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彩兵 胡玉法 周鸿基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0期38-41,共4页
长江上中游是我国坡耕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调查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治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加强坡耕地监测,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坚持高标准、规模化治理,加强坡耕地... 长江上中游是我国坡耕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调查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治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加强坡耕地监测,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坚持高标准、规模化治理,加强坡耕地治理监管,创新政策机制等对策建议,为新时期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治理 对策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期监测
2
作者 金爱华 甘涛 +6 位作者 陈玉 张晓平 陈杨 何发 梁旭丽 杜江英 尹正平 《湖北植保》 2023年第2期59-61,共3页
在长江上中游柑橘主产区湖北宜昌市、重庆长寿区、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开展大实蝇成虫羽化和田间成虫动态监测,比较三地的成虫发生期,为科学精准防治大实蝇虫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22年宜昌市、长寿区和武胜县三地的田间成虫盛期相近,高... 在长江上中游柑橘主产区湖北宜昌市、重庆长寿区、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开展大实蝇成虫羽化和田间成虫动态监测,比较三地的成虫发生期,为科学精准防治大实蝇虫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22年宜昌市、长寿区和武胜县三地的田间成虫盛期相近,高峰日相差最多5 d,其中宜昌市最早,武胜县最迟;宜昌市、武胜县的成虫羽化高峰与田间成虫高峰之间的期距分别为25 d、31 d。结合宜昌市多年确定大实蝇成虫诱杀期的成功经验,建议重庆、四川省柑橘主产区大实蝇成虫诱杀采用食物诱剂和诱蝇球协同诱杀技术,悬挂诱蝇球应在5月末至6月初开始,第一次点喷食物诱剂的时间推迟到6月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大实蝇 柑橘 虫情监测
下载PDF
近531年长江上中游与汉江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月华 王海军 高贤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4-749,共6页
利用中国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及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10个代表站1953--2000年5~9月降水总量资料,建立了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近531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分析了两江旱涝变化特征及汉江流域旱涝等级与水量的关系。使用x^2检验分析两江旱涝... 利用中国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及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10个代表站1953--2000年5~9月降水总量资料,建立了汉江和长江上中游流域近531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分析了两江旱涝变化特征及汉江流域旱涝等级与水量的关系。使用x^2检验分析两江旱涝一致性,得出汉江为大旱或长江为大涝时,两江一致性最好。通过年代水资源的丰枯指数分析表明,两江同时出现丰水年的几率较大,汉江干旱具有相对集中且持续时间长的特征。长江上中游和汉江水资源分别是18和19世纪最丰沛,17和20世纪相应短缺,两江水资源的世纪变化具有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与汉江流域 旱涝等级 丰枯频率 水资源评估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服饰文化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礼堂 梁鹏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服饰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风格、气质、个性的物质反映,其次是特定的时代风尚、民族宗教和信仰崇拜的再现,也是对当时某种历史功绩的纪念和生动体现,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理想王国的寄托、追求和向往。同时,它也以...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服饰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风格、气质、个性的物质反映,其次是特定的时代风尚、民族宗教和信仰崇拜的再现,也是对当时某种历史功绩的纪念和生动体现,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理想王国的寄托、追求和向往。同时,它也以简洁的文化要素和服饰线条展示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美感的追求和社会人伦的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唐代 长江上中游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以民间饮食中的主﹑副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礼堂 黄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9,77,共3页
饮食文化,是人类有关饮食实践的多方面社会经济内容各方面表现形式的总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涵。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因其特殊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因素,因而其饮食风俗... 饮食文化,是人类有关饮食实践的多方面社会经济内容各方面表现形式的总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涵。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因其特殊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因素,因而其饮食风俗丰富多彩,它从一个特定的方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独特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唐代 长江上中游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礼堂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0,共3页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文化息息相关,文化风俗当然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文化同其它地区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生态文化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宗水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8年第6期36-39,共4页
论述了长江上中游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提出的灾后重点方针提出了几项对策。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农业资源 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社会环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3,共3页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社会环境同其它地区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探讨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很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社会环境进行论述,特别是着重从经济结构、开发进程、民族、人口状况等方面予以钩沉。
关键词 唐代 长江上中游 社会环境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赣南 湘南 桂北柑橘带建设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邓烈 《浙江柑橘》 2007年第2期2-9,共8页
2006年11月8日,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举行了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暨浙闽粤柑橘产业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有来自中国柑橘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及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市有关部门的... 2006年11月8日,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举行了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暨浙闽粤柑橘产业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有来自中国柑橘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及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农技推广人员近百人参加,主要就“浙南闽西粤东柑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柑橘发展展开研讨,并介绍了长江中上游柑橘带及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的建设进展情况。为了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形势,进一步促进我国柑橘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刊将主要交流材料分两期刊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产业 长江上中游 桂北 湘南 赣南 中国农业科学院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长江中上游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产业带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10
作者 董锁成 孙尚志 黄静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7,共3页
长江上中游产业带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董锁成,孙尚志,黄静长江上中旅游产业带系指东到九江、西到攀枝花的长江沿江地区诸产业部门与其地域空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形成的产业、城市密集地带。包括赣、鄂、湘、川四省的24个沿江地市。总... 长江上中游产业带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董锁成,孙尚志,黄静长江上中旅游产业带系指东到九江、西到攀枝花的长江沿江地区诸产业部门与其地域空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形成的产业、城市密集地带。包括赣、鄂、湘、川四省的24个沿江地市。总土地面积27.1万平方公里,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产业带 发展目标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
11
作者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61,共5页
自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本区多大山深谷,是南北僧人精研教义、弘扬佛法的的理想场所。佛教信仰不仅流布于通都大邑,而且深入到穷乡僻壤,深深影响着当地的民俗生活。佛教信仰于本区兴盛的原因,一是统治... 自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本区多大山深谷,是南北僧人精研教义、弘扬佛法的的理想场所。佛教信仰不仅流布于通都大邑,而且深入到穷乡僻壤,深深影响着当地的民俗生活。佛教信仰于本区兴盛的原因,一是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二是人们笃信佛教,祈佛消灾降福。此外,还与本区俗信鬼神的传统似乎也有某种关系。随着佛教在本区的传布,民众对佛教的信仰与他们的传统信仰及民间祭祀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长江上中游 佛教信仰 民间生活
下载PDF
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
12
作者 刘礼堂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唐代在长江流域民俗活动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迹象,乃是饮茶风习的逐渐流行,尤其在长江上中游地区饮茶风习甚盛,其传播过程参据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分几个时期:即自唐初至8世纪中叶,此时饮茶风气,仍局限于江南几个地区,但茶叶商人的... 唐代在长江流域民俗活动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迹象,乃是饮茶风习的逐渐流行,尤其在长江上中游地区饮茶风习甚盛,其传播过程参据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分几个时期:即自唐初至8世纪中叶,此时饮茶风气,仍局限于江南几个地区,但茶叶商人的足迹已入北方;8世纪中叶以后,饮茶风气在北方广为传播,南北方之社会各阶层相习饮茶。长江流域饮茶之风本早于北方,而自陆羽《茶经》问世后,此风更盛,成为当地人们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饮茶风习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道教信仰
13
作者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3-795,共3页
自从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神与仙继承了中国原始宗教、古代神话、古代宗教所崇拜的诸神,又容纳了民间信奉的众神,吸收并发展了得道成仙的思想。因道教诸神来源于民间,... 自从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神与仙继承了中国原始宗教、古代神话、古代宗教所崇拜的诸神,又容纳了民间信奉的众神,吸收并发展了得道成仙的思想。因道教诸神来源于民间,对信仰者来说并不陌生,因此道教在长江流域很快赢得了民众的崇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长江上中游 道教信仰
下载PDF
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建设山川秀美的长江上中游地区
14
作者 焦居仁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9期4-5,35,共3页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江上中游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BCC_S2S预报长江上中游流域夏季降水精度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恒 朱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1,共11页
为评估中国国家气候中心(Beijing Climate Center,BCC)季节–次季节(sub-seasonal to seasonal,S2S)预报模式预测系统(简称为BCC_S2S模式)在长江上中游流域对日降水和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性能,基于BCC_S2S模式在2005—2020年每周两... 为评估中国国家气候中心(Beijing Climate Center,BCC)季节–次季节(sub-seasonal to seasonal,S2S)预报模式预测系统(简称为BCC_S2S模式)在长江上中游流域对日降水和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性能,基于BCC_S2S模式在2005—2020年每周两次滚动预报未来60 d降水回报的格点数据,把格点预报降水双线性插值到站点,将其与站点观测降水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相关系数(correlation,CC)、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误差(mean error,ME)3个指标,评估模式预报日降水的性能;对于极端降水事件,依照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降水,基于Heidke技巧评分(Heidke’s skill score,HSS)指标评估单站极端降水,并利用层次聚类方法划分区域性极端降水类型,进一步评估预报性能。结果表明:BCC_S2S模式在各季节日降水的预报性能随预见期的增加而下降;在预见期大于5~10 d后,进入低预报技巧阶段。将长江上中游划分为6个子区域进一步分析,各区域平均的相关系数仍然是在预见期较短时较高;平均误差表明预报模式在流域中东部区域整体呈现出正偏差,金沙江流域则是负偏差;均方根误差同样在流域中东部偏大。通过分析3个指标的箱型分布图,表明在长江上中游的大多数区域,模式预报6月份的降水精度最佳,误差范围相对较小。对极端降水事件,单站极端降水事件的HSS评分随预见期增加而下降;对大多数区域,模式的预报技巧在月降水总量偏多、极端降水频发的月份较高。针对4类区域性极端降水,模式超前0~10 d预报的多雨带空间分布与观测较为一致,降水量值偏小;超前10 d以上预报时,效果较差。总体上,模式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日降水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性能随预见期的增加而下降,6月预报精度相对较好,这可能与6月主要受大范围水汽输送或锋面这样较容易预报的天气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季节次季节 极端降水 预见期 预报精度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纯艳 韩凤翔 冯明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20,共5页
通过对金沙江下游、乌江流域、嘉陵江中下游、陕南陇南地区、三峡库区等22个典型县开展实地调研,阐述了"长治"工程治理前后的基本情况、实施布局、任务完成情况;总结了"长治"工程在扭转水土流失恶化趋势、改善生态... 通过对金沙江下游、乌江流域、嘉陵江中下游、陕南陇南地区、三峡库区等22个典型县开展实地调研,阐述了"长治"工程治理前后的基本情况、实施布局、任务完成情况;总结了"长治"工程在扭转水土流失恶化趋势、改善生态环境、抢救和保护宝贵耕地资源、改善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成效和成功经验。对指导今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重点防治 “长治”工程 长江上中游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旅游区资源开发的优劣势分析
17
作者 刘娟 谭传凤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分析长江上中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 ,从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对其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劣势作出评价。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旅游区 资源开发 评价 优势 劣势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汛期出现罕见枯水位 海事紧急应对
18
作者 望作信 覃华包 《中国海事》 2006年第9期80-80,共1页
近期,长江上中游汛期出现罕见枯水位。8月11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只有8400立方米/秒,长江宜昌水位下降到41.12米,为历史同期最低值:长江上游寸滩流量为8210立方米每秒,为历史倒数第五。眼下正值长江航运的黄金季节,水位偏低,持... 近期,长江上中游汛期出现罕见枯水位。8月11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只有8400立方米/秒,长江宜昌水位下降到41.12米,为历史同期最低值:长江上游寸滩流量为8210立方米每秒,为历史倒数第五。眼下正值长江航运的黄金季节,水位偏低,持续高温,船舶连续航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宜昌海事局针对新情况,启动了对船舶主机、舵机、锚机关键设备专项检查,并要求船公司开展自查,消除隐患。为加快船舶周转,宜昌港区海事处实现过闸安全4小时服务,做到随来随时安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枯水位 海事局 汛期 船舶主机 入库流量 水位下降 长江上游
下载PDF
万县地区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全面开始实施
19
作者 郭先万 《畜牧市场》 1991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引进世界银行贷款1067万美元,总投资10608万人民币的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经过五年艰苦筹备,目前已在四川省万县地区全面开始实施.万县市、万县、开县、云阳、奉节项目区按照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
关键词 万县地区 长江上中游 世界银行贷款 长江沿岸 山区经济发展 水果品种 优质水果 引进外资 开发农业 改土
下载PDF
长江上中游地区龙眼迟熟品种平衡增产技术
20
作者 秦大宗 秦光月 +2 位作者 李杰 郑小红 孙云昌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17年第11期13-13,共1页
长江上中游地区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高纬度线,龙眼迟熟品种采后抽梢晚而少,有隔年结果的现象,产量极不稳定,采取轮换蓄留结果枝、选择恰当的采果部位、提前施用还阳肥、化学药剂收老防冻可促进平衡增产。
关键词 长江上中游 龙眼 迟熟品种 平衡增产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