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沉淀−煅烧法回收盐湖卤水中镁资源制备镁橄榄石耐火材料
1
作者 张烨 胡岳华 +1 位作者 王丽 孙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94-708,共15页
通过沉淀−煅烧法研究盐湖锂镁分离和镁资源制备高附加值的镁橄榄石耐火材料。采用Na_(2)SiO_(3)和NaOH组合沉淀剂将盐湖卤水中的锂、镁离子沉淀分离,获得不同MgO/SiO2摩尔比的镁沉淀物。镁沉淀物主要由无定形硅酸镁和氢氧化镁堆积而成,... 通过沉淀−煅烧法研究盐湖锂镁分离和镁资源制备高附加值的镁橄榄石耐火材料。采用Na_(2)SiO_(3)和NaOH组合沉淀剂将盐湖卤水中的锂、镁离子沉淀分离,获得不同MgO/SiO2摩尔比的镁沉淀物。镁沉淀物主要由无定形硅酸镁和氢氧化镁堆积而成,在1400℃条件下的质量残留率均在62%以上。高温烧结实验表明,在Mg/Na_(2)SiO_(3)/NaOH的摩尔比为1:0.6:0.8、烧结温度为1350℃、时间为210 min的条件下,镁沉淀物可制备成性能优良的耐火材料,其耐火度在1800℃以上,抗压强度为190.73 MPa,体积密度为2.53 g/cm^(3),显气孔率为5.94%。所制备的耐火材料主要为镁橄榄石相,含有少量的顽火辉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组合沉淀剂 沉淀分离 沉淀物 橄榄石耐火材料
下载PDF
碱式碳酸镁焙烧法制备多孔氧化镁晶体
2
作者 邓凤 王余莲 +9 位作者 张一帆 李纪勋 关蕊 李克卿 苏峻樟 孙浩然 韩会丽 袁志刚 苏德生 池云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目的】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菱镁矿为镁源,采用水化碳化-低温水溶液法,热解Mg(HCO_(3))_(2)溶液合成平均直径为1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的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4MgCO_(3)·Mg(OH)_(2)·4H_(2)O);通过焙烧... 【目的】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菱镁矿为镁源,采用水化碳化-低温水溶液法,热解Mg(HCO_(3))_(2)溶液合成平均直径为1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的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4MgCO_(3)·Mg(OH)_(2)·4H_(2)O);通过焙烧法制备多孔MgO晶体,分别探讨焙烧温度、时间对前驱体4MgCO_(3)·Mg(OH)_(2)·4H_(2)O分解率、MgO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探究4MgCO_(3)·Mg(OH)_(2)·4H_(2)O热分解机制。【结果】在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3.0 h时,制得平均直径为2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比表面积为76.12 m^(2)/g的介孔棒状MgO晶体;在4MgCO_(3)·Mg(OH)_(2)·4H_(2)O分解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结晶水失去,—OH的分离和C—O键断裂,4MgCO_(3)·Mg(OH)_(2)·4H_(2)O结构彻底崩塌,生成的MgO纳米片在高温下自组装成2种形貌的多孔棒状MgO,一种是纳米片全部覆盖的多孔棒,另一种是一端由纳米片覆盖,另一端光滑的多孔棒,此过程中晶格常数减小,晶粒直径由51.92 nm减小为11.28 nm。【结论】以菱镁矿为镁源可以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碳酸 氧化 生长机制
下载PDF
镁硅比和养护温度对硅酸镁水泥电磁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悦 李洪文 +2 位作者 金彩云 林辉 罗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采用波导法测定硅酸镁水泥的电磁性能,分析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影响,并基于微观测试结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养护温度可以显著增强硅酸镁水泥的早期强度;硅酸镁水泥的复介电常数实部随着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大;提高养护... 采用波导法测定硅酸镁水泥的电磁性能,分析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影响,并基于微观测试结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养护温度可以显著增强硅酸镁水泥的早期强度;硅酸镁水泥的复介电常数实部随着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大;提高养护温度使硅酸镁水泥的复介电常数虚部和损耗角正切值增大;与镁硅比相比,养护温度对硅酸镁水泥的透射率、反射率和吸收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微观测试结果显示含水量和孔结构对硅酸镁水泥的电磁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水泥 硅比 养护温度 电磁性能
下载PDF
高效聚磷酸镁肥料的研制及应用
4
作者 谭宏伟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研究高效聚磷酸镁制备,对合成反应所需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采用聚磷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研究方法采用磷酸溶液放入装有电动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中,聚合5~6h,反应结束产物降至常温,控制物料的pH值为1.5~3.0;然后... 研究高效聚磷酸镁制备,对合成反应所需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采用聚磷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研究方法采用磷酸溶液放入装有电动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中,聚合5~6h,反应结束产物降至常温,控制物料的pH值为1.5~3.0;然后加入碱性含镁化合物粉末进行混合,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搅拌混合反应,混合后物料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n(MgO):n(P_(2)O_(5))=0.7~1.0:1.0,混合后物料的pH值控制在6.0~7.0之间;加入丁二酸双二乙氨基乙醇酯柠檬酸盐混匀,即为所需的高效聚磷酸镁肥料。农田蔬菜的应用结果指出:高效聚磷酸镁的有效性提高一倍以上,肥料质量稳定、控释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聚磷酸 制备 丁二酸双二乙氨基乙醇酯柠檬酸盐 农田应用 的有效性
下载PDF
MgCl_(2)·6H_(2)O溶液对方镁石-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鑫 韩兵强 +2 位作者 苗正 陈俊峰 鄢文 《硅酸盐通报》 CAS 2024年第2期719-726,共8页
以电熔镁砂和电熔镁铝尖晶石为原料,以18°Be’、24°Be’、30°Be’三种不同浓度的MgCl_(2)·6H_(2)O溶液和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方镁石-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以酚醛树脂为对照组,通过研究MgCl_(2)·6H_(2)O溶液... 以电熔镁砂和电熔镁铝尖晶石为原料,以18°Be’、24°Be’、30°Be’三种不同浓度的MgCl_(2)·6H_(2)O溶液和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方镁石-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以酚醛树脂为对照组,通过研究MgCl_(2)·6H_(2)O溶液对材料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烧结性能、抗热震性能的影响,探明MgCl_(2)·6H_(2)O溶液对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常温下MgCl_(2)·6H_(2)O溶液能与镁砂反应生成氯氧镁水泥(MOC),MOC在微观下表现为交错互锁的晶须结构,使得耐火材料在干燥后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当热处理温度为1 700℃、溶液浓度为24°Be’时,材料的常温耐压强度达到79.1 MPa,相较于酚醛树脂提高了58.2%;当热处理温度为1 700℃、溶液浓度为18°Be’时,材料的显气孔率达到16.8%,相较于酚醛树脂降低了13.4%。MgCl_(2)·6H_(2)O溶液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MOC和Mg(OH)_(2)在烧成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活性MgO,促进材料的烧结。此外,分解产生的活性MgO呈类球状,它们分散填充在镁砂颗粒内部裂隙处,形成微孔结构,有利于减缓热震时的热应力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l_(2)·6H_(2)O溶液 石-铝尖晶石 氯氧水泥 类球状MgO 烧结致密化 抗热震性能
下载PDF
掺镁纳米多孔钛涂层的生物特性及促成骨分化作用
6
作者 赵姗 张凌 +3 位作者 李胜男 康楠 孟箭 李晓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通过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将生物活性镁离子掺入纳米多孔钛基础涂层,探讨其物理特性及对成骨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MAO电解液成分,控制多孔钛涂层中掺镁量,制备非含镁和含镁钛多孔钛涂层(MAO、MAO-mg)。采用扫描电镜(... 目的:通过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将生物活性镁离子掺入纳米多孔钛基础涂层,探讨其物理特性及对成骨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MAO电解液成分,控制多孔钛涂层中掺镁量,制备非含镁和含镁钛多孔钛涂层(MAO、MAO-mg)。采用扫描电镜(SEM)、粗糙度及接触角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掺镁纳米多孔钛涂层的Mg^(2+)释放能力。通过活/死双染、CCK-8检测材料增殖-毒性,并使用FITC-鬼笔环肽通过染色β肌动蛋白,确定细胞骨架结构。通过茜素红(ARS)、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确定涂层对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入镁离子的MAO电解液不会改变多孔钛涂层物表面特征,MAO制备出的各组涂层具有相似的微孔结构(P>0.05),MAO处理组(MAO、MAO-mg)表面粗糙度和接触角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Ti组(P<0.05)。EDS及ICP分析显示,镁离子成功掺入并从材料中释放。活/死双染及细胞增殖测定显示,与Ti组相比,MAO处理组无毒(P>0.05),且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MAO-mg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MAO-mg组ALP、ARS染色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组;qRT-PCR显示,MAO-mg组的Runx2 mRNA(P<0.05)、ALP(P<0.05)和骨钙素OCN(P<0.05)表达显著高于Ti、MAO组。结论:MAO成功制备含镁纳米多孔钛涂层,且表现出明显的促成骨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纳米多孔涂层 成骨整合 离子 骨诱导性
原文传递
氟化锰脱除硫酸锰溶液中钙镁的工艺条件及其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裴正清 王家伟 +6 位作者 王海峰 杨春元 周兴杰 郑可欣 鲁菊 马德华 路坊海 《矿冶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氟化锰为脱除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氟化锰过量系数、溶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硫酸锰溶液中钙镁脱除率的影响。在氟化锰过量系数2.0、溶液pH=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80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钙和镁脱除率分别为97.06%和95... 以氟化锰为脱除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氟化锰过量系数、溶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硫酸锰溶液中钙镁脱除率的影响。在氟化锰过量系数2.0、溶液pH=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80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钙和镁脱除率分别为97.06%和95.48%。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硫酸锰溶液中钙和镁的沉淀反应均符合Avrami方程,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8.01 kJ/mol和53.23 kJ/mol,表面化学反应是影响钙镁沉淀反应速率的限制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溶液 除钙 氟化锰 沉淀 工艺条件 动力学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矿选矿降镁药剂研究进展
8
作者 郑润浩 郑向党 +4 位作者 丁良忠 贺志青 高利强 边道超 方建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金川铜镍硫化矿作为超大型铜镍矿床,资源丰富,除主要元素镍外,还有铜、钴及铂族金属元素伴生。随着常年开采,金川铜镍硫化矿矿石贫、细、杂的情况也愈发明显。由于采用选冶联合的铜镍分离方式,在以易浮的蛇纹石为主要含硅酸盐脉石情况下... 金川铜镍硫化矿作为超大型铜镍矿床,资源丰富,除主要元素镍外,还有铜、钴及铂族金属元素伴生。随着常年开采,金川铜镍硫化矿矿石贫、细、杂的情况也愈发明显。由于采用选冶联合的铜镍分离方式,在以易浮的蛇纹石为主要含硅酸盐脉石情况下,随着原矿的不断贫化,仍需要保证MgO的合格,这为选矿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和挑战。金川铜镍硫化矿浮选降镁问题作为世界性难题,由此得到广泛关注,针对其降镁问题的选矿药剂也在不断开发中。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现场生产情况和实际生产成本,有些药剂对企业效益提升往往不大。总结阐述了金川公司往年针对铜镍硫化矿降镁药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他含氧化镁矿物降镁的选矿药剂的发展情况,望能给广大选矿工作者在铜镍硫化矿降镁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硫化矿降 其他含氧化矿物降 选矿药剂 蛇纹石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轻烧氧化镁基制备3d打印用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楠 梁云 +2 位作者 钟建军 李维红 万德田 《功能材料》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70-3177,共8页
以实现轻烧氧化镁为原料制备低碳磷酸镁水泥材料的3d打印为目标,采用自主研发的混搅挤功能一化建筑3d打印设备,探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以轻烧氧化镁为基制备磷酸镁水泥材料性能与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XRD与SEM微观试验进一步分析... 以实现轻烧氧化镁为原料制备低碳磷酸镁水泥材料的3d打印为目标,采用自主研发的混搅挤功能一化建筑3d打印设备,探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以轻烧氧化镁为基制备磷酸镁水泥材料性能与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XRD与SEM微观试验进一步分析粉煤灰对其水化产物及晶体样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重烧氧化镁相比,由轻烧氧化镁制备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大幅缩短;粉煤灰的加入对材料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均在2~3 min左右,但对抗压强度与界面粘结强度有负面影响,当粉煤灰掺量为磷酸镁水泥质量的30%时,抗压强度及界面粘结强度分别下降约34.24%、48.94%;粉煤灰掺量在20%以内时,可有效改善轻烧氧化镁基磷酸镁水泥材料的干缩率,提高体积稳定性;粉煤灰中的活性物质参与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与磷酸镁水泥展现出良好的化学相容性,使结构内部更为密实;当粉煤灰掺量为20%~25%时,制备的3d打印用轻烧氧化镁基磷酸镁水泥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体积稳定性能、挤出性能以及建造性能,且满足3d打印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氧化 粉煤灰掺量 磷酸水泥 3D打印 打印性能
下载PDF
影响工业还原罐内铝热法炼镁过程还原效率的因素
10
作者 傅大学 王耀武 +2 位作者 狄跃忠 彭建平 冯乃祥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88-1299,共12页
在工业还原罐内进行铝热还原炼镁试验,分析影响还原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结晶镁的氧化和燃烧以及原料混合不均匀是导致还原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原料混合不均匀导致贫铝区和MgO剩余,促进生成12CaO·7Al_(2)O_(3)和CaO·Al_(2)O_... 在工业还原罐内进行铝热还原炼镁试验,分析影响还原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结晶镁的氧化和燃烧以及原料混合不均匀是导致还原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原料混合不均匀导致贫铝区和MgO剩余,促进生成12CaO·7Al_(2)O_(3)和CaO·Al_(2)O_(3);对于富铝区域,MgO和CaO同时被还原,生成Mg_(2)Ca相。辐射传热和化学反应吸热是影响还原速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加热温度能够迅速提高球团层的温度,进而使球团获得足够的反应速度;此外,球团中含镁量越高,需要的反应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 真空铝热还原 皮江法 传热
下载PDF
三种酒石酸镁的合成研究
11
作者 李欣阳 王海增 《现代化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为了开拓镁资源高值化开发的新路径,以六水氯化镁为镁源,分别与D,L-酒石酸、D-酒石酸、L-酒石酸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了3种酒石酸镁[Mg(D,L-tart)(H_(2)O)_(2)·3H_(2)O(Ⅰ)、Mg(D-tart)(H_(2)O)·1.5H_(2)O(Ⅱ)、Mg(D-t... 为了开拓镁资源高值化开发的新路径,以六水氯化镁为镁源,分别与D,L-酒石酸、D-酒石酸、L-酒石酸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了3种酒石酸镁[Mg(D,L-tart)(H_(2)O)_(2)·3H_(2)O(Ⅰ)、Mg(D-tart)(H_(2)O)·1.5H_(2)O(Ⅱ)、Mg(D-tart)(Ⅲ)]。结果表明,在常温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产品Mg(D,L-tart)(H_(2)O)_(2)·3H_(2)O(Ⅰ),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pH 8.00且体系中乙醇体积分数达到0.36时反应1 h;通过水-乙醇混合溶剂合成了产品Mg(D-tart)(H_(2)O)·1.5H_(2)O(Ⅱ),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为6.00~7.00且体系内乙醇体积分数达到0.46时反应24 h;分别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或水-DMAC混合溶剂体系中合成无结晶水的产品Mg(D-tart)(Ⅲ),当DMAC体积分数达到0.55时产物Mg(D-tart)(Ⅲ)达到最佳产率超过94%。同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晶体形貌及收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 无水酒石酸 混合溶剂 水-乙醇 水-DMAC
原文传递
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常欣楠 刘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作为一种新型骨植入材料,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骨植入材料相比,镁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和成骨特性,其降解产物镁离子具有抗凋亡、抗炎的作用,能够促进骨折和骨缺损部位的愈... 作为一种新型骨植入材料,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骨植入材料相比,镁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和成骨特性,其降解产物镁离子具有抗凋亡、抗炎的作用,能够促进骨折和骨缺损部位的愈合。多项研究将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应用于颅颌面部骨内固定、引导骨再生技术、骨替代材料、药物负载、种植体表面涂层等领域,其结果显示该类材料能够为骨愈合提供稳定的支持,并发挥出良好的促进成骨作用。此外,镁在口腔其他领域,如牙组织工程、促进软组织愈合等方面也表现出应用潜能,显示出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基材料 骨内固定 引导骨再生技术 骨替代材料 药物负载 涂层
下载PDF
微咸水-腐植酸肥耦合滴灌条件下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对灌水器堵塞的影响
13
作者 贺新 刘新宇 +5 位作者 周龙 赵校 刘鹏 苏艳平 周铸 李薇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4-102,共9页
【目的】探明腐植酸肥施用条件下不同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对灌水器堵塞物质形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方法】以微咸水中钙镁离子耦合腐植酸肥滴灌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不同额定流量(1.6、1.1、1.4、1.75 L/h)的非压力补偿内镶贴片式灌水器... 【目的】探明腐植酸肥施用条件下不同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对灌水器堵塞物质形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方法】以微咸水中钙镁离子耦合腐植酸肥滴灌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不同额定流量(1.6、1.1、1.4、1.75 L/h)的非压力补偿内镶贴片式灌水器(FE1—FE4),其中设置3组钙离子质量浓度微咸水处理,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200 mg/L(G1、G2、G3),3组镁离子质量浓度微咸水处理,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200 mg/L(M1、M2、M3),以地下微咸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不同离子质量浓度的灌水器平均流量(Dra)、滴灌系统灌水器的堵塞率分布、灌水器堵塞物质干质量(DW)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灌水器内部堵塞物质矿物组分。【结果】与CK相比,G1、G2、G3、M1、M2、M3处理的Dra分别降低了21.58%~29.68%、35.02%~39.71%、45.62%~55.68%、14.25%~20.41%、24.89%~45.69%、35.22%~56.75%,堵塞物质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24.62%~178.49%、174.23%~230.33%、235.59%~270.09%、67.14%~120.28%、136.96%~191.18%、203.54%~213.35%。与G1、G2、G3处理相比,质量浓度相同镁离子处理M1、M2、M3处理的堵塞物质干质量分别降低了16.41%~27.26%、4.77%~13.60%、6.82%~15.34%。【结论】钙镁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均显著加剧了灌水器的堵塞;在相同离子质量浓度条件下,镁离子处理显著减少了灌水器内堵塞物质的总量,因此镁离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灌水器堵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离子 灌水器堵塞 腐植酸肥
下载PDF
不同型号镁碳砖对抗富钒钢渣侵蚀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进宣 肖峰 +3 位作者 赵博 杜一昊 吴伟 吴巍 《中国冶金》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前,提钒转炉采用镁碳砖作为炉衬,评估不同型号镁碳砖的侵蚀速率以及损毁机理对提高提钒转炉寿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电阻炉条件下,采用静态抗渣方法模拟6种镁碳砖侵蚀情况,探讨镁碳砖抗富钒钢渣侵蚀及其机理。结果表明,MT-C12B、MT... 目前,提钒转炉采用镁碳砖作为炉衬,评估不同型号镁碳砖的侵蚀速率以及损毁机理对提高提钒转炉寿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电阻炉条件下,采用静态抗渣方法模拟6种镁碳砖侵蚀情况,探讨镁碳砖抗富钒钢渣侵蚀及其机理。结果表明,MT-C12B、MT-C14A试样受熔渣冲刷、侵蚀后减薄较少,其中MT-C12B试样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为2.98%,MT-C14A试样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为2.74%。从试样侵蚀情况显微结构看,MT-C12B试样的脱碳层深度最小,对镁碳砖性能影响较小,为提钒转炉最优选择。6种镁碳砖侵蚀机理基本一致,镁碳砖中的石墨与钢渣中的V_(2)O_(3)、Cr_(2)O_(3)、FeO反应生成金属相,造成MgO颗粒的裸露,渣中V_(2)O_(3)随熔渣进入脱碳层并与在此处的MgO反应,在镁碳砖表面形成含钒尖晶石相(MgV_(2)O_(4));另外,液态渣相中的SiO_(2)、CaO等与MgO颗粒反应生成新的低熔点液渣相,进而完成方镁石的溶解过程。含钒尖晶石相在镁碳砖表面的生成可以显著增加脱碳层的致密化程度,阻止渣的进一步渗透,因此材料受侵蚀的速率逐渐下降,最终形成较为缓慢的侵蚀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提钒转炉炉衬寿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砖 富钒钢渣 侵蚀面积 侵蚀机理 静态侵蚀试验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DCPD涂层的制备及其界面结合机制研究
15
作者 李沛 李志 +1 位作者 杨建成 袁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93-199,210,共8页
目的研究CaHPO_(4)·2H_(2)O(DCPD)与Mg的界面结合机制,以提高DCPD在镁合金表面的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利用电镀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DCPD涂层,采用SEM、XRD、XPS等对涂层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对DCPD在M... 目的研究CaHPO_(4)·2H_(2)O(DCPD)与Mg的界面结合机制,以提高DCPD在镁合金表面的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利用电镀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DCPD涂层,采用SEM、XRD、XPS等对涂层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对DCPD在Mg表面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统计界面层中不同组分的径向分布函数、密度分布、均力势、总能量等的变化,揭示DCPD/Mg的界面结合能、结合位点及结合方式。结果通过电镀法形成的DCPD涂层形貌为致密的荷花瓣状晶体,主要成分为CaHPO_(4)·2H_(2)O。模拟结果表明,CaHPO_(4)·2H_(2)O的4个晶面(010)、(-120)、(11-1)、(111)、(-120)与Mg的结合能最强(163.63 kJ/mol)。其中起“铆钉”作用的基团是HPO_(4)^(2-)和H_(2)O,结合位点主要为O与Mg,即HPO_(4)^(2-)和H_(2)O通过静电作用及范德华力与Mg形成Mg-HPO_(4)^(2-)和Mg-H_(2)O偶极对。研究发现,形成的偶极对中HPO_(4)^(2-)及H_(2)O的配位数分别为0.75和1.16,Mg-H_(2)O的解离能更大,结构更稳定。结论提出改善DCPD/Mg结合强度的方法,电镀前可将镁合金置于NH4H_(2)PO_(4)溶液中浸泡片刻,促进CaHPO_(4)·2H_(2)O(-120)晶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DCPD涂层 界面结合能 界面结合位点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根部加强的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分析
16
作者 任大鑫 丛凌翔 +2 位作者 韩荣豪 宋刚 刘黎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3-30,I0004,I0005,共10页
常规搅拌摩擦焊中,不同厚度的材料所适配的最佳搅拌针长度也不相同,搅拌针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焊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焊缝背面添加适当厚度同种材料垫板的新型焊接工艺,在该工艺中,搅拌针长度大于被焊板材... 常规搅拌摩擦焊中,不同厚度的材料所适配的最佳搅拌针长度也不相同,搅拌针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焊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焊缝背面添加适当厚度同种材料垫板的新型焊接工艺,在该工艺中,搅拌针长度大于被焊板材厚度,将垫板与母材焊接在一起,一方面,降低了对搅拌针长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可消除焊缝减薄产生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1.5 mm厚AZ31B镁合金的对接焊,接头抗拉强度最大可达母材的91.19%,此外,分析了焊缝横截面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所建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接头抗拉强度随参数变化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获取了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AZ31B合金 垫板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甘肃北山铭杨镁铁-超镁铁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7
作者 谢燮 杨建国 +1 位作者 张东阳 程功德 《西北地质》 CSCD 2024年第1期179-195,共17页
铭杨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古堡泉-红柳园断裂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为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辉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 铭杨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古堡泉-红柳园断裂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为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辉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Sr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h、U、Nb、Ta、Zr和Hf。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斜长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显示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首次获得铭杨岩体中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结晶年龄分别为(452.9±2.4)Ma和(457.7±2.1)Ma,岩体可能为早古生代陆缘裂谷环境下的产物。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含铜镍岩体的发现对区域构造演化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铁-超铁岩体 铭杨
下载PDF
玉树北部二叠纪镁铁质岩的成因及其对大陆弧后盆地形成的指示
18
作者 刘彬 蔡昊龙 +4 位作者 马昌前 吴栾 程琦 李福林 孙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44-359,共16页
系统地调查与研究弧后盆地岩浆作用能为探究汇聚板块边缘的壳幔相互作用、板块俯冲动力学和弧后盆地形成-演化机制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最近在青海玉树北部地区发现的二叠纪镁铁质岩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 系统地调查与研究弧后盆地岩浆作用能为探究汇聚板块边缘的壳幔相互作用、板块俯冲动力学和弧后盆地形成-演化机制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最近在青海玉树北部地区发现的二叠纪镁铁质岩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地质学等研究,以期为深入认识大陆弧后盆地形成机制及有关镁铁质岩浆的起源提供关键线索。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玉树北部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60±1 Ma。玄武岩样品具有相对低的TiO2和Nb/Y值以及相对高的Ce/Nb值,其相对于原始地幔要显著富集轻稀土和Th等元素,亏损Nb、Ta、Ti和P等元素,可与世界上典型弧后盆地玄武岩(例如Okinawa Trough BABBs)成分特征类比。而辉长岩样品具有相对高的TiO2和Nb/Y值以及相对低的Ce/Nb值,其相对于原始地幔要显著富集轻稀土和Th等元素,轻微亏损Nb、Ta和Ti,总体上具有与OIB类似的成分特征。玄武岩样品具有变化较大的ISr(0.706~0.709)和εNd(t)值(-1.8~+1.3),而辉长岩样品则具有相对均一的ISr(0.709)和εNd(t)值(-1.8~-1.5)。综合本次研究成果可以确定,玄武岩应该起源于一个受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地幔,而辉长岩应该来自于一个与地幔柱相关的源区。结合区域最新研究资料可以进一步判断研究区镁铁质岩应该形成于大陆弧后盆地扩张的背景中,并且该弧后盆地的产生很可能与洋壳深俯冲导致的板块回撤、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岩 大陆弧后盆地 二叠纪 北羌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云南某钙镁质胶磷矿反浮选工艺研究
19
作者 潘伟晓 徐伟 +3 位作者 田言 梁群 郭灿 梅光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为解决云南某中低品位胶磷矿因磷灰石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单体解离困难导致的分选难度大、利用率低的问题,对该矿石进行了主要化学组分和X射线衍射分析,并研究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抑制剂用量、浮选浓度等单因素试验寻求最佳... 为解决云南某中低品位胶磷矿因磷灰石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单体解离困难导致的分选难度大、利用率低的问题,对该矿石进行了主要化学组分和X射线衍射分析,并研究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抑制剂用量、浮选浓度等单因素试验寻求最佳的反浮选条件,最后利用闭路流程试验来探究工业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的有用矿物是氟磷灰石,脉石矿物主要是白云石与石英。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mm占78.16%,WFS用量为0.14m^(3)/t,WF-01用量为0.6kg/t,矿浆浓度28%;通过一粗一精一扫、中矿分级返回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P_(2)O_(5)品位为32.80%、MgO含量1.01%、P_(2)O_(5)回收率为92.53%的精矿指标,产品达到酸法加工用优质磷矿石Ⅰ类标准。本次试验使用磷化工酸性废水WFS作为磷矿的抑制剂,在WFS浮选抑制体系下,WF-01表现出了优异的反浮选提磷脱镁性能,将酸性废水运用到浮选流程中不仅降低了硫酸与磷酸的使用量,节约了浮选药剂成本,而且解决了酸废水排放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由于扫选时矿物颗粒过细导致的浮选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添加一种优良的无机酸类分散剂YL-1,有效降低了扫选尾矿中磷的含量,提高综合回收率,避免资源浪费,实现了对该细粒磷矿石的高选择性分选。研究成果对同类型难选钙镁质胶磷矿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胶磷矿 反浮选
下载PDF
镁含量对光伏废硅粉基硅化镁陶瓷的结构及其热电性能影响
20
作者 张荔 马烨 刘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硅化镁由于其组成元素丰度高以及优异的热电性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中温区热电材料之一.本项工作报道了直接利用光伏废硅粉作为硅源,采用高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制备了不同镁含量(镁硅摩尔比为1.9∶1、2∶1和2.1∶1)的硅化镁热... 硅化镁由于其组成元素丰度高以及优异的热电性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中温区热电材料之一.本项工作报道了直接利用光伏废硅粉作为硅源,采用高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制备了不同镁含量(镁硅摩尔比为1.9∶1、2∶1和2.1∶1)的硅化镁热电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物相、结构和热电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00~780 K内,不同镁含量的硅化镁陶瓷材料电导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而Seebeck系数的变化较为平稳,镁硅摩尔比为2∶1的硅化镁陶瓷具有最高的功率因数,其值在800 K下可以达到82μW m^-(1)K^-(2).此外,不同Mg含量对硅化镁陶瓷的热导率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Mg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导率显著降低,在800 K下降低至1.01 W m^-(1)K^-(1).当镁硅摩尔比为2.1∶1时,硅化镁陶瓷在800 K下呈现出最高的ZT值~0.063.本工作表明过量的Mg有助于改善硅化镁的热电性能,同时以光伏废硅粉为原料制备硅化镁热电陶瓷是可行的,同时能够达到二次利用光伏废硅粉产生高附加价值的目的,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有一定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废硅粉 硅化 不同硅摩尔比 热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