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连续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唐明 胡亚宁 +2 位作者 姚广清 王晓静 庞巨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比较非连续椎体次全切术及长节段椎体次全切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1例为实验组,采用非连续性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选择连续3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3例为对照组,采用长... 目的比较非连续椎体次全切术及长节段椎体次全切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1例为实验组,采用非连续性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选择连续3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3例为对照组,采用长节段连续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率、颈椎生理曲度(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良率及植骨融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1例伤口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有2例出现钛网轻度移位,给予延长外固定时间,8个月后融合。实验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随访时已恢复正常。结论前路非连续椎体次全切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优于长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术,可以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减压 长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术
下载PDF
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与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富运 马伟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与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具有完整病历资料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3个节段以上颈椎病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 目的:探讨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与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具有完整病历资料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3个节段以上颈椎病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观察组50例行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两组患者均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术,选择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行斜切口后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0%)与观察组(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两组治疗后NDI指数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成功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P<0.05)。结论:多平面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与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1年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多平面间隙减压 对比
下载PDF
前路分节段减压与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葛许锋 成红兵 陈丹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6期533-534,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3或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3或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3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率、术后1周内及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的改变。结果:分节段减压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等方面均小于长节段减压组(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良率及植骨融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节段减压组有2例发生内植物松动、移位。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减压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钟元 张继东 +2 位作者 刘中远 周健 韦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75-577,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2 4例颈椎病患者 ,累及椎间隙 2个 2 1例 ,3个 3例。均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 ,取自体髂骨移植 ,并用颈前路纯钛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均...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2 4例颈椎病患者 ,累及椎间隙 2个 2 1例 ,3个 3例。均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 ,取自体髂骨移植 ,并用颈前路纯钛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对全部患者平均随访 2 2 .5个月。术后 6个月内植骨融合率 10 0 % ,无椎间高度再丢失 ,颈椎生理弧度维持良好 ;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按Odom标准评定 ,优 15例 ,良 6例 ,可 3例。手术优良率为 87.5 %。结论 因减压彻底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的手术效果好。植骨钢板内固定后 ,保证了颈椎术后的即时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内固定 减压
下载PDF
椎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术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
5
作者 晏雄伟 张洪燕 +1 位作者 鲁宏 廉凯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术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7例3个及3个以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年龄55岁,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术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7例3个及3个以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年龄55岁,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无死亡,无脊髓、神经、气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无Cage或植骨块移位及松动发生。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术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充分地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手术效果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下载PDF
单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健 倪斌 +5 位作者 杨海涛 王安 周捷 邢斐 李红 谭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9-790,共2页
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式,但对多节段(2个以上节段)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1]。2003年1月~2010年2月我们对31例(武警上海总队医院18例,上海长征医院13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颈... 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式,但对多节段(2个以上节段)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1]。2003年1月~2010年2月我们对31例(武警上海总队医院18例,上海长征医院13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cage植骨内固定治疗,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减压 固定治疗 上海征医院 前路减压 病患者 固定
原文传递
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2例围术期护理
7
作者 岳明美 钟俊华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多节段CSM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改善率、优良率与术...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多节段CSM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改善率、优良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和术后科学的护理方法在多节段CSM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联合单间隙减压 期护理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加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玉军 孙卫山 +1 位作者 蔡中续 李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有些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例,良3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间隙减压 间融合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除加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玉军 孙卫山 +2 位作者 蔡中续 于学忠 李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 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16 例,女6 例;年龄45~...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 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16 例,女6 例;年龄45~75 岁,平均56 岁.术前X线片及MRI检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J0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善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部分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 例,良3 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间隙减压 间融合
下载PDF
3D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胡亦劼 唐可 +1 位作者 钟伟洋 权正学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评价3D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CCF的65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患者采用3D... 目的:评价3D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CCF的65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患者采用3D显微镜辅助(3D显微镜辅助组),30例未采用3D显微镜辅助(传统手术组)。随访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复查颈椎标准正、侧位X线片,并于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上测量C2~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等影像学指标,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2个月的随访。3D显微镜辅助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01),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01),而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颈椎JOA评分均优于术前(P均<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颈椎JOA评分均优于术后3 d(P均<0.05)。术前,两组患者C2~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及术前C2~7 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C2~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D显微镜辅助组患者C2~7 SVA小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C2~7 SVA≥40 mm的比例均较术前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0)。结论:3D显微镜辅助下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良好,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暂未发现影响颈椎稳定性的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显微镜 前路颈减压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3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正琦 侯树兵 +5 位作者 张晓华 任亮 张利民 胡洪涛 孙先泽 李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效果。方法选取MCSM患者33例,采用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6、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结... 目的观察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效果。方法选取MCSM患者33例,采用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6、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分别为(8.2±0.3)、(12.7±0.5)、(13.8±0.2)、(14.1±0.3)、(14.1±0.2)分,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P均<0.01。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70.0%±0.2%。结论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MCSM效果较好,其有充分减压、即刻重建颈椎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MCSM的良好选择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间隙减压 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前路分节段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可敬 杨维权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4期533-534,共2页
多节段颈椎病是指病变累及3节或3节以上的颈椎病,其临床表现多为脊髓受压明显,常需手术治疗,达到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保护及恢复脊髓功能的目的。但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尚有争论,有学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术或椎板成形术... 多节段颈椎病是指病变累及3节或3节以上的颈椎病,其临床表现多为脊髓受压明显,常需手术治疗,达到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保护及恢复脊髓功能的目的。但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尚有争论,有学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术或椎板成形术,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也有学者采用颈前路手术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达到直接减压。但长节段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手 治疗 减压 板成形 脊髓受压
下载PDF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术式 被引量:21
13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4-485,共2页
颈椎病作为中老年最常见的疾患,对其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本期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该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便读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与术式。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减压治疗 式选择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间盘突出 管扩大 外科临床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Hybrid微创手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义拉图 林森 +3 位作者 陈欣 杨勇 刘刚 刘亚欧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Hybrid微创手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46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Hybrid微创手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46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路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Hybrid微创手术治疗,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对2组围术期疼痛进行评估,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后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d、3 d及5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 70%,低于对照组的13. 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椎前路Hybrid微创手术用于多节段颈椎病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微创手 减压 内固定 直观模拟量表
下载PDF
颈前路ACCF术精准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义生 唐福兴 +2 位作者 黄燕 卢波 梁博伟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3期318-321,325,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精准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治疗的36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精准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治疗的36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的病理特性分两组,A组20例行ACCF联合Zero-p固定术,B组16例行两椎体ACCF术治疗。采用JOA评价评价临床效果,根据颈椎Cobb角、椎间隙高度变化评价矫形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A组平均随访(18.6±7.3)个月,B组(20.1±8.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两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颈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JOA评分、颈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F联合Zero-p固定术与两椎体ACCF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前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具体的病理特性,精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迹融合器 脊髓型颈
下载PDF
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兴华 王剑 +2 位作者 李健 石金柱 曾言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索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08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6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研... 目的:探索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08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6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研究组给予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并分析两组术前和术后3月、6月、12个月JOA评分、颈椎总活动度、颈椎曲度、颈椎节段高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前、术后3月、6月、12个月逐渐升高(P<0.05),术后12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总活动度术前、术后3月、6月、12个月逐渐降低(P<0.05),但是术后同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曲度与颈椎节段高度术后3月、6月、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且颈椎曲度和节段高度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间盘减压融合 前路减压融合 疗效
原文传递
有限元法分析多节段颈椎病4种颈前路修复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忠海 林斌 +4 位作者 唐家广 任东风 李利 吴闻文 侯树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6612-6619,共8页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因脊髓多严重受压,故多需手术去除压迫,但是对于选择何种前路修复方法最好,目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基于健康成年男性C2-C7节段CT图...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因脊髓多严重受压,故多需手术去除压迫,但是对于选择何种前路修复方法最好,目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基于健康成年男性C2-C7节段CT图像建立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分别建模,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计算C盘以及钛板-螺钉界面应力变化情况。2/3、C6/7椎间结果与结论:(1)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工况下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应力均为C2/3节段大于C6/7节段,而且均是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组椎间盘应力最小,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组椎间盘应力最大;(2)钛板-螺钉界面应力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组最大,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组最小;(3)结果说明,在修复多节段颈椎病的4种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方式中,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对于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最小,理论上可以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病率,但该方法存在增加融合器沉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前路融合 间盘 混合减压 相邻退变 有限元模型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18
作者 秦华清 李宪笃 +1 位作者 奏波 刘锡银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10期52-52,共1页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并不少见,从手术的角度说,以往环锯法减压,单纯椎间盘切除及单纯开槽减压在维持减压节段椎节的高度和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远期随访效果不理想。自2001~2004年,我们采用颈前路突出椎间盘摘...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并不少见,从手术的角度说,以往环锯法减压,单纯椎间盘切除及单纯开槽减压在维持减压节段椎节的高度和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远期随访效果不理想。自2001~2004年,我们采用颈前路突出椎间盘摘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6例,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颈前路突出间盘摘除 髂骨移植 减压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峰 冯定祥 刘先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7期702-703,共2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4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4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8~30)个月。术后植骨均融合良好,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2~16分,平均14.8分;融合节段Cobb角9°~16°,平均13.6°。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12例,可1例,优良率96.6%。结论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减少对颈椎结构的损伤和破坏,减轻手术创伤,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恢复,避免长节段颈椎次全切除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颈前路 单间隙减压 植骨融合 颈前路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