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清华 汪浩浩 +2 位作者 陈庆杰 罗瑞英 罗长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0-584,共5页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dMMR/MSI-H)胃癌是胃癌的一个特殊分子亚型,其因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和高突变负荷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dMMR/MSI-H)胃癌是胃癌的一个特殊分子亚型,其因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和高突变负荷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高度敏感。ICIs治疗dMMR/MSI-H胃癌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原发耐药与继发耐药的挑战。如何在这一特殊分子亚型的胃癌中选择合适的ICIs和克服耐药性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ICIs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dMMR/MSI-H胃癌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耐药性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耐药性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型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鑫 房昌星 +3 位作者 杨敏 姚添 贾凯 郭建昇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2期316-320,共5页
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胃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约占总病例数的22%。微卫星是基因组中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区域,而稳定性指的是这些序列在细胞分裂和DNA复制过程中保持不变。在MSI型胃癌中,这种不稳定性通常是... 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胃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约占总病例数的22%。微卫星是基因组中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区域,而稳定性指的是这些序列在细胞分裂和DNA复制过程中保持不变。在MSI型胃癌中,这种不稳定性通常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如MLH1、MSH2、MSH6等)突变或失活引起的,导致DNA修复能力降低,结果是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发生大量的微卫星序列变异和突变。尽管MSI型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多项研究表明它对免疫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作为良好预后的预测因子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对MSI型胃癌患者基于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和综述,旨在为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卫星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免疫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型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姜忠韬 李阳 菅凌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69-476,共8页
在患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型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对MSI-H/dMMR型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与生物学特点、ICIs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ICIs毒性与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与胃癌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成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384-1388,共5页
人类错配修复系统可以识别并纠正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错配修复系统缺陷使这些错误往往无法消除,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患者经常表现出微卫星不稳定性.目前发现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病有关的错配修复基因包括hMSH2、hMSH3、hMSH6、hMLH1及... 人类错配修复系统可以识别并纠正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错配修复系统缺陷使这些错误往往无法消除,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患者经常表现出微卫星不稳定性.目前发现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病有关的错配修复基因包括hMSH2、hMSH3、hMSH6、hMLH1及hMLH3.这些基因的突变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临床上很大一部分胃癌患者表现出微卫星不稳定性,提示错配修复缺陷在胃癌的发病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发现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在胃癌中并不常见,而由于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失活所引起的错配修复缺陷成为胃癌发病机制中—条重要途径.这些患者常具有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独特的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系统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稳定 胃癌 肿瘤 基因序列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欢 郑宝昌 +1 位作者 陈洁 徐国萍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4期165-167,共3页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 gene,dMMR)引起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 gene,dMMR)引起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能识别并纠正DNA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若其突变或缺陷使遗传错误不能被及时纠正,将引起MSI和癌基因的突变。因此,MSI和MMR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胃癌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卫星稳定 错配修复 错配修复缺陷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伟 刘帆 +1 位作者 宋爱琳 周彦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98-1004,共7页
目的了解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型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目的了解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型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D-1抑制剂在dMMR/MSI-H型晚期CRC中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有较多研究探索了抗PD-1抑制剂治疗dMMR/MSI-H型晚期CRC(包括局部进展期CRC和转移性CRC),仍有部分研究正在试验中。这些研究均发现,采用PD-1抑制剂作为dMMR/MSIH型晚期CRC的一线或后线以及新辅助治疗均呈现了较好的生存获益,尤其在合并BRAF/RAS突变的d MMR/MSI-H型转移性CRC和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期望器官保留的局部进展期dMMR/MSI-H型CRC中已初见成效;而且有较多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双免治疗”,多数研究发现其疗效优于单免治疗,但同时也发现“双免治疗”较单免治疗会有更多的不良事件报道。结论从综述的文献研究结果总体看,PD-1抑制剂在dMMR/MSI-H型晚期CRC中临床获益明显,然而仍有更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比如提供更多的PD-1抑制剂一线药物,克服耐药性及其不良事件。未来需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更精确的个体化识别以及更高效的联合用药方案,让dMMR/MSI-H型晚期CRC患者进一步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及热点 被引量:6
7
作者 曹鹏 邱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9-106,共8页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属于微卫星稳定型,免疫微环境表现为“冷肿瘤”,基本对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单一免疫治疗不敏感。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和热点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1)将免疫治疗与传统化疗、靶向或局部治疗联合应用,以期调节微卫星稳...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属于微卫星稳定型,免疫微环境表现为“冷肿瘤”,基本对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单一免疫治疗不敏感。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和热点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1)将免疫治疗与传统化疗、靶向或局部治疗联合应用,以期调节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免疫微环境,尝试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从而提高对免疫治疗的有效性;(2)筛选潜在有意义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和临床特征,富集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中免疫治疗获益的人群。本文将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微卫星稳定型 错配修复缺陷
下载PDF
基于KEYNOTE-059/061/062研究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健(翻译) 沈琳(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6-820,共5页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表型是一种对免疫治疗高度敏感的特殊肿瘤亚型,对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治疗反应较好。有5%~20%的胃癌属于MSI-H,需要进一步了解抗PD-1治疗在该亚...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表型是一种对免疫治疗高度敏感的特殊肿瘤亚型,对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治疗反应较好。有5%~20%的胃癌属于MSI-H,需要进一步了解抗PD-1治疗在该亚组患者跨线治疗中的疗效。此事后分析纳入2期KEYNOTE-059临床研究7例(4.0%)、3期KEYNOTE-061和3期KEYNOTE-062临床研究27例(5.3%)、MSI-H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50例(7.3%)患者。三项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组以及KEYNOTE-062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均未达到(not reached,NR)。KEYNOTE-059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NR(95%CI:1.1个月至NR)和57.1%。KEYNOTE-061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7.8个月(95%CI:2.7个月至NR)vs.3.5个月(95%CI:2.0~9.8个月),ORR分别为46.7%vs.16.7%。KEYNOTE-062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单抗组、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1.2个月(95%CI:1.5个月至NR)vs.NR(95%CI:3.6个月至NR)vs.6.6个月(95%CI:4.4~8.3个月),ORR分别为57.1%vs.64.7%vs.36.8%。本研究结果支持MSI-H作为接受免疫治疗的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分层的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免疫治疗 微卫星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胃癌 胃食管结合部癌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胃癌的发展
9
作者 李雅洁 杜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0,共3页
DNA错配修复(MMR)缺陷与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关。细胞MMR缺陷会导致广泛的遗传突变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MR缺陷肿瘤的一项重要诊断学特征为核苷酸重复区域高突变率的累积,这些突变即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SI... DNA错配修复(MMR)缺陷与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关。细胞MMR缺陷会导致广泛的遗传突变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MR缺陷肿瘤的一项重要诊断学特征为核苷酸重复区域高突变率的累积,这些突变即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SI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 胃癌发生 DNA错配修复 遗传突变 进展综述 MMR 缺陷 突变率
下载PDF
恩沃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结肠癌长获益后再发小细胞肺癌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畅 孟凡路 +1 位作者 关莎莎 钟殿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8-990,共3页
患者男,61岁,因“腹胀、腹泻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7年5月8日就诊。既往体健,吸烟史10年(平均20支/d),饮酒史8年(平均100 ml/d),一妹妹有乳腺癌病史。初诊时腹部CT示,回盲部占位性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 患者男,61岁,因“腹胀、腹泻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7年5月8日就诊。既往体健,吸烟史10年(平均20支/d),饮酒史8年(平均100 ml/d),一妹妹有乳腺癌病史。初诊时腹部CT示,回盲部占位性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7.29 ng/ml。5月21日行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腹腔淋巴结清扫+末段回肠横结肠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结肠)黏液腺癌,部分呈印戒细胞癌,侵及肠壁全层。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错配修复蛋白同源物1(mutL protein homolog 1,MLH1)、减数分裂后分离增强蛋白2弱阳性,错配修复蛋白同源物2(mutS protein homolog 2,MSH2)、错配修复蛋白同源物6阴性,Ki⁃67指数约为70%,肠周淋巴结可见转移癌(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恩沃利单抗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死亡荒漠”的“绿洲”:重视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尹默 董睿涵 +1 位作者 张兴胜 马永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8-592,共5页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对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策略不敏感。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特征的胰腺癌临床较为罕见,具有不同于常见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并有较好预后。合理获取胰腺肿...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对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策略不敏感。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特征的胰腺癌临床较为罕见,具有不同于常见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并有较好预后。合理获取胰腺肿瘤病理学标本,准确评估其MSI⁃H/dMMR特征有助于患者的精确诊断。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能显著改善MSI⁃H/dMMR胰腺癌患者预后。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深入探讨MSI⁃H/dMMR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以及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高度微卫星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诊断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在错配修复缺陷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竹萱 郭晶晶 +1 位作者 谢文龙 肖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在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MRd/MSI-H)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情况以及其它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从我院病理科筛选出90例MMRd型子宫内膜癌。根据H...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在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MRd/MSI-H)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情况以及其它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从我院病理科筛选出90例MMRd型子宫内膜癌。根据HLA-I类的表达状态将MMRd肿瘤分为HLA-I类正常48例和HLA-I类缺失的肿瘤42例。比较两组CD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密度及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并用TCGA数据验证子宫内膜癌中HLA-I类和CD8^(+)TILs浸润情况的关联。随后分析用HLA-I类的表达状态来预测CD8^(+)TILs浸润情况的价值。结果46.7%的MMRd肿瘤存在不同程度的HLA-I类缺失。HLA-I类正常肿瘤比HLA-I类缺失肿瘤具有更多的CD8^(+)TILs(P<0.05)。HLA-I类的表达状态和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级别、肿瘤分期以及缺失的错配修复蛋白肿瘤无相关性。TCGA数据显示在mRNA水平,构成HLA-I类的分子HLA-A、HLA-B以及HLA-C均和CD8A成正相关。HLA-I类预测CD8^(+)TILs浸润情况的AUC为0.7613。结论HLA-I类缺失在MMRd子宫内膜癌中普遍存在。HLA-I类可能作为一种结合MMRd/MSI-H的补充性生物标志物,用于筛选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 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稳定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单药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其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裴风云 吴晶晶 +3 位作者 赵严冬 何婉 黄美近 黄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用于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用于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8例初诊影像学分期为T3~4N0~2M0的dMMR或MSI-H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为57.5(41~69)岁;3例患者肿瘤临床TNM分期为Ⅱ期,5例为Ⅲ期。所有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前均接受了6个疗程单药PD-1单抗探索性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根治性手术结果。结果全组8例患者经完整新辅助免疫治疗后,7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缓解(mPR)8例。全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均未发生3级及以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TCAE 5.0版);8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13例次1~2级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食欲减退(3例次)、头晕(2例次)、口干(2例次)、关节痛(1例次)、血清转氨酶升高(1例次)、味觉障碍(1例次)、瘙痒或皮疹(1例次)、恶心(1例次)和睡眠障碍(1例次);另2例患者未发生任何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末次新辅助治疗结束后中位21.5(16.0~30.0)d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全组患者未发生因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推迟根治性手术的情况,术后均未发生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以及切口感染等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单药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dMMR或MSI-H结直肠癌患者是安全的,且显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新辅助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
原文传递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探讨和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越 韩宇 《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61-664,共4页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结直肠癌对传统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敏感性较低,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MSI-H/dMMR结直肠癌的治疗格局。从晚期疾病的后线治疗到一...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结直肠癌对传统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敏感性较低,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MSI-H/dMMR结直肠癌的治疗格局。从晚期疾病的后线治疗到一线治疗,甚至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均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全文探讨了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为MSI-H/d MMR结直肠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新辅助疗法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的转移性结直肠癌:KEYNOTE-177研究解读
15
作者 方雨露 王乐 史钟 《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26-531,共6页
KEYNOTE-177研究是首个探索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传统化疗一线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影响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设计上,PFS和OS作为双主要研究终... KEYNOTE-177研究是首个探索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传统化疗一线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影响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设计上,PFS和OS作为双主要研究终点,采用优效性设计,α控制在单侧0.025,其中PFS和OS初始α各分配50%比例。研究结果上,帕博利珠单抗组对比化疗组的OS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帕博利珠单抗组呈现出了PFS、客观缓解率及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尽管OS未达到其统计学预设终点,现有的数据仍支持帕博利珠单抗作为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化疗 结直肠癌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MSI-H/dMMR亚组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汉清 孙银萍 +1 位作者 赵强 任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8期1270-1274,共5页
近年来,全程新辅助治疗广泛应用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LACRC)患者的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前肿瘤消退率,降低了术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新辅助免疫治疗在LACRC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新辅... 近年来,全程新辅助治疗广泛应用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LACRC)患者的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前肿瘤消退率,降低了术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新辅助免疫治疗在LACRC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新辅助免疫治疗单用或联合新辅助放化疗续贯手术治疗成为了LACRC患者新的治疗方式。根据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可分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功能缺陷(microsatellite hyperinstability/mismatch repair functional defects,MSI-H/dMMR)和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功能完整(non-microsatellite high instability/mismatch repair is complete,非MSI-H/pMMR)2个亚组。MSI-H/dMMR亚组患者从放化疗中取得的临床获益有限,但由于其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丰富,可以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在MSI-H/dMMR亚组LACR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讨论其治疗LACRC患者的优势,为LACR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结直肠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错配修复功能缺陷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进展
下载PDF
MSI-H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紫姮 杨梦园 +1 位作者 翁姗姗 袁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DNA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约占总数的10%~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文简称免疫治疗)已广...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DNA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约占总数的10%~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文简称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MSI-H/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但在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以及在Ⅲ期MSI-H/dMMR患者的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本文概述目前免疫治疗在MSI-H/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免疫治疗在这类患者中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DNA错配修复缺陷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驱动的肿瘤精准治疗新征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建明 吴小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73-876,共4页
癌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的癌症负担更为沉重,癌症的防治任重道远。肿瘤标志性特征的演变体现了肿瘤的研究历程,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方向。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入,肿瘤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模式也在不... 癌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的癌症负担更为沉重,癌症的防治任重道远。肿瘤标志性特征的演变体现了肿瘤的研究历程,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方向。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入,肿瘤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从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的治疗手段逐步向微观、精准的方向发展。免疫治疗带来新的治疗变革,成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MSI-H/dMMR)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所定义的抗肿瘤疗法获批首个不限组织来源的适应证,开启了肿瘤精准治疗的新征程。期待未来开发更优的防治策略,为肿瘤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更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治疗 生物标志物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肿瘤
下载PDF
ICI治疗胃肠道肿瘤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胡杭琦 方明治 李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36-39,共4页
肿瘤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临床获益已成为除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之外的新型肿瘤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被批准用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但仅对部... 肿瘤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临床获益已成为除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之外的新型肿瘤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被批准用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但仅对部分患者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这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研究ICI疗效预测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筛选出合适的目标获益人群至关重要。本文将对ICI治疗胃肠道肿瘤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胃肠道肿瘤 PD-1/PD-L1 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肿瘤突变负荷
下载PDF
强强联合,持久获益——系统性治疗失败的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联合治疗
20
作者 陈治宇 黎莹 《循证医学》 2020年第4期222-226,共5页
1文献来源Overman MJ,Lonardi S,Wong KYM,et al.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with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18,3... 1文献来源Overman MJ,Lonardi S,Wong KYM,et al.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with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18,36(8):773-779.2证据水平1b。3背景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4%。其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错配修复基因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型结直肠癌是一类独特的肠癌类型,在晚期肠癌中约占5%。与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错配修复基因正常(mismatch repair⁃proficient,pMMR)的肠癌相比,该类型的肠癌对常规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免疗法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转移性结直肠癌 客观有效率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