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导板在射频联合硬膜外置管镇痛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
1
作者 彭欣 董珉光 +5 位作者 王丽娜 高翔 李航 孙婧璇 陈軻鑫 陈建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是指在一次或多次腰、骶椎手术后出现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1]。有研究表明10%~40%的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病人会发生FBSS[2],持续的腰骶部、下肢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是指在一次或多次腰、骶椎手术后出现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1]。有研究表明10%~40%的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病人会发生FBSS[2],持续的腰骶部、下肢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FBSS发病机制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内固定术后 腰椎融合 慢性疼痛 腰骶部 硬膜外置管 下肢疼痛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1117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沈碧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41-4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近5年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资料完整者1117例,分析性别、年龄、依从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 目的回顾性分析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近5年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资料完整者1117例,分析性别、年龄、依从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术式、手术时长、术灶位置与数量、初次手术与否、术毕至治疗的时间、治疗时长与频度、取穴数目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总有效率为73.05%(816/1117);依从性、吸烟、高血压病、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术式、手术时长、术灶位置、术毕至治疗的时间、治疗频度与单次时长、取穴为影响因素(P<0.05);其中,吸烟、高血压病、术灶与齿状线的关系、术毕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单次治疗时长与频度、取穴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穴位治疗可有效缓解痔疮术后疼痛;应辨证论治、合理取穴、同穴异治;对于有影响因素或独立影响因素者宜采用早治疗、多穴位、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魄门痛 痔疮术后 穴位镇痛治疗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镇痛治疗,共识提出21条推荐意见
3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4期89-89,共1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镇痛治疗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急性胰腺炎镇痛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疼痛和镇痛治疗对疾病和预后的影响、镇痛药物和镇痛方...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镇痛治疗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急性胰腺炎镇痛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疼痛和镇痛治疗对疾病和预后的影响、镇痛药物和镇痛方式选择等方面共提出21条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推荐意见 中国专家共识 镇痛方式 镇痛药物 预后的影响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硬膜外镇痛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金文哲 任婷婷 +2 位作者 李仁淑 张广建 邱德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为临床特征,临床治愈困难。国内外临床疼痛医学,PHN老年患者发病率高,有20%~5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发病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为临床特征,临床治愈困难。国内外临床疼痛医学,PHN老年患者发病率高,有20%~5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旨在观察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硬膜外镇痛治疗PHN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连续硬膜外 背根神经节 老年患者 临床观察 镇痛治疗 脉冲射频 阵发性剧痛
下载PDF
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家祥 史成富 +3 位作者 姜林友 邵宏斌 朱耀忠 居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5-716,共2页
关键词 手法松解 静脉镇痛 肩周炎 镇痛治疗 疗效 麻醉 治疗方法 保守疗法
下载PDF
不同人种和宗教背景手术患者痛阈和帕瑞昔布钠镇痛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利彪 胡宇 +1 位作者 刘超 古妙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人种和宗教背景的患者痛阈和镇痛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18至38岁男性患者48例,采用随机单位组3×2析因设计:将每例入选对象视为1个单位,对每个单位设置2个影响因素,即所... 目的探讨不同人种和宗教背景的患者痛阈和镇痛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18至38岁男性患者48例,采用随机单位组3×2析因设计:将每例入选对象视为1个单位,对每个单位设置2个影响因素,即所在人种因素(3水平: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蒙古人种)和宗教背景因素(2水平: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的所有组合(共6组,n=8)。所有试验对象实施相同的麻醉、手术以及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在进行镇痛治疗前1 h和镇痛治疗后1 h,分别测量其温度痛阈和电痛阈。结果镇痛治疗前后,欧罗巴人种较尼格罗人种和蒙古人种痛阈高;有宗教信仰与无宗教信仰受试者的温度疼痛感知阈和电疼痛感知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治疗前:F=251.119,P=0.130,F=275.861,P=0.059;镇痛治疗后:F=308.531,P=0.086,F=180.062,P=0.078);人种和宗教因素对温度疼痛感知阈和电疼痛感知阈也不具有交互作用(镇痛治疗前:F=13.553,P=0.091,F=22.001,P=0.089;镇痛治疗后:F=4.624,P=0.089,F=15.935,P=0.094)。结论不同人种的痛阈有一定差异,欧罗巴人种的痛阈最高,尼格罗人种次之,蒙古人种的痛阈最低。有无宗教信仰不能明显影响个体的痛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种族 手术 痛阈 帕瑞昔布钠 镇痛治疗
下载PDF
信息管理下自控鞘内镇痛治疗晚期癌痛与传统管理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谢磊 黄爱苹 +3 位作者 谷桢 顾艾娜 王振鹏 王开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据报道癌症病人约60%~90%伴发混合性疼痛(伤害性、神经性、心因性等),其中10%~20%的癌症疼痛病人接受常规镇痛治疗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病程转归,甚至发生自杀等重大社会问题[1,2]。因此,有效镇痛成为癌症病人治疗的重... 据报道癌症病人约60%~90%伴发混合性疼痛(伤害性、神经性、心因性等),其中10%~20%的癌症疼痛病人接受常规镇痛治疗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病程转归,甚至发生自杀等重大社会问题[1,2]。因此,有效镇痛成为癌症病人治疗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研究表明,从2003年起至2020年全球将新增1 500万癌症病人[3]。癌症相关疼痛的治疗可能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问题,其中费用高昂与管理缺失是最主要的难题。由于非鞘内药物长期镇痛存在镇痛不足、副作用大等因素,鞘内药物输注治疗已成为中重度慢性疼痛的标准部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信息管理 晚期癌痛 鞘内 癌症病人 自控 缓解疼痛 医疗保健系统
下载PDF
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朝晖 熊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3-325,共3页
目前,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比较多,如阿片类、非甾体类药物,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外周神经阻滞等,但是其使用及效果各有局限性。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但是术后疼痛极大地阻碍了患者功能锻炼及康复。国内... 目前,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比较多,如阿片类、非甾体类药物,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外周神经阻滞等,但是其使用及效果各有局限性。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但是术后疼痛极大地阻碍了患者功能锻炼及康复。国内外许多专家主张将术后疼痛作为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同起来的"第五生命体征",应予及时正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围手术期 镇痛治疗 多模 非甾体类药物 外周神经阻滞 骨科患者 功能锻炼 术后疼痛
下载PDF
院外延续管理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诸海燕 赵建国 罗慧群 《医院管理论坛》 2013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8月出院的癌痛患者12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出院第4周收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8月出院的癌痛患者12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出院第4周收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镇痛疗效、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延续管理能规范癌痛患者院外的镇痛治疗,保障镇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镇痛治疗 院外延续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晚期癌痛患者在家中镇痛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振山 黄建华 +1 位作者 邵军 贾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05-306,共2页
对 60例重症晚期癌痛患者 ,按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在家中进行镇痛治疗 ,并按时进行追访和重新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家中镇痛治疗后 ,患者疼痛缓解率约 98% ;饮食、睡眠及精神状态等有较大改善。提示 :在家中进行三阶梯镇痛治疗方便病人 ,... 对 60例重症晚期癌痛患者 ,按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在家中进行镇痛治疗 ,并按时进行追访和重新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家中镇痛治疗后 ,患者疼痛缓解率约 98% ;饮食、睡眠及精神状态等有较大改善。提示 :在家中进行三阶梯镇痛治疗方便病人 ,易于医患沟通 ,镇痛效果好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适合我国国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晚期癌痛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镇痛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国庆 陈爱宝 +2 位作者 崔振华 马建国 张志凌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镇痛治疗的经验。方法从2000年8月~2004年8月,对12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内固定,其中男性62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2岁(63~85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3~15天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镇痛治疗的经验。方法从2000年8月~2004年8月,对12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内固定,其中男性62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2岁(63~85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3~15天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无一例死亡,骨愈合时间3~10月。所有病例术后骨折均愈合,髋关节优良满意率为98.4%。结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良好的镇痛治疗能够保证老年病人增强信心、骨折快速愈合、恢复良好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镇痛治疗
下载PDF
病人自控镇痛治疗连枷胸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法源 张义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自控镇痛治疗 连枷胸 临床观察 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高碳酸血症 外科急症 低氧血症
下载PDF
鞘内药物输注镇痛治疗和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冯智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7-579,共3页
1979年Wang等首次将吗啡蛛网膜下腔注射控制癌症痛以来,鞘内镇痛用于治疗各类慢性顽固性疼痛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认可。2000年,多学科鞘内镇痛专家小组召开第1次会议(the polyanalgesic consensus conference,PACC)并制定第1个... 1979年Wang等首次将吗啡蛛网膜下腔注射控制癌症痛以来,鞘内镇痛用于治疗各类慢性顽固性疼痛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认可。2000年,多学科鞘内镇痛专家小组召开第1次会议(the polyanalgesic consensus conference,PACC)并制定第1个关于鞘内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随着鞘内镇痛的不断进展,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二度修改和更新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专家小组 鞘内 药物输注 管理 蛛网膜下腔注射 慢性顽固性疼痛 世界范围
下载PDF
盐酸吗啡联合阿托品对终末期恶性肠梗阻病人的镇痛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飞 张建伟 +4 位作者 亢玺刚 刘彦芳 贾佳 李倩 张宏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7-878,880,共3页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合并炎性水肿、电解质紊乱、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对于终...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合并炎性水肿、电解质紊乱、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对于终末期恶性肿瘤合并MBO病人,剧烈的持续腹痛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晚期肿瘤 电解质紊乱 转移性恶性肿瘤 肠道梗阻 炎性水肿 镇痛治疗 盐酸吗啡
下载PDF
新型阿片类药物在患者自控镇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29-1331,共3页
长期以来阿片类药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对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sufentanil)、阿芬太尼(alfentanil)、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独特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认识的深入,临床PCA领... 长期以来阿片类药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对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sufentanil)、阿芬太尼(alfentanil)、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独特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认识的深入,临床PCA领域掀起了新研究和应用热潮.有文献报道[1~4]这3种药已分别用于手术后患者(包括特殊疾病者)和无痛分娩PCA,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实行了一种新的镇痛方法--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这为临床PCA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为了促进新型阿片类药物在镇痛领域更好的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和药理特性将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PCA治疗中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阿片类药物 自控镇痛治疗 动力学特征 舒芬太尼 阿芬太尼 药理特性 瑞芬太尼 无痛分娩
下载PDF
疼痛水平及镇痛治疗在急诊四肢创伤患者中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区秀丽 陈炎堂 +1 位作者 汪海芹 范林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3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 调查急诊科四肢创伤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镇痛治疗情况.方法 共调查了126例四肢创伤患者,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调查四肢创伤患者的镇痛情况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 急诊科创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的疾... 目的 调查急诊科四肢创伤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镇痛治疗情况.方法 共调查了126例四肢创伤患者,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调查四肢创伤患者的镇痛情况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 急诊科创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的疾病状况(P=0.000)、性别(P=0.003)、年龄(P=0.005)对疼痛程度均有影响;66.67%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在接受镇痛治疗后40 ~ 50 min内疼痛得到缓解.结论 急诊科护士在创伤患者疼痛状况评估、提供完善的镇痛治疗方面存在不足,急诊科创伤患者镇痛治疗指引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疼痛 急诊
下载PDF
癌症晚期镇痛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伯辉 吴虹 王静雯 《社区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镇痛治疗 癌症晚期 疼痛 体会 癌症病人 常见 主要症状 理论研究 临床实践
下载PDF
ICU镇痛治疗中异丙酚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珊珊 王小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ICU病人镇痛治疗中的异丙酚应用。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重症监护病放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两组为异丙酚治疗组(A组)及萘普生栓对照组(B组)进行麻醉镇痛的疗效观察比较。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 目的探讨ICU病人镇痛治疗中的异丙酚应用。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重症监护病放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两组为异丙酚治疗组(A组)及萘普生栓对照组(B组)进行麻醉镇痛的疗效观察比较。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有明显差异,观察组(A组)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B组),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镇痛治疗,具有安全,镇痛效果确切,麻醉后苏醒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镇痛治疗 异丙酚 应用
下载PDF
加快急性镇痛治疗的规范化进程——兼论喷他佐辛在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3-1215,共3页
关键词 镇痛治疗 喷他佐辛 急性 世界镇痛 组织损伤 生命体征 IASP 疼痛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镇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梅姣 温成平 谢志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2期159-160,F0003,共3页
痛风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所致嘌呤代谢紊乱,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在血液中呈饱和状态,致使尿酸钠微晶体在软骨、滑膜及周围组织沉积,刺激... 痛风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所致嘌呤代谢紊乱,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在血液中呈饱和状态,致使尿酸钠微晶体在软骨、滑膜及周围组织沉积,刺激细胞膜释放出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氧化成致炎代谢产物,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镇痛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