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雪婷 卢宾宾 +1 位作者 余丹林 郑江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16-124,129,共10页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95—2015年的城镇用地监测数据,采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度以及城镇化率3个指标分析其城镇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GWR对其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整体呈先上升...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95—2015年的城镇用地监测数据,采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度以及城镇化率3个指标分析其城镇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GWR对其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高速扩展型的城镇占总数的7.7%,中速扩展型城镇占总数的20.2%,低速扩展型城镇占总数的72.1%。1995—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省市的分形维数都有所增加,安徽省分形维数较低,变化幅度较大,江苏省较为平稳,上海市呈平稳上升趋势,且江苏省和上海市高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平均水平。1995—2015年,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部城市的主要驱动力,第一产业、交通运输和人口则是北部城市的主要驱动力。从空间维度视角来看,1995年经济和医疗卫生是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是城市群北部的主要驱动力,医疗卫生是城市群南部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用地 驱动力 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载PDF
1978—2012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2
作者 戚佳晨 宋晓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92,共18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群或都市圈面临更大挑战。为准确评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35个气象站点1978—2012年小时降水资料,选取最大...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群或都市圈面临更大挑战。为准确评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35个气象站点1978—2012年小时降水资料,选取最大1小时降水量(Rx1hr)、超过95%和99%阈值小时降水量(R95pw1hr和R99pw1hr)、超过10 mm和20 mm小时降水频次(R1hr10 mm和R1hr20 mm)五个极端小时降水指标,采用滑动平均法、EOF分解法分析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除R1hr10 mm外,极端小时降水指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且显著增加站点主要在江苏南部;(3)极端小时降水峰值主要集中在12—18时,占比68.1%~79.3%;(4)极端小时降水主要表现为区域一致型、正负反向型和中心型,其中第一模态以区域一致型为主,且表现出明显增长趋势。【结论】结果证实1978—2012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其空间格局受地形特征、城市化发展影响明显,且城市化对极端小时降水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群极端降水演变,为城市群防灾减灾与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极端小时降水 时空演变 经验正交分解 城市 气候变化 降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3
作者 向宇豪 宋晓猛 胡兆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35个气象站点195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从极端降水总量、频次、强度方面来定义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雨指标值进行线性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反距...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35个气象站点195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从极端降水总量、频次、强度方面来定义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雨指标值进行线性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标值除CDD以-0.11 d/a下降外,其他指标值均有小幅度增加;各指标值在40~50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下,平均变化周期为15~25年;RX1day、RX5day、CWD、R95P、R20均值的空间分布高值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东南区;CDD则与前者分布相反;SDII均值高值区则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西区;RX1day、RX5day、R95P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在南京市、常州市和上海市一带;SDII和PRCPTOT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高值区在南京市、无锡市和苏州市一带;CWD、CDD、R20变化趋势的高值区在杭州市、绍兴市及温州市。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暴雨内涝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极端降水 极端降雨指数 时空分布 周期变化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祥建 唐炎华 徐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5-69,共5页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东北部地区,该区域总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人口7 534万人,约占全国的6%.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空间结构演化 产业机理 空间体系 产业关联效应 产业转移效应 产业聚集效应 区域政策 区域经济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69,共7页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较小;就工业生态系统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呈现三阶梯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效率 工业生态系统网络结构 网络DEA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服务业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及视窗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恒 周中林 郑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3,共8页
根据科技服务业内涵,将其划分为五大细分行业,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6年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并运用视窗分析评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各区... 根据科技服务业内涵,将其划分为五大细分行业,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6年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并运用视窗分析评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各区域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的共性因素;我国科技服务业需要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扩大规模效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及趋势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分别对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科技服务业 超效率DEA 视窗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效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崔大树 张晓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3-400,共8页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构建空间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效率及2005年、2009年和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地级市的空间效率。基于ESDA空间分析平台,运用局部自相关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空...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构建空间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效率及2005年、2009年和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地级市的空间效率。基于ESDA空间分析平台,运用局部自相关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效率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效率的评价分析发现,阶段性演变过程呈“W”型波动并在波动中上升的特征。空间效率有效的城市数量在逐渐增加的同时空间分异明显,但城市群内个体城市的空间效率差距在不断缩小。聚类特征表现出空间效率与城市规模、行政等级及区位优势等存在一定相关性,空间效率分布与要素集聚程度高度相关。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效率表现为明显的非均衡趋势,空间分异的集聚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空间效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晶 佘靖雯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5,110,111,共9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财产、基础设施高度密集,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该区域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估是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财产、基础设施高度密集,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该区域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估是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将洪涝灾害脆弱性看作一个负面“生产活动”,构建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在分析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确定该地区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洪涝灾害脆弱性水平差异较大,安徽及浙江远高于江苏和上海,其中,上海的洪灾脆弱性最低;从空间上看,脆弱性分布有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脆弱性高的城市分布在浙江东南沿海和安徽南部丘陵地区;降雨量、城市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性等因素对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脆弱性 数据包络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刘惠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122,共9页
城市群是复杂人工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力。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选取12项代表性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土地、水、交通和环... 城市群是复杂人工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力。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选取12项代表性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土地、水、交通和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3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总体趋向改善,除上海外的15城市综合承载力均有所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制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典型的分级特征。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划分为3个层次,依次表示城市综合承载力由低至高的3个空间梯度。采用变异系数对2000年和2008年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的空间分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并扩大,城市群表现为依赖人口、资源向核心城市聚集的规模型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综合承载力 时序全局因子分析 空间分异 聚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组织管理模式——兼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协调管理机构的创建 被引量:22
10
作者 靖学青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25,共4页
本文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区域性问题 ,提出借鉴欧美国家大都市区组织管理模式 ,创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的构想。建议创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协调管理委员会”具有如下几个要点 :该机构... 本文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区域性问题 ,提出借鉴欧美国家大都市区组织管理模式 ,创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的构想。建议创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协调管理委员会”具有如下几个要点 :该机构主要承担跨界职能 ,必须是一个具有操作手段的权威机构 ,其组织构成应有利于该组织职能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 ,成员发展采取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方式 ,管理形式采取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组织管理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发展协调管理机构
下载PDF
产业空间结构与地区产业增长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制造业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英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7-390,共4页
产业空间集聚所获取的集聚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区产业定位的重要因素。地区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所获取的专业化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即集聚经济结构,地区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所形成... 产业空间集聚所获取的集聚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区产业定位的重要因素。地区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所获取的专业化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即集聚经济结构,地区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即偏离经济结构,产业的集聚经济结构和偏离经济结构影响到地区产业的增长。依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部门的具体数据,构建增长模型,分析制造业集聚经济结构和偏离经济结构对城市群产业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结构 偏离经济结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文英 沈文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2,共5页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长江...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目前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首位度 城市规模基尼系数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判定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凤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规划建设城市群必须对其所处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判定。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孕育起步、成长壮大两大阶段演化后,当前已经进入到优化提升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 规划建设城市群必须对其所处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判定。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孕育起步、成长壮大两大阶段演化后,当前已经进入到优化提升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时代使命,赋予长三角城市群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长三角城市群应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城市群功能,推进一体化治理,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优化发展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文英 沈文伟 《上海管理科学》 2014年第6期12-17,共6页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目前...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但城市群内出现有若干经济规模发展快于城市规模发展的高效率城市,也有若干经济规模发展慢于城市规模发展的低效率城市,高、低效率城市正在改变城市群原来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结构。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首位度 城市规模基尼系数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规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朝林 于涛方 +4 位作者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年第3期39-66,共28页
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而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地方化则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首要地区,也面临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限制。顺应这些趋势和态势,未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 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而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地方化则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首要地区,也面临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限制。顺应这些趋势和态势,未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区"。首先,顺应全球化要求和特征建设上海全球城市,推进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转型,并将其全球城市功能空间进一步扩展到宁波、苏州和南通地域。其次,顺应区域化趋势,推进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建设。使之形成网络状空间结构并建设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支撑体系。第三,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组建甬台温走廊城市和苏锡常网络城市,推进区域整合和都市区互动。为此需配套如下巨型工程项目:①快速交流系统,如航空港、高速交通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②交通—物流系统,如巨型深水港、集装箱喂给港和快速疏港交通体系;③区域交通网络,如跨海通道、跨江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体系;④信息工程项目,如信息港、信息网、金融服务网和技术支撑网;⑤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如太湖整治、沿江水系整治和生态工程;⑥能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全球化 全球城市 巨型城市 全球城市
下载PDF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鸿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文认为,从世界范围的经济规律来看,城市群结构优化是地域生产力构成优化的前提之一。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获得较快、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 本文认为,从世界范围的经济规律来看,城市群结构优化是地域生产力构成优化的前提之一。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获得较快、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 定位分析 “发展极” 区域经济与社会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关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詹军 《特区经济》 2017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旅游经济差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工模式与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芮宏 《杭州研究》 2010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本文考察了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临的产业分工冲突问题,揭示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协调思路。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推进形成一体化的新型... 本文考察了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临的产业分工冲突问题,揭示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协调思路。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推进形成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是消除和缓解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恶性冲突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新型产业分工 区域分工协调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94
19
作者 徐丽婷 姚士谋 +1 位作者 陈爽 徐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8-1237,共10页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案例区,运用熵值-TOPSIS模型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稳步提升,城市间生态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城...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案例区,运用熵值-TOPSIS模型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稳步提升,城市间生态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城市生态化水平与城市规模等级成正比,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生态化水平要显著优于其他城市;城市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3个层面指标上的评价得分具有不平衡性,各城市优劣势有所差异,并且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生态化水平差异大于生态环境层面的差异;对大多数城市而言,经济层面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是主要障碍因子。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应立足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升城市生态化水平,建设高质量生态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高质量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原文传递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的区域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评估——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嘉艺 孙璁 郑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09-2621,共13页
在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背景下,三角洲社会与生态系统正遭受多方面风险威胁,适应性视角下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有助于理解复杂系统与风险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适应性规划策略提供空间定量参考。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社会⁃生... 在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背景下,三角洲社会与生态系统正遭受多方面风险威胁,适应性视角下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有助于理解复杂系统与风险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适应性规划策略提供空间定量参考。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耦合适应性循环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理论,构建“潜力⁃连通度⁃韧性”适应性生态风险评估框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评估区域在当前与未来适应性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与各城市所处的适应性循环阶段。结果表明,适应性生态风险由沿海区⁃城市群⁃生态区域呈现由较高到高再到低的趋势,大城市外围现已出现较高风险。至2030年,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高风险向中小城市和生态区域蔓延。从适应性循环阶段来看,杭州、宁波等14个城市处于生态风险较低的重组阶段。常州、南通等8个城市处于风险升高的开发阶段。上海、南京、无锡和苏州处于城市发展成熟风险开始降低的保护阶段。本研究通过评估长三角城市群适应性生态风险,得到高风险区分布与各个城市的适应性风险趋势,为长三角城市群动态变化下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循环 区域生态风险评估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社会⁃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城市扩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