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叶颖 包雪君 吴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79-0182,共4页
探讨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77例慢性肾衰竭(CKD)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腹膜炎发生率、非计划更换短管率、各... 探讨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77例慢性肾衰竭(CKD)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腹膜炎发生率、非计划更换短管率、各项关键指标合格率(贫血、血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粼、透析充分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干预后的腹膜炎发生率、非计划更换短管率低于干预前,各项关键指标合格率及满意率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腹膜炎发生率、非计划更换短管率,提高各项关键指标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门诊模式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居家护理
原文传递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相清 张海银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病门诊模式,观...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病门诊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的用药情况、生活作息、健康饮食、运动情况及按时复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2组的ALT、AST、TBIL及GGT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可有效改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性肝病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麻疹病例门诊模式教学
3
作者 陆春 肖康飞 《医学文选》 2004年第4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麻疹 门诊模式教学 病案制定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医院门诊模式的服务与管理
4
作者 关美凤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73-473,47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门诊模式 服务 管理 医院管理 分散型 主动型 专诊型
下载PDF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曹丽 颜瑜章 罗如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7期189-190,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6例慢性病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3例。参考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取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以及...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6例慢性病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3例。参考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取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满意度为95.35%,高于参考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可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促进医护、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进而有效提高社区慢病管理质量,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慢性病门诊模式 社区慢性病管理 临床作用
下载PDF
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对围绝经期合并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钟明艳 钟海军 +3 位作者 吴琪 占琪 樊芬莲 张绪良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究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对围绝经期合并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激素补充治疗(HRT)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治疗并长期在院随访的接受HRT的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 目的:探究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对围绝经期合并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激素补充治疗(HRT)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治疗并长期在院随访的接受HRT的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均持续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绝经相关症状缓解情况、性激素水平、乳腺超声情况、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坚持用药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绝经相关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_2)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随访中,两组乳腺增生情况控制良好,未发生非良性增生。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两组乳腺结节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坚持用药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HRT对围绝经期合并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坚持用药率,且对乳腺良性增生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 激素补充治疗 医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 绝经相关症状 性激素
下载PDF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吕灵娣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心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08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医护联合门诊模式),比较两组疼痛(VAS)、抑郁(SDS)、焦虑(SAS...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心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08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医护联合门诊模式),比较两组疼痛(VAS)、抑郁(SDS)、焦虑(SAS)、睡眠质量(PSQI)评分情况,遵医行为知晓情况,不良症状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VAS、SAS、SDS、PSQI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饮食、活动、用药、复诊方面遵医行为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压疮、肺不张总的不良症状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5.96%)(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11%)高对照组(83.66%)(P<0.05)。结论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负面心理及生活质量,提升遵医行为知晓率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心胸外科 遵医行为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明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0期53-54,共2页
目的评价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实行于社区慢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对该社区的2016年2月—2018年4月70例慢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行分组处置,一组收入35例患者,试验组采取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慢病管理模... 目的评价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实行于社区慢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对该社区的2016年2月—2018年4月70例慢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行分组处置,一组收入35例患者,试验组采取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指标。结果试验组管理依从总计率、慢病知识知晓总计率、管理效果满意总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值(P<0.05),试验组慢病并发症总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得到较优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 社区 慢病管理
下载PDF
康复门诊模式在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严晓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7期86-87,共2页
物理治疗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分析康复门诊模式在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清晰临床思维的康复治疗人才,并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康复门诊模式 物理治疗技术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医护与门诊模式联合应用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荣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索医护与门诊模式联合应用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人员200例(在2017年3月13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选取),随机分为两组(100例/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和常规模式。结... 目的探索医护与门诊模式联合应用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人员200例(在2017年3月13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选取),随机分为两组(100例/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和常规模式。结果观察组实验者的基本医疗满意率(98.00%)、家庭医生就诊率(99.00%)、慢性疾病知晓率(100.00%)、公共卫生知晓率(98.00%)、家庭医生签约率(64.00%)、慢性疾病控制率(89.00%)、慢性疾病规范管理率(7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人员实施医护联合门诊模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 门诊模式 家庭医生 服务
下载PDF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维娣 蒋明春 吴晖耘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第四派驻门诊部就诊的慢性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诊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第四派驻门诊部就诊的慢性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诊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医护联合门诊模式。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饮食、用药、日常活动、复诊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门诊部自拟的《遵医行为知晓情况调查表》进行评价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内因慢性疾病控制不佳而导致非计划入院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知晓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内因慢性疾病控制不佳而导致非计划入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门诊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对慢性病患者的病史、个体情况、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具相应的医嘱,再由医护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并减少了因慢性病控制不佳而导致非计划入院的发生,对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慢病管理 遵医行为 非计划入院
原文传递
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对非瓣膜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依从性的影响
12
作者 缪千状 刘立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42-43,共2页
体会对行华法林(口服)治疗的非瓣膜房颤患者实施药师联合门诊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月内33例行华法林(口服)治疗的非瓣膜房颤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干预,观察患者口服华法林依从性以... 体会对行华法林(口服)治疗的非瓣膜房颤患者实施药师联合门诊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月内33例行华法林(口服)治疗的非瓣膜房颤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干预,观察患者口服华法林依从性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我院33例华法林(口服)治疗的非瓣膜房颤患者,2次华法林用药依从性调查随访率达100%;其中高依从性患者从19例(第1次随访)增加到27例(第2次随访),占比72.9%;经治疗后患者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指标分值较高,证实了药师联合门诊模式干预的重要性和价值。结论:对行华法林(口服)治疗的非瓣膜房颤患者实施药师联合门诊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非瓣膜房颤 药师联合门诊模式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田俊琳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绵阳万江眼科医院收治的228例慢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14例。研究组患者在管理中使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对照组患者在管理中使... 目的:观察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绵阳万江眼科医院收治的228例慢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14例。研究组患者在管理中使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对照组患者在管理中使用常规慢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依从性、慢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管理依从性、慢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病管理中应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慢病管理 管理依从性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模式探索
14
作者 欧阳超珩 高畅 +2 位作者 陈路佳 董雅倩 孙鑫 《中国医院管理》 2025年第5期73-75,共3页
肿瘤患者因其疾病特殊性和就医习惯,需定期预约经治专家复诊并监测疾病进展,因此易出现知名专家线下门诊资源挤兑现象。互联网诊疗的兴起实现了患者的合理分流,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建立“互联网... 肿瘤患者因其疾病特殊性和就医习惯,需定期预约经治专家复诊并监测疾病进展,因此易出现知名专家线下门诊资源挤兑现象。互联网诊疗的兴起实现了患者的合理分流,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建立“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模式,整合两者优势,释放线下空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模式的建设思路、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门诊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知名专家团队 门诊模式
下载PDF
医护康多学科门诊协作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丹 赵莉 张会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康多学科门诊协作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心血管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6月-2022年12月接诊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模式;... 目的探讨医护康多学科门诊协作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心血管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6月-2022年12月接诊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模式;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接诊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开展医护康多学科门诊协作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负性情绪、心功能和活动耐力、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LVEF、6MWD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ES6C、CQQC(除工作状况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开展医护康多学科门诊协作模式,可缓解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心功能及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康复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学科门诊协作模式
下载PDF
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16
作者 马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校医院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5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常规伤口换药治疗,观察组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 探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校医院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5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常规伤口换药治疗,观察组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换药时间与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二次创伤评分、治疗花费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慢性创面治疗中采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围治疗指标,患者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创面获得有效治疗和恢复,治疗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 创面治疗 满意度
下载PDF
病房门诊相结合模式在全科专业住培医师儿科轮转中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梁明 刘运贵 谭丽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41-0144,共4页
分析病房门诊相结合模式在全科专业住培医师儿科轮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集中在2022年2月—2024年2月,选取该时段内在我院儿科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儿科轮转的全科专业住培医师82名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7级至2020级住培... 分析病房门诊相结合模式在全科专业住培医师儿科轮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集中在2022年2月—2024年2月,选取该时段内在我院儿科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儿科轮转的全科专业住培医师82名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7级至2020级住培生38名纳入对照组,全天候参加病房工作;将2021-2023级住培生44名纳入观察组,采用病房+门诊(跟随儿科带教老师)上午病房+下午门诊结合模式。收集两组全科专业住培医师儿科轮转带教前后数据,依据医院制定的儿科轮转临床教学大纲,对全科专业住培医师进行全面评估。对比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Mini-CEX考核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团队协作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医学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病房与门诊相结合的带教模式显著提升了全科专业住培医师的Mini-CEX考核成绩、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医学组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门诊相结合模式 全科 儿科轮转 住培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某三级公立医院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静 康丽 仇永贵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给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措施。某三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给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措施。某三级公立医院从优化门诊就诊环境、打造专病门诊、推行线上与线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信息系统“适老化”改造、线下护理门诊与“互联网+护理”模式并进、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等方面着手,进行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医疗服务,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了就医便利性,促进了医疗公平的实现,为医疗机构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 人文医疗服务 就医体验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联合门诊对其控糖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韩海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75-078,共4页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采用联合门诊模式后,分析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兴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这些病人均患有糖尿病,因给予的护理方式不同,将这些病人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采用联合门诊模式后,分析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兴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这些病人均患有糖尿病,因给予的护理方式不同,将这些病人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联合门诊模式),分组之后探讨两组病人的身体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改善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病情监测、饮食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恢复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联合门诊模式应用之后可明显地看出要比常规护理更好,比如糖尿病病人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血糖水平也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门诊模式 老年糖尿病病人 自我管理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