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视角下FDI环境效应的门槛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超 刘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3-19,共7页
以30个省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面板模型,并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了FDI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FDI的引... 以30个省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面板模型,并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了FDI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FDI的引进对于流入地的环境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当金融水平发展程度较高时,FDI则起到了抑制环境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水平 FDI 环境效应 门槛检验
下载PDF
FDI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及其门槛检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夏 颜婕 赵军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基于199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IDEA)对中国的绿色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同时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工业与服务业比值、人力资本水平作为吸收能力的以面板门槛模型对FDI绿色技术溢出效应进... 基于199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IDEA)对中国的绿色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同时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工业与服务业比值、人力资本水平作为吸收能力的以面板门槛模型对FDI绿色技术溢出效应进行门槛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由FDI所带来的国外R&D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技术进步;金融发展水平等四个吸收能力因素均存在门槛特征,只有当各吸收能力因素处于合理区间时,FDI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绿色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面板门槛检验
原文传递
行业间R&D溢出影响因素门槛阀值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黄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36-139,共4页
文章根据R&D溢出效应受吸收能力影响的假设,建立了R&D溢出影响因素门槛检验模型,有别于现有研究中测度国际R&D资本选取相对数据的不足,使用各国行业层面R&D资本的绝对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准确测度R&D溢出影响因素的... 文章根据R&D溢出效应受吸收能力影响的假设,建立了R&D溢出影响因素门槛检验模型,有别于现有研究中测度国际R&D资本选取相对数据的不足,使用各国行业层面R&D资本的绝对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准确测度R&D溢出影响因素的门槛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行业间 国内行业间 R&D溢出 影响因素 门槛检验
下载PDF
R&D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人力资本投入的门槛检验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菁菁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1,共6页
以辽宁省375家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为样本,利用Hansen门槛模型,在测算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基础上,实证分析R&D投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R&D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R&D投入能促进产学研... 以辽宁省375家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为样本,利用Hansen门槛模型,在测算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基础上,实证分析R&D投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R&D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R&D投入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但其促进作用大小受两个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影响而呈现"阶梯型",过高或过低的人力资本投入都不利于R&D投入发挥作用;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处于使R&D投入高效率的最优区间;企业规模、开放程度和设备投入等因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都受到人力资本投入门槛的影响;各个行业在跨越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门槛后,R&D投入的效率都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R&D投入 人力资本投入 门槛检验
原文传递
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效果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阳 《中国商论》 2020年第19期8-10,共3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检验方法,在考虑城市化、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验证。本文研究结果发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检验方法,在考虑城市化、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验证。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随着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对人均GDP的促进作用开始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门槛检验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6
作者 王金波 牟欣欣 《经济论坛》 2023年第9期39-54,共16页
采用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既可以通过提升市场潜能所带来的消费扩容效应,又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结构转... 采用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既可以通过提升市场潜能所带来的消费扩容效应,又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结构转换效应来促进劳动力流动,并且结果表现出一定的稳健性。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时点存在显著差异,其效果呈现出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的递减态势;从劳动力的技能分组来看,数字经济对高技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低技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其影响在突破点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特点。从空间效应来看,数字经济所具备的共享性和高渗透性,使得相邻地区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但会对本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效应,而且还会对邻近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产生正向效应,具体表现为“空间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流动 中介效应 门槛检验 空间溢出
下载PDF
预算赤字、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性——门槛协整检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孝斌 钟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25-128,共4页
文章通过建立门槛协整回归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在预算赤字规模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经济增长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 文章通过建立门槛协整回归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在预算赤字规模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经济增长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经济增长同样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但是影响系数更大。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利率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不显著;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利率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将由不显著变得显著;无论是在预算赤字规模较小的阶段还是较大的阶段,通货膨胀、政府规模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都不显著;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小时,经济外向度对财政可持续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当预算赤字规模较大时,经济外向度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演变为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外向度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呈"倒U"型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预算赤字 门槛协整检验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欣 潘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5,共5页
本文以人均GDP和能源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建立了城市化与能源消之间关系的STIRPAT模型。研究发现,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特征:以人均GDP作为门槛变量的两个门槛值分别是7376元和14443元,以能源强度作为门槛变量的两个... 本文以人均GDP和能源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建立了城市化与能源消之间关系的STIRPAT模型。研究发现,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特征:以人均GDP作为门槛变量的两个门槛值分别是7376元和14443元,以能源强度作为门槛变量的两个门槛值分别是0.23和0.11。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或者能源强度的降低,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先减小后增大。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已经跨越了人均GDP和能源强度的第二个门槛值,城市化对于我国大部分省份能源消费量的贡献度逐渐增大,城市化将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能源消费 非线性关系 门槛检验
下载PDF
金融市场发展、人力资本回流与技术进步——基于我国国家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敏 高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156,共4页
作为国际智力回流的主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国内海归技术溢出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85年~2008年国家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技术溢出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 作为国际智力回流的主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国内海归技术溢出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85年~2008年国家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技术溢出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市场体系不尽完善,不能为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海归技术 溢出 门槛检验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金融抑制性影响对外贸易增长的机理分析
10
作者 刘欣然 张华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提升对外贸易增长的关键途径,更是符合当前国际市场环境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2014-2021年我国23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Hansen回归以及门槛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动态关系,... 数字经济发展是提升对外贸易增长的关键途径,更是符合当前国际市场环境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2014-2021年我国23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Hansen回归以及门槛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将金融抑制性引入两者之间,明晰其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但促进效果有差异性,即对长期对外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短期对外贸易增长;数字经济发展与金融抑制性的交互项对对外贸易增长具有相反的作用效应,即交互项对短期对外贸易增长具有倒U型效应,而对长期对外贸易增长则具有正U型效应;门槛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抑制性的非线性效应对于短期对外贸易增长具有单一门槛,而对长期对外贸易增长则具有双重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增长 数字经济发展 金融抑制性 协整检验 门槛检验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是否提升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生产率悖论”的经验检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群喜 王晓颖 彭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4,共10页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ODI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仅在ODI规模较大的地区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TFP水平对于ODI提升经济...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ODI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仅在ODI规模较大的地区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TFP水平对于ODI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存在调节效应,且在经济增长质量高、ODI规模较大、TFP水平较高的地区作用效果更强。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条件下,ODI规模的变化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在技术进步和效率门槛条件下,ODI阻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因此,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来看,中国需要推进顺梯度ODI,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互惠投资关系。同时要增强逆梯度ODI的投资规模,提升本土自主创新和学习吸纳能力。就国内而言,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落实企业研发的投入,全方位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质量 门槛检验 生产率悖论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发展与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双重门槛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兰丽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15-119,共5页
在数字化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实施数字技术发展是新零售企业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368家上市的新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双重门槛检验等方法,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 在数字化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实施数字技术发展是新零售企业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368家上市的新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双重门槛检验等方法,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并在其中引入组织合法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动态竞争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技术发展显著促进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动态竞争力在数字技术发展与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中具有双重门槛的显著中介效应;组织合法性增强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中,因企业年龄大小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 数字技术发展 动态竞争能力 组织合法性 固定效应模型 双重门槛检验
下载PDF
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溢出视角与门槛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苏怡 刚翠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2-51,共10页
在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 在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显著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即当地的环境规制对空间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明显;(2)只有当环境规制跨越门槛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制定针对性的区域环境规制政策,重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差异化处理各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合理化 空间溢出 门槛检验
下载PDF
营商环境、收入差距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14
作者 王尧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本文基于上市流通企业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营商环境、收入差距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从产权异质性、门槛效应等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的经营绩效;收入... 本文基于上市流通企业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营商环境、收入差距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从产权异质性、门槛效应等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的经营绩效;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显著降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优化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收入差距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营商环境对于收入差距和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门槛效应。据此,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激活流通企业创新活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流通企业 收入差距 经营绩效 门槛检验 产权性质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数字要素投入能否提升全球分工地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经伟 文淑惠 袁明杨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将数字要素与全球分工地位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通过理论与实证考察数字要素投入对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数字要素投入对其全球分工地位的提升存在显著积极影响,在进行稳健性检... 本文将数字要素与全球分工地位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通过理论与实证考察数字要素投入对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数字要素投入对其全球分工地位的提升存在显著积极影响,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依然稳健。门槛检验发现装备制造业数字要素投入与其全球分工地位间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单一门槛形式。创新效应和网络效应是数字要素投入推动装备制造业GVC地位攀升的可能渠道,其中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影响,而网络效应具有直接效应,调节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要素投入 装备制造业 全球分工地位 门槛检验
下载PDF
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与实体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2
16
作者 谢众 张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6,共8页
本文基于当前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研究了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对实体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路径。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营商环... 本文基于当前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研究了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对实体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路径。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营商环境的完善对实体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营商环境逐渐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实体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企业家精神在营商环境的作用下对不同产权性质的实体企业发展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在改善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培育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3)本文为解释企业家精神在营商环境的作用下对不同产权性质的实体企业绩效存在异质性影响这一现象进行门槛检验,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对于营商环境变化应对不够迅速是导致异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企业家精神 实体经济 上市公司 门槛检验 产权性质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区域绿色水资源效率提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忠文 李志献 徐承红 《调研世界》 CSSCI 2020年第11期10-17,共8页
本文运用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模型(SE-SBM)核算了2000—2018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的绿色水资源效率,通过空间计量和门槛回归双模型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与绿... 本文运用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模型(SE-SBM)核算了2000—2018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的绿色水资源效率,通过空间计量和门槛回归双模型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与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呈现出空间差异性,且上、中、下游区域绿色水资源效率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梯度格局;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绿色水资源效率,且三类不同环境规制的提升效应存在差异性,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提升效应最为显著;三类环境规制对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提升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此,长江经济带应实行差别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完善命令型环境规制,协调市场型环境规制,弥补自主型环境规制,以此不断提升绿色水资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水资源效率 环境规制 长江经济带 SE-SBM模型 门槛检验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影响的地区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文喆 李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40,共6页
本文运用门槛检验方法,测度中国各地区基于经济发展、研发水平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吸收能力情况。结果表明,GDP、人均GDP、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单一门槛,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存在双重门槛,人力资本存量存在三重门槛。吸收能力跨过... 本文运用门槛检验方法,测度中国各地区基于经济发展、研发水平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吸收能力情况。结果表明,GDP、人均GDP、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单一门槛,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存在双重门槛,人力资本存量存在三重门槛。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OFDI对中国部分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会显著提高。能够有效吸收OFDI母国技术创新效应的主要是部分东部沿海地区,而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仍未跨过吸收能力的高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检验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效率及其科技创新影响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嵩 范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0,共10页
基于DPSIR框架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期望和非期望产出,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计算了中国各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并通过三阶段DEA思想计算了剔除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效率。然后以规模水平为控制变量,以可持续发展技术... 基于DPSIR框架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期望和非期望产出,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计算了中国各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并通过三阶段DEA思想计算了剔除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效率。然后以规模水平为控制变量,以可持续发展技术效率为门槛变量,分别计算了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市场环境和基础研究对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各省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水平,但地区间差异较大;(2)剔除科技水平影响的中国各省市可持续发展技术效率在测度期内呈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效率在近几年有所回升;(3)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市场环境和基础研究在不同技术效率门槛下对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有较大差异,在技术效率较低时应当促进基础研究,当技术效率上升到1.042以上时应当注意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效率 三阶段DEA 科技创新 规模效应 门槛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