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熔炼法回收低品位锡中矿中锡资源
1
作者 徐志鹏 刘振鸿 +3 位作者 李磊 肖阳 徐景壮 雷云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0,共13页
本研究采用还原熔炼法回收低品位锡中矿中锡资源,并对氧化铜为添加剂时锡的回收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焦炭添加量、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加氧化铜添加量可提高锡回收率;然而温度过高时,渣中铁氧化物被还原... 本研究采用还原熔炼法回收低品位锡中矿中锡资源,并对氧化铜为添加剂时锡的回收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焦炭添加量、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加氧化铜添加量可提高锡回收率;然而温度过高时,渣中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铁,并与还原态金属锡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熔点较高的Fe-Sn合金,使其在渣金分离过程中易夹带在渣中造成锡损失;熔炼过程添加氧化铜时,其可通过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铜,继而与金属锡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Cu-Sn合金,热力学上降低了产物Sn的活度,促进了锡的还原回收;在焦炭添加量7%、氧化铜添加量5.8%、熔炼温度1 250℃、保温时间150 min条件下,锡回收率可达到95.24%,锡主要分布在Cu-Sn合金(分布比例90.20%)和含锡烟尘(分布比例5.04%)中。本研究实现了低品位锡中矿中锡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中矿 回收 还原熔炼 合金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江西会昌锡坑迳斑岩型锡矿床成矿系统发育特征与找矿模型
2
作者 邓迪 赵正 +2 位作者 刘善宝 李超 李陈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8,共15页
锡坑迳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与武夷山成矿带交会部位,以早白垩世连续的岩浆喷发-侵入活动与多类型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为特色。矿田内围绕似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发育了岩背斑岩型、淘锡坝和矿背隐爆层间裂隙带型、苦竹岽和凤凰岽云英岩... 锡坑迳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与武夷山成矿带交会部位,以早白垩世连续的岩浆喷发-侵入活动与多类型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为特色。矿田内围绕似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发育了岩背斑岩型、淘锡坝和矿背隐爆层间裂隙带型、苦竹岽和凤凰岽云英岩-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大中型锡矿床。这些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可与玻利维亚锡矿带、银岩、维拉斯托和洋滨等国内外斑岩型锡矿床类比,又独具特色,是研究斑岩型锡成矿系统发育特征与找矿模型的理想区域。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锡坑迳矿田内各类锡多金属矿化组合特征和蚀变结构,并对岩背矿床和淘锡坝矿床锡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锡石样品均具有La、Pr、Gd和Tb的正异常、Ce与Eu的负异常、明显的Zr/Hf分馏和不规则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指示成矿热液早期阶段及锡石沉淀阶段经历了流体不相容。岩背锡石较淘锡坝锡石具有高的Ti/Zr和Ti/Sc比值,指示其更为靠近矿化中心。笔者研究认为,锡坑迳斑岩型锡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包括细脉状、浸染状和细网脉状,围岩蚀变由早到晚、由成矿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黄玉石英带、绿泥石-黄玉石英岩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和黏土化-碳酸盐化带。与斑岩型铜钼成矿系统相比,其成矿岩浆岩不仅有花岗斑岩,还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在斑岩、花岗岩及上覆火山岩中均有赋存。相较于玻利维亚斑岩型锡成矿带发育的大面积石英-电气石化,锡坑迳斑岩成矿系统更富F,蚀变矿物中出现了大量黄玉、萤石和白云母等。对比国内外典型锡矿床的矿化-蚀变结构和锡石矿物学特征,文章建立了锡坑迳式斑岩型锡成矿系统的找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 蚀变分带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成矿系统 坑迳矿田
下载PDF
粤东金坑锡铜多金属矿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
3
作者 孙海瑞 吕志成 +3 位作者 李永胜 韩志锐 于晓飞 杜轶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94,共18页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北东段,是近些年来在粤东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锡铜多金属矿,关于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矿区勘查工作在马山矿段首次发现伴有明显铜矿化的热液隐爆角砾岩,对于揭示矿床成因具...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北东段,是近些年来在粤东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锡铜多金属矿,关于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矿区勘查工作在马山矿段首次发现伴有明显铜矿化的热液隐爆角砾岩,对于揭示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LA-ICP-MS锆石U-Pb年代分析结果显示,花岗质角砾成岩年龄约为150 Ma,ε_(Hf)(t)值为-8.20~-4.55,二阶段Hf模式年龄值为1.73~1.49 Ga,指示岩浆主要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并有地幔物质加入。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别。第一阶段(Py-Ⅰ)和第二阶段(Py-Ⅱ)黄铁矿存在显著的硫同位素变化,前者为-0.65‰~1.11‰(n=5),后者为1.30‰~1.93‰(n=5),与Py-Ⅱ共生黄铜矿同位素值为1.42‰~1.87‰(n=16)。第三阶段硫化物中黄铜矿δ^(34)S值为3.69‰~4.32‰(n=4),其中隐爆角砾岩胶结物中黄铜矿(Ccp-Ⅲa)δ^(34)S为3.69‰~3.74‰,略低于第三阶段石英-绿泥石脉中黄铜矿(Ccp-Ⅲb)δ^(34)S值(4.29‰~4.32‰)。第四阶段黄铁矿(Py-Ⅳ)δ^(34)S值为-4.87‰(n=1),黄铜矿(Ccp-Ⅳ)δ^(34)S值为-3.07‰(n=1)。基于成岩成矿年代及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文章认为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可能存在两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叠加,其中~150 Ma壳幔混合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可能是触发矿区铜矿化的重要岩浆事件,早于后期锡矿的形成(~144 Ma),这一发现有望为莲花山断裂带锡铜多金属矿指引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断裂 热液叠加 铜多金属矿 粤东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草原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4
作者 刘廷玺 赵心毓 +3 位作者 段利民 王怡璇 黎明扬 李媛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4-618,共15页
为系统地量化环境因子之间的协同关系及其对生物量时空格局的调控,以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测量了2020年5月—9月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以及气象因子(包括降水量和气温)、地形因子(包括高程)、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含水量、干密度、... 为系统地量化环境因子之间的协同关系及其对生物量时空格局的调控,以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测量了2020年5月—9月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以及气象因子(包括降水量和气温)、地形因子(包括高程)、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含水量、干密度、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和pH)等三大类共8个环境因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了地上生物量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在生长季初期稳定增长,在水热条件最好的7月,植被地上生物量增长最为迅速,在9月3日地上生物量达到峰值,此时流域上、下游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09.12、147.19 g/m^(2);空间维度上,上游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下游(显著性水平p<0.05),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从东南向西北整体减小的趋势。2)整个生长季中,气象因子(降水量和气温)是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的关键驱动因子,其对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的解释率在60.0%以上;生长季末期,除气象因子外,土壤pH也成为影响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子。3)生长季各阶段,各环境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交互作用均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关系。生长季初期,降水量和土壤干密度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最大;生长旺期及末期,随着土壤含水量达到较高水平,土壤干密度与其他环境因子(降水量、气温、pH)的交互作用对流域植被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河流域 草原 地上生物量 环境因子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浮法玻璃锡槽中锡污染成因及其影响探讨
5
作者 张志勇 黄文晶 +3 位作者 宋清超 赵智均 许世清 刘世民 《玻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由于浮法玻璃特殊的成形过程必须使用金属锡做浮抛液,导致浮法玻璃表面往往存在多种多样的与锡元素相关的缺陷,影响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了锡耗,提高了生产成本。通过对实际企业产线锡槽中污染生成物锡灰的系列微观表征进行分析,找出锡槽... 由于浮法玻璃特殊的成形过程必须使用金属锡做浮抛液,导致浮法玻璃表面往往存在多种多样的与锡元素相关的缺陷,影响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了锡耗,提高了生产成本。通过对实际企业产线锡槽中污染生成物锡灰的系列微观表征进行分析,找出锡槽污染的源头问题,由此探讨浮法玻璃上下表面形成涉锡缺陷的成因,用于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法玻璃 缺陷 槽气氛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健康评价研究
6
作者 雲喜 李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14-0017,共4页
本研究基于遥感技术,对锡林郭勒盟的典型草原进行健康评价。草原健康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对典型草原地区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噪声去除等步骤,以提高数据质量和... 本研究基于遥感技术,对锡林郭勒盟的典型草原进行健康评价。草原健康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对典型草原地区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噪声去除等步骤,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此外,本研究还利用遥感数据估算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作为衡量草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并通过遥感估测模型和规则集模型进行草地生产力评估。综合利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数据,本研究能够提供全面、快速、定量的草原健康评价结果。通过草地植被指数和生物量的计算和评估,可以深入了解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和草地生产力,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管理、资源规划和决策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林郭勒盟 健康评价 典型草原
下载PDF
锡同位素在青铜器锡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李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锡料是青铜器生产的关键物质资源,其来源及流通途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青铜时代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对锡同位素这一新兴锡料溯源方法的梳理归纳,结合地中海青铜时代青铜器锡料来源研究的应用实践,以及对中国盘龙城遗址和琉... 锡料是青铜器生产的关键物质资源,其来源及流通途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青铜时代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对锡同位素这一新兴锡料溯源方法的梳理归纳,结合地中海青铜时代青铜器锡料来源研究的应用实践,以及对中国盘龙城遗址和琉璃河遗址锡料来源的初探,为中国青铜器锡料产地与来源等考古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料来源研究 青铜器
下载PDF
俄罗斯某高泥锡尾矿强化回收微细粒锡石工艺研究
8
作者 吴雅菡 吕昊子 +2 位作者 胡真 李强 王成行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针对俄罗斯某锡尾矿含泥量高、锡石嵌布粒度细、硫铁含量影响锡回收指标等问题,采用硫化矿浮选-锡石预选-锡石浮选组合工艺选锡。结果表明,尾矿中锡矿物主要为锡石,硫化矿包括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主要以石英和电气石为主。采用锡石... 针对俄罗斯某锡尾矿含泥量高、锡石嵌布粒度细、硫铁含量影响锡回收指标等问题,采用硫化矿浮选-锡石预选-锡石浮选组合工艺选锡。结果表明,尾矿中锡矿物主要为锡石,硫化矿包括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主要以石英和电气石为主。采用锡石预选抛废处理,减少了硫化矿、铁矿物对后续锡石浮选作业的影响。在锡品位0.31%条件下,采用硫化矿浮选-锡石预选抛废-锡石浮选工艺,获得了锡品位5.60%、回收率34.01%的试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微细粒 浮选 捕收剂
下载PDF
云南某选锡尾矿中锡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凯志 李汉文 +3 位作者 李沛伦 胡真 汪泰 吕昊子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试验原料来自云南某锡多金属矿选厂的选锡尾矿,尾矿中锡品位为0.35%,是主要的有价金属。尾矿中锡主要以锡石形式存在,锡石占有率为72.39%,该尾矿中细粒级含量高,其中-0.02mm粒级含量高达67.11%,该粒级的锡占有率为68.00%,通过传统浮选... 试验原料来自云南某锡多金属矿选厂的选锡尾矿,尾矿中锡品位为0.35%,是主要的有价金属。尾矿中锡主要以锡石形式存在,锡石占有率为72.39%,该尾矿中细粒级含量高,其中-0.02mm粒级含量高达67.11%,该粒级的锡占有率为68.00%,通过传统浮选及摇床工艺较难回收。针对该尾矿细粒级含量高的特点,确定离心重选为主要工艺,一段离心重选能获得锡品位1.27%、回收率70%的锡粗精矿;经两段精选后,能获得锡品位4.11%、回收率54.10%的锡精矿。采用离心重选(一粗一精)+摇床重选(二次精选)的组合工艺,能获得锡品位17.57%、回收率17.25%的锡精矿。研究表明,采用全离心重选工艺,可获得高回收率的锡精矿产品;采用离心+摇床重选的组合工艺,可获得高品位的锡精矿产品,最终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适合的工艺,能实现该锡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微细粒 离心重选 摇床重选
下载PDF
传统无锡“锡绣”技法的探索与创新
10
作者 江慧芝 《辽宁丝绸》 2024年第2期133-134,129,共3页
通过深入分析锡绣技艺的核心特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其在当代时尚产业中的新兴应用。研究揭示,尽管面对诸多困难,锡绣技艺通过创新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研究不仅促进了锡绣技艺的现代化转型,... 通过深入分析锡绣技艺的核心特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其在当代时尚产业中的新兴应用。研究揭示,尽管面对诸多困难,锡绣技艺通过创新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研究不仅促进了锡绣技艺的现代化转型,还为其他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技法 传统艺术 创新 时尚产业 传承
下载PDF
专性杀螨剂三唑锡的研制与应用
11
作者 吴桂本 李耀龙 《烟台果树》 2024年第2期1-3,5,共4页
1987年,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及南开大学成功突破三唑锡合成工艺、加工剂型和各项性能检测指标等关键技术,发现和报导了三唑锡有效成分分解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项重大理论研究发现是解决三唑锡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稳定三唑锡... 1987年,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及南开大学成功突破三唑锡合成工艺、加工剂型和各项性能检测指标等关键技术,发现和报导了三唑锡有效成分分解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项重大理论研究发现是解决三唑锡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稳定三唑锡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效的难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此后,又将三唑锡加工成多种剂型,以不同含量的样品进行了小试、中试,将优化选择后的最佳技术规程于1989年转让给招远三联化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南开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 招远 三唑 杀螨剂 有效成分含量 合成工艺 检测指标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
12
作者 王帅 吴利平 李翔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1期38-42,48,共6页
为了测定纺织品中三苯基锡(TPh T)和三丁基锡(TBT)的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快速有效的测定纺织品中TPh T和TBT的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测试了该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及精密度。该试验结果表... 为了测定纺织品中三苯基锡(TPh T)和三丁基锡(TBT)的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快速有效的测定纺织品中TPh T和TBT的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测试了该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及精密度。该试验结果表明,TPh T和TBT线性关系良好,其中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在3μg/kg时的加标回收率为79%~9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该试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检测纺织品中的TPh T和T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 三苯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纺织品
下载PDF
浸锡导线电阻焊后锡珠控制研究
13
作者 董欣勇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解决小型断路器浸锡导线与线圈电阻焊接产生的锡珠喷溅不良率过高的问题,文中主要从辅助工装、电极材质、以及焊接工艺参数3个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吹气工装、电极采用Cu-Al2O3、缓升时间为120 ms、保持时间为200 ms,... 为解决小型断路器浸锡导线与线圈电阻焊接产生的锡珠喷溅不良率过高的问题,文中主要从辅助工装、电极材质、以及焊接工艺参数3个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吹气工装、电极采用Cu-Al2O3、缓升时间为120 ms、保持时间为200 ms,锡珠喷溅不良率可以从53%降低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 电阻焊
下载PDF
外加电场和B/N掺杂对锡烯带隙的影响
14
作者 吕永杰 陈燕 +3 位作者 叶方成 蔡李彬 戴子杰 任云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6,共7页
锡烯具有超高载流子密度、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和高导热性等优良性质,并且存在能带反转现象,被认为是拓扑绝缘体,拓扑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无耗散电流,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由于锡烯在布里渊区高对称点K处的能带存在狄拉克锥,带隙为... 锡烯具有超高载流子密度、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和高导热性等优良性质,并且存在能带反转现象,被认为是拓扑绝缘体,拓扑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无耗散电流,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由于锡烯在布里渊区高对称点K处的能带存在狄拉克锥,带隙为零,大大限制了锡烯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在锡烯中掺杂B/N元素和在垂直于锡烯平面方向施加电场的方法来打开锡烯在K点处的带隙,并研究掺杂和施加电场强度对锡烯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变化.研究发现施加掺杂B元素和垂直电场都能在保留锡烯拓扑性质的同时打开K点处的带隙,并且施加的垂直电场强度与K点处带隙呈正相关.在掺杂B元素的同时施加垂直电场可以增大K点处的带隙,当电场强度为0.5 V/A时,带隙达到0.092 eV.掺杂N元素后,锡烯变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为0.183 eV.施加垂直电场不能改变N元素掺杂锡烯的结构,施加的垂直电场强度与K点处带隙则呈负相关,当电场强度为0.5 V/A时,K点处带隙减小到0.153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垂直电场 掺杂
下载PDF
生石灰—丛枝菌根真菌对酸性锡尾矿化学性质及6种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邓琪 包立 +4 位作者 秦芙蓉 吴慧 夏云霓 岳献荣 夏运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生石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草本植物协同作用对酸性锡尾矿的改良效应,筛选酸性锡尾矿适生优势植物。【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石灰与AMF混合菌剂对锡尾矿上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L.... 【目的】研究生石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草本植物协同作用对酸性锡尾矿的改良效应,筛选酸性锡尾矿适生优势植物。【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石灰与AMF混合菌剂对锡尾矿上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L.)Beauv.]、香根草[Chrysopogon zizanioides(L.)Roberty]、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苜蓿(Medicago sativa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生长、重金属累积和根际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生石灰—AMF可提高尾矿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且显著增加6种草本植物生物量,尤以黑麦草增加最多。所有复合处理中,生石灰处理下黄茅根际尾矿pH值最高,较改良前提高了0.92;生石灰—AMF处理下,香根草根际尾矿有机质含量较高,较改良前提高了7.6倍;苜蓿和黑麦草根际尾矿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分别较改良前提高约14倍和21倍。生石灰—AMF—草本植物组合可有效降低根际尾矿有效态Cu、Pb含量,分别降低了15.66~17.07和1.43~1.48 mg/kg,而仅有生石灰—AMF—狗尾草或黑麦草组合可有效降低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0.58~0.59 mg/kg。【结论】生石灰—AMF—草本植物协同有助于锡尾矿的改良。在生石灰—AMF组合改良下,建议推荐黑麦草、黄茅、香根草和苜蓿为酸性锡尾矿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生石灰 丛枝菌根真菌(AMF) 协同改良 草本植物
下载PDF
火法制备硫化亚锡的反应机理与产物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尹天骅 李光强 +1 位作者 马江华 袁文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本文结合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了火法制备SnS时,原料配比、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超过440℃,S和Sn反应较快,主要产物为SnS;当反应温度为440℃,S与Sn配料的初始摩尔比在1.2~1.4之间时,所制SnS呈现... 本文结合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了火法制备SnS时,原料配比、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超过440℃,S和Sn反应较快,主要产物为SnS;当反应温度为440℃,S与Sn配料的初始摩尔比在1.2~1.4之间时,所制SnS呈现层状结构,产物主要成分是SnS,含有少量Sn2S3和极少量Sn;随着原料中S比例增加,产物中Sn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硫锡摩尔比为1.25时达到最高值92.95%,此时Sn2S3含量为5.48%,Sn含量为1.57%;合成产物在微氧气氛中,在约350℃时开始产生Sn(SO4)O2杂质,温度升高到700℃,产物中的Sn(SO4)O2和Sn2S3会先后分解,分解的最终产物为S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 火法合成 摩尔比 纯度 产物稳定性
下载PDF
掺杂钛锡酸钡基陶瓷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17
作者 穆慧娟 何洪辉 王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采用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Li-Al(简称LA)掺杂Ba1-x(LA)x(Ti_(0.91)Sn_(0.09))O_(3)-0.6%MnO_(2)陶瓷,研究了LA掺杂量对钛锡酸钡基陶瓷物相组成、相对密度、晶粒尺寸、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掺杂钛锡酸钡基陶瓷都为ABO3型... 采用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Li-Al(简称LA)掺杂Ba1-x(LA)x(Ti_(0.91)Sn_(0.09))O_(3)-0.6%MnO_(2)陶瓷,研究了LA掺杂量对钛锡酸钡基陶瓷物相组成、相对密度、晶粒尺寸、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掺杂钛锡酸钡基陶瓷都为ABO3型钙钛矿结构,(022)和(200)晶面的衍射峰会随着掺杂量增加而逐渐右偏移;随着掺杂量x从0增加至2.5%,LA掺杂钛锡酸钡基陶瓷的相对密度先增后减,在x=0.5%时取得最大值(93.7%)。相同频率下LA掺杂钛锡酸钡基陶瓷的介电常数从大至小顺序为:0.5%>1.0%>0>1.5%>2.0%>2.5%;LA掺杂量为0.5%时钛锡酸钡基陶瓷的介电常数最高。随着LA掺杂量从0增加至2.5%,压电系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相位角θmax都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在x=0.5%时取得最大值。x=0~1.0%时LA掺杂钛锡酸钡基陶瓷具有较好的压电温度稳定性和较高的退极化温度。钛锡酸钡基陶瓷中适宜LA掺杂量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掺杂 酸钡基陶瓷 微观结构 介电性能 压电性能
原文传递
无酸活化剂SY-1对含锡硫化矿浮选脱硫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靖 崔毅琦 +4 位作者 张宇 黄丹 张洋 闫增达 童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对云南文山地区含锡硫化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浮选脱硫试验研究。含锡硫化矿中锡和硫的品位分别为0.31%和2.58%,锡主要赋存于锡石中,硫主要以磁黄铁矿形式存在。在无酸活化剂SY-1用量250 g/t、丁基黄药(BX)用量150 g/t、松醇油用量4... 对云南文山地区含锡硫化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浮选脱硫试验研究。含锡硫化矿中锡和硫的品位分别为0.31%和2.58%,锡主要赋存于锡石中,硫主要以磁黄铁矿形式存在。在无酸活化剂SY-1用量250 g/t、丁基黄药(BX)用量150 g/t、松醇油用量40 g/t的条件下,经“一粗二精二扫”的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硫品位26.38%、硫脱除率92.18%、锡损失率9.21%的良好浮选指标,为后续锡石的高效回收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脱硫 无酸活化 磁黄铁矿 硫化矿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硫化镉缓冲层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性能
19
作者 陈玉飞 廖华 +2 位作者 周志能 赵永刚 王书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硫化镉薄膜,研究硫化镉薄膜作为缓冲层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进一步地,采用双功率溅射的方法,减轻溅射过程对吸收层的损伤,增加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最终获得了光...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硫化镉薄膜,研究硫化镉薄膜作为缓冲层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进一步地,采用双功率溅射的方法,减轻溅射过程对吸收层的损伤,增加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最终获得了光电转换效率为7.0%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硫薄膜太阳电池 硫化镉缓冲层 磁控溅射法 双功率溅射
下载PDF
HSn70-1锡黄铜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搅拌区的强化机制和应变硬化行为
20
作者 许楠 张柏硕 +4 位作者 齐天祥 刘朝阳 徐玉缀 宋亓宁 包晔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I0004,共7页
采用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对2 mm厚的HSn70-1锡黄铜进行对接焊接,并获得了无缺陷的焊接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分析搅拌区的微观组织及其对强化机制和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冰乙醇混合... 采用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对2 mm厚的HSn70-1锡黄铜进行对接焊接,并获得了无缺陷的焊接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分析搅拌区的微观组织及其对强化机制和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冰乙醇混合物的快速冷却作用不仅消除了热影响区,还抑制了搅拌区的位错回复和晶粒长大.搅拌区呈现具有较高位错密度的超细晶结构,搅拌区的抗拉强度为486 MPa,比母材提高了53.8%,断后伸长率也达到了30%,搅拌区屈服强度较母材提高了47.1%,其强化机制主要为固溶强化和晶界强化,但搅拌区的应变硬化行为主要受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的影响.由拉伸过程中产生的纳米尺度变形孪晶可协调塑性变形,并有效缓解应力集中,使搅拌区强度提高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强化机制 应变硬化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