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饲喂对长尾仓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1
作者 操康琳 陶梦凡 +3 位作者 任月 侯玉 贾变桃 杨新根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8,共14页
食物变化是引起小型哺乳动物肠道菌群改变的关键因素。野生动物由野外转至室内饲养会经历剧烈的生活方式变化,而目前对人工饲喂驱动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过程还不完全了解。为明确人工饲喂对小型哺乳动物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于202... 食物变化是引起小型哺乳动物肠道菌群改变的关键因素。野生动物由野外转至室内饲养会经历剧烈的生活方式变化,而目前对人工饲喂驱动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过程还不完全了解。为明确人工饲喂对小型哺乳动物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于2022年夏季(7—9月)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LS)、临汾市隰县(XX)、晋中市左权县(ZQ)3个地区应用笼捕法捕获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活体,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其肠道菌群的差异,并探究相同人工饲喂条件下长尾仓鼠肠道菌群的演替过程。结果表明:长尾仓鼠肠道菌群在野外环境中,XX和ZQ种群的厚壁菌门显著富集,LS种群的拟杆菌门显著富集,肠单胞球菌属(Intestinimonas)为3个种群的共有优势属。相同人工饲喂35 d后,拟杆菌门在3个种群显著富集且相对丰度趋于一致,ZQ种群Muribaculacea的相对丰度为48.85%,显著高于野外环境。本研究说明不同生态环境中长尾仓鼠肠道菌群具有差异性。经长期相同人工饲喂后,其肠道菌群的相似性显著增加,说明饮食变化对长尾仓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具有较大影响,而长尾仓鼠肠道菌群组成可能对宿主营养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该结果为更好地了解长尾仓鼠肠道菌群对不同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并应用食物调控有害啮齿动物数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肠道菌群 16S rDNA 群落组成
下载PDF
山西隰县长尾仓鼠的发生及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毒力 被引量:1
2
作者 嵇莉莉 吴新平 +5 位作者 陶岭梅 杨新根 宁振东 王庭林 邹波 常文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3-155,共3页
为了确定溴敌隆毒杀长尾仓鼠的适宜浓度,为今后选择控制长尾仓鼠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年7~12月,运用4d4次经口灌药的方法,在山西隰县测定了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毒力。结果表明: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口服致死中量(LD50)为1.31... 为了确定溴敌隆毒杀长尾仓鼠的适宜浓度,为今后选择控制长尾仓鼠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年7~12月,运用4d4次经口灌药的方法,在山西隰县测定了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毒力。结果表明: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口服致死中量(LD50)为1.3150mg/kg,回归方程式为y=6.1662x+4.2659。按灭鼠药等级标准,溴敌隆对长尾仓鼠属剧毒,因此,在长尾仓鼠分布占优势的地区,可推广使用溴敌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敌隆 长尾仓鼠 毒力 致死中量
下载PDF
长尾仓鼠VKORC1基因的提取与扩增
3
作者 杨新根 杨静 +5 位作者 张建珍 郭红芳 王庭林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45-147,153,共4页
为了探究长尾仓鼠VKORC1基因与其抗药性的关系,以长尾仓鼠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特异引物对长尾仓鼠的VKORC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获得其序列。结果表明,使用2对引物可分别扩增出长度为700、600 bp的条带;条带与预测基因片段大小一致,为... 为了探究长尾仓鼠VKORC1基因与其抗药性的关系,以长尾仓鼠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特异引物对长尾仓鼠的VKORC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获得其序列。结果表明,使用2对引物可分别扩增出长度为700、600 bp的条带;条带与预测基因片段大小一致,为目标条带。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抗药性监测的新途径,可为进一步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并探究VKORC1基因与抗药性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VKORC1基因 PCR扩增
下载PDF
晋西草地长尾仓鼠幼仔的生长发育研究初探
4
作者 王庭林 陈昱瑶 +3 位作者 叶鹏 张永丽 于林玉 邹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4期58-59,62,共3页
选择晋西草地的长尾仓鼠孕鼠2只,饲养繁育仔鼠8只,测量记录仔鼠从出生直至30日龄的形态变化以及体长、体重(即:体质量,下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只仔鼠出生平均体长2.31±0.93 cm,平均体质量1.989±0.35g;仔鼠出生5~6 d后陆... 选择晋西草地的长尾仓鼠孕鼠2只,饲养繁育仔鼠8只,测量记录仔鼠从出生直至30日龄的形态变化以及体长、体重(即:体质量,下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只仔鼠出生平均体长2.31±0.93 cm,平均体质量1.989±0.35g;仔鼠出生5~6 d后陆续长出灰色的毛,7~8 d开始尝试啃咬母鼠掉落在窝中的食物残渣,12~14 d仔鼠陆续睁眼,17~19 d仔鼠尝试啃咬干玉米和小麦粒,并进食花生仁、核桃仁、水果及蔬菜等食物,出生20~23 d仔鼠逐渐独立进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但仍会偶尔吸食母乳。仔鼠体长在出生一周内增长最为迅速,体重在出生三周内增长迅速,出生三周左右独立活动和进食。仔鼠可以独立进食和活动后的几天内(出生21d^30 d)体重和体长的增长变化相对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仔鼠 生长发育 晋西草地
下载PDF
长尾仓鼠SSR位点的筛选与扩增
5
作者 杨新根 张育平 +6 位作者 郭红芳 张建珍 武振荣 王庭林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762-1765,共4页
利用从山西省11个地市共计13个县(市)野外捕捉的132只长尾仓鼠为试验材料,先提取其基因组DNA,然后应用查阅的近源种黑线仓鼠的6对SSR位点引物(已登记在GeneBank)对长尾仓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 利用从山西省11个地市共计13个县(市)野外捕捉的132只长尾仓鼠为试验材料,先提取其基因组DNA,然后应用查阅的近源种黑线仓鼠的6对SSR位点引物(已登记在GeneBank)对长尾仓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有5对引物扩增效果较好,可用于长尾仓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可对今后长尾仓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微卫星DNA PCR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长尾仓鼠生态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史荣耀 郎彩琴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长尾仓鼠 生态 山西历山
下载PDF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西南部长尾仓鼠年龄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张永丽 雷亚莉 +5 位作者 杜志转 宋池 郭若宜 白一丹 邹肖玥 邹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3期22-24,共3页
对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西南部的长尾仓鼠种群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动进行研究。采用捕鼠笼、捕鼠夹和TBS技术捕鼠后,按月份收集长尾仓鼠头骨制成标本,主要以头骨左侧上臼齿(M1、M2、M3)的生长与磨损情况进行年龄鉴定,将长尾仓鼠种群划分5个年龄... 对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西南部的长尾仓鼠种群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动进行研究。采用捕鼠笼、捕鼠夹和TBS技术捕鼠后,按月份收集长尾仓鼠头骨制成标本,主要以头骨左侧上臼齿(M1、M2、M3)的生长与磨损情况进行年龄鉴定,将长尾仓鼠种群划分5个年龄组,对长尾仓鼠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Ridit分析。研究发现长尾仓鼠种群12月没有幼年鼠,1月—3月种群中没有幼年鼠和亚成年鼠。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西南部独立生活的长尾仓鼠幼年鼠出现在4月初—11月初,以上结果表明长尾仓鼠在当地的繁殖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种群年龄结构 季节变动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长尾仓鼠对溴敌隆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常文英 郭学林 +5 位作者 宁振东 王庭林 邹波 杨新根 侯玉 朱文雅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39,共2页
采用8d无选择摄毒法检测山西省隰县长尾仓鼠对第2代抗凝血类灭鼠剂溴敌隆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溴敌隆对长尾仓鼠毒杀率为89.5%,死亡鼠平均食毒剂量为2.99 mg/kg,平均致死时间为9.24d,存活鼠平均食毒剂量为3.50mg/kg,抗性发生率为10.5%。... 采用8d无选择摄毒法检测山西省隰县长尾仓鼠对第2代抗凝血类灭鼠剂溴敌隆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溴敌隆对长尾仓鼠毒杀率为89.5%,死亡鼠平均食毒剂量为2.99 mg/kg,平均致死时间为9.24d,存活鼠平均食毒剂量为3.50mg/kg,抗性发生率为10.5%。研究认为,长尾仓鼠对溴敌隆已经形成了抗药性个体,但并未产生抗药性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溴敌隆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不同栖息环境的两种啮齿动物Vkorc1基因多态性
9
作者 杨新根 王艳龙 +5 位作者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赵悠悠 王庭林 张健旭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97,共11页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基因(Vkorc1)的变异与啮齿动物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密切相关。为掌握Vkorc1基因变异在野栖类和家栖类啮齿动物中的流行情况,从山西省13个县(市、区)的农田和14个县(市、区)的养殖场采样,检测长尾仓...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基因(Vkorc1)的变异与啮齿动物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密切相关。为掌握Vkorc1基因变异在野栖类和家栖类啮齿动物中的流行情况,从山西省13个县(市、区)的农田和14个县(市、区)的养殖场采样,检测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和黄胸鼠(Rattus tanezumi) Vkorc1基因编码区的变异位点及携带不同变异位点的个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长尾仓鼠在13个采样地均有捕获,整体占野栖类啮齿动物的23.29%;黄胸鼠分布于8个采样地,整体占家栖类啮齿动物的68.63%。在长尾仓鼠样本(n=105)中检测到6个沉默突变位点和5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沉默突变C438T (His146His)的变异率最高,为67.62%;共有17只长尾仓鼠样本存在错义突变位点。黄胸鼠样本(n=70)中存在6个沉默突变位点和1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最常见的沉默突变位点A321C (Ile107Ile)和T411C (Thr137Thr)的变异率均达到18.57%;8只黄胸鼠样本存在与其抗药性相关的A416G (Tyr139Cys)错义突变,其中7只来源于太原市小店区(XID),变异率为35.00%。本研究表明在家居和自然环境中均存在Vkorc1基因的变异,并在太原市小店区检测到黄胸鼠抗性种群的存在,需加强对此种群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黄胸鼠 Vkorc1基因 抗药性 沉默突变 错义突变
下载PDF
大通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初探
10
作者 杨源鸿 《青海农技推广》 2013年第2期29-32,共4页
大通县农区鼠害以高原鼢鼠、小家鼠、长尾仓鼠、黄胸鼠、达乌尔黄鼠、高原鼠兔等为主,发生密度在0.5%-8.6%,农舍鼠害以黄胸鼠、小家鼠为主,每户平均3-9只。高原鼢鼠发生较为严重,分布在半浅半脑山地区、农牧(林)交错地带,鼠密度在0.... 大通县农区鼠害以高原鼢鼠、小家鼠、长尾仓鼠、黄胸鼠、达乌尔黄鼠、高原鼠兔等为主,发生密度在0.5%-8.6%,农舍鼠害以黄胸鼠、小家鼠为主,每户平均3-9只。高原鼢鼠发生较为严重,分布在半浅半脑山地区、农牧(林)交错地带,鼠密度在0.5—3只/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县 灭鼠工作 农区 高原鼢鼠 达乌尔黄鼠 长尾仓鼠 高原鼠兔 发生密度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南部兽类区系
11
作者 赵肯堂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S1期70-74,共5页
长期以来,关于阴山南部兽类区系的归属问题,一直被认为是蒙新区的一部分,后经修改才并入华北区,但该地区至今尚缺乏比较全面的兽类调查及区系分析总结。1957—1980年,我们曾对阴山南部各地进行了兽类调查和了解,现就搜集的资料撰文报道... 长期以来,关于阴山南部兽类区系的归属问题,一直被认为是蒙新区的一部分,后经修改才并入华北区,但该地区至今尚缺乏比较全面的兽类调查及区系分析总结。1957—1980年,我们曾对阴山南部各地进行了兽类调查和了解,现就搜集的资料撰文报道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区 草原地带 草原黄鼠 五趾跳鼠 动物地理区划 大型哺乳动物 小型哺乳动物 社鼠 坡山 长尾仓鼠
下载PDF
凉域县鼠蚤区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12
作者 张文广 《内蒙古预防医学》 1995年第2期62-63,共2页
凉域县鼠蚤区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张文广(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方病防治站)1917~1918年,内蒙古西部地区鼠疫大流行时,凉城县境内16个村屯发生过人间鼠疫,死亡792人 ̄[1],然而在历史上没有鼠间鼠疫的记载。为探讨当... 凉域县鼠蚤区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张文广(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方病防治站)1917~1918年,内蒙古西部地区鼠疫大流行时,凉城县境内16个村屯发生过人间鼠疫,死亡792人 ̄[1],然而在历史上没有鼠间鼠疫的记载。为探讨当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和是否具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意义 鼠疫自然疫源地 长尾仓鼠 黑线仓鼠 大林姬鼠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 区系 鼠蚤 优势种 啮齿动物
下载PDF
秦皇岛山羊寨中更新世动物群中的小型仓鼠
13
作者 谢坤 李永项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对秦皇岛山羊寨中更新世洞穴堆积中发现的大量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和黑线仓鼠C.barabensis化石(超过1100件的上下颌及头骨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对比研究。对比表明,山羊寨的长尾仓鼠和黑线仓鼠有其自身特点,... 对秦皇岛山羊寨中更新世洞穴堆积中发现的大量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和黑线仓鼠C.barabensis化石(超过1100件的上下颌及头骨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对比研究。对比表明,山羊寨的长尾仓鼠和黑线仓鼠有其自身特点,但这些特点没有超出种的变异范围,主要表现在二者m3均发育比现生种频率更高的下中脊、黑线仓鼠有很高比例(60%)标本的M1具有前弓缘前支等方面,这些特征反映出化石种稍原始的性质。通过对山羊寨标本的观察认为,前人提出的两种仓鼠m1下前边尖的形态及与其后方下前纵脊连接方式的3种类型可能只是仓鼠个体年龄大小的反映,并不具有分类学方面的意义。此外,通过对一定数量的长尾仓鼠(27件头骨)和黑线仓鼠(10件头骨)现生标本的观察并总结前人成果,进一步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区分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长尾仓鼠M1~2后弓缘前支均发育较弱或无、m1冠面形态较为均一瘦长、m1下前边尖分开程度较大和下颌骨内侧肌肉附着面小孔数量较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 山羊寨动物群 长尾仓鼠化石 黑线仓鼠化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