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不同水层长江鱼类的趋触行为
1
作者 邱宁 喻燚 +3 位作者 贾建娜 段鑫越 彭士涛 马国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1-389,共9页
本文以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6种不同水层的长江鱼类为研究对象,观测并分析了在... 本文以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6种不同水层的长江鱼类为研究对象,观测并分析了在典型旷场中6种鱼类及其各自在光照、黑暗环境中的行为。结果表明,6种鱼类在2种照度下均表现出了明显的趋触性,且在外围区域的停留时间远大于中心区域(P<0.001);在外围区域的停留时长在2种照度下有明显的种间差异(P<0.001),光照环境为:黄颡鱼>胭脂鱼>岩原鲤>长吻鮠>鳙>䱗,黑暗环境为:胭脂鱼>鳙>黄颡鱼>岩原鲤>䱗>长吻鮠。此外,黄颡鱼、岩原鲤、长吻鮠、鳙、䱗的趋触行为强度,及䱗、鳙、岩原鲤、胭脂鱼在2种照度下的游动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长江鱼类行为学资料,也为涉水工程区域的鱼类生境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鱼类 趋触行为 行为 旷场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万州江段、长江干流朱杨江段、沱江富顺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鱼类体内重金属积累分析
2
作者 冉璐 李健 《科学咨询》 202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三峡库区万州江段、长江干流朱杨江段、沱江富顺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鱼类受到Pb、Cr、Cd、As和Hg不同程度的污染,其鱼类体内肌肉中Pb、Cr、Cd、As和Hg的含量低于中国食物安全标准和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关键词 长江鱼类 重金属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鱼类食性同资源集团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丁宝清 刘焕章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5,共5页
长江流域目前已知分布有鱼类423种,隶属于18目41科173属,其中纯淡水鱼类348种、洄游性鱼类11种、河口鱼类64种。这些鱼类可以划分为8种食性类型:浮游植物食性、着生藻类食性、水生高等植物食性、浮游动物食性、水生昆虫食性、肉食性、... 长江流域目前已知分布有鱼类423种,隶属于18目41科173属,其中纯淡水鱼类348种、洄游性鱼类11种、河口鱼类64种。这些鱼类可以划分为8种食性类型:浮游植物食性、着生藻类食性、水生高等植物食性、浮游动物食性、水生昆虫食性、肉食性、软体动物食性和杂食性。对长江上、中、下游以及河口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及食性同资源集团组成分析发现:(1)从上游到中、下游,鱼类物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但在河口略有增加;(2)整个长江流域鱼类以水生昆虫为食的占25%,以着生藻类和小鱼虾为食的分别占21%和20%,以软体动物和浮游动物为食的各占13%;(3)从上游至河口,以浮游动物、小鱼虾为食的鱼类比例逐渐增加,而以着生藻类、水生昆虫为食的鱼类比例逐渐减少;杂食性、软体动物食性的鱼类,以及浮游植物食性、水生高等植物食性的鱼类,其组成比例从上游至下游变化趋势不明显。长江流域鱼类食性同资源集团组成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鱼类 食性同资源集团 生物多样性 物种增加 物种替换
下载PDF
6种长江经济鱼类幼鱼对不同生境的偏好性
4
作者 王渝栋 高雷 +4 位作者 段辛斌 陈大庆 杨浩 郭杰 郑宗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0,共7页
护堤、桥梁、大坝等涉水工程破坏了鱼类栖息地,了解鱼类的生境偏好可为其资源保护和栖息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长江流域常见的沙、岩石、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两两组合成6种生境,选取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翘嘴鲌(Culter al... 护堤、桥梁、大坝等涉水工程破坏了鱼类栖息地,了解鱼类的生境偏好可为其资源保护和栖息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长江流域常见的沙、岩石、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两两组合成6种生境,选取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鲫(Carassius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共6种长江经济鱼类幼鱼,进行生境偏好选择模拟试验。结果显示,6种鱼在各个组合生境中对沙生境均没有显著偏好(P>0.05);黄颡鱼在岩石生境中出现的平均数量比为43.92%,且在各个组合生境中均对岩石生境有明显偏好(P<0.05);鳙、翘嘴鲌、团头鲂、鲫、青鱼在沉水植物生境中的平均数量比均为最高,分别为42.01%、41.32%、46.35%、36.11%、44.10%,且鳙、翘嘴鲌、青鱼、团头鲂在各个组合生境中对沉水植物生境均有显著偏好(P<0.05)。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要根据环境条件和目标物种来确定,在生态修复及人工栖息地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岩石进行生境恢复,多种组合生境可以为更多鱼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鱼类 生境偏好 生态修复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辉 线薇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长江口内接长江,外连东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半咸水水系,其复杂多变的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河口区生态系统[1]。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生产力高,饵料丰富,是小黄鱼、带鱼和银鲳等经济种类的重要产卵场和育幼... 长江口内接长江,外连东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半咸水水系,其复杂多变的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河口区生态系统[1]。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生产力高,饵料丰富,是小黄鱼、带鱼和银鲳等经济种类的重要产卵场和育幼场,也是夏、秋季银鲳、刀鲚、凤鲚、带鱼等鱼类的重要索饵场,又是鲥、松江鲈、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溯河或降海洄游的必经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鱼类 条形码技术 生物生态学 育幼场 邻近水域 凤鲚 非生物环境 刀鲚 DNA 渔业资源
下载PDF
正常运行条件下三峡库区干流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志 唐会元 +4 位作者 龚云 董纯 陈小娟 万成炎 常剑波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2011-2015年三峡库区干流5个江段的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间,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库区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均呈现沿河流纵向差异的特征,库区... 基于2011-2015年三峡库区干流5个江段的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间,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库区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均呈现沿河流纵向差异的特征,库区分布的8种优势鱼种中,除张氏和岩原鲤外,其他6种优势种离三峡大坝坝址越远,其种类和相对丰度越高,使得库尾涪陵及其以上江段成为这些特有鱼类更为重要的栖息地,而随着金沙江干支流梯级电站的开发,宜宾至江津之间的长江干支流将成为这些特有鱼类十分关键的栖息场所,因此建议在流域规划层面上保持库尾至宜宾江段的河流联通,扩大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三峡库尾江段,并在保护区内全面禁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倒灌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时空变动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浩林 赵亚辉 +3 位作者 张洁 宋小晶 彭瑞明 张春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共有194种,其中土著鱼类162种,隶属于5目15科79属;分布于"保护区"内的鱼类197种,其中土著鱼类187种,隶属于6目21科94属。进一步分析显示,既见于金沙江下游又见于"保护区"的土著鱼类129种,反映出两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保护区"内未能包括的仅见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多为金沙江下游支流或附属高原湖泊中生活的种类,"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金沙江下游替代生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 物种多样性 替代生境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滔 魏耀东 +2 位作者 卢群 廖莹 刘建虎 《水产研究》 2018年第2期85-97,共13页
2014至2015年间,对保护区重庆段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重庆段有鱼类120种,隶属于五个目。其中鲤形目为主要类群,有98种。鱼类区系成分则以江河平原类群为主体,缺乏中亚高原鱼类类群。主要渔获物种类有25种,其中优势... 2014至2015年间,对保护区重庆段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重庆段有鱼类120种,隶属于五个目。其中鲤形目为主要类群,有98种。鱼类区系成分则以江河平原类群为主体,缺乏中亚高原鱼类类群。主要渔获物种类有25种,其中优势种类为铜鱼、瓦氏黄颡鱼;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物种有圆口铜鱼、长鳍吻鮈、中华沙鳅等。保护区鱼类分属五个繁殖类型,其中产粘性卵类型最多。鱼类产卵场有24个,其中粘性卵产场9个、漂流性卵产场11个、兼具粘性卵和漂流性卵的产卵场4个。索饵场有德感坝、胜中坝和白沙3处。根据调查情况来看,保护区内鱼类资源受到的最大压力是过度捕捞以及繁殖场所的破坏。因此,保护区内的渔业资源修复应考虑加大人工产卵基质投放及养护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重庆段 渔业资源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动态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湖海 李翀 +5 位作者 邓华堂 田辉伍 陈永柏 高欣 朱滨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4,共12页
为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动态现状,本研究基于长序列调查与研究数据分析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种群动态演变。结果显示:长江上游不同江段,根据鱼类特性、栖息地特征、水系、产卵类型等划分,鱼类区系组成不同。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 为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动态现状,本研究基于长序列调查与研究数据分析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种群动态演变。结果显示:长江上游不同江段,根据鱼类特性、栖息地特征、水系、产卵类型等划分,鱼类区系组成不同。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开发率较蓄水前高,约77.5%的特有鱼类处于过度开发状态,22.5%未过度利用。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平均捕捞死亡系数大于蓄水前,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张氏■(Hemiculter tchangi)、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等经济价值低的特有鱼类自然死亡系数高于捕捞死亡系数,而长薄鳅(Elongate loach)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自然死亡系数低于捕捞死亡系数。2011-2018年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资源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种群动态 资源量
下载PDF
重庆市长江鲟鱼类研究记略
10
作者 熊天寿 《重庆水产》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文回顾了重庆市四十多年来,对长江鲟鱼类的研究历程。叙述了研究工作的三个高潮,并对不同时期的参加单位、考察范围、研究内容、主要成果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重庆 长江 鱼类 中华鲟 移养驯化 长江鱼类研究》 长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保护增殖 引种驯化 科学研究
下载PDF
长江鱼类遭遇“电子杀手”
11
《垂钓》 2001年第1期6-6,共1页
日前,安徽省无为县渔政管理人员在对长江水域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部分渔民使用一种高效率的电子波发生器在长江水面上非法捕鱼,严重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 长江鱼类 电子波发生器 非法捕鱼 生态平衡 渔政管理
原文传递
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12
作者 邓召 赖敏锐 +3 位作者 范莉 陈锦文 王晓 陶利春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79,共6页
当前岷江鱼类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传统渔政规则政策虽然提升了企业被动性渔业治理,但难以调动企业主动性渔业保护,而“十年禁渔”为推动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了契机。研究基于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数据,以山区河流航电枢纽绿色生态建设的重... 当前岷江鱼类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传统渔政规则政策虽然提升了企业被动性渔业治理,但难以调动企业主动性渔业保护,而“十年禁渔”为推动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了契机。研究基于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数据,以山区河流航电枢纽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保障鱼类繁衍生息”作为核心部分,采用混合方法探究大力开发水电背景下的鱼类资源保护行为。研究发现:保障鱼类繁衍生息的实践可显著提升工程的绿色生态水平。作用机制显示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通过减轻措施和生态工程,有效提升了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水平。研究细化了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及保护措施,为企业的绿色生态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 鱼类资源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生生物调查
13
作者 陈斐 杨树国 +1 位作者 杨剑虹 郁惠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5期215-216,共2页
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 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
下载PDF
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水域生态保护问题 被引量:25
14
作者 曹文宣 《长江技术经济》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形成的高坝深水水库,显著改变河流的自然状态,影响上游特有鱼类的栖息生境,在水库之外的未建坝河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有效措施。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从已经修建高坝大库河流的支流着手,这些支流中本就栖息有与... 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形成的高坝深水水库,显著改变河流的自然状态,影响上游特有鱼类的栖息生境,在水库之外的未建坝河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有效措施。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从已经修建高坝大库河流的支流着手,这些支流中本就栖息有与其所汇入干流相同的特有鱼类,并可在河道内完成生活史过程。对这些支流的生态保护修复,需要将水系内电站大坝和引水式电站的设施拆除,恢复河道自然流态,建立自然保护区,让特有鱼类在其中正常繁衍。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域生态健康状况监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水电梯级开发 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秀丽高原鳅人工驯养试验
15
作者 才博 孙绍志 +3 位作者 杨盛洪 童跃斌 李永江 王刚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2期32-33,59,共3页
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属鲤形目、鳅科的一种小型鱼类。多生活于静水和缓流水体,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为食。多在砾石底浅滩处产卵,卵黄色,呈黏性卵。秀丽高原鳅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仅分布于金沙江水系,历史记录... 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属鲤形目、鳅科的一种小型鱼类。多生活于静水和缓流水体,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为食。多在砾石底浅滩处产卵,卵黄色,呈黏性卵。秀丽高原鳅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仅分布于金沙江水系,历史记录仅出现在漾弓江以及与此相通的拉市海等地。其数量较少,较难捕到,属狭域分布种类。近年来,金沙江水系各支流干流,由于受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入侵物种以及水利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秀丽高原鳅的栖息地退化,其数量急剧下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物种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过度捕捞 鳅科 小型鱼类 金沙江水系 拉市海 底栖生活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Coilia ectenes in Jiangs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被引量:6
16
作者 段金荣 张红燕 +3 位作者 刘凯 徐东坡 张敏莹 施炜纲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9期1950-1954,共5页
Anchovies are migratory fish and adult individuals migrate in group from the sea into the river every year because of reproductive needs. TheYangtze River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China, with rich food and fish species... Anchovies are migratory fish and adult individuals migrate in group from the sea into the river every year because of reproductive needs. TheYangtze River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China, with rich food and fish species, hence, the Yangtze River would be an ideal habitat for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anchovy. In this pa- per, based on fishing log data of anchovy in Jiangs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realt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digital map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GIS. From 2008 to 2011, the number of anchovy fishing vessels and fishing days in Jiangsu section remained stable, but the fishing volume and economic profit of single-vessel fluctuated constantly.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advices for plan and management of anchovy fishery resource to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lia ectenes Yangtze River Jiangsu section Fishing log Fisheries re-sources
下载PDF
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溶解氧时空分布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忱 吕平毓 +2 位作者 王义成 倪广恒 冯顺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水体的溶解氧(DO)是表征水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金沙江下游向家坝与溪洛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干流河道内溶解氧时空分布特征,2012-07—2013-11(期间... 水体的溶解氧(DO)是表征水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金沙江下游向家坝与溪洛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干流河道内溶解氧时空分布特征,2012-07—2013-11(期间向家坝进行了3次蓄水,溪洛渡进行了1次蓄水),在保护区及其上下游干流布设了7个监测站点,对水温、溶解氧质量浓度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4次蓄水过程坝下断面均出现了溶解氧过饱和现象;2)开始蓄水后溶解氧浓度与饱和度明显增加;3)支流入汇对干流溶解氧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河道内溶解氧溶度的增加与年际内水温周期变化及水库泄流调度引起的水气掺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DO)的时空分布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库蓄水 向家坝水库 溪洛渡水库
原文传递
The environment effect on fish assemblage structure in waters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1998-2001) 被引量:21
18
作者 于海成 线薇微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43-456,共14页
We collected fish abundance data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in November 1998,May 1999,November 2000,and May 2001.Using the data,we evalu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h assemblage... We collected fish abundance data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in November 1998,May 1999,November 2000,and May 2001.Using the data,we evalu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h assemblages at each site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ev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We used a multivariate analysis,including community ordination methods such as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 an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and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We analyzed the biologic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s,temporal dynamics,and seasonal variations.Among the fish species,five exceeded 5% of the total abundance:Harpodon nehereus(42.82%),Benthosema pterotum(13.85%),Setipinna taty(11.64%),Thryssa kammalensis(9.17%) and Apogonichthys lineatus(6.49%).These were separated into four ecological assemblages:hypsithermal-saline,hypsithermal-brackish,hypothermal-brackish,and hypothermal-saline.We evaluate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fish community.Our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water depth,salinity,turbidity,transparency,nutrient,and suspended matter formed a synthetic spatial gradient between the coastal and pelagic areas.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anged temporally from 1998 to 2001,and drove the fish community succession.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driving the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included bottom temperature,water depth,bottom and surface pH,surface total phosphorous,and bottom dissolved oxygen.This investigation was completed befor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therefo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assemblage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multivariate analysis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原文传递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small fishes in Xiaosihai Lake,a shallow lake along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China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为 张堂林 李钟杰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70-477,共8页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small fishes were studied in autumn 2007 in the Xiaosihai Lake, a shallow lake along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Based on the plant cover, the lake was 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small fishes were studied in autumn 2007 in the Xiaosihai Lake, a shallow lake along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Based on the plant cover, the lak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habitats: Myriophyllum spicaturn habitat (MS habitat), Trapa bispinosa habitat (TB habitat), and non-vegetation habitat (NV habitat). A modified pop-net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sampling of small fishes in the three habitats, and the Zippin's removal method was used for estimating densities of the small fishes. A total of 13 species belonging to 5 families were collected, with 11 species in MS habitat, 7 species in TB habitat, and 5 species in NV habitat. Habitat typ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fishes. The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in the MS, TB and NV habitats were 1.28, 0.56 and 0.54, respectively. The total density and biomass of small fish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S habitat (13.68 ind/m^2 and 4.44 g/m^2) than in the TB habitat (1.41 ind/m^2 and 0.54 g/m^2) and the NV habitat (1.08 ind/m^2 and 0.40 g/m^2), an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B habitat and the NV habitat. Water depth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mall fish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vegetation typ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abitat selectivity of small fishes, and the presence of submersed vegetation should be of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ervation of small fish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fishes spatial distribution abundance estimation habitat selectivity Xiaosihai Lake
原文传递
书讯
20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82,共1页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鱼类生理学家林浩然教授和他的助手刘晓春博士编著的《鱼类生理学实验技术和方法》一书已于2006年12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关键词 鱼类生理学 实验技术 长江鱼类 东海水产研究所 书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