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1
作者 花卫华 朱亚军 +3 位作者 聂德华 王姣 柴文娴 鲁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2-94,共3页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P<0.05);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萨白F_(1),萨白F_(1)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波萨白F_(2)、萨白F_(1)各日龄体尺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羊的体尺数据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该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体尺等早期生长发育性状,为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用品种(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体重 体尺指标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萨能奶山羊 波尔山羊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演化趋势
2
作者 冯玉新 田云霞 《经济论坛》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或趋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结合ArcGIS、Origin等工具,探究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表...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或趋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结合ArcGIS、Origin等工具,探究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时间上,2013—2019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总收入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后波动明显;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2)空间上,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特征,2013—2021年各省份旅游经济差距显著且逐年增大,形成了“江苏>浙江>安徽>上海”较为稳定的空间结构。(3)在原有政策、生态环境等旅游发展要素条件既定情况下,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差异在2022—2030年的总体演化趋势将与2013—2021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异质性 演化趋势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浅层气地质赋存特征及其对越江隧道工程的影响
3
作者 郭鹏鹏 王勇 +2 位作者 宋湦 陈成 贾鹏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为研究我国长江中下游沿江、沿海平原赋存的浅层气不良地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长江崇太隧道遭遇浅层气地质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江三角洲地理地貌、沉积历史和沉积相特征,通过专项地质勘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区域浅层气地质的赋存特征,... 为研究我国长江中下游沿江、沿海平原赋存的浅层气不良地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长江崇太隧道遭遇浅层气地质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江三角洲地理地貌、沉积历史和沉积相特征,通过专项地质勘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区域浅层气地质的赋存特征,分析其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层互相叠置、层序完整明显,浅海相淤泥质黏土层既是浅层气的产气层,又是封盖层,下覆厚状砂层是气体的良好储集体。隧址区具备典型的长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地层中赋存的浅层气属于原生甲烷型生物成因气;喷发性气体赋存于浅海相淤泥质黏土层内部的粉土、粉砂微、薄夹层中,属于未经长距离运移的自生、自储、自盖型生物成因气;隧道越江段主要穿越的厚层河口湾相细、中砂层虽具备良好的储气条件,但未见大量气体储集。从越江隧道段浅层气的赋存特征出发,虽然分析认为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有限,但在工程建设中仍不容忽视,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避免浅层气地质造成工程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浅层气 地质赋存 不良地质 越江隧道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口淤积对航运影响的定量分析
4
作者 常胜 吴世新 《珠江水运》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为了深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口淤积现象及其对航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水文动力学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口淤积进行了详细的定量评估,并分析了这些策略对航道深度、宽度和... 为了深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口淤积现象及其对航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水文动力学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口淤积进行了详细的定量评估,并分析了这些策略对航道深度、宽度和航行安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河道调整和疏浚措施,如优化航道设计和增加定期疏浚,可以有效改善河口区的航运条件,降低淤积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航道的适航性和航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河口淤积 航道深度 航行安全 疏浚策略
下载PDF
2023年长三角商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特点——选自《2023长江三角洲商务发展报告》
5
作者 叶子 《商业企业》 2024年第1期31-32,共2页
2023年,长三角一市三省商务部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立足商务工作职能,在推动大开放、建设大市场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争为全... 2023年,长三角一市三省商务部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立足商务工作职能,在推动大开放、建设大市场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争为全国经济稳增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深化合作 全球经济发展 经济稳增长 长江三角洲 加快推进 商务 更高质量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经济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6
作者 张璐丹 《商业观察》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着环境、经济、社会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社会公平与福利,应对不平等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诸多资源分配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面对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产业升级挑战,长江三角地区可以采取政策和法规支持...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着环境、经济、社会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社会公平与福利,应对不平等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诸多资源分配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面对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产业升级挑战,长江三角地区可以采取政策和法规支持,吸引国内外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需要制定支持可持续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物流通畅和贸易便利化;此外,科技创新和创业生态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地方性体系化构建及其演变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滨谊 高文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共8页
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动态演变的长三角地区,以人居环境地方性为线索予以识别、分析和评估,有助于解析人居环境这一复杂体系的运转规律与协同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人居环境地方性体系及其演变周期模型;建立主客观结合的人居环境地方... 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动态演变的长三角地区,以人居环境地方性为线索予以识别、分析和评估,有助于解析人居环境这一复杂体系的运转规律与协同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人居环境地方性体系及其演变周期模型;建立主客观结合的人居环境地方性“潜力-连通度-韧性”演变评估框架,以识别样本城市人居环境地方性的演变表征、演变阶段和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性韧性整体较低,各城市全域的地方性潜力、连通度分异明显;就人居环境地方性演变阶段而论,各地区分别处于失衡风险较低、发展不足的集聚开发阶段,僵化及失衡风险较高、发展成熟的稳定繁荣阶段,以及因经济持续低迷或政府主动开展超限度更新导致的病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生命体 人居环境地方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 时空演变
下载PDF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鸿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文认为,从世界范围的经济规律来看,城市群结构优化是地域生产力构成优化的前提之一。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获得较快、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 本文认为,从世界范围的经济规律来看,城市群结构优化是地域生产力构成优化的前提之一。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获得较快、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 定位分析 “发展极” 区域经济与社会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关系
下载PDF
区域物流生命力评价与时空演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9
作者 尹阳 叶翀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7-47,共11页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空间差异、完善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提升路径,借助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区域物流生命力指标体系。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分别计算出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2011—2021年区域物流生命力指数,探讨...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空间差异、完善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提升路径,借助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区域物流生命力指标体系。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分别计算出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2011—2021年区域物流生命力指数,探讨区域物流生命力及其构成指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规律;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反映区域物流生命力时空演化格局,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未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区域物流生命力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41个城市区域物流生命周期趋于成熟,各类型区域物流呈现明显的时序差异性,初级型区域逐步减少,发育型与和成熟型区域不断增加;区域物流整体能力有序提升,但空间关联性逐步呈现离散态势,由一家独大转为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物流 生命力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帅兵 牟林云 +2 位作者 甄霖 徐增让 李建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7-495,共9页
我国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但在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影响和干预下,该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的增高,脆弱性发展趋势的加快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长... 我国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但在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影响和干预下,该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的增高,脆弱性发展趋势的加快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长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生态环境呈现出的脆弱性特征已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基于长江三角洲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的数据基础,及国内外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长江三角洲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发现该区域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为土壤污染、城区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地面沉降等。通过剖析长江三角洲4类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地面沉降)的现状、形成的具体原因及带来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该区域4类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修复技术类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生态方法)、基本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同时评估了不同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旨在以上述理论研究为参照标准评估该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的修复潜力,为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修复提供方案及理论参考。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修复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需要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修复技术,需要修订生态修复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以上措施旨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促进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生态环境脆弱带 生态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11
作者 李兵 《蚕桑通报》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如何推动传统的蚕桑产业在长三角的转型升级,实现茧丝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摆在茧丝绸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如何推动传统的蚕桑产业在长三角的转型升级,实现茧丝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摆在茧丝绸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的蚕桑生产形势和特点,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为推动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蚕桑 高质量
下载PDF
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金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5,共5页
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朱金海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功能分工合理化、经济发展协调化,从而充分发挥这一地区集聚能量的重耍基础,也是21世纪初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有力带动长江流域地区以至全国经济持续稳... 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朱金海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功能分工合理化、经济发展协调化,从而充分发挥这一地区集聚能量的重耍基础,也是21世纪初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有力带动长江流域地区以至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从地缘经济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一体化 周边地区 长江流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直接投资 地方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 中心城市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3
作者 张雪婷 卢宾宾 +1 位作者 余丹林 郑江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16-124,129,共10页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95—2015年的城镇用地监测数据,采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度以及城镇化率3个指标分析其城镇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GWR对其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整体呈先上升...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95—2015年的城镇用地监测数据,采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度以及城镇化率3个指标分析其城镇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GWR对其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高速扩展型的城镇占总数的7.7%,中速扩展型城镇占总数的20.2%,低速扩展型城镇占总数的72.1%。1995—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省市的分形维数都有所增加,安徽省分形维数较低,变化幅度较大,江苏省较为平稳,上海市呈平稳上升趋势,且江苏省和上海市高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平均水平。1995—2015年,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部城市的主要驱动力,第一产业、交通运输和人口则是北部城市的主要驱动力。从空间维度视角来看,1995年经济和医疗卫生是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是城市群北部的主要驱动力,医疗卫生是城市群南部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用地 驱动力 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北翼ZKA01钻孔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14
作者 刘宪光 杨晋炜 +6 位作者 蒋仁 梁飞刚 夏斌 王钜 胡利 孙丰瑞 董军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6-868,共13页
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及海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热点。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往复摆动、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地层频繁缺失,目前尚未在该地区同一个钻孔内发现完整的海侵记录。基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1... 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及海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热点。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往复摆动、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地层频繁缺失,目前尚未在该地区同一个钻孔内发现完整的海侵记录。基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1钻孔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古地磁年代学和光释光(OSL)测年研究,对比区域钻孔资料确定了该孔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发现ZKA01钻孔完整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次海侵事件。结果表明,ZKA01孔B/M界线位置在108.00m处,M/G界线位置为300.25 m处。中、上更新统界线位于第Ⅲ海相层底部,即92.95m处。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界线置于该钻孔发现的第Ⅰ海相层底部,即16.65m处。晚更新世以来,前3次海侵发生在MIS5(128~74 ka)阶段,其中MIS5.1海侵规模较大,仅次于全新世时期的海侵规模。第4次海侵发生在MIS3阶段(60~24 ka),在深度上和年代上相当于MIS3时期的“第Ⅱ海相层”。第5次海侵发生在MIS1(12 ka至今)阶段,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水的浅海环境,该次海侵规模最大。同时发现MIS5阶段初次海侵记录在该地区各钻孔埋深大致相当,该界面可作为长江三角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的标志性地层。以上研究成果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晚期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环境研究分析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年代学 地层 沉积环境 微体生物化石 MIS5 海侵
下载PDF
1978—2012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15
作者 戚佳晨 宋晓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92,共18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群或都市圈面临更大挑战。为准确评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35个气象站点1978—2012年小时降水资料,选取最大...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群或都市圈面临更大挑战。为准确评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35个气象站点1978—2012年小时降水资料,选取最大1小时降水量(Rx1hr)、超过95%和99%阈值小时降水量(R95pw1hr和R99pw1hr)、超过10 mm和20 mm小时降水频次(R1hr10 mm和R1hr20 mm)五个极端小时降水指标,采用滑动平均法、EOF分解法分析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除R1hr10 mm外,极端小时降水指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且显著增加站点主要在江苏南部;(3)极端小时降水峰值主要集中在12—18时,占比68.1%~79.3%;(4)极端小时降水主要表现为区域一致型、正负反向型和中心型,其中第一模态以区域一致型为主,且表现出明显增长趋势。【结论】结果证实1978—2012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其空间格局受地形特征、城市化发展影响明显,且城市化对极端小时降水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群极端降水演变,为城市群防灾减灾与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极端小时降水 时空演变 经验正交分解 城市化 气候变化 降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16
作者 向宇豪 宋晓猛 胡兆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35个气象站点195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从极端降水总量、频次、强度方面来定义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雨指标值进行线性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反距...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35个气象站点195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从极端降水总量、频次、强度方面来定义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雨指标值进行线性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标值除CDD以-0.11 d/a下降外,其他指标值均有小幅度增加;各指标值在40~50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下,平均变化周期为15~25年;RX1day、RX5day、CWD、R95P、R20均值的空间分布高值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东南区;CDD则与前者分布相反;SDII均值高值区则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西区;RX1day、RX5day、R95P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在南京市、常州市和上海市一带;SDII和PRCPTOT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高值区在南京市、无锡市和苏州市一带;CWD、CDD、R20变化趋势的高值区在杭州市、绍兴市及温州市。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暴雨内涝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极端降水 极端降雨指数 时空分布 周期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LDA和SNA模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政策演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17
作者 万欣 潘焌南 +1 位作者 张子霞 张怡 《水利经济》 2023年第6期59-66,112,共9页
以2005-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政策及发文部门为研究对象,将政策文本划分两个阶段,利用LDA模型分析了两阶段所包含的政策主题及其演化趋势,采用SNA模型建立了反映部门-部门和部门-主题关系的网络图,探究了部门之间以及政策主题与... 以2005-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政策及发文部门为研究对象,将政策文本划分两个阶段,利用LDA模型分析了两阶段所包含的政策主题及其演化趋势,采用SNA模型建立了反映部门-部门和部门-主题关系的网络图,探究了部门之间以及政策主题与部门之间关系所呈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政策主题从第一阶段的城市、农村、流域水污染及饮水安全,到第二阶段的河湖管理和地下水管理,既有延续加强也有创新突破;两阶段形成了若干发文小团体和典型的联合发文模式;核心部门和主题在两阶段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并且相关差异体现了政府跨区域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政策 概率主题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发文部门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综合效率测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婷 李禕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18-225,共8页
基于政府网站和城市统计年鉴,收集长江三角洲地区2015—2019年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发展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3个共建园经济进行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共建园尤其是对土地资源和园区规... 基于政府网站和城市统计年鉴,收集长江三角洲地区2015—2019年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发展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3个共建园经济进行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共建园尤其是对土地资源和园区规模要求较高的园区,因为产业层次低、结构单一等特征,在园区经济对比和发展中渐趋劣势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以高技术产业为主题的园区,对土地资源和园区规模要求不高,园区经济发展较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共建园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第二产业的共建园区经济综合效率较高,表现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综合技术的投入是园区经济有效的保证,尤其是纯技术效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园区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针对目前共建园发展状况提出强化园区土地利用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多层次产业升级以及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共建园区 经济综合效率测度 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
19
作者 汪烙冰 魏峰 《商业经济》 2023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9年的GDP和就业人数的面板数据,以指数分解法为工具,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根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过程中... 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9年的GDP和就业人数的面板数据,以指数分解法为工具,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根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过程中,纯生产率效应起重要作用,而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起的作用则较小。基于分解结果,认为长三角地区应该注重行业间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加强劳动力资源配置能力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相适应,从而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劳动生产率 指数分解法 纯生产率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