进行分组研究,一组是常规治疗(对照组),一组是口腔正畸方式以及修复方式(实验组)。结果 两组数据(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错牙合并牙列缺损患者运用口腔正畸方式以及修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确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错牙合列缺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优势评价
20
作者 薛建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24-0026,共3页
探讨针对临床出现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对其实施口腔正畸以及修复治疗手段,观察评价其优势。方法 设置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本研究场所,选取临床以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为诊断的患者共涉及50例,时间范围于2022年3... 探讨针对临床出现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对其实施口腔正畸以及修复治疗手段,观察评价其优势。方法 设置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本研究场所,选取临床以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为诊断的患者共涉及50例,时间范围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内收诊,将其按随机形式展开有效处理,划分2组,每组各自计入50例病患实施,对照组涵括的25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开展常规的修复治疗,观察组涵括的25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手段。结果 治疗效果最终得出较高的的组别显示为观察组(P<0.05)。经对口腔功能实施有效评估,在治疗前组别差异化较为均衡(P>0.05),其美观度评价、舒适度评价、咀嚼功能评价、语言功能评价显示得出的各项评测数值均在治疗后数据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治疗后,得出观察组的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龈萎缩等并发症患有情况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针对临床以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为诊断的患者,实施口腔正畸基础之上结合修复治疗手段后,相较单独的修复治疗而言,其治疗效果和美学效果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利于并发症减少,满意度提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修复 错牙合列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