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仪礼中的镈钟与特磬
1
作者 李莉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1,共11页
镈钟、特磬是上古乐县重器,明代洪武初废除。清代乾隆二十六年重新复兴,并在形制、律制和演奏方式等坚守传统,力图恢复古制。其中,镈钟为上古甬钟形制。清代乐县仅按月令加入单个镈钟、特磬,并无四面宫县设置,体现明清乐县质朴特质。在... 镈钟、特磬是上古乐县重器,明代洪武初废除。清代乾隆二十六年重新复兴,并在形制、律制和演奏方式等坚守传统,力图恢复古制。其中,镈钟为上古甬钟形制。清代乐县仅按月令加入单个镈钟、特磬,并无四面宫县设置,体现明清乐县质朴特质。在地方祭孔中,镈钟、特磬却早于王朝,且地方士人对于镈钟的认识也各有不同。由于地方条件限制,只需比编钟个头更大的乐钟可作为特,特磬可用云磬等代之。地方对于镈钟、特磬的使用传统,体现了掌控中国地方权利的士阶层,有着执着延续古代礼乐、风教为先的儒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镈钟 特磬 乐制
下载PDF
礼乐文化变迁视域下郑国祭祀遗址镈钟形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曲文静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9-64,共6页
镈最早出现在商代古越族活动区域,造型精美,形制繁缛,西周末期被编入乐悬,其形制亦随其功能改变逐渐产生变化。将学界历来对镈钟的类型学研究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在镈钟形制变迁中归纳郑国祭祀遗址镈钟的形制特点。认为镈钟的形制伴随... 镈最早出现在商代古越族活动区域,造型精美,形制繁缛,西周末期被编入乐悬,其形制亦随其功能改变逐渐产生变化。将学界历来对镈钟的类型学研究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在镈钟形制变迁中归纳郑国祭祀遗址镈钟的形制特点。认为镈钟的形制伴随礼乐文化变迁而做出相应改变,郑国祭祀遗址出土镈钟在扉棱、纽部、钟腔等方面均作出相应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郑国祭祀遗址 镈钟
下载PDF
简析意蕴醇雅的紫砂作品《镈钟壶》
3
作者 尹红娣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8年第A02期150-150,共1页
《镈钟壶》承载历史风华,寓意丰富,同时,集壶艺之大成,一件文化大作由此跃然入目。作品或细腻或流远,或威严或凛然的不凡造型中,外透紫砂的魅力与精神的张力。
关键词 镈钟 历史风华 气场
下载PDF
关于曾侯乙镈钟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梁玉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6期77-79,共3页
利用文献调查法,总结并归纳出曾侯乙符合礼乐制度的几点研究,并对《周礼·小胥》孔颖达疏“天子、诸侯悬皆有镈”,而“卿大夫、士,直有钟磬无镈也。”这句话中天子诸侯的墓葬是否必备镈钟这一观点,进行浅析。
关键词 礼乐制度 曾侯乙 曾侯乙编 镈钟
下载PDF
叔尸钟、镈“埶”字补正
5
作者 梁月娥 《出土文献》 CSSCI 2023年第1期68-70,156,共4页
叔尸钟、镈“埶”字,旧释为“蓺(艺)”“设”“宜”,皆有不足。本文根据曾公编钟用“埶”表“乂”的用字习惯,指出叔尸钟、镈“埶”字应读为“乂”,用作动词,表示安定。
关键词 蓺(艺) 叔尸
下载PDF
盛京故宫镈钟特磬的增设
6
作者 滕德永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1期55-65,共11页
康熙皇帝曾对中和韶乐乐器进行整合,但存在诸多不足。乾隆时期,江西古钟的出土,为乾隆皇帝的整改提供了条件。由此,镈钟特磬成为清代中和韶乐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清宫为各处添办镈钟特磬。... 康熙皇帝曾对中和韶乐乐器进行整合,但存在诸多不足。乾隆时期,江西古钟的出土,为乾隆皇帝的整改提供了条件。由此,镈钟特磬成为清代中和韶乐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清宫为各处添办镈钟特磬。在此过程中,盛京的镈钟特磬并非同时制作,而是根据材料的备办情况进行统筹安排。重要的是,盛京的镈钟特磬采用了太和殿标准,而之所以采用这一标准则与盛京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 镈钟 特磬 乾隆
原文传递
周代镈钟编列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宁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1,共8页
周代编镈的使用者均为地位较高的贵族。西周早期镈钟开始加入编钟的组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流行3件组编镈。春秋中期出现4件组编镈,其使用者主要是诸侯国君或级别很高的卿大夫,身份地位总体上高于同时期8件或9件组编镈的使用者。5、6、... 周代编镈的使用者均为地位较高的贵族。西周早期镈钟开始加入编钟的组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流行3件组编镈。春秋中期出现4件组编镈,其使用者主要是诸侯国君或级别很高的卿大夫,身份地位总体上高于同时期8件或9件组编镈的使用者。5、6、8、9件组编镈的器主并无明显的身份等级差别,而主要体现在使用区域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镈钟 等级 音列
原文传递
西周钟镈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常怀颖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9,共9页
先秦钟镩无论科学发掘、偶然发现的窖藏还是传世收藏,数量相当可观。对于其研究,长期集中于三个问题:甬钟起源、钟镩名称考辨、编钟编镩所反映的周代音阶乐律。就礼制问题而言,却少有学者从钟镩组合关系入手,分析两周等级制度与乐... 先秦钟镩无论科学发掘、偶然发现的窖藏还是传世收藏,数量相当可观。对于其研究,长期集中于三个问题:甬钟起源、钟镩名称考辨、编钟编镩所反映的周代音阶乐律。就礼制问题而言,却少有学者从钟镩组合关系入手,分析两周等级制度与乐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编列 乐制 身份
下载PDF
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出土的甬钟和镈钟初论
9
作者 刘彬徽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5年第1期249-251,4,共4页
本文讨论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出土的甬钟和镈的源流关系和年代序列。
关键词 叶家山曾侯墓 镈钟 年代 源流
原文传递
钟离国卞庄一号墓编钟与编磬音乐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和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9-105,共7页
2007年考古发掘者在安徽凤阳县卞庄基建工地发现被破坏的春秋时期的钟离国贵族墓葬,依出土地命名卞庄M1。共出土金石乐器23件,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编镈钟5件、编钮钟9件和编磬9件(含残件)。五件编镈钟正、背面鼓部和两边侧鼓部均有铭文,最... 2007年考古发掘者在安徽凤阳县卞庄基建工地发现被破坏的春秋时期的钟离国贵族墓葬,依出土地命名卞庄M1。共出土金石乐器23件,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编镈钟5件、编钮钟9件和编磬9件(含残件)。五件编镈钟正、背面鼓部和两边侧鼓部均有铭文,最重要的是"钟离之季子康"铭文的发现,说明该墓葬是淮河流域钟离国贵族"康"的墓葬。作者随同有关专家、对编钟和编磬进行了音乐学方位的全面考察与研究。编镈钟正鼓部发音良好,侧鼓音不明显;编钮钟除1号和9号钟一钟一音外其余各钟均能在正鼓部与侧鼓部发出相差大3或小3度的音响。另仅对9件编磬(含残件)的形制、石料石质做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国 凤阳卞庄 镈钟 编钮 编磬 音乐学研究
下载PDF
曾公(田求)编钟铭文补释
11
作者 刘义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27期25-26,共2页
2019年,湖北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M190出土一套编钟,作器者曾公(田求)为春秋中期的一代曾侯。该套编钟共有34件,其中4件镈钟和2组甬钟各自铸有内容基本相同的长篇铭文,镈钟每件单独成文,甬钟每组连续成文。《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刊发了... 2019年,湖北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M190出土一套编钟,作器者曾公(田求)为春秋中期的一代曾侯。该套编钟共有34件,其中4件镈钟和2组甬钟各自铸有内容基本相同的长篇铭文,镈钟每件单独成文,甬钟每组连续成文。《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刊发了郭长江等先生的《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1](以下简称《释读》)一文,公布了其中1件镈钟和2组甬钟铭文的照片,并进行了初步的释读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镈钟 春秋中期 曾国墓地 曾侯 作器者 释读
原文传递
从后川2040号墓磬镈组合看三晋地区礼乐传承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萍 孔义龙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8,共8页
后川2040号墓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墓,出土乐器有编甬钟、编磬、编镈,其中10件组编磬与9件组编镈为墓主人生前实际所用的乐悬编制。在前代的晋国贵族墓中也出土了相同的组合编制,并随着三家分裂晋国后出现在了魏国贵族墓中。通过对后川204... 后川2040号墓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墓,出土乐器有编甬钟、编磬、编镈,其中10件组编磬与9件组编镈为墓主人生前实际所用的乐悬编制。在前代的晋国贵族墓中也出土了相同的组合编制,并随着三家分裂晋国后出现在了魏国贵族墓中。通过对后川2040号墓的墓葬情况、出土乐器的简要概述,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乐器组合的梳理和礼乐特色分析可以看出,磬镈组合源自晋国,又在三家分晋后仅有魏国继承其礼乐传统,从而探寻三晋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磬 镈钟 晋国 魏国 礼乐传承
下载PDF
《道邙钟》释文附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元蒙 《东南文化》 CSSCI 1989年第2期163-131,共2页
《东南文化》1988年3、4合刊《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中提到“鎛钟”,其上有铭“舍王之孙楚之子即 到,和。邯【电部乏民。新部。即同一滴·甲骨文从此偏旁者变属常见,如叱‘减为@阁k调肾脏时引为 寻J】纤”。于门寻个拥于... 《东南文化》1988年3、4合刊《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中提到“鎛钟”,其上有铭“舍王之孙楚之子即 到,和。邯【电部乏民。新部。即同一滴·甲骨文从此偏旁者变属常见,如叱‘减为@阁k调肾脏时引为 寻J】纤”。于门寻个拥于司”告别。Y哥字《L用优,加”神产开矿为治民 工””旱保gr741Lkl,W$;”H4%Y”t4,w子有一?勇 一对,旅一镇政”一许干脱。了《解寻似/再为。在方有”篡十1”内河岸应·轮”亏。坤为。来 有作~8”为一人。口卜行现国衷 ③尽,于家二”侨”#为地水,如“了学)在剽这王可口打,一辞4y)。。g4。% i’@4$。。J。t 4。@”宰…葡”事为同了,“芽“。乍*,仅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肾 凶人 江苏丹徒 工县 大邑 长刀 公刘 三君 东南文化
下载PDF
对“秦公钟考释”中有关问题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天恩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93-100,共8页
宝鸡县杨家沟公社太公庙大队一九七八年元月出土的八件秦公钟(编钟五件,鎛钟三件),其铭词对于订正补充先秦史料,研究先秦历史都很有意义,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刊登了伍仕谦先生《秦公钟考释》一文,对... 宝鸡县杨家沟公社太公庙大队一九七八年元月出土的八件秦公钟(编钟五件,鎛钟三件),其铭词对于订正补充先秦史料,研究先秦历史都很有意义,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刊登了伍仕谦先生《秦公钟考释》一文,对此组器铭的考读和与传世秦公簋,秦盄和钟铭的对读,多有创见,给人不少启迪。只是其中个别问题,论述似不甚周严,现提出几点意见,以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 杨家沟 大学学报 公社 秦公簋 凤翔县 四川 雍城 两周金文
下载PDF
释莒公孙潮子钟铭中的“徙”
15
作者 苏影 陈凤英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莒公孙潮子钟铭中第二字,一直以来没有定论,文中以金文、古玺材料为依据,通过偏旁分析和字形比对,考证指出此形体是《说文》古文徙字的繁化写法,并推断陈徙与陈侯因■敦中的因■当是一人,即典籍所谓"齐威王因齐"或"婴齐&... 莒公孙潮子钟铭中第二字,一直以来没有定论,文中以金文、古玺材料为依据,通过偏旁分析和字形比对,考证指出此形体是《说文》古文徙字的繁化写法,并推断陈徙与陈侯因■敦中的因■当是一人,即典籍所谓"齐威王因齐"或"婴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莒公孙潮子 齐系 金文
下载PDF
记新见两件曾侯宝钟
16
作者 陈小三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2019~2021年,山西公安追缴回带有“曾侯宝”铭文的甬钟、镈钟各1件,经鉴定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从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68、169出土青铜器铭文可知,这一组大墓分别是曾侯宝及其夫人随仲芈嘉之墓[1]。山西公安追缴的两件曾侯宝钟和中国国... 2019~2021年,山西公安追缴回带有“曾侯宝”铭文的甬钟、镈钟各1件,经鉴定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从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68、169出土青铜器铭文可知,这一组大墓分别是曾侯宝及其夫人随仲芈嘉之墓[1]。山西公安追缴的两件曾侯宝钟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收藏的2件曾侯宝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曾侯 青铜器铭文 镈钟 追缴 M16
原文传递
从随州出土文物看“吴师入郢,楚王奔随”史实
17
作者 项章 曾庆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章通过随州境内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吴国、曾国青铜器等实物资料,与传世和出土文献中关于"吴师入郢,楚王奔随"记载的相互印证。笔者认为出土文物中的曾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随国,二者为"一国两名"。为"... 文章通过随州境内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吴国、曾国青铜器等实物资料,与传世和出土文献中关于"吴师入郢,楚王奔随"记载的相互印证。笔者认为出土文物中的曾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随国,二者为"一国两名"。为"曾随之谜"的破解增添新的佐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出土文物 楚王镈钟 吴国青铜器 曾侯與编 曾随之谜
下载PDF
金文补释两则
18
作者 唐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小子网簋铭文"在十月■"旧多释为"在十月肜"或"在十月肜日",通过分析"肜"字字形、甲骨金文中的月份时间形式以及商代历法规则,释为"在十月四"更加合理。鄬子受钟、镈中的纪时铭文&qu... 小子网簋铭文"在十月■"旧多释为"在十月肜"或"在十月肜日",通过分析"肜"字字形、甲骨金文中的月份时间形式以及商代历法规则,释为"在十月四"更加合理。鄬子受钟、镈中的纪时铭文"月=戊申"格式特殊,通过分析两周金文中使用合文符号的合文形式和甲骨金文的纪月和纪日形式,"="当为重文符号,"月唯戊申"不是纪月时间而是纪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子网簋 在十月四 鄬子受 纪日时间
下载PDF
从枣阳郭家庙墓地的发掘看楚王熊章钟镈的“西阳”
19
作者 黄锦前 《华中国学》 201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根据有关考古发现尤其是近年枣阳郭家庙墓地的发掘情况,对楚王酓章钟、镈铭"西阳"地望的旧说重加审视和辨析,指出"西阳"应在今湖北枣阳一带无疑。
关键词 楚王酓章 西阳 郭家庙 曹门湾 枣阳
原文传递
两周青铜钟鎛上动物类铭文分期断代及功能隐喻研究
20
作者 王一凡 《华中国学》 2018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青铜钟镈类器物是礼乐祭祀场合的重要元素,而附着在其上的动物类铭文,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研究。动物类铭文以统一形式、固定位置和相似形象的反复出现,承载了殷周先民的社会意识及对于原初自然的精神寄托。通过类型学方法排... 青铜钟镈类器物是礼乐祭祀场合的重要元素,而附着在其上的动物类铭文,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研究。动物类铭文以统一形式、固定位置和相似形象的反复出现,承载了殷周先民的社会意识及对于原初自然的精神寄托。通过类型学方法排列比较动物类铭文,为青铜钟镈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参考。此外,从文献、乐音、击奏方式等多角度分析动物类铭文出现的思想层面原因,使世人得以窥见先民精神世界的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类铭文 分期断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